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皇宫,御书房。
永熙帝屏退左右,只留陆烬苍在侧,目光复杂地看着跪在面前的沈清绾。
“沈爱卿坚持要见朕,所为何事?”
沈清绾抬头,神色平静:“臣有三事禀奏。”
“讲。”
“其一,三殿下虽已伏法,但北狄之患未除。阿史那罗新败,必会卷土重来。臣请旨,准臣率玄甲骑兵北上,永绝后患。”
永熙帝与陆烬苍对视一眼,道:“准。第二件事?”
“其二,三殿下谋逆,朝中牵连甚广。但请皇上明察,莫要牵连无辜。特别是...”她顿了顿,“臣的父母。”
永熙帝挑眉:“沈将军与父母不和的传闻,朕也有所耳闻。为何还要为他们求情?”
“父母虽有偏私,但并无谋逆之心。”沈清绾语气平静,“且沈家世代忠良,不应因臣女一人之故,断了传承。”
这话说得巧妙,既点明了自己与父母不和的现状,又展现了顾全大局的胸襟。
永熙帝眼中闪过赞赏:“沈爱卿深明大义。朕答应你,只要沈家安分守己,绝不牵连。”
“谢皇上。”沈清绾叩首,“第三件事...臣请辞镇国大将军一职。”
此言一出,连陆烬苍都微微变色。
“为何?”永熙帝皱眉,“可是嫌官职太低?”
“非也。”沈清绾抬头,目光坚定,“臣志在沙场,不在朝堂。镇国大将军位高权重,当由德高望重者居之。臣年轻资浅,恐难服众。”
永熙帝深深看着她:“你可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这个位置?”
“臣知道。”沈清绾语气平静,“但臣更知道,什么样的位置最适合自己。”
御书房内一时寂静。
良久,永熙帝才缓缓道:“若朕不准呢?”
“那臣只好挂印请辞。”沈清绾毫不退让。
“你!”永熙帝气结,转头看向陆烬苍,“皇弟,你看这...”
陆烬苍唇角微勾:“皇上,臣以为沈将军所言有理。玄甲骑兵需要她,北境需要她。与其让她困在朝堂,不如放她驰骋沙场。”
永熙帝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朕准了。但你救驾有功,不能不赏。这样吧,保留你镇北将军之职,另赐你金牌一面,可便宜行事,不必事事奏请。”
这是莫大的信任和权力。
沈清绾再次叩首:“臣,谢主隆恩!”
走出御书房,已是黄昏时分。
陆烬苍与沈清绾并肩走在宫道上,夕阳将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为何要辞去镇国大将军一职?”陆烬苍突然问。
沈清绾驻足,望向天边晚霞:“王爷以为呢?”
“以退为进,高明。”陆烬苍眼中带着欣赏,“经此一事,你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比十个镇国大将军都重。”
沈清绾轻笑:“王爷过奖了。臣只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明智的选择。”陆烬苍点头,“朝中局势复杂,你手握兵权已招人忌惮,若再居高位,必成众矢之的。”
二人继续前行,不知不觉已到宫门。
“三日后出发?”陆烬苍问。
沈清绾点头:“北狄新败,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
陆烬苍沉默片刻,道:“本王会派一队亲卫随行。”
“不必了。”沈清绾拒绝,“玄甲骑兵足矣。”
“不是保护你,”陆烬苍看着她,“是协助你。北狄境内地形复杂,有他们带路,能省去不少麻烦。”
沈清绾一怔,随即明白过来:“王爷在北狄安排了人手?”
陆烬苍但笑不语。
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跑来:“王爷,沈将军,沈大人和沈夫人在宫外求见。”
沈清绾蹙眉:“他们来做什么?”
宫门外,沈致远和沈母站在马车旁,神色忐忑。见沈清绾出来,沈母立刻上前,眼中含泪:“绾儿...”
沈清绾侧身避开她伸来的手,语气疏离:“父亲,母亲,找女儿何事?”
沈致远神色复杂:“绾儿,我们...我们听说你辞去了镇国大将军一职?”
“是。”
“为什么?”沈母急道,“那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荣耀!你怎么说辞就辞了?”
沈清绾冷笑:“母亲是心疼女儿,还是心疼沈家失去的荣耀?”
沈母语塞,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沈致远叹道:“绾儿,为父知道,从前亏待了你。但你也不能拿前程赌气啊!”
“父亲以为女儿在赌气?”沈清绾挑眉,“女儿只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
她目光扫过父母:“况且,经过这么多事,父亲还觉得,荣耀权势是最重要的吗?”
沈致远哑口无言。
沈母忍不住道:“可你一个女子,常年在外征战,终究不是办法。不如回府来,为娘为你寻一门好亲事...”
“不必了。”沈清绾打断她,“女儿的婚事,不劳母亲费心。”
她转身欲走,沈母急道:“绾儿!难道你要一辈子不嫁人吗?”
沈清绾驻足,回身看向父母,目光清冷:“嫁人?然后相夫教子,碌碌一生?父亲,母亲,你们可知道,边关的将士们如何评价女儿?”
她不等他们回答,继续道:“他们说,沈将军是边关的守护神,是大周的骄傲。这些话,比任何一门好亲事都让女儿自豪。”
沈致远怔怔地看着女儿,忽然发现,这个他一直不太了解的长女,早已翱翔在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
“为父...明白了。”他长叹一声,“你...保重。”
沈母还想说什么,被沈致远拉住,摇头示意。
沈清绾看着父母离去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恢复平静。
“难过?”陆烬苍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沈清绾摇头:“早已不会了。”
她转身看向他:“王爷可知道,臣女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愿闻其详。”
“愿大周边境永固,百姓安居乐业。”沈清绾望向远方,“为此,臣女愿驰骋沙场,至死方休。”
陆烬苍深深看着她,忽然道:“若有人愿与你并肩而立,共守这万里江山呢?”
沈清绾心下一动,抬眸看他。
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爷说笑了。”她最终移开目光,“臣女告退。”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陆烬苍眼中闪过势在必得的光芒。
三日后,京城外,玄甲骑兵整装待发。
沈清绾一身银甲,青丝高束,英姿飒爽。在她面前,是五百精锐骑兵,个个神情肃穆。
“此去北狄,凶险异常。”她声音清越,“有不愿去的,现在可以退出。”
无一人动弹。
“很好。”沈清绾点头,“出发!”
“且慢!”
一骑飞奔而来,马上之人正是陆烬苍。他一身墨色劲装,更显威严。
“王爷?”沈清绾蹙眉。
陆烬苍勒住马缰,递过一个锦囊:“这个带上,或许有用。”
沈清绾接过锦囊,入手沉甸甸的:“这是...”
“必要时打开。”陆烬苍深深看她一眼,“保重。”
沈清绾握紧锦囊,点头:“谢王爷。”
她调转马头,长剑前指:“出发!”
骑兵如离弦之箭,向北疾驰。
陆烬苍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久久未动。
“王爷,”亲卫低声道,“为何不告诉沈将军,您已经...”
“不必。”陆烬苍抬手制止,“时候未到。”
他调转马头,望向北方,目光深远。
沈清绾,待你凯旋,这万里江山,本王与你共享。
而此时,远去的沈清绾打开锦囊,里面是一枚玄铁令牌,上面刻着一个“烬”字。
这是摄政王的贴身令牌,见令如见人。
她握紧令牌,唇角微勾。
这一世,她的路还很长。
但这一次,她不再孤单。
血债已偿,而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