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蓝海资本峰会,作为国内金融界一年一度的顶级盛事,选址在市中心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宴会厅。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氛、雪茄与权力交织的气息。这里是资本的角斗场,也是人脉与信息汇集的漩涡。
      沈墨手持邀请函,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低调而考究,将他挺拔的身形衬得愈发利落。他独自一人走进会场,瞬间便感受到了无数道或明或暗的目光投射过来。有好奇,有审视,有探究,当然,也少不了轻蔑与不屑。
      “看,那就是沈墨。”
      “哪个沈墨?”
      “还能是哪个?沈家那个……跑出来的养子。”
      “啧,‘逆光资本’?名字倒是挺响,听说第一个项目赚了点钱,运气不错。”
      “搭上了顾晏那条线,难怪能进来。”
      “顾晏?那个搞科技的?哼,不过是风口上的猪罢了,能飞多久还说不定呢。”
      细碎的议论声如同背景音,无法避免地钻进耳朵。沈墨面色如常,仿佛完全没有听见。他从容地取过一杯侍者托盘上的香槟,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他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大多是曾在沈家宴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叔伯辈”,他们或移开视线,或报以礼貌而疏远的颔首,态度泾渭分明。
      他并不在意。他的目标很明确——获取信息,观察风向,必要时,发出自己的声音。
      很快,他在人群中央看到了被簇拥着的顾晏。顾晏今天穿着一身经典的黑色正装,没有打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扣子,少了几分刻板的商务气息,多了几分掌控全局的从容。他正与几位头发花白、气度不凡的老者交谈,言谈间不卑不亢,偶尔露出的锐利眼神,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似乎感应到沈墨的目光,顾晏恰好在此时转头望来。隔着攒动的人头,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顾晏的眼中没有任何意外,只是极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颔首示意,随即又自然地转回去继续交谈。一个无声的招呼,却仿佛在暗流涌动的会场中,为沈墨划下了一个无形的坐标。
      沈墨收回目光,开始主动与几位之前邮件联系过的、对新兴科技领域感兴趣的独立投资人攀谈。他言辞精炼,观点清晰,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往往一针见血,很快便吸引了对方的认真倾听。他正在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一点点撕掉外界强加于他的标签。

      峰会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主题为“未来十年投资风向:守成与开拓”的圆桌论坛。主持人是财经界泰斗,而嘉宾阵容更是重量级,包括了传统金融大鳄、产业资本代表,以及作为创新科技势力受邀的顾晏。
      沈墨在观众席前排落座,他能感觉到身后有不少目光落在自己背上。他知道,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这个“沈家弃子”和与他关系匪浅的顾晏,在今天这个场合,会有什么表现。
      论坛开始,几位资深投资人率先发言,观点趋于保守,强调风险控制,看好传统行业的稳定性与护城河,对过于前沿的科技概念持谨慎甚至怀疑态度。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着定制中式服装的老者,陈老,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投资,归根结底是投‘人’,投‘实’。那些虚无缥缈的概念,什么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听着热闹,但有多少能真正落地?烧掉的钱比赚到的多得多!我们还是要聚焦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比如消费、基建、医疗。这才是经济的基石,才是能够穿越周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的领域。”
      他的观点赢得了台下不少传统派人士的赞同点头。
      轮到顾晏发言时,他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姿态松弛,语气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感谢主持人。陈老的观点代表了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一种声音,稳健,并且在过去几十年被证明是有效的。”
      他先给予了尊重,随即话锋一转,如同利剑出鞘:“但是,时代在变革。我们正处在一次新技术革命爆发的前夜。数据的洪流、算力的突破、算法的迭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每一个行业。‘实’与‘虚’的边界正在模糊。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虚’,这本身可能是一种认知上的局限。”
      他目光扫过台下,眼神锐利:“判断风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便感知到它,甚至……参与创造趋势。敬畏市场是必须的,但盲从于过去的经验,可能会让我们错失整个未来。我认为,未来的投资核心,在于对底层技术突破的洞察,在于敢于陪伴那些可能改变世界规则的初创企业共同成长,哪怕它们此刻看起来还很渺小。”
      顾晏的发言,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要是来自年轻一代的投资人和科技领域的从业者,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保守派的皱眉和低声议论。
      陈老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显然对顾晏这番隐含挑战意味的言论感到不悦。
