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厕所1 ...

  •   纺织厂是大厂,工业产值和利税在全市都名列前茅,同样还是职工最多的工厂之一,在职职工和离退休就有好几千,加上家属,自诩纺织厂的就有一万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工,男工少之又少,王向东父亲就是少数男工之一,他父亲在纺织厂工作是因为他的技术能力,算是不可或缺的岗位,也是不可或缺的人。
      王向东的父母还是纺织厂双职工,这在女职工占绝大多数的纺织厂可是为数不多的双职工。他们家原本还挺受人羡慕,可是他父亲因工残废以后,就没有人再羡慕他们。
      当年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免受更大的损失,父亲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冲进事故现场。虽然最后挽救了国家财产免受更大的损失,但是也造成严重的工伤,因此成了残疾。
      父亲左脚小腿以下没有了,左脚的裤腿总是空荡荡的,裤子下方,永远没有鞋子。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就能看见他赤裸着的截肢以后的小腿,和丑陋的伤口。当然,这也只是他们家中才有的场景,他父亲只有在家中才会穿短裤背心,即便是最热的时候,父亲在外面都是穿着长裤,永远是晃荡着左脚摇曳的空荡荡的裤管。
      父亲靠拄拐杖行动,以前是双拐,后来变成单拐。虽然多年以来,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所有的生活都是自理的,也不耽误工作。甚至家中的很多重活计也是他在做,毕竟王向东还小,需要男人才能够完成的事情,指望不上他,都是他父亲坚持完成。
      王向东有记忆中,父亲就是现在的模样,多年以来,他甚至都没有察觉父亲是一个残疾人,无非比别人多了一枝拐杖而已。但是,他们家的生活又的确与众不同,这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慢慢察觉到的不同之处。
      父亲因为脚上的残疾,行动不方便,走远了会很吃力,骑自行车不方便,所以很少出门。更重要的原因是,父亲是因为行动不便,容易引起过路人的关注和议论,而选择不在厂外的大庭广众露面。他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父亲还会拄着拐,带他去过很远的动物园的,但是后来就一次没有了,主要原因就是受不了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厂里面的同事都知道事情原委,对他这个残疾也没有过分关注。可是工厂以外的路人就不一样了,总是投以好奇的目光,时不时还要嘀嘀咕咕,搞得他非常不舒服,时间一长,父亲就很少出远门,甚至都不出厂门,更别说去王向东学校开家长会和劳动。那时候他还小,不知道这样的言语和眼神的伤害力,他父亲是深有体会的。

      造成王向东父亲残疾的那场突发事故,本与他父亲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面对国家财产的风险和对个人生命危险,他父亲义无反顾的冲了上去,而且是唯一冲上去的人。现场除了一两个上了年纪的男领导以外,只有他一个男职工了,他不冲进去,还指望女职工冲进去?这是他父亲事后经常讲的一句话。
      正是因为他的全力挽救,才没有给工厂造成更大的损失,当然,代价就是自己身体受到伤害,留下残疾。工厂领导为了表彰他的贡献,也为了照顾他的特殊情况,给他安排了一个很清闲但是非常重要的岗位,小仓库保管员。当然,王向东不知道的优待还有,厂子想给他母亲换一个轻松的工作,不用再三班倒,没日没夜地工作了,这对纺织女工来说,就是彻底改变命运了。
      与储存生产原材料和成品的大仓库不同,小仓库负责存储精密仪器、纺车零配件、和重要原材料,是纺织厂最重要的物质仓库。因为关乎生产的正常进行,除了白天进出货以外,晚上也会有进出货时间,甚至半夜有需要也要出货,所以需要安排二十四小时值班。以前是有一个固定岗位的,由两个女工轮流值班,就住在仓库里面。
      现在统统由王向东父亲一个人负责,一个人顶了两个人的岗位,这是一个对工厂和对王向东家两全其美的安排,他的父母也就欣然同意。厂子就让他们家从家属区搬到仓库附近的小平房,方便王向东父亲上下班,也方便他父亲值守仓库。小仓库管理工作,主要负责进进出出的货物的统计保管,工作量并不大,唯一不同的是需要白天黑夜地值守。现在有王向东父亲一个人负责,解决了白天和晚上所有工作。晚上再晚,需要物资的时候,都能够找到他父亲开门。
      他们住的虽然是小平房,但是比家属区所谓楼房还要好,房子大了很多,里外两间很宽敞的房间,任何一间都比以前在职工宿舍的整间房子都大。为了改造的合适全家居住,厂里面还特地改了水磨石地板,改善了地面潮湿的情况。父母睡里面那间,王向东个人睡外间,晚间还兼做他们家的饭厅。另外还有专门改造的厨房,不用再与十几家人挤在一起做饭了。这样的条件,比在家属区好了太多。
      他们家在王向东很小的时候,就搬进工厂后面这个小平房居住,以至于王向东对于自己在纺织厂家属区的印象几乎就是空白的,除了记住在厨房中飞翔的又大又黑的蟑螂以外,其他都没有什么记忆了。
      纺织厂家属区的三层或五层红砖房,好几十栋,都是从六十年代建厂后陆陆续续修建的。每家每户的房子都不大,早期和后期建的单职工宿舍,都是一间房间,只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这样的房间住进两口子,然后是一个孩子接着另一个孩子。原本的房子被各种改造、隔离,甚至上下拼加,既要睡觉,还要吃饭、活动,几乎就转不开身了。
