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新来的“关系户”? ...
-
第二天,蓝桐桐直到日上三竿才醒来。宿醉带来的头痛依旧隐约存在,但比昨晚已经好了太多。她想起莫哥的信息,心里一暖,也有些不好意思。她赶紧起床,匆匆吃了点东西,便赶往梁场。
刚到梁场办公室,就感觉气氛有点不一样。一个身材高大、嗓门洪亮的陌生男人正和副部长冯昌聊得火热。那人约莫三十出头,皮肤黝黑,穿着有些不合身的崭新工装,看起来五大三粗,一举一动都带着一股江湖气的豪爽。
“蓝工,来得正好!”冯昌看到蓝桐桐,招了招手,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客气和无奈的表情,“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技术员,张彪。”
那男人立刻转过身,露出一口白牙,声音洪亮地笑道:“哈哈,你就是蓝工吧?早就听说了,年轻有为!我叫张彪,以后就在梁场干活了,多多指教!”他说着就伸出手,用力地和蓝桐桐握了握,手劲很大。
“张工你好,欢迎欢迎。”蓝桐桐被他的热情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冯昌把蓝桐桐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小蓝,这是……嗯,是业主那边张副总经理介绍过来学习的,算是临时帮忙。他没什么现场经验,你辛苦一下,带他熟悉熟悉梁场的情况,讲讲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蓝桐桐立刻明白了。又是一个“关系户”,而且来头不小,是业主方的副总张望介绍来的。这让她下意识地想起了刘峰,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但看张彪的样子,似乎和刘峰那种阴柔的刁难又不太一样。
“好的,冯部长,交给我吧。”蓝桐桐点头应下。
带着张彪走出办公室,来到喧闹的梁场现场。张彪对什么都显得很好奇,指着巨大的钢筋骨架、模板和搅拌车大声问:“蓝工,这大家伙就是以后桥上的梁?好家伙,真够大的!这钢筋一根得多重啊?”
蓝桐桐耐心地回答:“这是预制箱梁,标准跨度30米。主筋直径大概32毫米,一根长度下来确实不轻。”
“厉害厉害!”张彪啧啧称奇,然后又指着正在操作的工人说,“这帮兄弟干活真卖力气!我以前也在工地上待过,不过是做土方的,这技术活还是第一次接触!”
蓝桐桐一边引导他避开作业区域,一边讲解着制梁的主要工序: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预应力管道定位、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张彪听得很认真,但显然基础薄弱,经常会问出一些在外行看来很正常、但在技术人员听来有些啼笑皆非的问题。
比如,他会问:“这混凝土浇进去,怎么保证它里面是实的?不会空了吧?” 蓝桐桐就得解释振捣棒的作用和重要性。
他又会指着预应力钢绞线问:“这铁丝这么细,能拉得住这么大个梁?” 蓝桐桐又得给他普及预应力混凝土的原理。
虽然问题很基础,但张彪态度很好,不懂就问,嗓门大却不让人讨厌,反而有种粗犷的直率。他时不时还感慨:“哎呀,这大学问就是不一样!蓝工你懂得真多!我得好好学!”
一圈转下来,蓝桐桐对张彪的印象有些复杂。他确实缺乏专业知识,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手”,但看起来不像刘峰那样心怀鬼胎,反而有种农民工般的朴实和爽快,只是不知道这种爽快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
“张工,大概流程就是这样。细节很多,以后慢慢熟悉。”蓝桐桐总结道。
“好好好!太感谢你了蓝工!”张彪用力点头,然后掏出烟递过来,“来一根?”
“谢谢,我不会。”蓝桐桐摆手拒绝。
张彪自己点上烟,吸了一口,看着忙碌的梁场,感叹道:“这地方好啊,比我们以前挖土方强多了!以后就跟着蓝工你混了,有啥活儿你尽管吩咐,力气活我包了!”
