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办公室、胖子和红头文件 ...
-
王胖子仿佛完全没瞧见李常眼底那片“世界观正在塌方”的惊涛骇浪,又或者说,这些年新来的同事个个都是这副表情,他早见怪不怪了。
他那圆滚滚的身子在文件堆里灵活得像只裹了棉花的土拨鼠,一边用胳膊肘扒拉着挡路的牛皮纸袋,一边热情地拽着李常的手腕往办公室深处走,掌心的温度混着点刚摸过奶糖的黏腻,让李常下意识想缩手,又怕扫了对方的兴。
“来来来,李老弟,哥先带你认认咱们这的‘家底’!”
王胖子的声音裹着点糖蒜的余味,在满是旧纸张霉味的空气里飘着,“别瞧咱们这地儿看着乱,那都是‘乱中有序’,比你们市局的证据室还讲究分类呢!”
他首先停在一排铁皮档案柜前,柜子是老式的军绿色,掉漆的地方露出里面的黑铁,柜门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
有的写着“周三前要续期”,有的画着歪歪扭扭的小幽灵,还有一张用红笔圈着“紧急!不处理会淹了三楼厕所”——李常盯着那张便签,脑门上缓缓冒出个问号,实在想不通超自然现象和厕所淹水能有什么关联。
“这儿,是近年非实体类异常现象归档处,”
王胖子用粗短的手指戳了戳柜门上的标签,标签纸都泛黄卷边了,上面的字是打印的,却被人用铅笔在旁边补了行小字,
“主要按《精神影响评级》和《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分类。你看这个‘梦魇’文件夹,里面全是那些晚上出来吓唬人的主儿,最轻的是‘只会说梦话’,最重的能让人三天三夜醒不过来——不过别怕,咱们给它发了《夜间行为规范告知书》,现在它只敢在凌晨三点到四点活动,还得提前报备活动范围。”
他说着,伸手想拉开最下面一层抽屉,结果用力太猛,顶上一摞没放稳的文件“哗啦”一声滑下来,眼看就要砸在他的肚子上。
王胖子眼疾手快,赶紧用胳膊肘顶住,圆脸上的肉都绷紧了,嘴里还念叨着:“哎哟喂,可不能砸着!这里面装的是‘认知扭曲’的档案,掉地上能让人把桌子看成椅子,上次老刘就差点坐上去。”
李常赶紧伸手帮他把文件扶好,指尖碰到一张文件的边角,上面写着“关于‘把红绿灯看成糖葫芦’异常现象的整改报告”,下面还盖了个鲜红的公章,旁边备注着“已要求该异常体每周参加‘色彩认知培训’”。
他心里默默吐槽:这地方连异常现象都要上培训班,比他当年考警证还严格。
“再看那边,”王胖子指着斜对面另一排柜子,那柜子比刚才的还高,顶都快碰到天花板了,柜门上挂着个小铜铃,风一吹就“叮铃”响。
“那是实体/类实体接触记录,细分‘友好’‘中立’‘敌对’‘待观察’,还有个最关键的——‘已办理暂住证’。”
“暂住证?”李常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点难以置信。
“可不是嘛!”王胖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去年有个住在老城区槐树下的树精,天天伸树枝勾路人的帽子,被投诉了八回。后来咱们跟它谈了谈,给它办了暂住证,还划了块‘树枝活动区’,现在它乖得很,还帮隔壁大妈看孩子呢!对了,它上个月还申请了‘树荫扩张许可’,说想给路人多挡点太阳,报告写得比我还规整,就是字有点歪,毕竟是用树枝写的。”
李常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在“已办理暂住证”的柜子上,贴着一张打印的“住户须知”,上面写着
“1. 不得随意占用公共区域。
2. 不得干扰人类正常生活。
3. 按时缴纳‘环境维护费’(可用落叶抵扣)”。
他忽然觉得,自己以前抓小偷的日子,简直太“朴素”了。
“窗边那堆,是即将到期的临时行为规范文件。”
王胖子又领着他往窗边走,那里堆着半人高的文件,最上面放着个红色的文件夹,写着“紧急待处理”,“得提醒相关‘个体’续签或者申请变更。
你看这个,是给‘会说话的鹦鹉’发的,它上次因为在公园骂街,被我们罚了‘禁言三天’,现在期限快到了,得问它要不要续……唉,总有些家伙记性不好,或者故意装傻,上次有个‘能隐身的猫’,到期了不续签,还偷了隔壁超市的小鱼干,最后还是我拿着公章去找它,它一看见公章就怂了,乖乖把小鱼干还了回去。”
李常沉默地跟在后面,感觉自己二十多年来建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正在被这些离谱的事儿一点点撕碎,然后重新拼成一个写满“按流程来”的拼图。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还是忍不住打断了王胖子的滔滔不绝:“王……王哥,咱们这儿,具体是做什么的?总不能光是给树精办暂住证、给鹦鹉发禁言令吧?”
