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炭笔为筹,画影留情 ...

  •   天还没亮透,宋箐箐就醒了。西厢房的稻草床沾着夜露的潮气,她摸了摸身旁——老奶奶还在睡,呼吸轻得像落在草叶上的风。掌心攥着那枚昨天没舍得花的银元,指尖的凉意让她越发清醒:不能再等了,哪怕是烟云阁,只要能靠画笔挣干净的钱,她也得去试。
      她悄悄起身,用灶台上的破碗舀了半瓢井水,就着水理了理头发。镜子是没有的,她对着窗玻璃映出的模糊影子扯了扯衣角,确保衣衫还算整齐。出门前,她在院子里捡了几根粗细均匀的枯枝,塞进布包——没有画笔,烧炭作画总还能应付,这是爷爷教她的应急法子。
      烟云阁的朱红大门刚敞开,宋箐箐就迎了上去。昨天那个穿锦缎旗袍的女人见是她,挑了挑眉:“想通了?”
      “我只画画,不陪客。”宋箐箐攥紧布包里的枯枝,声音虽轻却坚定,“店里无论男女,要画肖像的都找我。我用炭笔作画,一幅收十个大洋,我六你四。”
      女人“嗤”地笑了,指尖点着柜台:“小姑娘口气不小,这地界哪有你讨价的份?最多四成,愿意干就签合同,不愿意赶紧走。”
      宋箐箐的心沉了沉。四成就四成,总比饿着肚子强。她咬了咬唇,点头:“我签。”
      合同是用泛黄的毛边纸写的,字迹潦草,却白纸黑字写着“仅提供肖像绘制服务”。宋箐箐一笔一划签下“李清清”三个字——这是她第一次用本名挣钱,笔尖落在纸上时,竟有了几分仪式感。
      女人把她领进二楼的空房间,临窗摆着张旧书桌,算是临时画室。刚收拾好,就有几个穿绫罗绸缎的姑娘涌了进来,为首的红衫姑娘眼波流转:“就是你会画西洋肖像?快给我画一张,我还从没见过自己在画里的模样呢。”
      宋箐箐烧好枯枝,捏着炭笔站在桌前。红衫姑娘坐定后,她才发现对方虽妆容艳丽,眼底却藏着怯意。“您放松些,看着窗外就好。”她轻声说,炭笔在纸上落下第一笔——勾勒轮廓时,她特意弱化了眉宇间的风尘气,多添了几分少女的柔和。
      “我们哪有钱照相啊。”旁边的绿衣姑娘叹着气,“说不定哪天就被卖到别的地方,或是染了病没了,连点痕迹都留不下。”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宋箐箐的心口。她想起奶奶临终前,连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如今连埋在哪里都不知道。她放下炭笔,快步下楼找老板:“阁里的姑娘画画,我只要两个大洋,剩下的算我请您帮着宣传。”
      老板正拨着算盘,闻言抬头看了她半晌,笑着挥挥手:“行,就依你。反正你这画新鲜,能招揽客人。”
      消息传开,来找她画画的姑娘排起了队。宋箐箐从清晨画到日暮,炭笔换了一根又一根,指尖蹭得发黑,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却没敢歇片刻。每个姑娘坐下时,总会絮絮叨叨说些话——有的说想家,有的说恨自己命苦,有的只是沉默地看着窗外,眼里蒙着雾。宋箐箐都认真听着,画里的眉眼便多了几分真切的情绪,不是刻板的模样,而是活生生的人。
      夕阳西斜时,最后一个姑娘走了进来。她穿月白旗袍,没施粉黛,眉眼清秀得不像这阁里的人。“麻烦你了。”她声音很轻,坐下时背脊挺得笔直。
      宋箐箐握着炭笔的手顿了顿,仔细描摹她的轮廓。画到眉眼时,姑娘突然开口:“我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没上过学,这世上没什么可留恋的。”
      宋箐箐的笔猛地一顿,炭粉落在纸上,晕开一小团黑。她抬头,看见姑娘脸上挂着浅笑,眼底却空得吓人。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砸在画纸上,把刚画好的睫毛晕得模糊。
      “你果然还是个小孩子,爱哭。”姑娘笑着递来一颗水果糖,糖纸是玻璃纸的,映着夕阳的光,“拿着吧,甜的,吃了就不难过了。”
      宋箐箐接过糖,指尖触到姑娘的手,冰凉得像没有温度。她看着对方明明和自己年纪相仿,却有着超乎年龄的沧桑,心口一阵发酸,只能低下头,更快地补完那笔睫毛。
      结账时,姑娘多塞给她一个银元:“画得好,这是赏你的。”没等宋箐箐推辞,就转身走了,月白的旗袍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像一阵抓不住的风。
      老板数了七个银元递给她:“六个是姑娘们的画钱,一个是赏钱,不错啊。”
      宋箐箐攥着沉甸甸的银元,指尖的炭黑蹭在银元上,却觉得这是她这辈子挣得最干净的钱。她快步走出烟云阁,晚风拂在脸上,带着自由的暖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