      主持人适时地控场,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位嘉宾。但论坛的火药味,已经悄然弥漫开来。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陈老再次接过话头,这次,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台下沈墨的方向,然后看向顾晏,语气带着一丝前辈对后辈的“提点”和不易察觉的讥讽:
      “顾总年轻有为,锐意进取,令人佩服。不过,科技投资风险巨大,更需要专业的判断和深厚的资源支撑,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和几个漂亮概念就能成功的。我听说顾总最近和一些……背景比较特殊的‘新锐’合作密切。”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全场的目光几乎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沈墨身上。“这选择嘛,倒是很符合顾总‘敢于冒险’的风格。只是不知道,这种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和‘专业性’,能否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可别被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迷惑了双眼,最终损了声誉,又折了本钱。”
      这话语几乎是指名道姓了!将沈墨的过去隐晦地定义为“背景特殊”,将他们的合作质疑为“华而不实”、“不稳定”、“不专业”。台下瞬间响起一阵压抑的哗然。所有人都听出了陈老的弦外之音,这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沈墨,甚至是在公开质疑顾晏的判断力。
      顾晏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正要开口反驳。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而平静的声音,透过观众席的麦克风,清晰地响彻了整个宴会厅。
      “陈老,请允许我,一个您口中‘背景特殊’的‘新锐’,冒昧请教一个问题。”
      全场的目光,如同聚光灯一般,瞬间集中到了缓缓站起身的沈墨身上。他站得笔直,面容沉静,眼神没有丝毫闪躲,直视着台上的陈老。
      顾晏看着他,原本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身体微微向后靠了靠,做出了一个倾听的姿态,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无人察觉的弧度。
      陈老显然没料到沈墨会直接站出来,他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威严的神色,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哦?沈……先生,有什么高见?”他故意在称呼上停顿,带着疏离。
      沈墨仿佛没有听出他话语中的轻视,语气依旧平稳,如同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不敢称高见。我只是想问陈老,在您看来,一百年前,投资于内燃机、电力这些当时看来‘虚无缥缈’技术的人,与坚守于马车、油灯产业的人,孰优孰劣?”
      他不等陈老回答,继续道,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逻辑严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新的巨头,也会让固守旧模式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看得见、摸得着’的马车产业曾经无比坚实,但在汽车面前不堪一击。我们敬畏市场,敬畏的是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颠覆性的力量,而非对过去成功路径的盲目依赖。”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面露思索的听众,最后再次看向脸色已经有些难看的陈老:“您强调‘投人’,我非常赞同。但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看他的出身背景,还是看他能否洞察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您质疑合作的‘稳定性’与‘专业性’,请问,判断专业性的标准,是资历的深浅,还是眼光的前瞻与决策的正确?”
      “至于‘华而不实’,”沈墨的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近乎冷冽的笑意,“我想,刚刚成功发布、引领了AI芯片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启航科技’(他与顾晏合作投资的AI实验室项目),其产品和市场反响,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真正的‘实’,在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而非仅仅存在于财务报表的数字游戏。”
      他微微躬身,语气谦逊而力道千钧:“我的问题问完了。感谢陈老给予这个机会。我认为,判断风口不如创造趋势,敬畏市场但永不盲从。与诸君共勉。”
      说完,他从容落座,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并非出自他口。
      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沈墨这番不卑不亢、逻辑清晰、引经据典又直指核心的反驳震住了。他没有歇斯底里地为自己辩解,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用历史的眼光和坚实的案例,轻而易举地瓦解了陈老基于出身和固有观念的质疑。尤其是最后那句“判断风口不如创造趋势,敬畏市场但永不盲从”,简直可以视为新一代投资人的宣言!
      片刻之后,台下爆发出远比之前更为热烈、更为真诚的掌声!尤其是那些年轻的面孔,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与认同。沈墨用他的专业和胆识,赢得了尊重,也彻底将“沈家养子”这个标签,踩在了脚下!
