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锦旗指北非,疾风遇猎豹 ...

  •   伦敦的雨,下得跟汴京的梅雨季似的,黏糊糊地贴在人身上。

      高俅把那面“打遍世界无敌手”的锦旗往更衣室墙上一挂,锦缎被风吹得猎猎响。这旗子是他让绣娘照着大宋锦旗的样式做的,黄底黑字,边角还镶了圈金线,在一众印着赞助商logo的现代队旗里,活像块扎眼的令牌。

      “都没人敢应战了?”高俅摸着锦旗上的字,语气里带着点显摆,又有点扫兴,“这欧洲的球队,倒比大宋的禁军还不经打。”

      旁边的吴用推了推不存在的胡子(他穿越时带的羽扇早被安检扣了,现在改摇折叠伞),慢悠悠道:“高太尉莫急。兵法有云,避实击虚。欧洲球队重章法,咱以巧破之;非洲球队多勇猛,正可试咱的应变。”

      吴用如今是球队顾问,专管分析对手——他把《孙子兵法》里的“五事七计”改成了战术板上的攻防图,说“踢球如打仗,知己知彼方能赢”。

      去非洲的飞机上,高俅又闹了笑话。他看着窗外的云,突然问空姐:“这铁鸟飞得比大雁还高,怎的不冷?” 被队友笑了一路,说他“比鲁智深还像古人”。

      落地尼日利亚,扑面而来的热浪差点把高俅掀个跟头。球场边的看台上,球迷敲着鼓,唱着他听不懂的歌,节奏快得像他当年踢“急蹴”时的鼓点。尼日利亚队的球员在场上热身,个个黑得像铁塔,跑起来带起的风,连看台上的旗子都跟着晃。

      “他们平均速度比欧洲球队快三成。”吴用翻着笔记本,“尤其那个11号,人称‘黑猎豹’,百米能跑进十秒。”

      高俅眯着眼看了会儿,突然笑了:“快有啥用?咱让他追不上球。”

      开球哨响,尼日利亚队果然像一阵黑旋风卷过来。那“黑猎豹”带着球,腿一蹬就窜出老远,眼看就要杀进禁区,高俅突然从斜后方插过来,不是去抢球,而是伸脚在他支撑腿边轻轻一勾——

      还是那招“绊马索”,却比在德国时快了半拍。“黑猎豹”踉跄了一下,球被断走时,他回头瞪着高俅,眼神像真豹子似的。

      “这招在梁山泊,能绊住戴宗的神行甲马。”吴用在教练席上慢悠悠道。

      接下来的场面,成了“猎豹”追“蝴蝶”。

      尼日利亚队球员跑得再快,也追不上高俅脚下的球。他把“绕花”技法练到了极致,球在他脚背上、膝盖上、肩膀上跳来跳去,像只被线牵着的蝴蝶。有次“黑猎豹”眼看要追上,高俅突然把球往天上一挑,自己原地打了个旋,等球落下时,已经溜到了对方身后。

      “这是戏法还是踢球?”解说员都看傻了。

      上半场快结束时,尼日利亚队靠着一股蛮劲,用头球扳平了比分。中场休息时,高俅蹲在地上,用石子在草皮上画了个圈:“他们像狼群,追着猎物跑。咱得做狐狸,让他们跑错方向。”

      他教队员们“声东击西”:假装往左边传,突然把球磕给右边的队友,就像吴用在梁山时用的“调虎离山计”。

      下半场第60分钟,中国队就是用这招撕开了防线。高俅假装要射门,吸引了三个防守队员,却用脚后跟把球磕给了右路插上的小将。小将一脚传中,中锋跳起来,用高俅教的“狮子甩头”(其实是从马球里学的),把球顶进了网窝。

      终场哨响时,看台上的尼日利亚球迷虽然输了球,却站起来为高俅鼓掌。有个穿红衣服的球迷举着牌子,上面用中文写着:“你的脚,有魔法!”

      高俅把锦旗卷起来,扛在肩上,对吴用笑道:“军师,这非洲的豹子,倒比欧洲的石头好对付。”

      吴用摇着折叠伞,慢悠悠道:“下一站南美,听说那里的足球,像桑巴舞似的。”

      高俅眼睛一亮,摸了摸脚边的足球:“舞?俺在大宋也会跳‘柘枝舞’,倒要看看谁跳得更花哨。”

      远处的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锦旗上的“无敌手”三个字,在热风里闪着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