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围城之外 ...

  •   醒来的第一天,窗帘外是明亮的夏日阳光。

      盼秋缓缓坐起身,目光在房间里停了一圈——书桌、书柜、浅色窗帘、成套的床品,一切都一尘不染,整齐得仿佛时间在这里停驻了。

      房间的布置和她离开前并无二致:书架上依旧排列着高中时的参考书和几本翻得发旧的小说,书桌角落摆着一个小巧的音乐盒,开合的痕迹依旧,像在等待被重新触碰。

      她恍惚间生出一种错觉——仿佛这一年的留学生活只是一个漫长的梦,而自己又回到了出发前的暑假。

      可行李箱安静地靠在墙边,提醒她一切都真实发生过。
      手机上的邮件提示,也把她的思绪牵回了大洋彼岸。

      她拉开书桌的抽屉,旧时的笔记本整齐地叠放着,纸页上满是当年备考时的笔迹。
      而在这一层熟悉的旧物之上,现在多了一本厚厚的书——Ethan 推荐的读物。

      她翻开书页,阳光正好落在纸面上,干净的字体和她新写下的批注一同铺开。
      那一刻,她感到自己仿佛同时生活在两个时空:一个是未曾改变的旧房间,一个是被延展到远方的、崭新的日常。

      清晨,盼秋下楼,街口的小摊早就热气蒸腾。
      豆浆的香味顺着风钻进鼻腔,铁锅里油条翻滚,煎饼的面糊在铁板上滋啦作响。

      她端着一笼小笼包坐到塑料桌旁,身边是摊主和常客的寒暄声,空气里满是烟火气。

      这样的早晨,与她留学时的早餐完全不同。
      那边的清晨更安静,也更单一:一杯牛奶、一碗蓝莓麦片、煮鸡蛋,或是路上匆匆买的咖啡和牛角面包。

      刚去时,她甚至很享受这种节奏。那是属于自己的清晨,干净、简练,没有街口的嘈杂与油烟,像一面围墙,把她与外界隔开。

      围墙之内,仿佛只属于自己。

      可时间久了,这份安静反而变得过于寥落。
      如今重新坐在小摊前,听见锅勺碰撞的声音,看见蒸汽从笼屉里冒出来,她才忽然生出一种久违的亲近感。

      那不是怀旧,而是被这份烟火气提醒:
      原来围墙之外,也自有它的热闹与温存。

      她低头咬了一口小笼包,热气冲上眼眶。
      她想起钱钟书写过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又想起张爱玲笔下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她微微一笑,仿佛忽然明白:
      其实人心总有这样的取舍与摇摆,总觉得另一边才是完整。

      这个感悟或许是过去一年的成长的馈赠,
      这样的比较并不一定是遗憾。
      就像清晨的豆浆油条和海外的牛角面包,各自都能滋养生活。

      ?

      暑假她要在国内待上整整三个月。
      眼下才过去一两周,她似乎已经找到了新的稳定节奏。

      白天父母依旧忙碌,家里大多时候只有她自己。
      她常常在房间里看书,把 Ethan 推荐的那本厚书翻得密密写上了批注,
      偶尔也会顺着兴趣延伸,读一些新的研究文献。

      大多数时候,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
      仿佛这间房间也成了另一处“实验室”。

      盼秋还保持着每周给 Ethan 写一封邮件,算是向他汇报自己的阅读和思路。

      大多数时候,她会把自己新的疑问、想法写得详细一些,像是课堂讨论的延续。
      可 Ethan 的回复往往隔上一两天才到来,总是简短而高效,
      用条列的方式点出三两条意见,末尾签上那熟悉的缩写——“E.E.”

      这种交流模式与学期中每周一次面对面的 meeting 完全不同。
      没有对话中的停顿与目光,也没有随时能追问和展开的自由。

      字句之间保持着清晰的边界,
      仿佛提醒她:这是暑假,各自都在另一端的生活里。

      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两人的沟通放缓了脚步。
      那份若有若无的亲近感,在这种节奏里慢慢沉淀下来,像被按下了慢速开关。

      偶尔也和老同学聚一聚,不过她本就不是那种社交场合里游刃有余的人。
      常见的也就是在上海工作的大学室友,或者几位关系要好的高中同学。

      聚会里,有人不经意提起她高中同桌的近况——
      “好像毕业了吧?”、“是不是也要出国了?”
      盼秋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那段模糊的心动早已停留在过去,她也明白,有些关系不必再去追问。

      也有人调侃她:“你啊,从以前就淡淡的,好像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又有人附和:“可你长得好看呀,那个谁谁谁还时不时打听你的近况呢。”

      盼秋只是摇头,浅浅一笑,不去承接这些话。

      周末,她则多半跟亲戚一同吃饭。
      有趣的是,饭桌上的话题似乎也悄悄转了风向。

      有人开始明里暗里替她着急终身大事,
      有人半开玩笑地提及“要是找个外国男朋友,将来文化差异怎么克服”“回国以后怎么办”之类的话。

      盼秋听得啼笑皆非,一边敷衍过去,一边暗暗觉得,
      这些关切与焦虑,似乎胜过她本人。

      在这样的氛围下,某天清晨,微信的提示音亮起。
      林越发来消息:

      “听说你也暑假回国了?我在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实习。
      周末能请你做我的向导吗?”

      盼秋盯着屏幕,没有犹豫,回了句:“好啊。”

      约定了周六上午十一点,在盼秋家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作者决定努力日更 周一到周五日更,北京时间5am,美东时间5pm。 周六周天休息,修订读者建议,不更新。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阅读体验,还有你的建议(但我不能保证都采纳)。 最近有两位读者反映,封面可以换一下,太阴暗,太古早。 老阿姨尽力换了个新的。。。大家看看怎么样,是你心中的故事氛围吗?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