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3、第 113 章 ...
-
下午,首尔江南区狎鸥亭的萧邦Chopard旗舰店门前,铺着深红色地毯,媒体长枪短炮架起,粉丝们翘首以盼。作为该奢侈珠宝腕表品牌的韩国区代言人之一,aespa今日受邀出席新品发布活动。冬天穿着一身萧邦提前送选的早春系列白色斜肩礼服,妆容清透,长发微卷,佩戴着品牌提供的、镶嵌着精致钻石与蓝宝石的Ice Cube系列耳环和项链,整个人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却又保持着属于Winter的清冷气质。
她与队友们一起站在背景板前,微笑着配合媒体拍照,优雅地展示腕间的萧邦腕表,应对主持人的提问时言辞得体。闪光灯此起彼伏,捕捉着偶像与顶级珠宝交相辉映的瞬间。这是她工作的一部分,需要完美的表情管理和专业的表现。只有在镜头转向别处的间隙,她的目光会不经意地掠过街对面那栋高耸入云的建筑——FKI大厦,想象着此刻他或许正在其中某一层,处理着那些她无法想象的、关乎亿万资金流动的文件。
汉南洞HIGH-IVY顶层公寓内,氛围与狎鸥亭的星光璀璨截然不同。
李智宇确实在家。他穿着深灰色的羊绒家居服,坐在书房的书桌后,正通过视频会议听取一个海外团队关于某个新能源项目技术细节的汇报。他神情专注,偶尔会打断对方,提出尖锐的问题,语气冷静而不容置疑。
李智皓则百无聊赖地瘫在客厅的沙发上玩手机。他今天没什么安排,跑来兄长这里蹭清净(以及可能蹭饭)。等待的间隙,他四处打量,目光很快被客厅角落堆放着的几个尚未完全拆封的快递箱吸引。箱子上的logo他认得,都是些高端护肤、香氛甚至还有某个顶级羊绒品牌。
他好奇心起,趿拉着拖鞋走过去,随手拿起一个已经拆开、里面露出柔软浅灰色羊绒围巾的盒子,又看到旁边放着的那瓶设计极简的萧邦香水(品牌方寄给冬天的礼物之一),啧啧两声。
这时,李智宇刚好结束一段视频会议,从书房走出来倒水。李智皓立刻拿着那条羊绒围巾,凑到他哥面前,脸上带着夸张的调侃笑容:
“哥,可以啊!你现在这公寓,终于有点人味儿了!”他抖了抖手里质感柔软的围巾,“看看,这颜色,这材质,肯定不是你的品味。还有这个,”他指向那瓶造型优雅的香水,“还有那边一堆瓶瓶罐罐……啧啧,以前你这儿跟高级样板间似的,现在总算像个有人住的地方了!”
李智宇接过水杯,目光淡淡地扫过李智皓手里的围巾和那些快递箱,脸上没什么表情,既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喝了一口水,语气平淡:“你很闲?”
“我这是关心你的生活质量!”李智皓理直气壮,凑近他哥,压低声音笑嘻嘻地问,“说真的,哥,感觉怎么样?是不是比以前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好多了?”
