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朝着向日葵的方向走 ...
-
夜渐渐漫过窗棂,我趴在书桌上,指尖反复摩挲着课本第一页那行字,橘子糖残留的甜意还在舌尖打转,却总忍不住想起阿姨说的那句“你姐姐总说好久没见你了”。台灯的光晕圈住摊开的数学课本,那些复杂的函数图像像缠在一起的线,可我却没像往常那样烦躁,反而想起她错题本上那些工整的解题步骤——原来优秀从不是凭空而来,是无数个夜晚台灯下的坚持,是把每一道错题都嚼碎了消化的耐心。
我起身拉开抽屉,翻出那个藏了很久的硬壳笔记本,封面是去年她送我的,印着南方大学的校徽,淡蓝色的底纹上还留着她写的小字:“慢慢来,我们总会在春天见面。”那时我以为她只是随口安慰,现在才懂,她早就把对未来的期待,悄悄分给了我一半。我翻开笔记本,第一页空白处,忽然想把今天的事都写下来:清晨的梧桐叶、公告栏上她的照片、林晓塞给我的橘子糖,还有阿姨那句让心跳加速的话。笔尖划过纸页时,窗外传来几声蝉鸣,明明已是初秋,却像把夏天的尾巴拽了回来,连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回忆,一起变得鲜活。
正写着,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是林晓发来的消息:“明天要不要一起走?我知道一条近路,能路过卖豆浆的小摊!”后面还跟着一个笑脸表情。我盯着屏幕笑了笑,手指飞快地回复“好呀”,忽然觉得,高中好像也没那么可怕——有熟悉的朋友,有值得追赶的光,还有慢慢找回勇气的自己。放下手机时,瞥见书桌上的日历,明天是周二,标记着“数学小测”。我深吸一口气,把笔记本放回抽屉,重新拿起数学课本,这一次,没有再盯着题目发呆,而是像她那样,在草稿纸上一笔一划地演算,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圈出来做标记,想着明天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林晓。
不知过了多久,客厅传来妈妈的声音:“早点睡呀,明天还要早起呢。”我应了一声,收拾好书桌,却没立刻回房间,而是走到阳台。楼下的林荫道在路灯下泛着淡淡的光,梧桐叶被风吹得轻轻摇晃,影子落在地上,像跳动的音符。我想起傍晚看见她骑车远去的背影,蓝裙裙摆飞扬的样子,忽然就有了力气——或许我不用急着追上她的脚步,只要每天比昨天好一点,哪怕只是多解一道数学题,多主动跟同学说一句话,都是在靠近光的方向。
回到房间,我把那颗糖纸星星从铅笔盒里拿出来,放在床头柜上,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上面,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躺在床上时,脑海里不再是没说出口的招呼,而是明天的豆浆,是数学小测的重点,是或许能跟林晓一起发现的校园新角落。迷迷糊糊睡着前,好像又闻到了那缕熟悉的清香,像阳光晒过的栀子,又像她错题本上淡淡的墨水味,温柔地裹着我,仿佛在说:“别怕,慢慢来。”
第二天清晨,我醒得比闹钟还早,洗漱完就背着书包出了门。小区门口的向日葵迎着朝阳开得正好,金黄的花盘朝着太阳的方向,像一个个小太阳。我想起去年夏天,她蹲在花坛边教我画向日葵,说“向日葵总朝着光走,人也要这样”。那时我还不懂,现在看着这一片灿烂的金黄,忽然就懂了——光不只是别人身上的耀眼,也是自己心里那份朝着美好前进的决心。
走到约定的路口,林晓已经在等我了,手里还拿着两杯热豆浆:“我特意多买了一杯,你尝尝,这家的糖放得刚刚好!”我接过豆浆,指尖传来的温度暖到了心里,跟她并肩往前走时,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落在身上,碎成一片一片的金。林晓叽叽喳喳地说着昨天新认识的同学,说着班主任有趣的讲课方式,我一边听一边笑,手里的豆浆慢慢变凉,心里却一直是热的。
路过公告栏时,我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她的名字依然在最顶端,红色的字体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这一次,心里没有了之前的酸涩,反而多了一份坚定——她在高三为了梦想努力,我在高一为了靠近她、也靠近更好的自己努力,我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朝着光走,这样就很好。林晓注意到我的目光,顺着看过去,笑着说:“这位学姐好厉害啊,听说她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呢!”我点点头,轻声说:“嗯,她一直都很优秀。”语气里没有了之前的犹豫,多了一份坦然的骄傲。
走到教学楼门口时,正好遇见抱着作业本的班主任,她笑着跟我们打招呼:“早啊,新的一天也要加油!”我和林晓一起应着,往三楼走。楼梯间里,有同学在背书,有同学在讨论昨晚的作业,热闹又充满活力。走到教室门口,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阳光洒在课桌上,林晓已经帮我占好了靠窗的位置,窗外的梧桐叶在风里轻轻摇晃,像在跟我问好。
我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和昨天做好标记的草稿纸,准备迎接今天的数学小测。上课铃响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床头柜上的糖纸星星,想起她贴在我课本上的便签,想起楼下朝着光的向日葵。笔尖落在试卷上的那一刻,我没有了之前的紧张,只有一种踏实的笃定——我知道,我正在慢慢找回那份藏在梧桐影下的勇气,正在一步一步朝着光的方向走,或许总有一天,我能笑着站在她面前,跟她说:“姐姐,我也追上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