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后来的我们 ...
-
清晨七点的教师办公室,武则天把教案放在桌上时,钢化玻璃桌面传来细微震颤——李治正坐在对面批改听写本,红笔尖重重划破纸背,墨迹晕开「日月当空」的「月」字。
「李老师早。」她旋开保温杯,白气蒸腾中飘出罗汉果的甘苦。上周他嗓子不适时,她「恰好」把一包润喉糖放在年级组公用抽屉。
「武老师。」他头也不抬,手机屏幕却亮着她在钉钉发的最新通知:《关于14班英语小组重分方案》。光标在「按成绩优劣混合分组」那句停留许久,最终打出「已阅」。
「路走多远有尽头?」
课间操时他们并肩站在主席台,她握着话筒强调月考纪律,他忽然伸手调整支架高度——动作快得像要夺权,却恰好避过她冻僵的指尖。台下学生只看见两位班主任严肃巡视,没人发现他鞋带缠住了她话筒线,如同缠住千年前感业寺的拂尘。
「我们曾一起捱过一整个冬天的冰冻」
——如今在供暖不足的办公室里,他「无意」放在她椅背的羽绒服还带着松木香。而她每天「顺带」多打的热水,总会注满他磨痕斑斑的保温杯。
年级会议上为争优秀班主任名额,他列出她班级三次迟到的记录,她反手抛出他班卫生扣分截图。火药味弥漫时,她突然推过一张纸条:「你班那个父母离异的孩子,最近在抄《臣轨》」。
他盯着纸上凌厉的笔锋,想起当年她批奏折时也这样掐断紫毫。当晚他就把那名学生调到她英语小组,次日她「碰巧」回赠整套《唐史启蒙绘本》。
「生命的旷野起狂风」
月考成绩公布那天,14班英语平均分反超他带的13班。她在走廊听见他厉声训斥学生,转身就把自己整理的语法秘籍塞进他班学习委员书包。第二天他送来一沓打印好的错题集,封面印着「13班内部资料」,墨香未干就出现在14班讲台。
最戏剧的是运动会。他带队入场时举的班牌突然松动,她正巧路过主席台,发髻上的U形簪「啪」地卡进榫卯裂缝。三千师生只当是意外,唯有飘落的银杏叶知道——那簪子是他昨夜用3D打印机复刻的武周时期文物。
「风再起时不会孤寂」
他们在食堂永远隔三张餐桌,她餐盘里总多出他爱吃的糖醋排骨,他手边常出现她需要的餐巾纸。青年教师起哄「李老师是不是怕武老师」,他淡定舀走她碗里的辣椒:「她咽炎。」
全市教师技能大赛前夜,监控显示他们办公室亮灯到三点。次日赛场,她课件里嵌入他制作的3D大唐疆域图,他演讲时引用她翻译的英文版《谏太宗十思疏》。颁奖典礼上,他们同时伸手去接奖杯,鎏金底座映出彼此腕间痕迹——她戴着药监局新批的磁疗手环,他系着去年她从五台山求来的平安绳。
「所有错过只为与你相遇」
年终联欢会上新来的音乐老师点唱《念念不忘》,副歌响起时他们正在角落核对绩效表。他突然划掉她扣分项里的「私自调课」,她随即在他加分栏添上「公开课全区第一」。
歌声唱到「遥遥长路若是为你」时,他递来一张纸条:「下学期带13班背《滕王阁序》需英语组配合」。她在那行字下面批复:「14班英语剧《长恨歌》缺历史顾问」。
霓虹闪烁中,他们举起茶杯隔空相碰。茶叶在沸水里舒展成贞观年的纹样,而窗外正掠过载满星光的无人机——那是他参加科技比赛的学生,正在她布置的「观测武周时期星象」作业。
(三个月后教育局红头文件下来,他们并列成为年级组长。任命书压在联合备课笔记上,最后一页写着相同的评语:「此人宜用,此人当防」。而锁在德育处档案柜的违纪记录里,还夹着半张未写完的《均田制》教案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