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三章长安秋冷
皇宫比他想象中还要大,还要冷清。红墙高耸,宫阙连绵,脚下的石板路光滑如镜,倒映着天空的云彩,却也倒映出他孤单的身影。侍卫带着他穿过一道又一道宫门,走过一条又一条长廊,沿途的宫女太监们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终于,他们来到了一座宫殿前。宫殿的匾额上写着“月宁宫”三个大字,字体娟秀,透着一股温婉的气息。侍卫将他交给门口的宫女,便转身离开了。
一个穿着浅绿色宫装的宫女走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小公子,我叫青禾,以后由我来伺候你。殿下正在里面等着呢,请跟我来。”
小陈原怯生生地跟着青禾走进宫殿。殿内的陈设很简单,却很雅致。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摆着笔墨纸砚,墙角的架子上放着几盆兰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个穿着锦袍的小男孩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听到脚步声,小男孩抬起头。他约莫八九岁的年纪,眉眼精致,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睛像黑葡萄一样,透着机灵劲儿。看到小陈原,他眼睛一亮,立刻放下书,跑了过来:“你就是陈原吧?我叫赵珧,是三皇子。以后我们就一起在这里生活了!”
赵珧的热情,让小陈原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点了点头,小声说:“你好,我是陈原。”
“
别这么害羞嘛!”赵珧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我告诉你,这宫里可好玩了,就是规矩太多。不过没关系,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
他拉着小陈原走到书桌前,指着上面的书说:“你看,这是我母妃给我找的《山海经》,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故事,有会飞的人,有长着九个头的蛇……以后我讲给你听啊。”
小陈原看着赵珧灿烂的笑容,心里的恐惧和不安渐渐消散了一些。他想,或许在这冰冷的皇宫里,也不是那么难熬。
这时候,一个穿着素雅宫装的女子走了进来。她眉眼温柔,气质娴静,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看起来就像春天里的阳光,让人觉得温暖。
“珧儿,不许胡闹,吓到小公子了。”女子的声音很轻柔,像羽毛一样拂过人心。
“母妃!”赵珧立刻跑到女子身边,挽住她的胳膊,“我没有胡闹,我在和陈原交朋友呢。”
女子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然后看向小陈原,语气温和地说:“你就是陈原吧?我是珧儿的母妃,林氏。以后你就在这里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的,就告诉青禾,或者直接告诉本宫。”
小陈原连忙躬身行礼:“谢……谢娘娘。”
林妃点了点头,又叮嘱了赵珧几句,让他好好照顾小陈原,不要调皮捣蛋,然后才转身离开了。
有了赵珧的陪伴和林妃的照顾,小陈原在月宁宫的日子,渐渐变得安稳起来。赵珧性格跳脱,聪慧过人,经常会带着他在宫里偷偷玩耍。他们会去御花园里捉蝴蝶,会去太液池边喂锦鲤,会在深夜里偷偷溜到厨房找点心吃。赵珧还会给他讲宫里的秘辛,比如哪个皇子和哪个大臣走得近,哪个公主脾气不好,哪个太监最受皇帝宠爱。
“陈原,你知道吗?我大哥是太子,他可严肃了,整天就知道读书写字,一点意思都没有。”赵珧趴在草地上,一边揪着草叶,一边说,“我二哥就不一样了,他喜欢舞刀弄枪,还经常和将军们一起出去打猎。不过我觉得,他们都没有我厉害,我以后要做最厉害的皇子!”
