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书房密谈 ...
-
督军府西厢的书房,像个盛满秘密的墨盒。满墙古籍列队如沉默的士兵,黄花梨大案上搁着断弦的古琴,琴身映着窗外将化未化的残雪。沈青圭抱着手炉立在《坤舆全图》前,指尖虚虚点着江东六十四屯——那地方上月刚落入关东军之手。
顾瘗推门而入,斗篷挟带的雪珠在青砖上洇出深痕。他信手拂开案头《武经总要》,露出底下手抄的《共产党宣言》。“沈老板看这地图,”他执起青圭的手按在旅顺口,“像不像戏台上的《失空斩》?”
青圭腕间玉镯磕在沙盘边缘,奉天城的标记应声而裂。“督军若演诸葛亮,”他抽回手斟茶,“我只好当马谡。”茶汤注入盏中,水纹勾出半张联络网——正是组织新设的交通站。
窗外忽有寒鸦惊飞,顾瘗瞬间拔枪点射,子弹穿透窗纸击中枯枝。回过身时,他却俯身拾起青圭坠地的发簪:“旧玉易碎,不如换根金的。”簪头拧转三圈,暗格滑出微缩胶卷,映着日军江北布防图。
鎏金珐琅自鸣钟滴答作响,青圭踱到徐悲鸿的《奔马图》前。画中骏马前蹄踏云,他却在墨色晕染处看见摩斯密码——“三日后码头”五个字随光影变幻时隐时现。
“这马,”顾瘗突然从后贴近,呼吸拂过他耳垂,“像不像我们在江里那夜?”指挥刀鞘轻敲画框,八匹骏马的眼睛依次亮起,竟是组二进制代码。青圭反手扣住他执刀的手,在虎口画圈:“督军的马,跑得太快。”
烛火噼啪爆响,墙上两道影子如双鹤交颈。青圭忽然抽身,从《史记》夹页抽出染血丝绢——是码头那夜他用来包扎的,如今绢上绣着完整的关东军调动计划。
他在茶烟里
画了个圆
你在地图前
点了颗星
圆与星
在暮色中
重叠成
心照不宣的
图腾
古籍的霉味
盖过
彼此身上的
血腥气
砚台的墨香
掩住
袖管里的
硝烟味
当钟声
敲碎
伪装的
平静
才发现
每句机锋
都是
变相的
告白
博古架的青瓷瓶插着枯梅,梅枝系着红绳——松井昨日来访时系的追踪标记。顾瘗剪断红绳抛进火盆,青烟腾起时,他忽然将青圭按在《五国城图》上。羊皮地图冰凉的触感透过薄衫,辽国古城墙的凸纹硌着脊骨。
“看这里,”顾瘗指尖划过黄龙府,“像不像广和楼的戏台?”掌心却在他后腰轻叩——书架后有窃听器。青圭会意,喘息着吟唱《贵妃醉酒》选段,水袖拂落《源氏物语》,书页间飘出松井与土肥原的密谈照片。
自鸣钟敲响七下,顾瘗突然抚琴。不成调的《高山流水》里,他脚踝轻碰青圭,靴跟敲出电码节奏:“明日丑时撤”。青圭正撕《圣经》页卷烟,烟丝落处拼出“已安排”三字。
窗外闪过车灯,松井的斯蒂庞克去而复返。青圭迅速吞下烟纸,顾瘗则掀开波斯地毯——暗格里满箱金条压着去香港的船票。两张。枪声突然炸响,书房门锁迸裂,松井举枪而立:“好一曲琴瑟和鸣!”
这间书房
藏着
比戏文更跌宕的
剧情
地图上的
每道曲线
都是
未出口的
衷情
古琴的
断弦
绷紧
一触即发的
杀机
圣经的
烫金页
烙着
背水一战的
决心
当破门声
撕碎
最后的
平静
我们反而
在枪口下
站成
最从容的
风景
顾瘗的指挥刀劈碎水晶吊灯,黑暗降临的刹那,青圭将火折子掷向《坤舆全图》。烈焰腾起时,他拽着顾瘗跌进书柜暗门,身后传来松井的惨叫——那箱金条竟是炸弹。
密道里水声滴答,青圭摸索着包扎顾瘗额角伤口。忽触到旧疤痕,正是江城突围时留下的。“船票...”他哽咽难言。顾瘗却掰开块芙蓉石印章,将半枚塞进他衣襟:“见石如晤。”
最后一子
悬在
将落未落的
指尖
像那句
终究没说出口的
“跟我走”
血浸透
棋盘上的
楚河汉界
我们
隔着一局
残棋
看清彼此
眼底的
河山
当烈焰
吞没
满室典籍
才发现
最珍贵的
那卷
早已
刻进
骨血之间
---
晨光熹微时,青圭在戏园水缸底摸到另半枚印章。拼合处显出八字篆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前院忽喧闹起来,报童喊着书房失火的新闻,松井的死讯随着雪花飘遍全城。
妆台上有陌生小厮送来锦盒,打开是烧焦的《共产党宣言》残页,空白处添了新墨:“改日再续《武经总要》”。青圭对镜勾脸,笔锋在眉梢顿出金石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