      好在女职工都是工厂的,爱人大都也是各种其他工厂工人,不仅熟悉各种工具,还有办法搞到各种材料,改造起来相对方便,所以几乎没有不改造的房间。有人为改造成前后两间的,甚至还有三间的,这样方便一家老小住在一起,有的房间还能改造成祖孙三代同时居住。
      还有极个别的,硬是在这样的条件中,在不大的一个房间中,又加盖出一个小房间,给长大了的儿子结婚使用。这样的改造的花费其实也是很大的,但是至少可以解决自己家儿子结婚没窝的尴尬问题。
      唯一不能改造的就是公用部分,厨房和厕所,这些需要给排水的地方,就不是一家一户能够解决的。每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公共厨房。灶台挨着灶台,柜子接着柜子,蜂窝煤都是整整齐齐码在一起,用纸板隔离开来。别说你家吃什么,其他人都知道,就连蟑螂都是从一家窜到另一家的。一晚上都要游走十几家的灶台,每一只蟑螂肥光亮,即使不开灯,在黑暗之中也是闪闪发亮的存在,甚至强壮的能够煽动翅膀,从一个灶台飞到另一个灶台,去赶赴另一场饕餮盛宴。
      家属区的房子都是十几二十年来陆陆续续建设的,除了从三楼见到五楼,但是结构基本相同,二十几年没有太多变化。刚开始领导职工都住在一起,改革开放以后有所不同。个别的厂级领导和车间主任的家在几幢新建的小楼,因为是新建的,不仅大了,多了一两间房间,还多了厨房和厕所,这算是纺织厂第一批真正进入现代生活的人,但是绝大多数工人家还是老样子,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都没有变化。
      王向东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家也在其中一间房间,也有这么一个灶台,除了那些飞翔的蟑螂以外,他没有多少印象而已。不过他对此并不陌生,因为他去过的所有同学家都是这样的,只有他们家发生一点变化,这在普通工人当中是稍有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王向东父亲因公受伤,受到厂子的优待。
      尽管住的地方变得很好了,至少比车间主任一级住的还好,而且父母工作也不像以前那样劳累,但是,王向东还是感觉到,他们家并不因此变得更加快乐,更别说幸福,反而变得比从前更加沉闷。
      刚开始他还以为父母和自己遇到相同的困境,就是没有人可以到家中做客。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的,很多下了白班的女工,也会到家中的坐坐,谁让他们家是厂区中少有的住家,女工有事无事都可以过来闲聊玩耍。虽然来的人不少,但是并没有给他们家带来更多的欢乐,渐渐的,来的人也越来越少。
      父亲孤独的背影,越来越佝偻,母亲时不时发出一声叹息,王向东其实是不了解家庭的真正变故,他基本上还是能够生活在自己的快乐世界中。他父母亲的几乎所有关注点,都集中在他父亲的疾病上,虽然过去很多年,但是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他们一直关注下去。正是这样的缺少对儿子的特殊关照,反而让王向东生活的非常特立独行和自由自在。
      也不知道何年何月,王向东才意思到,父亲的工伤,比看上去的严重很多,不仅左腿半截小腿被截止,关键是爆炸伤及他的下面,让他失去生殖能力的同时,甚至失去了顺利完成一次貌似成功生殖的工作的能力。
      东西还在,看上去与以往并无二致的大,但是使用的时候却是时好时坏,不好使的时候居多,而且没有任何使用结果,这才是最让他父母亲沮丧的地方。
      这其中非常复杂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强的心理因素,这就是多年后,他父亲雄风有所恢复的主要原因。雄风也只是能逞一时之能,真正的繁衍功能还是没有再建立起来。当然,后来即便是有那样的条件,他们早就死了这条心。
      可是,一家三口在小平房过着平淡生活的时候,却是两口子非常煎熬的时候,其中一个挥之不去的就是生育和生育过程问题。
      有了王向东以后,他们计划过两三年,等住房再改善一点以后,再要一个孩子,这也是厂里面大多数工人的想法。谁知道,房字倒是得到了改善,但是他也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
      本地本省医院都不能治疗,听说上海可以治疗这个病症,不是让男的恢复能力,而是可以想办法让女的怀孕。这需要很多的钱,他们多次向厂里面提了要求,每次都被厂里面拒绝了,说建国以来就没有听说这样的政策,帮你生孩子的,再说你们已经有了儿子,已经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没必要再要一个孩子,想要也得自己想办法,不能找组织、找领导。
      继续生养孩子的念头,很快就被打消了,但是两口子之间的床笫之事,却是让他们两火急火燎的,特别是有了一间独立大房子以后,他们就更加着急上火。现在有了可以随意折腾的房间和大床了,却没法折腾出结果,不管他们只床上滚多少个来回,都很难泯灭心中的无名火,只会越烧越旺。
      王向东正是遗传了父亲大的特点,只是没有任何人意思到这个问题。父亲现在是尽量回避这件事,毕竟不好使,再大也没用,所以他也就很少去关心儿子的情况。母亲更是没有不会注意到这件事情,她所有的关注点,依然还在自己的那口子身上。王向东父亲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残疾人了,还是一个挽救了国家财产的残疾人,无论如何都要得到照顾的。而王向东就成了漏网之鱼,没有人关心他的成长,更别说,他的大不大。房子大了,房子外面活动的空间也大了,但是又没有管理他的人,就让他活的更加潇洒自如。
