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对手察觉,风暴将至 ...
-
第十章:对手察觉,风暴将至
---
云家账面上突然多出的这笔“意外之财”,如同久旱甘霖,虽未彻底解除旱情,却足以让濒临枯萎的禾苗暂时挺直了腰杆。府内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下人们的脸上重新有了生气,连空气中都仿佛流动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轻快。
主屋里,云铮在得知消息后,精神明显好了许多,甚至能在搀扶下坐起来喝药了。周氏更是容光焕发,连日来的憔悴被一种扬眉吐气的光彩所取代,处理起家务事来也恢复了往日的利落干练。她虽然不清楚这笔钱的具体来路,只当是福伯或者某位忠心的老掌柜暗中使力、找到了不为人知的销售渠道,但这并不妨碍她将这份功劳归于“云家气数未尽”和丈夫往日的积德。
唯有云初袖,在这片看似蓬勃的生机下,清晰地感知到了水下愈发湍急的暗流。
忠伯纸条上那句“赵家似有察”,像一根尖刺,时刻提醒着她危险并未远离。赵家盘踞潞州多年,树大根深,眼线遍布,云家如此突兀地缓过一口气,他们绝不会轻易相信是什么“运气”或者“老掌柜的忠心”就能解释的。
果然,没过两日,府外便传来了新的风声。
染秋从外面采买丝线回来,脸上带着一丝愤愤不平:“小姐,您猜怎么着?奴婢刚才在街上,听到些闲言碎语,说咱们云家这次能翻身,是……是走了大运,捡了别人不要的破烂渠道,才勉强凑了点钱,根本撑不了多久!还说……还说咱们库房里剩下的都是些不值钱的次货了!”
这些流言,看似贬低云家,实则恶毒。一方面继续打击云家的声誉,暗示云家已是强弩之末;另一方面,更是在试探,试探云家这笔钱的真正来源,试图逼云家露出马脚。
云初袖心中冷笑。赵家的反应,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还要阴险。他们不敢直接肯定云家找到了新渠道,便用这种“捡破烂”的说法来混淆视听,既保留了颜面,又能继续施压。
“不必理会这些闲话。”云初袖神色平静,继续绣着手中一幅新的“青松图”,寓意坚韧不拔,“咱们云家行得正坐得端,外人爱怎么说,由他们去。”她必须表现得对此毫不在意,才能避免被有心人将流言与她这个“不同世事”的五小姐联系起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云府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赵家的二管家,赵福。
赵福带着两个小厮,抬着几盒看似精美的礼品,满脸堆笑地前来“探病”。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云铮虽在病中,不便见客,周氏还是不得不在花厅接待了他。
云初袖当时正巧在花厅旁边的耳房内挑选花样子,隔着珠帘,能将外面的对话听个大概。
赵福先是假惺惺地关心了一番云铮的病情,又说了一通“两家本是同行,理应相互扶持”的套话,然后话锋一转,便露出了真实意图。
“……云夫人,不瞒您说,我们家主听说贵府近日似乎周转开了,也是替您高兴。不过,这潞州地界上,生意场上的门道,您也是知道的。有些钱,来得容易,怕是去得也快啊。”赵福的声音带着一种虚伪的关切,“我们家主的意思是,之前那批货的价格,或许还有商量的余地。只要贵府愿意将那新找到的‘门路’分享一二,我们赵家不仅愿意按原价收购剩下的货物,日后在漕运上,也好对贵府多加照应……毕竟,和气才能生财嘛,夫人您说是不是?”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是利诱,更是威胁!赵家不仅想要云家剩下的货物,更想逼云家交出那条他们自以为的“新门路”!所谓的“分享”,无异于引狼入室,一旦交出,云家将彻底失去主动权,任人宰割。
珠帘后,云初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紧张地攥紧了手中的花样子,生怕母亲在对方的威逼利诱下露出破绽,或者被迫答应什么。
周氏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声音却出乎意料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赵管家有心了。不过,我们云家行事,向来循规蹈矩,哪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门路’?不过是变卖了些陈年积压,加上几位老主顾念旧,预付了些货款,勉强渡过难关罢了。至于合作之事,还需等我家老爷痊愈后再议。赵家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这番应对,不卑不亢,既否认了存在什么特殊“门路”,又将资金的来源归结于“变卖积压”和“老主顾预付”,合情合理,滴水不漏,巧妙地避开了赵福的陷阱。
