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日常 ...

  •   我和田也,又开始了微信聊天。
      不是初识时的试探和揣测,也没有患得患失的忐忑,它变得具体、平实,像窗外初夏的阳光,暖融融地铺洒开来,不灼人,只是安稳。
      我依然常常加班。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空调运行的微弱嗡鸣。这时,手机屏幕会适时地亮起……
      他会发来一张照片:可能是路灯下被拉得长长的影子,配文“收工,今日步数达标”;可能是一碗看起来热气腾腾、卖相却有点惨烈的西红柿鸡蛋面,附带一句“挑战自我,味道尚可”;也可能是路边一只彩绘的垃圾箱,造型别致,色彩斑斓。
      这些画面,碎片一样,奇异地拼凑出他工作之外的生活轮廓。那个在“迷途”穿着制服、眼神沉稳的田也,那个在山野间青春洋溢、步履轻快的田也,渐渐与这个会分享日常琐碎的田也重叠,立体而真实。
      我可能在半小时后,处理完一个棘手的项目,才拿起手机,认真地给出评论:“面条看起来……很有个性,鼓励。”“都不忍心往里扔垃圾了。”……
      他回复往往很快,有时是一个表情,有时是一两句调侃。我们就这样,在不同的空间里,进行着一段段异步却又同频的对话。
      它不像热恋中那种粘糊缠绵,而是在各自的世界里努力,然后探出头,交换一下彼此的气息。
      有一次,我正为一个项目创意焦头烂额,对着空白的文档大脑一片空白。他的消息恰好进来,是一段十秒的小视频。镜头对着夜晚的天空,云层缓缓移动,忽然,月亮从云隙里钻了出来,清辉瞬间洒满镜头。
      “看,月亮。”他附言。
      那一刻,积压的烦躁仿佛被月光轻轻地抹去。我放下手机,深吸一口气,重新看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流畅地敲击起来。
      后来我回复他:“月亮很美。”
      偶尔,我们也聊一些更“正经”的话题。他说他报名了一个线上课程,想学点东西,语气里带着对未来的规划。我跟他抱怨客户的反复无常,他会发来一个“摸摸头”的表情,然后说:“稍安勿躁,工作而已。”
      他的话总是很简单,却像小小的火苗,恰到好处地温慰人心。
      桃桃后来来我公司,死乞白赖地向我道了歉,我也无奈原谅了她。她偶尔会八卦一下,挤眉弄眼地问:“还和酒吧的小哥哥联系着呢?”我白了她一眼,不再急于辩解或否认。有些东西,放在心里细细品味,比宣之于口更觉甘甜。
      周末,我们真的一起去徒步了。是他说的那个“轻松的路线,都是熟面孔”。他带来了他多余的那根登山杖,调试好高度递给我。我的那根墨绿色的、崭新的手杖,依旧靠在墙角,一次也没用过。
      山风清爽,林荫蔽日。我们没有一直并肩,不时,他会和朋友们走在一起,热切地交谈,偶尔回头看我,确认我跟上了,又回头,继续他们的话题……
      休息时,他拧开水瓶递给我,动作自然得像是轻车熟路。我接过,喝了一大口,清甜的水滑过喉咙,带走了满身的疲惫,“白水喝起来很甘甜呢!”“额,这有点像广告词噢。”“哈哈。”……
      夜幕降临,我们踏上归途。城市华灯初上,与山间的静谧截然不同。坐在回程的车上,我靠着车窗,看着窗外流过的光影,感到一种久违的放松。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田也发来的消息。
      我侧目看他,神经病吗,并排坐还发信息?
      他努了努嘴,笑了。
      “下次,带你去另一个地方,那里的星空很漂亮。”
      无聊。我配合地回复道:
      “好。”
      嘴角不由自主地,弯成了一个圆满的弧度。这样平凡的、由无数瞬间串联起来的日常,比任何极致的戏剧,都更让人感到幸福。
      夜与晴空交替,而我们在彼此的世界里,似乎找到了共同的落脚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