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王府暗影 ...

  •   重阳刚过,秋意渐浓。连日的阴雨将京城笼罩在一片湿冷的灰蒙之中。林微月倚在济世堂二楼的窗边,望着檐下连绵的雨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冰凉的玄铁令。萧煜离京已半月有余,淮安传来的消息愈发简略,只言“局势胶着,一切安好”,但她能从字里行间嗅到潜藏的惊涛骇浪。京中表面平静,她却感觉如同置身于一张逐渐收紧的网中。

      吴大夫轻叩房门而入,带来一身微凉的潮气,低声道:“小姐,安郡王府递来帖子,三日后府上设赏菊小宴,邀京中几位年轻小姐过府一聚。”他递上一张素雅的花笺,墨迹清雅,落款是“安郡王府 萧瑜”。

      安郡王萧瑜?林微月眉心微蹙。这位郡王乃当今圣上堂弟,年纪尚轻,素来以风雅文弱示人,平日只爱吟诗作画、莳花弄草,鲜少过问朝政,在宗室中几乎是个隐形人。为何突然给她这个“久病深居”的尚书千金下帖?是寻常交际,还是别有深意?

      她想起萧煜离京前留下的名单,其中并无安郡王。但“郡王”二字,以及这突如其来的邀请,让她无法不联想到静安郡王那条断掉的线索。静安郡王萧承玦是安郡王的叔祖,两家虽往来不多,但同属宗室,安郡王府内,是否会残留一些不为人知的旧事痕迹?尤其是与“三足乌绕月”相关的蛛丝马迹?

      风险不言而喻。安郡王府绝非善地,此行可能是陷阱。但若不去,或许就错过了一个接近核心秘密的绝佳机会。她需要更确切的信息。

      “吴先生,安郡王此人,风评如何?近日可有何异常?”她沉吟问道。

      吴大夫略一思索,答道:“安郡王性子淡泊是出了名的,府上门禁也算森严,除了几个清客文人,少有外客。不过……月前,郡王府似乎请过一位南边的匠人入府修缮库藏古籍,待了十来日才走。”

      南边的匠人?修缮古籍?林微月心中一动。安郡王好风雅,修缮古籍本不稀奇,但在这敏感时刻,任何与“南边”相关的细节都值得警惕。那匠人,会不会与南疆巫月部有关?

      赌,还是不赌?她看着窗外迷蒙的雨幕,想起萧煜离京时那句“卿可临机决断”。退缩,只能坐以待毙;前进,或可绝处逢生。

      “回复郡王府,”她抬起眼,目光坚定,“承蒙厚爱,三日后,微月定当赴约。”

      三日后,雨歇云散,秋阳暖融。安郡王府邸坐落在城西静谧处,朱门高墙,庭院深深。林微月身着藕荷色缕金百蝶穿花云锦裙,外罩月白绣玉兰斗篷,脸上薄施脂粉,遮掩病容,由白芷搀扶着下了马车。她刻意显得弱不禁风,符合外界对她的认知。

      府内果然菊花开得正好,姹紫嫣红,幽香袭人。受邀的小姐不过五六位,皆是京中清流文官家的闺秀,言谈间多是诗词歌赋、花鸟虫鱼,气氛看似轻松雅致。安郡王萧瑜亲自在花园水榭接待,他身着雨过天青色锦袍,面容清俊,气质温文,言谈举止恰到好处,确是一派闲散宗室风范。

      林微月安静地坐在角落,小口啜着清茶,目光却似不经意地扫过水榭内的每一处细节。摆设清雅,多是古籍字画,并无特异之处。安郡王与几位小姐谈笑风生,目光偶尔掠过她时,也仅是礼貌性地颔首微笑,并无异常。

      是她多心了?就在她暗自思忖时,一名小丫鬟上前为她添茶,不慎将几滴茶水溅到了她的袖口。丫鬟慌忙告罪,林微月摆手示意无妨,却在丫鬟低头擦拭的瞬间,瞥见她腕上戴着一串毫不起眼的褐色木珠,其中一颗珠子侧面,似乎刻着一个极细微的、形似飞鸟的图案!