王胖子停下脚步,扶了扶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后的小眼睛里瞬间闪过“你总算问到点子上了”的光芒,像发现了新玩具的孩子。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又蹭了蹭POLO衫上沾的纸屑,然后转身从办公桌最里面的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份文件——那文件用红色的封皮装着,边角熨得平平整整,连封皮上的金线都擦得发亮,一看就是宝贝疙瘩。
“做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管理’!”
王胖子把红头文件递到李常面前,声音都拔高了半分。
“把一切不按常理出牌的、试图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存在’,不管它是从下水道爬出来的,还是从外太空掉下来的,都给我纳入管理的轨道上来。你看这文件,就是咱们的‘尚方宝剑’!”
李常接过文件,指尖触到封皮的绸面,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往上爬。
封面上印着一行烫金的字——《关于规范区域性时空异常现象管理的通知(试行)》
发文单位:国家超自然现象规划与管理总局。
最显眼的是右下角那个鲜红的公章,印油饱满,笔画清晰,连“总局”两个字的边角都透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翻开文件,里面的措辞严谨得像宪法条文。
“第一条:为维护区域时空稳定,保障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依据《超自然现象管理条例》,制定本通知”
“第五条:时空异常区域需设置标准化‘禁止跳帧’警示牌,警示牌高度不低于1.5米,字体不小于二号”
“第七条:维度重叠处需摆放经认证的‘隔离盆栽’,盆栽需每周浇水一次,禁止使用含咖啡因的液体”
李常看着“禁止使用含咖啡因的液体”这条,脑壳有点疼,他实在想不通,维度重叠和咖啡有什么关系。
“看见没?”王胖子用手指戳了戳那个公章,指尖的墨点蹭在红色的印油上,格外显眼,“这就是力量。任它是什么妖魔鬼怪、旧日支配者,到了咱这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一切,都得按规矩来。”
“上次有个‘能扭曲时间’的玩意儿,总在菜市场搞‘时间暂停’偷菜,我们给它发了这份文件,盖了公章,它第二天就来认错了,说看到公章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像是被无形的线捆住了’。”
“所以……我们靠这个,”李常扬了扬手里的红头文件,声音里还带着点不确定。
“就能解决那些……超出常理的东西?”
他搜遍了脑子里的刑侦术语,也没找到个合适的词来形容那些“存在”。
“大部分时候,是的!”王胖子自信地点点头,圆脑袋晃了晃。
“文件代表秩序,公章代表权威。很多存在,它们本身或许混乱,但它们能感知到这种‘秩序’的力量,比狗鼻子还灵。当然,也有些刺头不吃这一套,或者脑子不太清醒听不懂人话的……”
他顿了顿,突然压低声音,像要跟李常说什么国家机密似的,指了指办公室角落里一个上着沉重物理锁的铁皮柜。
那柜子是黑色的,比其他柜子都厚,锁是老式的铜锁,上面还挂着个小牌子,写着“非紧急情况禁止开启”。
“那里面是‘强制执行’类装备。”
王胖子的声音压得更低了。
“比如‘概念性封印卷轴’——其实就是盖满各种公章的特制丝绸,章盖得越多,威力越大。
“还有‘规则性驱散喷雾’,是用《治安管理处罚法》条文特制的信息扰流剂,喷一下能让那些玩意儿暂时‘忘了自己会超能力’。”
不过那玩意儿使用流程复杂得很,得写三份申请报告,找三个领导签字,最后还得盖市局的章,一般能靠谈话和发文解决的,我们尽量不动用武力。”
“谈话?发文?”李常感觉自己像个只会复读的机器人,嘴里重复着这些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在市局的时候,他也谈话,也发文,但对象是嫌疑人,发的是传唤证,跟眼前这些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对啊!”王胖子一拍大腿,差点把旁边的文件堆震得晃了晃,“发《告知信》《责令整改通知书》《行为规范承诺书》……流程要走足嘛!就像你以前抓人得出示警官证、宣读权利一样,我们这也得讲程序正义。”
“上次有个‘能穿墙’的小偷,偷了博物馆的玉佩,我们先是给它发了《限期归还告知书》,它没理。”
“然后又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它还是没理。”
“最后我们给它发了《强制执行预告书》,盖了三个公章,它当天晚上就把玉佩送回来了,还附了封道歉信,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说‘怕被公章压得再也穿不了墙了’。”
他凑近李常,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的胳膊,语气里带着点过来人的意味:
“李老弟,我看你是个明白人。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咱们这,战斗力不是看你能打多少架、能跑多快,而是看你这流程走得熟不熟,文件写得标不标准,公章盖得及不及时。就隔壁科室老刘,上次对着一个‘星空级’的玩意儿——就是看一眼能让人疯的那种,愣是因为报告里把‘维度’写成了‘维护’,被打回来重写,差点误了大事!所以啊,细节决定成败,写字的时候可得瞪大眼睛!”
