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身世浮沉 ...

  •   数月前,叶昭弦刚筑基大圆满,下山历练,巩固修为,以期冲击金丹。

      沈屹舟便如同鬼魅般找上了她,这厮也不说为的什么缘故,一味让她刨人家坟。叶昭弦郑重申明:不知他居心如何,自己绝不干这种缺德事。

      沈屹舟肃然道——是为了给死者找回公道,说完便勒令叶昭弦报恩,此间事了,就算她还尽自己的恩情。

      叶昭弦咬牙驱动土灵根之力,让尸体上的泥土自动涌开,底下的泥土像托着花朵托着草木一样,把覆盖着氤氲着土灵气的尸体托出。这也是沈屹舟找她的原因,为了不惊动亡魂,找土灵根大成者来让尸体出土。

      叶昭弦当时还未突破金丹,但因为是万中无一的单土灵根,对土行的掌控能力比兼有土灵根的顶级修士不多遑让。

      她需要极其精细地操控土灵力,不能惊动尸体上可能残留的残魂或怨念,又要抵御尸体出土时自然散发的阴寒死气。这对筑基期的她来说,消耗巨大。

      挖了又埋,奔波至下一个埋尸处,就这样重复了好几十遍。最初的十多次,她还能在完成“出土”工作后,强撑着精神,蹲在一旁,看沈屹舟如何仔细地查验每一具尸体。

      他检查得极其仔细,从伤口形态、残留的灵力痕迹,到衣物纤维、甚至是指甲缝里的泥土,都不放过。他的表情始终凝重,眼神锐利得像是要在那些无声的躯体上,剜出真相的痕迹。

      叶昭弦渐渐撑不住了,灵力消耗过大,又一直在四处奔波,没有足够时间留给她修炼。一完成“出土”,就直接就近找块空地躺着睡觉,物理层面地回收灵力。不体面,但有用。

      沈屹舟验尸完毕后,常用那柄刻满符文的长剑轻点她的手臂,声音没什么起伏地唤道:“醒醒…”

      叶昭弦则会应声抬手,一把捉住那截即将离去的长剑。自然沉睡后,她的面颊染上绯色,琉璃眼眸缓缓睁开,却不立刻起身,只目光失神地看向上方,正正撞上沈屹舟垂落的视线。平素端方的小道士难得如此神态,四目相对的刹那,一股道不明的悸动在沈屹舟胸臆漾起。

      而回想那段时日,叶昭弦最大的感受就是灵力濒临枯竭所带来的困倦与虚脱。以至于刚回到山上,她唯一的念头便是加倍苦修。如今看来,灵力透支也影响了记忆,她忘了具体是哪一位遇害者持有此戒。

      不过叶昭弦清楚一点:绝大部分尸体身上,储物法器、随身兵器等有价值的物件都被搜刮一空。这个共性强烈地暗示着——他们是被有预谋地盯上,遭遇了杀人夺宝的毒手。

      而这枚能留存下来的储物戒,或许是因为凶手当时发现了更有价值的目标,或是匆忙间有所遗漏,才成了漏网之鱼。而这枚带着血光的诱饵,正被沈屹舟用来垂钓那潜藏在深水之下的恶鬼。

      她曾经问过沈屹舟,为何要把幕后黑手锁定在九宸。当时沈屹舟只是沉默良久,然后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看着她:“你以为九宸干净得很?”见她目中尽是茫然之色,顿了片刻又道:“等时机到了,我自会告诉你一切。”

      叶昭弦知道,他心中藏着秘密,一个可能与他真实身份有关的秘密。而自己,因为昔年被他从戈壁中救出、并引荐入九宸宗的恩情,被卷入了这场暗流汹涌的漩涡之中。

      她收敛心神,将目光重新投向沈屹舟。他静坐在那里,眼神放空,似乎也陷入了某种回忆之中。屋内一片寂静,只有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早在四年前,沈屹舟引她入九宸,应该就是为了在九宸宗安插眼线。江澈叫他哥哥,两人似是相识已久。刚开始,她刻意和江澈打成一片,待关系到位,装作不经意地提起沈屹舟,迂回地打听他的身份。

      没想到江澈立马沉肃了面色,不答反问:“昭弦姐,入九宸前,哥哥就叮嘱过以后切莫提及他,沈屹舟这三个字,昭弦姐没有对其他人说过吧?”

