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凤栖非梧不 ...

  •   太湖烟雨,濡湿了归隐的岁月。苏砚秋与萧远山的日子,仿佛也浸染了江南水色的温润宁静,弈棋、烹茶、泛舟,昔日的杀伐决断似乎都已沉淀为湖底淡淡的沙痕。

      然而,龙潜鳞甲动,凤隐羽仪惊。

      这日,萧远山从市集归来,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将一封盖有北境军驿火漆的信函递给正在临窗作画的苏砚秋。
      “是惊鸿的信。”他声音平稳,但目光紧锁着苏砚秋,“信使说,此信必须亲手交到‘镇国公’手中。”

      苏砚秋放下画笔,拆信阅览。信是林惊鸿亲笔,字迹依旧矫健,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急迫。除了例行禀报北境防务,信末寥寥数语,提及戎族残部近来异动频频,其新任首领身边,似乎出现了一位来自中原的谋士,更诡异的是,北境开始悄然流传一句谶言——“真龙已隐,凤凰当立”。

      苏砚秋的指尖在“凤凰”二字上微微一顿,墨迹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他与萧远山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与冷意。这绝非巧合。

      风波起于青萍之末,其势却迅如狂飙。

      未出半月,这句谶言竟如野火般,从北境烧到了江南,甚至传入京城。更详尽、更恶毒的流言随之甚嚣尘上:隐居于江南的镇国公苏砚秋,其身世并非仅仅是“前朝慕容氏归顺之女”那般简单,其母乃是前朝亡国时侥幸逃脱的嫡系公主,而苏砚秋,身负的乃是前朝正统皇室血脉!

      一时间,朝野震动。茶馆酒肆,私语窃窃;御史奏章,暗流涌动。那卷曾震慑朝堂的太上皇赦免诏书,在此刻“前朝余孽,意图复辟”的汹汹议论面前,似乎也显得有些单薄。

      “树大招风,”苏砚秋立于水榭边,望着被雨丝搅乱的荷塘,语气平静无波,“只是没想到,这把火会烧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巧。”恰逢林惊鸿在北境声望日隆,恰逢他苏砚秋刚辞官隐退,恰逢戎族再度不安分……这诸多“恰逢”背后,显然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萧远山走到他身侧,将一件薄披风轻轻覆在他肩上,手沉稳有力:“诏书能赦免身份,却堵不住悠悠众口,更斩不尽别有用心之人的野心。他们是要逼你出来,或者……逼陛下动手。”

      果然,京中很快传来消息。太子,如今的新帝,虽依旧下旨申饬妄议功臣者,却另派了钦差南下,“抚慰”镇国公,并“顺道”查验太湖周边防务。随钦差而来的,还有一队原本驻守京畿、由皇帝亲掌的禁军。

      名为护卫,实为监视。帝王的猜忌,如同江南梅雨季潮湿的空气,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来。

      那夜,月隐星沉。苏砚秋独自在书斋中坐了许久,案上铺着的是他父亲苏老将军留下的、绘制于二十多年前的北境舆图,上面除了山川关隘,还有一些极隐秘的、关于前朝旧部的标记。他母亲的几件遗物也静静放在一旁,其中一枚凤形玉佩,纹路古奥,在灯下泛着幽冷的光。

      萧远山推门进来,没有多问,只是默默为他续上已冷的茶水。

      “远山,”苏砚秋忽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你说,凤非梧不栖。如今,我这只凤,该栖于何处?”他抬眼,目光清亮如雪,映着跳动的烛火,里面没有惶恐,没有委屈,只有一片冷静的决然。

      萧远山看着他,缓缓道:“凤之所栖,非必高梧,而在其心之所安。你想做什么?”

      苏砚秋拿起那枚凤佩,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玉质,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却锐利如昔的笑意。
      “他们不是要我‘立’吗?那我便‘立’给他们看——不是立那虚无缥缈的前朝旗号,而是立我的心志,立我的清白,立我对这亲手参与缔造的太平盛世的守护之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北方漆黑的天际。
      “这局棋,有人想借我的身份,搅乱天下。那我便入局,下一盘更大的。不仅要破了这‘凤凰’之谶,还要将那藏于幕后、搅动风云之手,连根斩断。”

      次日,苏砚秋做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举动。他并未上表自辩,而是公开散尽皇帝历年所赐的金银,于太湖之滨开设“安民书院”,公开讲授兵法谋略、农耕水利,声称愿将一身所学,传于天下有志之士,无论寒门士子、退伍老兵,乃至有心向学的平民百姓,皆可来听。

      此举看似退让,实则以进为退。他将自己置于万众瞩目之下,将一切行动摊在阳光之中。同时,他亲笔修书数封,一封密送北境林惊鸿,嘱其“稳守边防,静观其变,必要时可雷霆一击”;另一封则送往京城颜青处,内容无人得知,只知颜青阅后,沉默良久。

      流言依旧在传,但看着书院中那个从容授课、风采依旧的镇国公,看着太湖百姓对其爱戴如昔,许多人的心渐渐定了下来。而那队禁军,在目睹苏砚秋的作为与民心的向背后,态度也悄然发生了转变,为首的将领甚至开始主动向萧远山请教边防策论。

      暗处的对手显然未料到苏砚秋如此应对,加快了动作。北境传来急报,戎族果然大举寇边,且用兵诡诈,似对靖军布防极为了解。林惊鸿依苏砚秋密信所言,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与此同时,江南亦起波澜。一伙身份不明的黑衣人夜袭安民书院,意图不明,却被早有防备的萧远山与那队禁军联手击退,生擒数人。审讯之下,线索竟隐隐指向……京中某位曾与睿王过往甚密的宗室。

      真相的水落石出,已是指日可待。

      太湖上,夜雾渐散,露出一轮清冷的弦月。苏砚秋与萧远山再次泛舟湖上。
      “下一步如何?”萧远山问。
      苏砚秋执起一枚黑子,轻轻落在无形的棋盘上,目光穿透夜色,锐利而沉静。
      “等。等北境的捷报,等京中的清理,也等……那只幕后之手,自己按捺不住。”
      他顿了顿,看向萧远山,眼中的锐气化为一丝温和的歉意:“只是,我们的江南闲梦,恐怕又要推迟了。”

      萧远山握住他微凉的手,声音沉稳如山:
      “无妨。你在何处,何处便是梧枝。此生能与你并肩,破谜局、守江山,远胜于十年湖海醉梦。”

      扁舟在粼粼波光中微微荡漾,载着未尽的棋局与即将到来的风雷,滑向迷雾将散的彼岸。凤凰浴火,非为重生,只为证明其志洁行芳,不栖恶木。而这盛世江山,终究容得下忠魂傲骨,也必将涤荡尽一切鬼蜮宵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