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14章 ...
-
春寒料峭,贡院外的皇榜前,人头攒动,几家欢喜几家愁。
盛长柏的名字赫然在列,虽名次不算顶尖,却也稳稳地高中了。
盛家自是欢天喜地,王若弗喜极而泣,盛纮虽竭力维持着严父形象,眉梢眼角的笑意却如何也掩不住。
长柏本人倒是依旧沉稳,只是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然而,与盛家的喜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衡与顾廷烨的落第。
齐衡落榜,在许多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他才华横溢,学问扎实,本是状元的热门人选。可平宁郡主对其期望过高,无形中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加之他自身心思日渐沉重,尤其在经历了对沈三那番难以言说的情愫挣扎后,心境不复往日的澄澈空明,
下笔时难免多了几分滞涩与犹疑,文章便失却了那份浑然天成的锐气与灵气。阅卷官评其文“精雕细琢,然失之自然,稍欠魄力”,可谓一针见血。
而顾廷烨的落第,原因则更为复杂残酷一些。他文章韬略本不弱,甚至因经历世事坎坷,见解更为犀利透彻。
可为何落第,此间缘由顾廷烨也想不通。可他又深知父亲不喜爱于他,又怎么会像齐衡的父母那般去问主考官原因。
罢了罢了。大不了来年再战。
顾廷烨现下豁达想着,却还不知自己的科举之路已被堵死。
书塾内,气氛难免有些微妙。
赵缃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为长柏高兴,也为顾廷烨叹息,但更多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个明显黯淡下去的齐衡身上。
她想起他赠她笔墨时那句“莫要荒废了笔墨”,想起他平日里治学的严谨与专注。那样一个骄傲的人,承受着家族巨大的期望,如今名落孙山,心中该是何等滋味?
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那些“胜败乃兵家常事”、“下次再来”的寻常安慰,对着齐衡,似乎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日散学,众人陆续离开。齐衡独自一人走在最后,步伐比平日迟缓许多。赵缃荷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东西,眼看齐衡就要走出课舍大门,她终于忍不住,几步追了上去。
“小公爷!”她唤道。
齐衡停步,转身看他,脸上带着惯常的,略显疏离的温和:“三哥,有事?”
赵缃荷跑到他面前,因跑得急,脸颊微红,气息有些不匀。她看着齐衡,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此刻写满了认真的关切,她犹豫了一下,从袖中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笺,塞到齐衡手里。
“给你的。”她声音不大,却清晰,“我字丑,你别笑话。”
齐衡微微一怔,低头展开纸笺。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墨迹深浅不一,字形依旧算不上好看,却一笔一划写得极其认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时得失,岂可论英雄?
君之才学,如珠玉在璞,稍加磨砺,必放光华。
望勿挂怀,珍重自身。友:缙”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泛的安慰,只是引用经典,肯定他的才学,相信他的未来,最后落在一个朴素的“友”字上。
齐衡握着那张薄薄的纸笺,指尖竟有些微微颤抖。他抬起眼,看向眼前之人。夕阳的余晖落在沈三身上,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那双注视着他的眼睛里,没有任何怜悯或同情,只有纯粹的,朋友间的信任与鼓励。
一股汹涌的热流猝不及防地冲垮了他连日来筑起的心防,瞬间席卷了他的四肢百骸。那强撑的平静终于碎裂,眼底的阴翳被这突如其来的暖意驱散,泛起了一层浅浅的湿意。
他慌忙垂下眼睫,掩饰住瞬间的失态,将纸笺小心翼翼地折好,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握着什么稀世珍宝。再抬头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多谢三哥。”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沉沉的四字。其中蕴含的复杂心绪,或许连他自己也未必全然明了。
赵缃荷见他神色松动,不似前几日那般沉郁,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重新露出了明朗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客气什么!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