      叶昭弦立马举起三根手指发誓:“绝对没有,只是今天一时好奇,问问你罢了。”

      江澈呼出一口气:“哥哥的身份我不能说,昭弦姐你以后莫要再问,也不必好奇,知道的太多对你不利。”

      从此叶昭弦便搁置了对这恩人的好奇,直到沈屹舟再次找上她,逐渐让她办诸多事。说好听点是还恩情,说难听点就是挟恩图报。不告知她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吩咐她干些看起来挺缺德的事

      一会儿挖坟头,一会监听本门长老。一年前频繁让她打探掌门行踪,想必也是和此事有关。叶昭弦已经参与了那么多,不希望对这一切仍是半明不昧。

      看着眼前冷峻神秘的男子,她终于忍不住问出心中盘旋已久的问题:“沈屹舟,你到底是谁,你为何如此笃定,凶手一定与九宸宗有关?”

      沈屹舟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瞬。他缓缓抬眼,看向叶昭弦,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叶昭弦看不懂的复杂情绪。他沉默了许久,久到叶昭弦以为他又会像之前那样,拒绝回答自己的疑问。

      然而,这一次,他开口了:“因为…我的父母,也是类似的受害者。”

      叶昭弦瞳孔骤缩,震惊地看着他。

      沈屹舟垂下眼睫,继续道:“只不过,他们遇害的时间更早,早在我还是九宸弟子之前。”

      他开口道出尘封已久的往事:“九年前,我还是掌门座下大弟子,曾问过师尊我的身世,他只说我的父母是山野村民,让我切断凡尘羁绊,专心修炼。”

      “我一度深信不疑,直到奉命下山追剿一伙魔修,碰上了当时的魔教护法——谢别尘。” 提到这个名字时,沈屹舟的声音不由自主顿了片刻。

      “交手时,他注意到我耳后红痣,并说出我身上隐秘胎记,我这才认定他是我失散的亲人” 沈屹舟的语气平淡,无悲也无喜:“原来,我们的父母是寻常散修,偶然得到了一件异宝,怀璧其罪,引来了杀身之祸。我那时尚在襁褓,被父母藏匿起来,侥幸逃过一劫,后被下山除妖的师尊发现带回宗门。哥哥当时已是少年,被凶手追杀,只能一路流亡,最终堕入了魔道。”

      叶昭弦屏住呼吸,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哥哥后来设法找到父母的尸身,他这些年一直在暗中调查真凶。他们身上,除了致命的伤势,还留下了细微的线索——一些特殊的玉屑。他比对天下奇玉,最终发现,这种玉材,只产自玄冥山深处,历来只被用于制作九宸宗高层的令牌。”

      沈屹舟的嘴角挂上一丝冷笑:“杀害我父母的凶手,如今就在这座仙山中,稳坐在高台之上。”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在叶昭弦耳边炸响。她终于明白,为何沈屹舟会对九宸长老抱有如此深的怀疑。

      叶昭弦的声音有些干涩:“长明殿乃宗门禁地,唯有掌门可入。历代内门弟子皆点有命灯,灯灭则人亡。你究竟是如何瞒过灯灵,让宗门上下确认你的死讯?””

