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清晨的光,落在院中那口大水缸上,漾起细碎的金波。婉笙立在父亲生前最常待的书架前,指尖拂过那本蓝布面《说文解字注》。书脊已磨损,露出里头的黄麻纸。当年顾家窘迫,婉笙不得已将父亲珍爱的《说文解字注》上册送至齐爷的当铺。她心中期望日后能赎回,故而当票一直小心收着。
      顾母端着粥碗进来,见她发呆,絮叨起来:“大清早的翻这些破书作甚?沈先生不过是客套……”
      婉笙不答,只是小心抽出那本书。书页间飘落一片干枯的玉兰花瓣,脆得一碰就碎。她想起昨夜沈啸庭说起父亲时的神情,那双总是掂量价值的眼睛里,竟有过片刻的真切。
      三日后,沈啸庭差人来取书。是个眉眼伶俐的小厮,捧着个锦匣:“先生说,请顾小姐得空时,务必赏光一叙。”
      锦匣里是两册新出的洋装书,关于金石考据的。另附一张素笺,上头是沈啸庭的亲笔,字迹劲瘦,约她在霞飞路的西餐厅用午膳。
      赴约那日,婉笙特意穿了件半旧的青灰旗袍。餐厅里留声机唱着周璇的曲子,玻璃窗外梧桐叶正黄。沈啸庭早已等在靠窗的位子,见她来,起身替她拉开椅子。
      “书收到了,现在物归原主”他先开口,面前摊开的正是那整套的《说文解字注》,书页间夹着许多宣纸条,“令尊的批注,很有意思。”婉笙心中疑惑:“沈先生,你怎么会有我父亲这套书的下册”
      “今日就不谈这个了,改日我会细说给顾小姐听”沈啸庭语气很平静。
      婉笙听他这么说,也就不在追问,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心中的疑惑也更浓了。
      侍应生端上牛排,银刀叉在日光下闪着冷光。他熟练地切着肉,动作却忽然停住:“顾小姐可知,我第一次见令尊,是在码头上。”
      婉笙握着水杯的手微微一颤。
      “那年冬天特别冷,”他望着窗外,像在说别人的故事,“我在码头扛棉纱包,手指冻得裂了口子。令尊路过,塞给我一副手套。”他嘴角牵起一丝笑,“是副很旧的毛线手套,大拇指还补过。”
      餐厅里暖意融融,他却仿佛又回到那个寒风凛冽的码头。他说起如何借着搬书的机会向顾父请教,如何在工棚里就着煤油灯读《诗经》,如何在货栈的旧报纸上练字。
      “有回论及《项羽本纪》,令尊说,英雄末路,最动人处不在别姬,在不肯过江东。”他切下一小块牛排,却没有吃,“那时我不懂,现在想来......”
      话未说完,餐厅门忽然被推开,几个穿着绸衫的人走进来。为首的是个疤脸汉子,看见沈啸庭便扬声笑道:“沈老板好雅兴!”
      沈啸庭神色不变,只微微颔首:“李爷。”
      那李爷目光在婉笙身上打了个转,意味深长地笑了:“这位是?”
      “顾小姐。”沈啸庭的声音淡下来,“顾明远先生的千金。”
      气氛陡然微妙。那李爷收起戏谑,正色拱手:“失敬。”随即带着人快步走向里间包厢。
      待他们走远,沈啸庭才继续先前的话头:“后来在货栈,遇上帮会火并。我背着受伤的齐老爷子躲进仓库,守了一夜。”他说得轻描淡写,“齐爷知恩,让我跟着他做事。”
      婉笙望着他执刀叉的手,指节粗大,虎口有旧疤。她忽然明白,这套西餐礼仪于他,不过是后来习得的伪装。
      “令尊曾说,读书人最难得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他放下刀叉,“我终究没能做到。”
      窗外有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震得玻璃微微发颤。阳光斜斜照在摊开的书页上,父亲清隽的批注旁,多了几行新鲜的墨迹,是沈啸庭的字,在与故人隔空对话。
      侍应生来添咖啡时,婉笙才发现牛排早已凉透。沈啸庭召人来结账,银元落在托盘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送她回榆钱巷的车上,他忽然说:“齐爷上个月金盆洗手了。”声音里听不出情绪,“现在是我当家。”
      车子在巷口停下,他递回那套《说文解字注》:“多谢。”
      婉笙抱着书下车,走出很远回头,还看见那辆黑色汽车静静地停在巷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