李常张了张嘴,想反驳点什么,却发现自己连个反驳的词都想不出来。
他低头看着手里的红头文件,封面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光,却让他觉得比审讯室里的聚光灯还晃眼。
他忽然觉得,自己不是调到了一个政府部门,而是掉进了一个由“公章”和“流程”组成的巨大行为艺术现场。
每个参与者都一本正经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只有他一个人觉得荒诞。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吱呀”一声,打破了屋里的热闹。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人走了进来,她的白大褂洗得有些发白,袖口却熨得整整齐齐,别着两支黑色的水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记号笔。
口袋里露出半截试纸,还有个小小的银色体温计,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帆布鞋,鞋边擦得一尘不染,走路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像一片飘进来的云。
她手里拿着一张表格,目光直接落在李常身上,那眼神冷静得像在观察实验室里的样本,带着点审视的意味。
让李常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那是被上司审视时的本能反应,尽管他知道,眼前这个人不是他的上司。
“新人?”
女人的声音和她的人一样,没什么温度,像冬日里的自来水,清冽却带着点凉。
“对对对,林主任!这就是新来的李常同志,市局调过来的,以前是刑警,破案可厉害了!”
王胖子赶紧凑上前,脸上的笑容更热情了,刚才跟李常说“掏心窝子话”的严肃劲儿一下子没了。
“李常,这位是咱们局超自然科学分析中心的主任,林婉林博士。”
咱们局所有的技术支撑和数据分析,都靠林博士,她可是咱们这儿的‘大脑’!”
林婉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目光却没在王胖子身上多停留一秒,依旧落在李常身上,然后伸出手,将手里的表格递了过去。
她的手指修长,指甲剪得很短,指腹上沾着点淡蓝色的墨水,一看就是经常写字或者做实验:
“《员工信息登记表》,填一下。另外,我需要采集你的基础生理数据和精神力抗性基线值,用于建立个人安全档案。下午三点前,把表格和数据报告交给我。”
她说话的语速很快,像在念实验报告,每个词都精准得没有多余,连标点符号都像是提前算好的。
李常接过表格,手指碰到她的指尖,冰凉的触感让他下意识地缩了缩手。
“林博士,”李常看着表格上那些奇怪的栏目,忍不住开口询问,
“这个‘SAN值初始预估’是……什么意思?我以前在市局的时候,没填过这种表。”
“可以粗略理解为你的精神稳定系数和理性壁垒强度。”
林婉面无表情地解释,同时从白大褂口袋里拿出一个类似掌上心电图仪的小巧设备。
那设备是银色的,巴掌大小,屏幕上闪烁着微弱的蓝光,边缘还刻着几个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公式。
“简单来说,就是你能承受多少‘超自然冲击’而不失去理性。”
“比如,看一眼非欧几里得几何图形会不会头晕,听一段‘认知污染’的声音会不会烦躁——就像你玩游戏的血条,不过掉的是理性,不是血量。”
她一边说着,一边按下设备上的开关,屏幕上的蓝光变得更亮了,还发出轻微的“滴滴”声:
“现在,请伸出右手食指,我们先测一下你的基础灵觉感应阈值。放心,过程无痛,就像被蚂蚁轻轻叮了一下。”
李常看着那闪烁的蓝光,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表格。
“首次异常接触经历描述”下面画了个小问号,旁边还备注着“无则填‘未接触’,
“有则详细描述时间、地点、感受,不得少于50字”
“对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认知耐受度自评”有四个选项,分别是
“看一眼头晕”
“看两眼想吐”
“看三眼还能勉强站立”
“看四眼还能写分析报告”
“SAN值初始预估”则需要填写数字,旁边用小字标注“范围1-100,低于50需每周参加‘理性强化培训’”。
他忽然想起自己高中时数学老师说的“几何是基础,以后肯定用得上”,当时他还不以为然,现在看着表格上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心里只剩后悔:
早知道当年就不该逃课去打球,现在连填个表都费劲。
李常深吸一口气,认命般地伸出了右手食指。指尖刚碰到设备的检测区,就感觉到一阵轻微的麻意,像被静电电了一下,屏幕上的蓝光瞬间变成了绿色,开始跳着奇怪的数字——“灵觉感应阈值:68”“精神力抗性基线值:72”“SAN值预估:75”。
“数据正常,”
林婉看着屏幕,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只是在“正常”两个字上稍微加重了一点,
“比上次来的实习生强,他的SAN值只有45,看了一眼‘非欧几里得几何图册’就吐了。”
王胖子在旁边凑过来,看着屏幕上的数字,笑得眼睛都没了:
“不错不错!李老弟,你这天赋可以啊!以后咱们处理‘认知污染’类的案子,就能带上你了!”
李常收回手指,看着指尖上残留的微弱蓝光,又看了看手里的表格,再环顾这间堆满诡异文件、飘着霉味和消毒水味的办公室。
他忽然觉得,张队说的“清闲”,或许真的没说错——如果忽略掉那些需要用公章管理的树精、鹦鹉、时空异常体,以及可能会让人吐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图册的话。
至少,在这里,他不用再面对那些“无法解释的疑点”和“不能追问的规则”,只用按流程填表格、发文件、盖公章就行。
李常拿起笔,在“首次异常接触经历描述”那栏,认真地写下了“未接触”三个字。
他不知道,这份看似简单的表格,将会是他踏入这个“超自然管理世界”的第一块敲门砖,而那些他从未接触过的“异常存在”,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等着和他“按流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