      陈老站在台上,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身旁的几位嘉宾,有的面露尴尬,有的则若有所思。
      顾晏看着台下那个重新归于平静、却仿佛浑身都在发光的年轻人,眼中的欣赏再无掩饰。他知道沈墨有能力,却没想到他在这样的大场面上,能有如此惊艳的表现。这不仅仅是一次反驳,更是一次完美的亮相,一次个人品牌的重塑。
      论坛接下来的环节,似乎都显得有些索然无味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无法再从那个沉静而坐的年轻身影上完全移开。

      论坛结束后,是短暂的茶歇时间。沈墨立刻被许多人围住,有交换名片的,有探讨观点的,有表达赞赏的。他从容应对,言谈得体,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冷淡。
      好不容易摆脱人群,他走到露台透气。晚风带着凉意,吹散了会场内的燥热。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顾晏端着两杯香槟,走了过来,递给他一杯。
      “刚才很精彩。”顾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判断风口不如创造趋势’,这句话,我会记住。”
      沈墨接过酒杯,与他轻轻碰了一下:“实话实说而已。”
      “有时候,实话最是锋利。”顾晏倚在栏杆上,看着远处城市的夜景,“陈老那个人,固守城池几十年,最看重资历和出身。你今天算是结结实实捅了他的马蜂窝。”
      “迟早要有这一遭。”沈墨抿了一口香槟,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微涩的甘甜,“除非我永远躲在你的身后,或者就此沉寂。”
      顾晏侧头看他,霓虹灯的光影在他深邃的眼中明明灭灭:“你不需要躲在任何人身后。”他顿了顿,语气笃定,“沈墨,你就是你最好的招牌。”
      沈墨心中微动,握着酒杯的手指稍稍收紧。这句话,比任何华丽的赞美都更有力量。
      “不过,”顾晏话锋一转,带着几分现实的冷峻,“马蜂窝捅了,马蜂很快就会来了。沈家和楚家,不会放过这个借题发挥的机会。陈老在传统势力中影响力不小,他们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在资源和项目上对我们进行围堵。”
      “我知道。”沈墨看向脚下流光溢彩的城市,目光锐利如刀,“那就让他们来吧。”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他人、按照剧本行事的傀儡。他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了……打破一切桎梏的勇气和力量。
      接下来的,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接下来有个闭门交流环节,主要讨论跨境投资的新机遇,”顾晏提醒道,“可能会有一些有用的信息。”
      “好。”沈墨点头。
      两人并肩站在露台上,身后是喧嚣的名利场,面前是广阔无垠的夜色。一种无言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那是基于相互欣赏、彼此信任,以及对共同目标的追求而凝结成的同盟。
      理念之争,只是序幕。真正的商战暗涌,已随着论坛的结束,悄然拉开了帷幕。而沈墨知道,自己已经拿到了入场券,并且,掷地有声地亮出了自己的旗帜。

      茶歇结束,沈墨和顾晏一前一后回到会场,准备参加接下来的闭门会议。在入口处,他们恰好与一脸阴沉的楚风和他身旁几位同样面色不善的年轻世家子迎面遇上。
      楚风的目光如同淬了毒的刀子,狠狠剐过沈墨,最终落在顾晏身上,扯出一个讽刺的冷笑:“顾总,真是好眼光,找了一位这么‘能言善辩’的合作伙伴。就是不知道,这份口才,能帮你们应付接下来的‘实际问题’吗?”
      他特意加重了“实际问题”几个字,威胁意味十足。
      顾晏脚步未停,甚至连眼神都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不劳楚少费心。顾某做事,向来只看结果。”
      说完,他与沈墨径直从楚风身边走过,仿佛他们只是无关紧要的空气。
      楚风僵在原地,看着两人无视他离去的背影,尤其是沈墨那挺直而淡漠的背影,气得几乎将牙咬碎,拳头在身侧紧紧握起,指节泛白。
      “沈墨……你给我等着!”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眼中充满了怨毒与狠厉。
      周围的几位跟班面面相觑,都能感受到楚风身上散发出的骇人怒气。他们知道,楚大少这次,是真的被彻底激怒了。一场针对沈墨和顾晏的风暴,正在加速酝酿。
      而步入闭门会议室的沈墨,似乎心有所感,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沉静。
      该来的,总会来。而他,已严阵以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所有发布小说全文都已存稿完毕,放心阅读~如果可以点个收藏给新手小小鼓励~mua多多评论,给新人一点建议~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