李智宇放下水杯,没理会弟弟的调侃,转身往书房走,只留下一句:“晚上想留下吃饭,就安静点。”
李智皓对着他哥的背影做了个鬼脸,却也老实了不少。他重新瘫回沙发,看着角落里那些属于冬天的物品,心里其实是为兄长高兴的。他比谁都清楚,他哥那个世界有多冰冷和孤独,现在能有个人走进来,带来这些柔软的、带着生活气息的痕迹,是件好事。他甚至能感觉到,他哥刚才虽然没接话,但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气场,似乎比平时柔和了那么一丝丝。
李智宇回到书房,重新投入工作前,目光不经意地掠过书桌一角那瓶冬天悄悄放下的、雪松琥珀调的香薰。极淡的香气几乎难以察觉,却仿佛无声地浸润着这片原本只属于数据和权谋的空间。他敲击键盘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了往常的速度,只是紧抿的唇角,几不可见地松弛了一瞬。
傍晚,冬天结束行程回到公寓,脸上带着妆容和连续微笑后的疲惫。李智宇已经结束了工作,正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打电话,似乎是在处理一件临时的公事。冬天没有打扰他,轻声换鞋,放下包。
李智皓听到动静,从客房里探出头,冲冬天挤挤眼,用口型无声地说:“他心情不错。”
冬天愣了一下,随即微微笑了笑。她走到厨房,想给自己倒杯水,却发现冰箱门上用萧邦品牌送的磁吸式精美小饰品,贴着一张便签,上面是李智宇凌厉的字迹:「微波炉,参鸡汤。」
她打开微波炉,里面果然放着一盅热气腾腾的参鸡汤,显然是张秀雅秘书按吩咐准备的。冬天的心像是被温水泡了一下,暖洋洋的。
她端着鸡汤走到餐厅,李智宇也刚好结束通话走过来。他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汤盅,帮她放在桌上。
“今天很累?”他问,目光扫过她略显疲惫的脸。
“还好,就是笑多了脸有点僵。”冬天揉了揉脸颊,在他拉开的椅子上坐下。
李智皓在一旁看着这两人之间无声却默契的互动,感觉自己像个巨大的电灯泡,赶紧嚷嚷着:“饿死了饿死了,饭好了没?我吃完还得赶下一场呢!”
这个夜晚,汉南洞的公寓里,飘荡着参鸡汤的香气,夹杂着李智皓插科打诨的吵闹,以及冬天偶尔放松的轻笑。那些堆在角落的快递箱,冰箱门上可爱的磁吸饰品,书房里若有若无的香薰气息……所有这些琐碎的、带着生活温度的细节,共同将这片曾经冰冷秩序的领域,一点点染上了人间烟火的颜色。
十二月的第三个星期,三星FKI大厦高层的一间会议室内,气氛降至冰点。李智宇刚刚听取完一个关于某海外工厂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汇报。负责该项目的本部长额角渗着细密的汗珠,试图用各种外部因素解释延误原因。
李智宇全程没有打断,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指尖那支深空灰的派克世纪雪花钢笔在报告书的某一页上轻轻点了一下。直到对方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一片死寂,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锥一样刺入每个人的耳膜:
“所以,你的结论是,问题都出在别人身上?”他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位本部长,没有丝毫怒意,却比任何斥责都更具压迫感,“我需要的是解决方案,不是责任划分报告。如果下周这个时候,我还看不到切实可行的追赶方案和明确的时间表……”他顿了顿,钢笔在报告书上那个被点过的地方划了一道极细却清晰的线,“这个项目组,从你开始,全部换人。”
他没有提高音量,没有拍桌子,甚至眼神都没有太多变化,但那种基于绝对权力和冷酷判断所带来的威慑力,让在场所有高管都屏住了呼吸。那位本部长脸色煞白,连声道:“是,副会长!我们立刻重新制定方案!”
