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月梨花雪 bg ...

  •   01.

      “请您听完这曲琵琶再作定夺。”

      台下人刚刚已在顷刻之间逃窜而去,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双刀染血的三更天却面无表情地驻立在本该是人群中心的地方。台上的其他戏班人马半躲在帷幕后面,只有梨园一个人面色不改,盘腿坐在原位,发丝被夜间的风微微吹过。

      他来时听到的不是春江花月夜,不是霓裳羽衣曲,而是铿锵有力的破阵子。

      三更天想,都到这里了,那便让她一曲吧。

      这一切都要从三更天接下那张悬赏令开始说起。黑纸白字写得清楚,此人背信弃义玩弄感情,勾结贼人背刺侠缘,可谓天理难容。这种罪名冠到梨园头上,怕是只有三更天这种一口气接30单悬赏仇杀不仔细看的人才会相信。

      其实三更天也并没有相信这些,因为他真的没仔细看。有罪者,无罪者,在他看来是没有分别的,只有活人和死人,弱者和强者。

      三更天接过数不清的悬赏,有死到临头哀嚎求饶的,有听天由命的,有大段大段证明自己冤枉的,甚至还有主动握着他的刀来自杀的疯子,却没人要求要在他面前弹这么一曲琵琶。

      这是今天的最后一单悬赏了,所以他暂时停下了兵刃。

      02.

      梨园在丰和村碰到那位孤云的道士时,曾被他强拉着算了一卦门派归属。其中有一问是,一位武林高手突然暴毙,你会先怀疑谁。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最后说,负责起居的婢女吧。那道士却突然来了兴趣,穷追不舍地问道,为何不是最亲密的伴侣,是因为你已经是梨园了吗?你不愿意去猜测真爱吗?

      她没想到相似的故事来的那么快。如果再回到丰和村,她定要和那道士说,你给错选项了。

      真正应该被怀疑的,该是武林高手自己。

      人生如戏,她也与故事中被冤枉的伴侣并无差距,只是幸好她苦海抽身早,还道恩怨已了。

      直至三更天的杀手突然出现,吓跑她的观众,机械地念出那一长串颠倒黑白的罪名。

      戏班子的人平日里素来敬她为八风不动的招牌,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好像心如止水淡定自若,这次也同样信赖她能解决眼前的杀机。

      我不能辜负这种信任。不能留下错误的被诬陷的名声,也不能死,梨园想。所以她深呼吸一口气,又抱起了琵琶。

      03.

      或许你会想听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梨园弟子偏爱沙州千佛洞*的飞天舞乐。去过河西之后再回到中原,她仿照敦煌壁画侍女的妆容与神态自己编写了创新的戏剧,一时轰动了门派。

      一位所谓的“武林高手”出现了。他曾为梨园在戏台下驻足许久,她的每场戏剧表演他都来,每次都为她带一束花。

      玫瑰,太艳了,梨园其实并不喜欢。可是她无法拒绝对方的情意。

      最终,这位高手露出了面具下的獠牙,他要迎娶梨园,真实目的却是买断这新剧的演出。

      话说得倒好听,“我要严格把关演出人员,不能让他们玷污了你的剧本。”

      那时的梨园初出江湖,经历的只有身上曾披过的满天黄沙和江南春日的微风细雨,并不太懂人心险恶。

      可她毕竟还是犹疑,感情不能急躁,所以只是推说再缓缓,再缓缓。

      直到那个晚上,她带着又一次收到的玫瑰去到高手家里,她想叩门说,自己真的不需要玫瑰,自己不是樊楼的舞者,也不需要多大的排场,一切只要真心喜欢就好。

      手搭在门闩上的时候,她隐约听到了门内的谈话声。

      他们说,他们说,要倒卖沙州《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抄本赝品。

      倒卖她舞乐的灵感来源。

      04.

      这曲琵琶开始时乐音极缓没有多少起伏,梨园低声把佛语当做唱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后小弦嘈嘈,她唱被欺骗感情的莺莺;大弦切切,她唱复仇的《秦女休行》。

      那晚她悄悄地伏在窗外,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摸走了那本残次品,夜奔到开封府报案。

      可她把那束玫瑰扔在了宅邸附近,于是高手知道了她的行踪。

      算起来,昨天正是那小人的刑满之日。

      琴声渐快。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其悟。

      她明白人心最难悟,她明白感情不过是大梦一场终成空。所以她能面对杀手面不改色,坐在一地梨花瓣中,冷静地用自己的方式倾诉冤情。

      05.