蓝桐桐笑了笑,心里却不敢放松。她知道,梁场来了这么一位特殊的“新人”,未来的工作恐怕又添了几分变数。只是不知道,这把看起来敞亮的“刀”,最终会指向何方。她不由得想起莫哥,心想这件事,得找个机会跟莫哥说一下。
当天下午,手头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蓝桐桐心里始终惦记着张彪的事。这个突然出现的“关系户”,举止看似豪爽,但其背景和目的却像一团迷雾。犹豫再三,她还是决定去找莫执尺,将这件事当面告知他,也想听听他的看法。
她走到总监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莫执尺熟悉的声音。
蓝桐桐推门进去,看见莫执尺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已然成型的桥墩群,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
“莫哥。”蓝桐桐叫了一声,有些迟疑地开口,“梁场今天来了个新技术员,叫张彪。”
“嗯,我知道。”莫执尺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走回办公桌后坐下,示意她也坐。
蓝桐桐有些意外莫执尺已经知道,但还是继续说了下去:“是业主张副总介绍来的,冯部长让我带他熟悉现场。他……看起来没什么经验,但人挺豪爽,就是……”
“就是摸不清路数,担心是第二个刘峰,或者另有所图?”莫执尺直接点破了蓝桐桐的担忧,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意味深长的笑意。
蓝桐桐老实地点头:“嗯,有点担心。毕竟……”
她的话没说完,莫执尺却忽然轻笑出声,摇了摇头,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了然和些许难以言喻的深意。他看着一脸困惑的蓝桐桐,缓缓说道:“你不用瞎猜了。张彪过来,是我向张总推荐的。”
“什么?是您推荐的?”蓝桐桐彻底愣住了,眼睛睁得老大,完全无法理解这其中的逻辑。莫哥明明最反感这种凭关系塞人的行为,怎么会主动推荐一个看似并不专业的人进来?
看着蓝桐桐惊讶的样子,莫执尺耐心解释道:“前几天,不是和业主那边有个协调会吗?会后一起吃饭,天马投资的张望副总,就是张彪的那个远房叔叔,席间多喝了两杯,提起他这个侄子,说人很实在,就是没什么技术,在个小包工头手下干力气活,不是长久之计,想让他学点正经手艺,又苦于没门路。”
莫执尺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继续说道:“我当时就说,要是真想学,不怕苦,我们项目梁场正好缺人手,可以过来从临时工做起,跟着老师傅现场学。张总当时很高兴,觉得是帮了他一个大忙。”
蓝桐桐似乎明白了一点,但还是有疑问:“可是……为什么呀?而且,为什么偏偏是梁场?”梁场技术含量高,责任重,安排一个新手,似乎并非最优选择。
莫执尺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声音也压低了些:“桐桐,你看问题要看深一层。刘峰为什么敢那么嚣张?仅仅是因为他爸是刘天元吗?不完全是。更因为他在监理这个位置上,卡着施工单位的脖子,而业主那边,刘天元的话语权很重。”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张望副总,和刘天元副总之间,并非铁板一块。把张望的人安排进梁场,而且是经过我‘推荐’进来的,这层关系,冯昌明白,刘超更明白。你说,刘峰以后还想在梁场的事情上,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刁难,是不是就得先掂量掂量了?”
蓝桐桐恍然大悟,心中瞬间豁然开朗!原来莫哥这一步棋,用意如此之深!这不仅仅是为张彪找个工作,更是巧妙地利用业主方内部可能存在的微妙关系,在梁场这个关键区域,埋下了一个能有效牵制刘峰的“棋子”。张彪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刘峰的一种无形制约。而莫哥推荐张彪进来,既送了张望副总一个人情,又将这份制约的主动权,部分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我明白了,莫哥!”蓝桐桐由衷地佩服,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远非她这个刚出校门的学生能想到的。莫执尺不仅仅是在用尺子量工程,更是在用智慧衡量着复杂的人际和权力平衡。
“明白就好。”莫执尺点点头,神色恢复严肃,“张彪这人,我侧面了解过,本质不坏,就是直肠子,没什么心机。你带他的时候,该教的教,该严格的要求不能放松。让他学到真本事,站稳脚跟,对我们,对梁场,才是真正有利的。这步棋,才能活起来。”
“放心吧,莫哥,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蓝桐桐郑重地答应。她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但方向却前所未有的清晰。她不仅要自己成长,还要引导好张彪,这既是工作,也关乎莫哥精心布下的局。
离开办公室时,蓝桐桐回头看了一眼又站到窗前的莫执尺。夕阳给他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那不再仅仅是一个严谨工程师的背影,更透着一位深谙世情、运筹帷幄的掌局者的沉稳与智慧。
尺规之内是工程,尺规之外,是人心江湖。这一刻,蓝桐桐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