云初袖暗暗松了口气,心中对母亲的评价不禁高了几分。看来,经历此番磨难,母亲也不再是那个只知内宅争斗的妇人了,关键时刻,竟也能有如此沉稳的气度。
赵福碰了个软钉子,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闪过一丝阴鸷。他又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赵福,周氏回到花厅,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云初袖从耳房走出,适时地递上一杯热茶,轻声道:“母亲,您辛苦了。”
周氏接过茶,叹了口气:“赵家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袖儿,你说……咱们家这笔钱,到底……”她似乎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女儿纯净担忧的眼神,又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转而道:“罢了,这些事不是你该操心的。只要你父亲能好起来,一切都会好的。”
云初袖乖巧地点点头,没有多问。她知道,母亲心中并非没有疑虑,只是暂时被喜悦和希望压了下去。而这疑虑,就像一颗种子,随时可能破土而出。
赵家的试探被挡了回去,但云初袖明白,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明的不行,肯定会来暗的。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查清云家资金的真正来源,而野猪岭古道和岭西秘市,就是最大的隐患。
她必须加快步伐,巩固这来之不易的优势,同时做好应对赵家下一步动作的准备。
当晚,夜深人静之时,又一个小纸卷通过假山缝隙传递到了云初袖手中。是忠伯的密信。
信中提到,岭西灰岩集对云家绸缎的需求比预想中更大,剩下的三成货物也以不错的价格迅速售罄。首次行动,扣除所有开销和人员犒赏,净利接近四百两!这几乎相当于云家正常情况下小半月的利润!而且,灰岩集那边有几个商队对云家的货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能建立长期合作。
好消息接踵而至,但忠伯也带来了更紧迫的警告:他在回程途中,发现有身份不明的人在野猪岭附近出没,似乎在勘查地形。虽然对方伪装成猎户,但其举止行动,绝非普通山民。极有可能,赵家已经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城西方向!
形势刻不容缓!
云初袖看着密信,心潮澎湃。四百两净利!这足以让云家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甚至能部分赎回被赵家压价的货物,挽回一些损失。而长期合作的希望,更是为云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但赵家的窥探,也如同悬顶之剑。古道一旦暴露,不仅这条生命线将被掐断,云家“暗度陈仓”之事也将败露,届时赵家必有更加凶猛的反扑。
机会与危机,从未如此清晰地并存在眼前。
云初袖在灯下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被动防守,只会让赵家抓住更多破绽。唯有主动出击,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窗口,迅速壮大自身,才能在与赵家的博弈中赢得主动权。
她提笔蘸墨,用那特制的药水,写下新的指令:
“利甚佳,心甚慰。赵家已疑,时不我待。速将此次净利之大部,尽数购入库中上等绸缎,并联络可靠匠人,加紧赶制一批迎合岭西喜好之新花样。古道虽险,然机遇更珍。务必谨慎,再行一次,巩固渠道,震慑宵小。所需银钱及新样图稿,不日送至。”
她要趁热打铁,利用赵家还在调查、尚未完全摸清底细的时机,再次通过古道输送一批更大、更优质的货物去岭西,不仅要赚取更多利润,更要向灰岩集展示云家的实力和诚意,牢牢抓住这个新兴市场。同时,这也是一种姿态,向潜在的窥探者显示,云家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借此震慑赵家,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一步险棋,却也是打破僵局、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一步。
写完密信,云初袖吹干墨迹,字迹渐渐消失。她将纸条小心藏好,走到窗边,望着沉沉的夜空。
潞州城的夜晚,依旧平静。但她知道,在这平静之下,云家与赵家之间的暗斗,已经进入了更加激烈、更加凶险的阶段。她点燃的星星之火,能否形成燎原之势,还是尚未被狂风暴雨扑灭,就看接下来的这番博弈了。
暗流激荡,漩涡中心,她唯有步步为营,方能争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