      多年以后再回忆这段生活,王向东庆幸父母对自己采取的这种放养模式,让自己朝着自己喜欢和希望的方向发展。
      而他父母同样也很感恩这段生活,因为生活中突然的遭遇改变的生活,不是让他们之间分崩离析,相反,让他们走得更近。这是这种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精神状态和努力,不仅让他们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而且增进感情情感,这才有以后坚不可摧的生活。

      王向东家唯一不方便的地方是上厕所。
      他们住的小平房原本也是仓库,没有厨房,也没有厕所。后来改造出一个厨房,接上一段自来水管子,就可以在家做饭、和简单洗漱,废水直接排到屋外的地沟里,最后汇入工厂的排污管道,算是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厕所却没办法解决,这个不是接一个水管子,挖一个地沟就能够解决的简单问题。不能为他们新建一个厕所,他们只能就近解决。
      离他们家最近的厕所,也在厂区的职工休息区后面,离他们家有一段距离,比王向东在学校,从教室跑到后院厕所的距离还要远。虽然这里比家属区的房子大了很多,但是就厕所而言,还不如家属区。家属区的房子,每层都有一间共用厕所,虽然拥堵,但是距离近,很方便,至少夜间起夜还能够摸回自家的房间。在这里却未必,晚上赶上没有月光,没有工厂照明的话,基本上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路,上一趟厕所,并不比以后经常的探险宿营轻松。
      即便是白天,他们每次上厕所都要花费近十分钟,这还是王向东和他妈的时间消耗,对于他爸就更不方便了。每次看见他爸,拄着拐杖去上厕所,基本上都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情。每次看见自己父亲清瘦的身躯,一拐一拐地走向远方,他都有一种莫名的说不出的感受,好像需要替代父亲活的更加矫捷。
      他们家就使用上了痰盂,主要是晚上使用,第二天清晨,倒痰盂就是他们家最大的一件事情了。不过,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他母亲的事情,王向东每天上学,更不轮不到他倒痰盂,他爸腿脚不利落,自然主要就是他母亲的事情。
      痰盂主要是晚上使用,主要是他爸妈使用,主要也是解决夜间小便的问题。王向东是从来不用痰盂的,小便他一向都是在平房后面草地上解决,无论早晚都是这样,也不管有没有人经过都是这样。当然,这里基本上很少有人经过,即便是被人看见了,他也无所谓,反正小孩随地大小便,大人都不好管的。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家要污染环境也是污染他们家的环境,要臭也是臭他们自己,别人都不会搭理。
      他甚至想这样解决大便,这样就不用往厕所跑了,他甚至都付诸行动了。但是大便不同小便,不会自动消失,要不了多久就变得太臭了,特别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很快就被母亲发现了,马上被严令禁止。
      即便不被禁止,王向东也不会再尝试了,毕竟这里只有他们一家人居住,连个过路的工人都没有,要臭也是臭他们一家人。但是臭得连他都受不了,就没必要坚持了。但还是坚持在这里小便,一泡尿冲到草丛之中,马上就不见了,即便是傍边的沙地上,即便是一大摊,阳光之下,用不了五分钟也是无影无踪,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遗留的。
      他曾经把自己的这个发现告诉父母,意图劝说他们也和自己一样,至少可以在屋后解决小便,而不需要跑那么远。她妈只是抚摸他的头,微笑着一句话不说,她应该是不同意,但是也没有反对他这样做。
      王向东原本以为女人害羞而已,不像男人一样光明正大,但是他爸也不置可否,就让他有点失望了。不过,他爸到时给了他一个理由,大人是不能随地大小便的,哪儿都不行。但是王向东觉得,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他就亲眼见过大人在路边大树下尿尿,而且还是市区的街道边,那时候,他爸告诉他,叔叔正在浇树呢,现在想来也是哄小孩的话。
      这也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很少在路边见到随便大小便的人,除了还是小孩的小孩子。王向东在自家房子周围小便是例外,因为这里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共区域,已经变成他们家的一亩三分地,尽管他不是很清楚这个地到底是不是,但是父母这样说了,他也就坚信自己有权在自己地界尿尿。
      王向东经常尿尿地方,也正在发生变化,原本光秃秃的地方,现在也长出了野草。原本是草丛的地方,野草变得更加茂盛。就连偶尔发现这个现象的母亲,也夸奖他,是他的功劳。
      解决了小便,但是解决不了大便,还是需要经常往远处的厕所奔跑,对于王向东来说,既是一件费时费工的事情,又是一件让他蠢蠢欲动的事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厕所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