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寒冷的冬天 ...

  •   异国的冬天,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现在江起面前。

      不再是星城那种湿冷入骨的寒意,而是干燥的、凛冽的寒冷,伴随着铺天盖地的白雪,将整个世界覆盖成一片纯净而单调的银白。

      校园里的哥特式建筑尖顶覆着雪,像童话里的城堡,却也透着一种疏离的庄严。

      江起的生活逐渐步入了一种新的轨道。

      学业繁重,但他游刃有余;社交圈在缓慢扩大,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教授进行着学术的交流。

      表面上,他适应得很好,冷静、高效、目标明确,是众人眼中那个优秀的、似乎永远不会迷茫的中国留学生。

      然而,在那些独处的间隙,比如在公寓里对着电脑屏幕到深夜,比如在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雪花无声飘落,一种难以言喻的虚空感会悄然弥漫开来。

      这种虚空,并非源于思乡,至少不全是。

      它更像是一种失重感,仿佛生命的一部分重心,在不知不觉中遗落在了那片遥远的、四季分明的土地上。

      听颂的邮件,成了连接那片重心的、唯一的、纤细的丝线。

      邮件总是如期而至,频率不高不低,恰到好处地维持着一种不令人负担,又不会显得生疏的联系。

      它们像一扇精心擦拭的窗户,透过它,江起能窥见一个“一切如常”的故乡,和一个“平静生活”的听颂。

      第二封邮件在十一月初抵达。

      信里,听颂用他特有的、带着点文学气息的笔触描绘了星城深秋的景象:“银杏叶差不多落光了,地上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天气凉得很快,记得多添衣服。你那边应该更冷吧?不知道有没有下雪?……”

      信的末尾,他提到自己开始上一些文学理论的基础课程,觉得“有些晦涩,但很有趣”。

      江起当时正在为一个小组项目焦头烂额,看到这封邮件,紧绷的神经似乎得到了一丝舒缓。

      他回复道:“这边已经下过几场雪了,很大。课程确实有挑战,但还能应付,你也保重。”

      他没有深究“晦涩但有趣”的文学理论课程背后,那个写信的人是否正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他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听颂正如他信中所说,开始了平凡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圣诞节前夕,江起收到了第三封邮件。

      这封信的语气比之前稍显活泼,听颂在信里提到了同学们在群里讨论寒假计划,调侃着说星城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又问他是否会在异国度过第一个圣诞节,想象着纽约,他根据江起偶尔透露的信息猜测的,圣诞节的繁华景象。

      “无论在哪里,都希望你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最后,他写道,“提前祝你圣诞快乐,新年万事顺遂。”

      这封信到达时,江起正一个人待在清冷的公寓里。

      窗外是浓郁的节日氛围,霓虹闪烁,街上行人熙攘,欢声笑语隐约可闻,衬得他这里愈发安静。

      这封来自远方的问候,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暖,驱散了些许他刻意忽略的孤寂。

      他甚至能想象出听颂写下这些字句时,脸上可能带着的、那种温和而略带腼腆的笑容。

      他回了信,简单描述了当地的圣诞气氛,并同样送上了节日祝福。

      他并不知道,这封洋溢着“节日期盼”的信,是听颂在病情反复、时昏时醒的间隙,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才完成的。

      那时,听颂的手已经颤抖得厉害,字迹不复以往的清秀,但他依旧努力写得工整,竭力掩饰着笔力不支的痕迹。

      时间就在这一封封跨越重洋的邮件中,悄然滑入新的一年。

      江起开始收到听颂描述“大学生活”的邮件。

      信里,听颂会“抱怨”一下某个教授讲课太快,会“分享”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有趣的诗集,会“提及”和室友去学校后街吃了顿不错的火锅……

      这些细节编织得如此真实,如此日常,构筑起一个江起完全不会怀疑的、平行世界里的听颂。

      这个“听颂”健康、平静,沿着一条看似普通却充满无限可能的轨迹前行。

      他会在信里鼓励江起:“知道你学业压力大,但别太拼,注意休息。”

      也会在听到江起提到一次小感冒后,在下封信里细致地叮嘱要注意保暖,多喝热水,仿佛他还是那个在高中时,会默默注意到别人细微不适的温柔少年。

      江起习惯了这种隔着一层屏幕的、温和的交流。

      他将听颂定位为一个遥远的、值得关心的旧友。

      他会因为听颂信中一句有趣的描述而微微扬起嘴角,也会在遇到挫折时,想起信里那些简单的鼓励,然后重新振作。

      他甚至开始觉得,这样或许也不错。

      距离过滤掉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尴尬和不确定性,只留下经过文字美化后的、纯粹的情谊。

      他偶尔会想起机场那个苍白脆弱的身影,但那些模糊的印象,逐渐被信中这个“健康”、“平静”的听颂所覆盖、取代。

      那个深蓝色的千纸鹤,一直被他放在书桌的一个角落里。

      有时学习到深夜,抬眼看到它,他会拿在手里摩挲片刻。

      纸张的触感细腻,星空图案在台灯下泛着幽微的光。

      他依旧不明白听颂送这个的深意,只是觉得,这算是一个来自过去的、带着点暖意的纪念品。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定期抵达的邮件,是一个濒临熄灭的生命,在用尽最后的能量,为他精心营造的一座海市蜃楼。

      他安然地行走在这座虚幻的城池里,以为岁月静好,故人无恙。

      他不知道,每一封他收到的、带着“当下”问候的信,其墨迹早已干涸了数周甚至数月。

      他不知道,那个在信里和他讨论文学、抱怨课程、送上节日祝福的人,早已无法拿起笔,无法感受季节变换,甚至早已停止了呼吸。

      他活在一个由信纸构筑的、关于听颂的平行世界里。

      这个世界温暖、平静,充满了未来的可能性。

      而真实的世界,那个听颂存在的世界,早已在星城那个寒冷的冬夜,分崩离析,万物寂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