小陈原笑着说:“你已经很厉害了。”
“那当然!”赵珧得意地扬了扬头,然后又凑近他,小声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母妃说,宫里的人都很复杂,让我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不过你不一样,我已经当你是好友,我什么都可以告诉你。”
小陈原心里一暖,点了点头:“嗯,我们是好友。”
林妃也待他极好,不仅经常让厨房给他做南朝的饭菜,还会教他读书写字。她出生于御史大夫府,从小饱读诗书,学识渊博,讲起课来生动有趣。在她的教导下,小陈原的学问进步得很快。
“原儿,你看这篇《归去来兮辞》,写得多好啊。”林妃指着书,轻声念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她顿了顿,看向小陈原,“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其实人生就像走路,有时候会走错路,但只要及时回头,就还不算晚。”
小陈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林妃是在安慰他,安慰他失去故国的痛苦。
林妃的温柔像一层柔软的铠甲,暂时隔绝了宫廷的寒意。小陈原在月宁宫的日子,渐渐有了一丝暖意。他开始习惯了这里的晨昏,习惯了赵珧叽叽喳喳的陪伴,甚至开始在心底悄悄觉得,或许这样的生活也能长久。
然而,宫廷的平静从来都是易碎的假象。
靖安十五年,秋。
这一年的秋天似乎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冷。刚入九月,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就下了起来,连绵不绝,将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湿漉漉的寒气里。月宁宫的梧桐叶落得比往年更早,院子里的石板路上,厚厚的一层落叶被雨水浸泡得发黑,踩上去会发出“噗嗤”的声响,像是无声的叹息。
小陈原已经十岁了。两年的宫廷生活,让他褪去了最初的怯懦,眼神里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依旧沉默寡言,但不再像从前那样畏缩。他会认真听林妃讲课,会安静地陪赵珧玩耍,也会在无人的时候,独自站在月宁宫的宫墙边,望着南方的天空发呆。他常常想起母亲苏婉,不知道她在质子府里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在夜里偷偷哭泣。
赵珧也长大了一些,性子依旧跳脱,却比以前多了几分心思。他知道小陈原心里的牵挂,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总拉着他说些宫里的趣事。更多的时候,他会安静地陪在小陈原身边,一起看天上的云,一起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陈原,”这天午后,两人又像往常一样坐在廊下看雨,赵珧忽然开口,“再过几天就是重阳了,母妃说要带我们去登高。到时候,我们就能看得更远了,说不定……说不定能看到你南朝的方向呢。”
小陈原的心猛地一跳,抬起头看向赵珧。少年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希望。他知道赵珧是好意,想让他开心一些。可一想到“南朝”这两个字,他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疼。那已经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词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再踏上那片土地。
他勉强笑了笑,摇了摇头:“谢谢你,珧儿。不过,就算看到了,也只是一片天空而已。”
赵珧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廊下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闷,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在耳边不停回响。
就在这时,青禾端着两杯热茶走了过来,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小公子,三殿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这雨下得没完没了的,真是愁人。”
赵珧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青禾,最近宫里是不是有什么事啊?我感觉大家都怪怪的,走路都低着头,说话也小声小气的。”
青禾的脸色微微一变,眼神有些闪烁,勉强笑了笑:“殿下说笑了,宫里能有什么事啊?就是这下雨天,大家都没什么精神罢了。”
她的话虽然说得滴水不漏,但小陈原和赵珧都看出来了,她在隐瞒什么。赵珧还想再问,却被小陈原用眼神制止了。他知道,宫里的人大多谨小慎微,不该问的事,最好别问。
可有些事,不是你想避开就能避开的。
晚饭的时候,林妃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吃饭也心不在焉的。赵珧看出了母亲的异样,关切地问道:“母妃,你是不是不舒服啊?要不要请太医来看看?”
林妃摇了摇头,勉强笑了笑:“娘没事,可能就是有点着凉了。你们快吃吧,别管娘。”
小陈原看着林妃,心里有些不安。他注意到,林妃的眼神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门口,像是在等待什么,又像是在害怕什么。
晚饭刚结束,一个小太监就匆匆跑了进来,在林妃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林妃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里的茶杯“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母妃!”赵珧和小陈原都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
林妃没有理会他们,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嘴里喃喃地说着:“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母妃,到底出什么事了?”赵珧抓住林妃的手,急切地问道。
林妃缓缓抬起头,看着赵珧和小陈原,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张了张嘴,声音颤抖地说:“原儿……你父亲他……他失踪了。”
“什么?”小陈原如遭雷击,一下子愣在原地。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娘……娘娘,你说什么?我父亲……他怎么会失踪?”