会议在一种近乎凝滞的气氛中结束。李智宇率先起身离开,尹室长沉默地跟上。他不需要咆哮,精准的切割和不容置疑的后果,就是他批评人的方式。效率至上,结果导向,这是他执掌庞大帝国的不二法则。
同一天下午,冬天在SM公司总部大楼的走廊里,与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擦肩而过——创始人李秀满。他看起来比媒体照片上更显消瘦和疲惫,在几位随行人员的陪同下,正快步走向电梯间,眉头紧锁,似乎心事重重。
冬天和几位练习生后辈立刻停下脚步,恭敬地鞠躬问候:“李秀满老师,您好。”
李秀满脚步未停,只是目光在她们身上短暂掠过,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随即消失在电梯门后。那眼神复杂,带着惯有的威严,也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和……疏离。
冬天直起身,看着合拢的电梯门,心里有些感慨。这位曾经一手打造了K-pop帝国传奇的“老船长”,如今在自己创建的王国里,似乎也步履匆匆,身影孤单。她想起李智宇那句“老船长不想完全交舵”的比喻,此刻有了更真切的体会。这短暂的擦肩,像一个无声的注脚,印证着公司内部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傍晚,首尔君悦酒店,一场由韩国经济研究院主办的高端经济论坛酒会正在进行。李智宇作为核心嘉宾之一出席。他游刃有余地与几位政界要员和央行官员交谈后,目光与不远处的现代汽车集团首席副会长郑义宣相遇。
两人端着香槟,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在新能源汽车、未来出行等领域激烈角逐,又在某些涉及韩国整体产业利益的议题上存在合作空间。
“郑副会长,听说现代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商用化又有新突破?”李智宇主动开口,语气听不出情绪,更像是一种信息确认。
郑义宣笑了笑,带着现代汽车特有的稳健:“李副会长消息灵通。不过比起三星在半导体和AI领域的布局,我们这点进展不算什么。”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也是一种试探。
“技术路径不同,最终市场会做出选择。”李智宇抿了一口香槟,语气平淡,“不过,在标准制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或许有可以对话的空间。” 他抛出一个模糊的合作信号,既保持了竞争姿态,又为未来可能的联手留有余地。这种层面的交流,每一句都暗含机锋。
两人又聊了几句关于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汇率风险的话题,言语间充满了权衡与计算。这时,SK集团会长崔泰源也加入了谈话,三位掌控着韩国经济命脉的巨头站在一起,看似轻松的闲聊,却牵动着无数产业的神经。
李智宇在这种场合如鱼得水,他的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既能展现三星的格局,也能精准地把握合作与竞争的微妙界限。直到酒会结束,坐进回程的车里,他才卸下那副公众面前的面具,揉了揉眉心,眼底闪过一丝疲惫。
他拿出手机,加密频道里,冬天在一个小时前发来了一张照片——是她在公司练习室镜子前的自拍,穿着训练服,头发扎成马尾,额角带着汗珠,配文:「新舞蹈,搞定!」
看着照片里她努力又带着点小骄傲的样子,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他回复了一个符号:
「↑」
然后,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了一句,通过尹室长吩咐下去:「查一下,SM李秀满最近的具体动向。」
对他而言,冬天的世界里的波澜,或许微不足道,但既然与她有关,他便需要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确保那片星光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惊扰。这是他的掌控欲,也是他独特的守护方式。
十二月底,三星集团年度重要股东会议在三星生命保险总部大楼的顶层会议室举行。长条形会议桌旁,李在镕作为会长坐于主位,两侧分别是以李智宇、李富真、李叙显为首的核心家族成员及各大子公司掌舵人。李智宇身着深色定制西装,神情冷峻,作为集团副会长及仅次于父亲和祖母的第三大个人股东(在洪罗喜女士明确支持的前提下,其实际影响力与股权分量已可与李在镕形成微妙制衡),他的存在本身就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会议议程涉及来年巨额投资分配、核心子公司人事调整以及面对全球性通胀压力的应对策略。李富真就新罗酒店及免税店业务的扩张计划提出了激进的方案,试图争取更多集团资源倾斜。李在镕未置可否,将目光投向长子。
李智宇没有立刻反驳姑姑,而是先精准地指出了她方案中关于海外市场风险评估不足的几个数据支撑点,语气平稳,却如同手术刀般精准。随后,他抛出了自己主导制定的、更为稳健且注重与集团其他业务板块(如三星物产的海外基建)协同发展的替代方案。他引用的数据详实,逻辑链条完整,展现了对全局的掌控力。
“风险可控,回报可期,且能与集团核心战略形成共振。”他最后总结,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在父亲脸上。
李在镕沉吟片刻,微微颔首。李富真的脸色不太好看,但并未当场反驳。她清楚,侄子在股权和父亲的支持下,已非吴下阿蒙。李叙显及其丈夫金载烈则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观望。会议室内暗流涌动,每一次表决,每一个眼神交换,都关乎着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这个庞大商业帝国内部的权力格局和利益分配。李智宇如同一位年轻的棋手,在父辈留下的复杂棋盘上,冷静地落下自己的棋子,既展现能力,也巩固权威。
与此同时,远离首尔权力中心的庆尚南道梁山,冬天难得利用行程间隙回了趟家。家中依旧是那份熟悉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暖。母亲准备了一桌她爱吃的家常菜,哥哥金旼植也特意从部队请假回来。
饭后,冬天帮着母亲收拾碗筷,金旼植靠在厨房门框上,状似随意地问起:“那个……李智宇,对你还行?”