      “得知真相后,我无法再心安理得做着九宸大师兄。哥哥寻一位魔修为我施法熄灭命灯,并传出我死于魔君之手的消息。从此,世上再无九宸弟子沈屹舟。”一席话揭过前半生,沈屹舟此刻的面色沉静如水,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

      “据我所知,谢别尘早在前年就弑君夺位,你现在也身处魔教高位吧?”叶昭弦试探着问道,嘴角不自觉地绷紧,声音很轻,仿佛怕惹得对方不悦。

      沈屹舟停顿片刻,抬头看了她一眼,缓缓摇头:“我如今隐姓埋名调查真相,是个无根浮萍般的人。”

      叶昭弦微微松了一口气,又赶紧观察眼前之人的神色,见他并无所动,一颗心暂且放回了肚子里。

      她移开目光,看向窗外,想要打破这沉重的氛围:“你放心吧,我会听你的安排,继续监听剩下两位长老,一有消息我就传信于你,没有其他事的话,你先走吧。”

      沈屹舟见她下了逐客令,于是站了起来,从袖中取出一物递出:“用此镜可以随时联系我,你收好了。”他的手修长而白皙,骨节匀亭,掌心托着一面暗色铜镜。冷硬的镜身衬得那肤色愈发温润,恍如上好的羊脂美玉。

      叶昭弦点点头,接过这精巧玲珑的铜镜。她仔细观察其上的花纹图案,木窗碰撞的轻声响起,抬头发现沈屹舟已不见踪影。

      同门弟子都以为叶昭弦整日不眠不休的修行,实际上,她最为遵守劳逸结合,此刻该到了休息的时间,她走向内间床榻,放下帘帐准备好好睡一觉。

      梦中一位白衣人站在远处,朝着她招招手,李昭玉看不清对方面容,但心中已猜到此人是谁,他已第三次出现在自己梦中。李昭玉一步步走近,照例问上一句:“阁下前来,所为何事?”

      熟悉面容渐渐清晰于视线中,还是那位仙风道骨的男子,他开口道:“青帝宗才是你的去处。”话音刚落,一道雷电猛劈而下,他又转瞬消失不见。

      李昭玉本想继续睡下去,但那道梦中的天雷还是震得心脏砰砰难以平复。她在榻上辗转反侧,终究是睡不着了,索性坐起身来,不由地再次思量起青帝宗的事。

      青帝宗位列仙门贵派之中,虽不涉权势之争,却地位尊崇,数千年来道统绵延,长盛不衰。掌门之位向来以血脉相传,青帝一脉秉承天地毓秀,钟灵万物,世代皆为单灵根之体,更兼德才兼备,深得门人敬仰。自上古传承至今,此脉百余位先人中,竟有半数修成大道,破界飞升。

      然而几年前,当代掌门骤然失踪,音讯全无。门中初时秘而不宣,耗费诸多心力,动用周天推演、万里寻踪诸般神通,却始终寻觅未果。

      去年不得已昭告天下:凡修真界能人异士,若有寻得掌门踪迹者,可入青帝宗秘藏宝库,任选三件天材地宝为酬。

      此谕一出,四方震动。须知青帝宗底蕴深厚,所藏皆为世间罕见之物——无论是上古法器、神木灵草,还是九转仙丹,皆具逆天改命之效,纵是得一已属机缘,今竟可连取三件,实乃千年未遇的好事。

      叶昭弦盘算自己忙完这阵子,倒可以去寻一寻青帝宗掌门的下落。毕竟那三件秘藏天材地宝的悬赏,着实令人心动,于她日后道途突破,必是莫大助益。

      至于梦中白衣男子所言之事,叶昭弦并不考虑。她并无改投他派之意,在九宸门下修行的这几年,既得师尊器重,又常受同门照拂,道途顺遂,何必再去一个陌生环境修行。

      青帝宗以承纳“生长之源”闻名,尤适土、水、木三系灵根之人修行——此三者,正合万物生发之道。叶昭弦身负单土灵根,这些年在九宸亦未虚度光阴,一路摸索道法、勤修不辍,也是有所成就,并未空负这天赐灵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