“是宫里传来的消息,”林妃抹了抹眼泪,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说是你父亲在长江附近失踪了。有人说他……他已经死了,也有人说他是……是逃走了。具体的情况,宫里也还在调查。”
“死了?逃走了?”小陈原的脑子一片混乱,这两个词像两把尖刀一样,狠狠刺进他的心脏。他想起了三年前那个清晨,父亲抚摸着他的脸颊,对他说“要好好活着”时的眼神。那时候,父亲是不是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的结局?他是不是早就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
巨大的悲伤和恐惧瞬间淹没了他。他觉得眼前一黑,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倒去。
“陈原!”赵珧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林妃也连忙上前,掐了掐他的人中。过了好一会儿,小陈原才缓缓睁开眼睛,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我不信……我不信我父亲死了……他不会死的……”
他的声音嘶哑而绝望,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林妃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道:“原儿,你别激动。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不定你父亲只是迷路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可她自己也知道,这只是安慰人的话。在长江附近失踪,要么是遭遇了意外,要么就是被人暗害了。无论是哪种情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都十分渺茫。
接下来的几天,小陈原像是变了一个人。他不再说话,也不再吃饭,只是整日整日地坐在窗边,望着南方的天空发呆。他的眼神空洞而麻木,像一尊没有灵魂的雕塑。赵珧看着他,心里急得团团转,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他只能默默地陪在他身边,给他端水、送饭,希望他能早点好起来。
林妃也很担心小陈原,她多次派人去打听陈景的消息,可得到的回复都是“还在调查中”。她知道,宫里的人大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一个已经失势的质子的死活。
更让她担心的是,陈景失踪的消息,很快就在宫里传开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在背后议论纷纷,说陈原是“亡国之余”,现在连父亲都下落不明,是个不祥之人。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小陈原的心上,也让林妃感到无比的压力。
一天,太子赵瑾派人来月宁宫,说是请赵珧去东宫一趟。赵珧本来不想去,想留下来陪小陈原,可太子的命令又不能违抗。临走前,他嘱咐青禾好好照顾小陈原,有什么事立刻派人去东宫告诉他。
赵珧走后,小陈原依旧坐在窗边发呆。忽然,他听到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以为是赵珧回来了,连忙抬起头,却看到一个陌生的太监走了进来。
那个太监穿着一身深蓝色的宫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锐利如刀。他上下打量了小陈原一番,冷冷地说:“陈原公子,陛下请你去一趟御书房。”
小陈原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皇帝这个时候找他,肯定没什么好事。但他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点了点头,跟着那个太监走出了月宁宫。
御书房里气氛凝重。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旁边站着几个大臣,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小陈原走进来,跪倒在地:“臣……臣陈原,参见陛下。”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陈原,你父亲失踪的消息,你已经知道了?”
“是,陛下。”小陈原的声音有些沙哑。
“那你觉得,你父亲是死了,还是逃走了?”皇帝的声音很平淡,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小陈原的心猛地一跳,他知道,这个问题无论怎么回答,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如果说父亲死了,就等于承认了父亲的失败;如果说父亲逃走了,又可能被认为是有二心。
他犹豫了很久,才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回陛下,臣不知道。但臣相信,父亲绝不会做出背叛北朝的事。他一生忠心耿耿,就算是死,也会为了两国的和平而死。”
皇帝挑了挑眉,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他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那你呢?你父亲失踪了,你现在孤身一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臣……臣只想好好活着,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也不辜负陛下的恩典。”小陈原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很坚定。
皇帝看着他,看了很久很久,忽然笑了笑:“好,说得好。朕就喜欢你这股韧劲。既然你父亲不在了,你就在宫里安心住着,朕会派人好好照顾你的。”
“谢陛下。”小陈原松了一口气,连忙磕头谢恩。
可他不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皇帝虽然表面上没有为难他,但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变得更加危险了。没有了父亲的庇护,没有了故国的支撑,他就像一棵随风飘摇的小草,随时都可能被狂风暴雨连根拔起。
从御书房出来,小陈原的心情更加沉重。他沿着长长的宫道往回走,秋风吹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寒意。他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空,心里充满了绝望。他知道,从父亲失踪的那一刻起,他的噩梦,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