      三更天当年被无名师兄拉着苦练琵琶,说什么你要是弹得不这么难以卒听就送你一份礼物,练得他从乐盲变成了乐迷。

      难得有时间静下来听曲,他几乎是立刻就听出了唱词的大意。

      声音清冽,他就快把她当做远在西天的佛祖了。

      虽说入我三更门杀尽天下人,但他并不是那么死守规矩的三更天。这话被师兄听到定要怒斥“又错了”,世上哪有好人和坏人,只有活人和死人。是的,是的,道理他都懂,但是若是这样,随手找个人杀不就得了,又何苦来接悬赏呢。

      既然已经接下了悬赏,那么在是非分明之前,三更天不会错杀任何一个人。

      所以他仔细听完了梨园的故事,曲内曲外都听了。第二天他身上带血地出现在梨园家门口,告诉她余孽已除。

      “没想到你是一个这么通透的好人。”她折下一枝梨花插在三更天的衣领处,连高兴的笑容也是淡淡的,好像要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

      06.

      梨园再次见到三更天的时候,他的身上还是沾着很多血。但与初见不同的是,这次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血。

      她不知道三更天是怎么一个人撑着到这里的,直到她顺着三更天的视线向上望去,看到了高处雪白的梨花。梨树成林,梨花密密麻麻地盖住远方的半片天,即使是远看也能一眼看到白色的花海吧。原来如此。

      紧急止血。

      梨园一边给三更天上药一边小声抱怨说,“伤口这么大,还是自己捅的,不要命了?”

      三更天只是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话题,“好姑娘,给我讲讲沙州的故事吧。”

      于是她从自己的游记讲到大唐的故事,讲到当年千佛洞修建的辉煌,最后留下一句对乱世的哀叹。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07.

      红颜怎么会是祸水呢?人们总是推卸责任,耳濡目染,就连一向严谨的孤云也会出出没有仔细思考的题目。

      琵琶的弦音也绝不只是哀婉而是也有铿锵,这一切都是无法被定义的。

      所幸有人愿意相信梨园的故事,也许这样下去她可以放下八风不动的伪装,也许这样她可以稍作休息,有依靠。尽管这人她只见过两面,但好像已经在精神世界交流过了一样。不过日子还要继续,她打起精神,依旧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戏台领班。

      三更天的转变要更为突然些,悬赏的对象突然变成了见识渊博的圣佛,也难得他毫不偏执很快接受了自己变化的想法。

      他有时候恨自己只局限于海捕悬赏的小小世界里,被繁忙的杀生业务困住了。是的,业务,他想,自己还不能停,多渡一个人,多承一份恶,世间也许能多清净一分。

      清净,洁白,坚韧。有梨花飘落在他指尖。清净的世间是因为有清净的人存在,其他一切不过浮尘。

      既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08.

      三更天没想到自己会真的死于人心的陷阱。

      他曾以为实力就是一切,信仰就能成事,可是当面对药粉的突袭、密闭的地道和数十支援的敌手时,他第一次想到了逃避。

      懦夫,该下阿鼻地狱。

      可是这里好冷,地底昏暗,更别提看不到地面的风景,看不到那连天的梨树白涛。

      他用障眼法暂时骗过了仇家,寻到地道内的小路拼命地向前跑,不敢停下来上药。直到有微弱的香气若隐若现地出现在被泥土气息糊住的鼻端,三更天一喜,身体却被僵直地定住。

      梨园在洒扫梨树附近之地时发现了那个新挖的地道。地道中白骨的手还伸向地道洞口的方向,藤蔓缠绕又被泥土堵死的洞口上最高最大的那株梨树又到了新的一年盛放的时节。

      那个有过两面之缘的三更天再也没有来找过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把那具白骨埋在梨树下时有些心痛。

      她不知道自己已经见过他三面了。诸行无常,生相,住相,灭相,皆已往复不可追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