      林微月心头猛地一跳!那图案,虽不完整,但轮廓竟与“三足乌”有几分相似!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心中已是惊涛骇浪。一个郡王府的低等丫鬟,怎会佩戴与此隐秘标记相关的饰物?是巧合,还是……这府中,果真藏着秘密?

      赏菊过半,安郡王提议众人随他去书房观赏一幅新得的《秋菊图》古画。众人欣然前往。书房位于内院,更为幽静。踏入书房的那一刻,林微月便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书房宽敞,藏书丰富,但空气中除了墨香,还隐隐混杂着一股极淡的、若有若无的奇异香气,似檀非檀,带着一丝甜腻,与她记忆中某本杂书上描述的南疆某种秘制药香极为相似!

      她的目光迅速扫过书架,最终定格在靠墙一个多宝格上摆放的一枚用作镇纸的鸡血石印章上。那印章雕工古朴,印纽形态奇特,细看之下,竟似一只蜷缩的三足乌鸦!虽然形态抽象,但那种神韵,与她所见标记如出一辙!

      菊宴结束,林微月回到济世堂,心潮久久难平。安郡王府绝非表面那般简单!那丫鬟的木珠,书房的异香,还有那枚鸡血石印章,都指向了那个禁忌的标记。安郡王萧瑜,这位看似与世无争的年轻郡王,极有可能与“三足乌绕月”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就是其在宗室中的代理人!

      必须拿到更确凿的证据!那间书房,必定藏有秘密。但王府守卫森严,如何潜入?

      是夜,月黑风高。林微月换上一身深灰色夜行衣,用吴大夫提供的药粉略微改变了肤色和眉形,将玄铁令和必要物品贴身藏好。她不能动用暗影卫大规模行动,以免打草惊蛇,此次夜探,必须依靠自己。

      子时将至,她凭借记忆和事先研究的王府简图,利用萧煜留下的京师暗道舆图中标注的一条废弃水道,悄无声息地潜入安郡王府后园。园中寂静,唯有巡夜护卫规律的脚步声偶尔传来。她如狸猫般潜行,避开灯笼光亮,终于再次靠近了那座书房。

      书房门锁精巧,但她早有准备,取出特制的细铁丝,屏息凝神,小心拨弄。片刻后,锁芯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她迅速闪身而入,反手掩门。

      室内一片漆黑,唯有月光透过窗纸,投下微弱的光晕。她不敢点燃火折子,只能凭借记忆和触觉摸索。目标明确——那枚鸡血石印章,以及可能存在的暗格或密室。

      她走到多宝格前,小心取下那枚印章。印章入手冰凉沉重,底部刻着篆文,并非“三足乌”,而是安郡王的名号“瑜”。她仔细摩挲印纽,那三足乌鸦的雕刻果然更为精细,鸟眼处甚至嵌有极小的黑曜石,在月光下泛着幽光。这绝非普通装饰!

      她将印章小心收好,开始检查书架和墙壁。指尖划过一排排书脊,敲击墙面,倾听回声。终于,在靠近内墙的一个书架后方,她发现了一处墙体声音略显空闷。她用力推动书架,书架竟缓缓移开,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

      暗门无锁,只有一处凹陷的卡槽,形状……正与那枚鸡血石印章的印纽轮廓吻合!林微月心脏狂跳,取出印章,小心翼翼地对准卡槽按下。

      “咯噔。”一声轻响,暗门向内滑开,一股更浓郁的奇异香气扑面而来。门后是一间狭小的密室,仅有一桌一椅,桌上放着一盏熄灭的油灯和几卷帛书。她迅速点燃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只见帛书材质特殊,并非普通绢帛,而是南疆特有的蕉布,上面用特殊的颜料绘制着复杂的图案和文字——正是南疆巫月部的秘传符文!其中一卷帛书的末尾,赫然盖着一个完整的朱红色印记:三足乌环绕弦月!

