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深宫藏魍魉 ...

  •   那被擒的死士,在颜青手下的暗卫连夜审讯下,终究未能吐露只言片语。并非他意志有多坚定,而是在审讯中途,他竟以一种众人未曾预料的方式骤然毙命——并非毒发,而是心脉寸断,似被某种阴损内力预先种下禁制,一旦触及关键记忆,便会触发。

      线索在皇家猎苑的泥土处再次断裂,却也将搜索的范围进一步缩小。能驱使身负此类阴毒禁制死士的势力,绝非寻常官宦人家,必然与宫廷内苑、或是与某些传承诡谲的隐秘宗门有着极深的关联。

      苏砚秋并未被这挫折阻住脚步。他深知,对手越是谨慎,留下的痕迹越少,反而说明其图谋越大,也越容易在紧密的逼迫下露出马脚。他不再局限于府邸,开始以呈献典籍、拜会故旧为由,光明正大地行走于京城各处。

      这一日,他受邀入宫,赴一场小范围的御苑茶会。名义上是皇帝体恤老臣,共赏初秋菊韵。与会者除了皇帝、苏砚秋,便只有几位皇室宗亲,以及近日风头正盛、协理部分内廷事务的——雍王。

      雍王,乃皇帝幼弟,年纪与苏砚秋相仿,素来以风流雅致、不理政务著称,只爱吟风弄月,摆弄些金石古玩。永王倒台后,他却似转了性子,主动为皇帝分忧,接手了部分原属永王管辖的内务府差事,做得倒也井井有条。

      御苑内,菊香馥郁。雍王谈笑风生,引经据典,对苏砚秋更是执礼甚恭,口称“先生”,对其在太湖开设书院之举赞不绝口,仿佛真心仰慕其才学。

      然而,在众人移步观赏一株罕见墨菊时,异变陡生!

      数支淬了幽蓝寒光的弩箭,毫无征兆地从假山石隙中激射而出,目标并非皇帝,而是直指苏砚秋!时机、角度,刁钻狠辣,分明是算计已久,要在这戒备森严的御苑中,置他于死地!

      “小心!”萧远山一直如影随形,此刻反应快如闪电,腰间软剑已然出鞘,化作一片光幕,叮当数声,将大部分弩箭磕飞。但仍有一支,穿透剑网,直取苏砚秋后心!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那原本站在苏砚秋侧前方的雍王,似乎被吓得一个踉跄,恰好“无意”间撞了苏砚秋一下。苏砚秋身形微偏,那支弩箭擦着他的臂膀掠过,带起一溜血珠,深深钉入一旁的朱红廊柱之上,箭尾剧颤!

      “有刺客!护驾!”禁卫呼喝声四起,瞬间将皇帝团团护住,整个御苑乱成一团。

      苏砚秋按住手臂上火辣辣的伤口,目光却冷静得可怕。他看了一眼面色苍白、惊魂未定般连连道歉的雍王,又瞥了一眼那支入木三分的弩箭,以及弩箭射出的假山方向。

      “陛下受惊了。”苏砚秋向被护卫簇拥着的皇帝躬身一礼,语气平稳,“微臣无大碍。”

      皇帝脸色铁青,目光在惊惶的宗亲、受伤的苏砚秋以及那假山之间扫过,最终落在雍王身上,眼神深邃难明。“查!给朕彻查!竟敢在御苑行刺,简直无法无天!”

      禁卫迅速包围了假山区域,却只找到了几架制作精巧、可延时发射的机弩,以及刺客早已遁去的痕迹。

      当晚,苏砚秋府邸。

      萧远山为他清洗包扎伤口,眉头紧锁:“那雍王……他那一撞,太巧了。”

      苏砚秋看着烛火,唇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是啊,太巧了。巧到像是算准了时机,既让我避开了致命一击,又让我受了点无足轻重的皮肉伤,更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还落了个‘救驾’(虽未直接救君,但间接救了功臣)的名声。”

      “他在掩饰什么?或者,他在试探什么?”萧远山沉声道。

      “或许兼而有之。”苏砚秋目光幽深,“他在试探陛下对我究竟还有几分信任,也在试探我身边护卫的反应能力。同时,他更需要将自己从这显而易见的刺杀嫌疑中剥离出去。毕竟,谁会相信,主导刺杀的人,会亲自下场,还‘救’了目标呢?”

      “如此心机……”萧远山眼中闪过厉色。

      “更深沉的是,”苏砚秋缓缓道,“那机弩的制式,我认得。与前朝‘天工阁’流传下来的某些图谱,有七分相似。而雍王母妃的娘家,恰好在整理前朝遗留文书方面,颇有权柄。”

      前朝旧物,宫内亲王,死士禁制,北境刺杀……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似乎开始将这些散落的珠子串联起来。

      对手不再仅仅是隐藏在暗处的黑影,其轮廓渐渐清晰,竟是与皇室血脉如此亲近之人,且巧妙地利用着前朝遗留的资源,编织着一张大网。

      “看来,这位往日不同世事的雍王殿下,所图非小。”苏砚秋轻声说道,眼中锐光重现,如出鞘之剑,直指那九重宫阙深处隐藏的魍魉之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