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西山踏青 ...
-
霜降后的西山,像打翻的胭脂匣。枫槭燃成赤焰,银杏铺就金毯,沈青圭的月白长衫在秋色里格外醒目。他执意要走野径,葛布鞋底碾过枯叶,惊起几只山雀。顾瘗跟在十步之后,戎装换作青灰长衫,倒像个教书先生,只腰间的勃朗宁枪套透出几分煞气。
行至半山亭,青圭忽指断碑:“听闻督军留学东瀛时,曾作《富士山赋》。”顾瘗以手抚碑上苔痕:“不及沈老板《哭祖庙》一句‘江山如戏,谁为登场’。”碑阴忽现刀刻新痕——竟是日军部队编号。
青圭解下竹筒斟酒:“这梨花白,埋了三年。”酒液倾入陶盏时,他腕间发力,泼向松树虬根。泥土冲刷处,露出半截铁箱,锁孔铸着菊花纹。顾瘗以枪托击碎锁芯,箱内文件飘落,最上是张人皮地图——旅顺屠城幸存者所绘。
“好个秋游。”青圭轻笑,眼尾飞红似染枫色。顾瘗忽将地图塞进他前襟:“暖暖手。”掌心掠过单薄胸膛,触到激烈心跳。
他们在卧佛寺后山找到那棵五角枫。青圭踮脚折枝时,顾瘗突然自后伸手,轻易撷取最高处的红叶。武装带擦过他耳廓,留下道浅痕。
“督军惯会欺负人。”
“不及沈老板,连红叶都要挑最艳的。”
那叶脉在日照下竟显字迹,是日军军医日记残页,记载着活体实验数据。青圭将红叶夹进《南华经》,经书扉页写着明日撤离路线。顾瘗却抽走经书,在“逍遥游”旁添注:“北麓炮台已增兵三百。”
钟声惊起寒鸦,他们看见松井的轿车上山。青圭突然将顾瘗推入放生池,经书沉底时,他咬破指尖在对方衣领画符。血色咒文遇水化开,恰是假死药配方。
枫叶红得
像我们不敢
说破的
心事
银杏黄得
如那些不能
记录的
密电
你在断碑前
沉默的
侧影
比满山秋色
更让我
目眩神迷
当敌军编号
撞见
屠城地图
才知道
风花雪月
也能
淬炼出
铮铮铁骨
卧佛寺的香客被悄然清空,小沙弥递来的素斋里藏着字条。青圭咬开馒头,豆沙馅混着微缩胶卷;顾瘗的笋干底下压着勃朗宁子弹,弹壳刻着“丑时三刻”。
松井在偏殿赏画,手中《寒山拾得图》卷轴暗藏监听设备。青圭突然唱起《思凡》,水袖拂过供桌,香炉转动机关,佛龛后露出电台天线。顾瘗同步敲击木鱼,节奏译作“立即销毁”。
当宪兵队冲进殿门,只见两位雅士在讨论王维诗意。青圭的帕子飘进香炉,烧焦的丝绸味里,重要资料已化青烟。
他们坐在鬼见愁崖边看云。青圭说起童年班主罚他顶碗跪雪,碗里清水结成冰,映出北平的星。顾瘗则回忆柏林雪夜,同志在勃兰登堡门饮弹,血染红鸽群。
“若太平年月...”青圭忽然顿住。
顾瘗折斷枯枝:“太平年月,我为你拉胡琴。”
山风卷走未尽之语,只剩云影在彼此瞳仁流转。青圭的围巾被吹向深谷,顾瘗疾探半身抓住,武装带扣环与崖石碰撞出火星。交还时,围巾里已塞进要塞布防图。
整座西山
都是
我们的
密电本
每片红叶
写着
未译的
情话
你指给我看
远方的
烽火台
我听见
近处的
心跳声
当暮色
吞没
最后缕光
我们还在
用沉默
传递
比枪炮
更响亮的
誓言
日军搜山队逼近时,他们躲进采药人石屋。青圭撕下衬衣为顾瘗包扎手上的刮伤,忽见旧疤叠新伤,纵横如舆图。顾瘗却笑指他散落的发丝:“沈老板这样,倒像《洛神》里的宓妃。”
枪声在谷底回荡,青圭突然咬破指尖,在对方掌心画星。顾瘗以血叠加,画出五角枫形状。血珠渗进掌纹时,石屋木门被踹开,松井举枪冷笑:“好一幅红叶题诗图!”
们在
佛像的
注视下
传递
大逆不道的
情报
在钟声的
掩护里
完成
惊心动魄的
交接
当夕阳
把两个
依偎的
影子
钉在
山道上
才明白
有些感情
天生就
见不得光
却又
炽热得
能照亮
整个
黑暗年代
---
下山时遇雨,顾瘗的伞倾向青圭,自己半边戎装尽湿。途经哨卡,守卫看见督军大人亲自为伶人撑伞,伞骨间垂下截红线——系着要塞钥匙。
三日后,西山炮台发生爆炸,五角枫下的军火库化为焦土。松井在灰烬里捡到片残枫,叶脉刻着《南华经》句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青圭在妆台前对镜敷药,膝上磕碰的青紫恰是枫叶形状。镜中忽现那人身影,军装沾着硝烟,掌心托着枚完好红叶:“赔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