      果然如此!林微月强压激动,迅速翻阅。帛书记载的并非武功秘籍或朝堂阴谋,而是一些关于南疆秘药、蛊术以及古老祭祀仪式的零碎记载,言语晦涩,但其中几处提到了“月神之力”、“血脉承继”等词句,似乎与某种传承有关。这些,就是安郡王与南疆巫月部勾结的证据!

      她不敢久留,将最重要的几卷帛书贴身藏好,熄灭油灯,恢复暗门和书架,迅速原路退出书房,循着来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安郡王府。

      回到济世堂,天色将明。林微月顾不上疲惫,立刻检视所得。那几卷蕉布帛书内容惊世骇俗,证实了安郡王与南疆巫月部的隐秘关联,但似乎更多涉及邪术传承,与当前朝堂阴谋的直接关联性还需进一步解读。

      而真正让她震惊的,是那枚鸡血石印章。在密室油灯下细看,她才发现印章底部除了“瑜”字篆文,在边缘极不起眼处,竟还有一行细如蚊足、需侧光才能看清的阴刻小字——“承玦赠瑜”。

      承玦?静安郡王萧承玦!这枚印章,竟是静安郡王赠予安郡王萧瑜的!赠予的时间呢?她仔细辨认,在“赠”字下方,还有一个更小的年号标记:“承元九年”。那是静安郡王权势最盛、尚未失势之时!

      一个早已被废黜圈禁的郡王,为何要赠送一枚刻有隐秘标记的印章给当时尚且年幼的堂孙?是普通的叔祖馈赠,还是……某种身份的认可,或者秘密的托付?这枚印章,不仅是信物,更可能是开启更深层秘密的钥匙!安郡王萧瑜,他在整个阴谋中,扮演的究竟是一个被利用的傀儡,还是深藏不露的核心人物?

      林微月感到一股寒意自脊椎升起。她原本以为找到了线索的终点,却发现眼前打开了一扇更幽深、更可怕的大门。静安郡王的影子,似乎从未散去。

      必须立刻将这一切告知萧煜!她将帛书内容关键处和印章的发现,用密语紧急封存。然而,就在她准备唤吴大夫送出密信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极轻微的、类似布谷鸟的啼鸣——这是暗影卫最高级别的预警信号!

      有变!

      吴大夫脸色凝重地快步进来,压低声音:“小姐,刚得的消息,淮安八百里加急!钦差行辕遇袭,萧大人……重伤!”

      林微月手中的蜡丸“啪”地掉在地上,滚落桌角。她脸色瞬间煞白,几乎站立不稳,扶住桌沿才勉强撑住身体。重伤?怎么会?他不是一切安好吗?

      “具体情况如何?”她声音发颤,强迫自己冷静。

      “消息封锁极严,只知是昨夜有刺客潜入行辕,萧大人为护副使,中了淬毒暗器,性命垂危!陛下已派太医星夜驰援!”

      性命垂危!林微月眼前一黑。淮安局势果然凶险至极!对手这是狗急跳墙,要直接除掉萧煜!调虎离山,然后雷霆一击!他若有不测……她不敢想下去。

      此刻,京中她刚拿到关键证据,正是需要与他里应外合之时,他却身陷死局!安郡王这边的线索重要,但萧煜的安危,更是刻不容缓!

      她深吸一口气,捡起地上的蜡丸,紧紧攥在手心。现在,她不仅要在京中独力应对安郡王这条毒蛇,还要想办法营救千里之外的萧煜。千头万绪,生死一线,所有的压力,瞬间都压在了她一人肩上。

      窗外,秋风骤起,卷起枯叶,拍打着窗棂,仿佛预示着更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