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宣传片与试金石 ...
-
评议风波看似平静地过去了,但水面下的暗流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蓝桐桐按照莫执尺的指示,表现得一切如常,甚至对刘峰也保持了表面的客气,这让刘峰更加志得意满,以为蓝桐桐彻底服软了。
这天,业主方突然下发了一份正式通知。由于跨江大桥是市重点工程,社会关注度高,但也伴随着一些关于噪音、粉尘的市民投诉。为了扩大项目的正面影响,消除不良舆论,业主总经理唐昊决定,拍摄一部高质量的项目宣传片,展现工程的技术难点、环保措施和建设者的风采。这件事,唐总亲自点名,交由副总经理刘天元全权负责。
通知下发到项目部,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大家都明白,这是一项重要的形象工程,做得好,是露脸的大事。
然而,没过两天,又一则消息在内部传开:刘天元副总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宣传片的具体策划和对接工作,委托给安方监理有限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莫执尺来牵头落实,理由是莫总“技术全面、作风严谨、能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
这个决定,乍一听合情合理,但细品之下,却耐人寻味。
项目经理刘超私下对总工张晓嘀咕:“老莫这回是接了个烫手山芋啊。宣传片这东西,说好搞也好搞,说难搞也难搞。拍好了,功劳是业主和刘总的;拍不好,或者中间出点纰漏,责任可就是老莫和咱们施工单位的。”
张晓推了推眼镜:“我看没那么简单。刘天元刚在评议上做了手脚,转头就把这事塞给莫总,怕是没安好心。宣传片要协调各方,要抓亮点,还要避免拍出问题,分寸很难拿捏。这是给莫总出难题,说不定就是个坑。”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蓝桐桐这里。她立刻嗅到了其中不寻常的气息,找机会悄悄问了莫执尺。
莫执尺的反应却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意料之中的嘲讽:“刘天元这是一石二鸟。一来,把麻烦事丢给我,他省心。二来,想看看我能不能办好,办不好,他就有理由在唐总面前说我能力不足,甚至影响监理公司的评价。办好了,他也能挑出毛病,比如超预算、影响施工之类的。”
“那您还接?”蓝桐桐担忧地问。
“接,为什么不接?”莫执尺看着窗外忙碌的工地,目光深邃,“这是个挑战,也是个机会。宣传片是个舞台,既能展示工程,也能照出人心。他想借这件事试探我,给我设套,我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把一些他想掩盖的东西,放到阳光底下。”
蓝桐桐似乎明白了莫执尺的打算。宣传片要求“真实反映工程实际”,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好,或许能将刘峰之前那些被掩盖的问题,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暴露出来?或者,至少可以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巩固莫执尺本人刚正不阿、能力超群的形象?
“那……需要我做什么吗?”蓝桐桐问。
“你暂时按兵不动,专心你的工作。”莫执尺吩咐道,“不过,从今天起,你对工地上的所有细节,尤其是那些可能涉及质量、安全的关键节点,多留个心眼,特别是……与刘峰有关的部分。宣传片剧组来了,工地会更复杂。”
“我明白!”蓝桐桐郑重地点点头。她感觉,一场在聚光灯下的博弈,即将开始。刘天元想用宣传片当棋子,而莫哥,似乎已经看到了几步之后。这块试金石,最终会试出谁的成色,还未可知。但可以肯定,平静的日子,又要结束了。
接下来的日子,蓝桐桐仿佛进入了另一种状态。评议事件和刘峰的嘲讽,非但没有击垮她,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斗志。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白天,她泡在现场,不再仅仅满足于看懂图纸,而是拿着规范和图集,对着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比对。钢筋的绑扎间距、焊接长度、模板的平整度、支撑的稳定性、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控制……她追着老师傅问,缠着总工张晓讲,甚至主动去找检测单位的人请教各种参数的意义。
晚上,宿舍的灯总是亮到很晚。她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开始系统性地梳理和记忆。那些曾经觉得枯燥无比的规范条文,被她反复诵读、理解、记忆,并与现场的实际景象一一对应起来。她发现,当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时,那些数字和规定不再是冰冷的束缚,而是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基石。
几天下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现场协调时,她能迅速指出工人操作中不合规的细节;在技术交底时,她能条理清晰地说出规范依据;甚至在与监理沟通时,她也能有理有据地解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连项目经理刘超都忍不住在例会上表扬:“小蓝最近进步神速啊,都快成我们项目的‘活规范’了!”
总工张晓更是满意地点头:“肯下功夫,是块好料子。”
最明显的感受来自刘峰。宣传片项目启动后,莫执尺变得异常忙碌,协调拍摄团队、确定脚本、安排场地,工地上经常见不到他人。刘峰似乎又有些蠢蠢欲动,但当他像往常一样,想在蓝桐桐负责的区域挑点刺、显摆一下权威时,却发现自己碰上了硬钉子。
他指着一段钢筋说间距有点问题,蓝桐桐立刻拿出尺子现场测量,报出数据,然后平静地指出:“刘工,规范要求间距±10毫米,这里是125毫米,设计是120毫米,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如果您认为需要调整,我们可以立刻办理设计变更申请单。”
他质疑某个部位的模板清洁度,蓝桐桐直接叫来带班工长,当场用白手套擦拭,然后展示一尘不染的手套:“刘工,您看,符合要求。”
几次下来,刘峰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蓝桐桐的任何疏漏。这个年轻女孩对规范和现场的把控,竟然严谨到让他无从下手。他想发火,却找不到理由;想刁难,对方却总能用最专业、最规范的方式把他顶回来。这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憋闷,仿佛一拳打在坚韧的桐木上,反而震伤了自己的手。
蓝桐桐则越发从容。她不再害怕刘峰的检查,因为她对自己的工作有绝对的信心。这种信心源于日夜不辍的刻苦和对规则的深刻理解。她开始明白,在这个领域,真正的底气不是来自关系,而是来自无可挑剔的专业能力。
她就像一株幼苗,在经历了风雨催折后,并没有枯萎,反而将根须更深地扎进泥土,努力汲取养分,悄然生长,树干逐渐变得坚韧。或许她还不够强大,但至少,她已经拥有了抵御寻常风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