冬天手上动作一顿,脸颊微热,点了点头:“嗯,他……挺好的。”
“怎么个好法?”金旼植追问,语气带着军人特有的直接和作为兄长的保护欲,“那种家庭出来的人,心思深得很。你别光看表面。”
冬天放下碗,擦干手,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哥哥:“哥,我知道你担心我。但他……和外面传的不太一样。”她想起他在汉南洞公寓里为她温牛奶的样子,想起他笨拙却努力的安抚,想起他面对她家人时刻意收敛的气场,“他话不多,但做事很靠谱。会记得我不吃什么,会在我累的时候……”她顿了顿,没有说具体细节,“总之,他对我,是认真的。”
金旼植看着她眼中不似作伪的光彩,将信将疑地“嗯”了一声,没再追问。他知道妹妹不是天真无知的人,但对方那个世界,距离他们实在太遥远。
晚上,冬天的父亲,一位在地方机关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普通公务员,将女儿叫到阳台。冬夜的风带着寒意,父亲递给冬天一杯热茶,沉默地抽了口烟,望着楼下零星的路灯。
“旼炡啊,”父亲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爸爸知道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那个年轻人,看起来是很有本事。”他停顿了一下,像是斟酌着用词,“但是啊……那种家庭,水太深了。”
他转过头,看着女儿在夜色中清亮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你还记得很多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那个新闻吗?三星的太子爷,和李象集团的大小姐离婚那件事。”
冬天心里一沉。她当然知道,那是李在镕会长和林世玲女士的往事,曾经是韩国财经版和娱乐版共同的头条。
“林家,那是多么显赫的家庭背景啊,大象集团的千金。”父亲叹了口气,烟雾在寒冷的空气中袅袅散开,“最后不也是……所以啊,女儿,爸爸不是反对什么,只是担心你。那种家庭,考虑的太多,感情……反而可能放在最后。我们这样的人家,实在是……高攀不起。爸爸就怕你将来吃亏,受了委屈,家里连帮你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父亲的话没有明说反对,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阶层差异的无力感和对女儿未来的深深忧虑。他提到了那场轰动全国的离婚案,无疑是在暗示,连林世玲那样出身的人都未能在那样的家族中获得圆满,何况是他们这样普通的家庭。
冬天听着父亲的话,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酸又涩。她理解父母的担忧,那是基于对她最纯粹的爱护。她无法反驳,因为父亲说的,某种程度上就是冰冷的事实。
她伸手握住父亲布满老茧的手,轻声说:“爸,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是……我相信他。也请你们,相信我一次。”
父亲看着她倔强而坚定的眼神,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手背,没再说什么。
回到首尔的车上,冬天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夜景,父亲的话和李智宇在股东会上冷峻的侧脸交替在她脑海中浮现。两个世界巨大的鸿沟,从未如此清晰地横亘在眼前。她知道前路艰难,但此刻,她握紧了脖颈上那枚隐藏的戒指,心中那份因他而生的勇气,似乎也更加坚定了些。她不仅要为自己奋斗,也要向父母证明,她的选择,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