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第九章林暗草惊风

      邱莹莹在造办处立足未稳,朝堂之上的风暴却已酝酿成形。道光帝破格擢升女官之事,终究成了某些守旧言官攻击的靶子。

      第一节御史发难

      这日朝会,一位以耿直(或者说迂腐)著称的刘御史,手持玉笏,出班慷慨陈词:

      “皇上!臣冒死进谏!我朝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内廷女子当以贞静贤淑为本。今有秀女钮祜禄氏,以其奇技淫巧获幸,竟授以品官,协理御前,此乃牝鸡司晨之兆,紊乱朝纲之始!长此以往,阴阳倒置,礼法何存?恳请皇上明察,罢黜其职,以正视听!”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支持者认为此言正大,维护祖制;反对者(或与内务府有利益勾连者)则暗骂其多事。龙椅上的道光帝,面色阴沉,手指紧紧扣着扶手。

      他何尝不知此举逾制?但邱莹莹所展现出的那种迥异于朝臣的、务实而高效的办事能力,尤其是那种不涉党争、只就事论事的纯粹,正是被冗杂政务和党派纷争弄得焦头烂额的他所急需的。这女子,如同一股清流,虽微弱,却能涤荡些许陈腐之气。

      “刘御史此言差矣!”出乎意料,出面反驳的竟是军机大臣穆彰阿,他素与守旧派不睦,“皇上圣明,量才录用。钮祜禄氏虽为女子,然其于节省用度、改良器物确有实绩,此乃为君分忧,何来干政之说?莫非为国效力,还分男女不成?”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道光帝冷眼旁观,心中明镜似的。这哪里是简单的男女、祖制之争,背后是不同政治势力的角力,是有人想借题发挥,试探君心,甚至打击与邱莹莹略有关联的(如推荐过她的长孙炳之父)官员。

      “够了!”道光帝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之用人之道,朕自有分寸。钮祜禄氏之职,乃协理宫内琐碎庶务,无关国政。此事不必再议!退朝!”

      一场风波被强行压下,但隐患已然种下。邱莹莹这个名字,第一次正式进入了前朝百官的视野,成为了一个争议的符号。

      消息很快传到造办处。赵德海等人面露喜色,等着看这位邱掌案如何失势。程经承则更加沉默,吩咐手下一切照旧,静观其变。

      邱莹莹听闻后,只是淡淡一笑。她早有预料,甚至觉得这风波来得正是时候。这让她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皇帝的庇护并非坚不可摧,她必须更快地积累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二节鸦片论争与“偶然”建言

      前朝风波未平,更大的国事危机已迫在眉睫。关于如何处置鸦片走私的争论,在朝堂达到白热化。严禁派与弛禁派各执一词,道光帝忧心忡忡,连日召见大臣,脾气愈发暴躁。

      这日,邱莹莹奉命至养心殿核对一批修缮预算。奏对完毕,她正欲告退,却听道光帝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问她:“英夷鸦片,流毒无穷。严禁则恐启边衅,弛禁又恐国本动摇……朕之天下,何以至此?”

      邱莹莹心中剧震。她知道,历史性的时刻正在逼近。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话题,但或许也是一个……展示她更深层次价值的契机。她不能直接献策,那会死无葬身之地,但她可以“无意间”提供一些思考的“素材”。

      她跪伏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真诚:“皇上忧心国事,奴才感同身受,五内如焚。奴才愚昧,于军国大事一无所知,只是……只是近日整理旧档,见前朝《澳门纪略》等杂书,提及英夷重商逐利,其船坚炮利,皆因技艺精湛。奴才妄自揣测,彼等远渡重洋,所求不过利益。若……若我能有利器与之抗衡,或使其无利可图,则其嚣张气焰或可稍敛?此皆奴才胡思乱想,妄测天机,罪该万死!”

      她这番话,看似请罪,实则巧妙地点出了关键:1. 英国人的核心是求利;2. 其优势在于技术;3. 对策应是增强自身实力(利器)或进行经济反制(使其无利可图)。这隐隐暗含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贸易斗争”的思路,比当时朝中单纯的“禁”与“弛”争论,视角更为开阔。

      道光帝猛地盯住她,目光如电。殿内空气仿佛凝固。许久,他才缓缓道:“利器……无利可图……你倒是敢想。退下吧。”

      邱莹莹知道,种子已经播下。皇帝需要时间消化。她恭敬退下,背后那道目光,良久未散。

      第三节夜探与警示

      当夜,邱莹莹在住所灯下梳理白日之事,忽闻窗棂极轻地响了三下,两长一短。她心中一动,这是徐异通过特殊渠道告知的紧急联络信号。

      她吹灭灯火,悄声靠近窗边。只见一个黑影如狸猫般翻入,正是徐异。他一身夜行衣,脸上带着惯有的戏谑,但眼神却异常严肃。

      “小莹儿,你可是在刀尖上跳舞了!”徐异压低声音,“今日朝堂之事只是开端,刘御史那老顽固不过是个马前卒。有人要拿你作筏子,搅动风云呢!”

      “是谁?”邱莹莹心头发紧。

      “还能有谁?”徐异冷笑,“自然是那些见不得内务府、见不得皇上身边有新面孔的‘老大人’们。你动了造办处的奶酪,又得了皇上青眼,不知碍了多少人的眼!满德坤那老狐狸,表面按兵不动,背地里也没少推波助澜。”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更要紧的是,皇上近来为鸦片之事心力交瘁,情绪极不稳定。你今日那番话,虽看似谨慎,但已触及核心。有人若借此构陷你‘妄议朝政’、‘勾结外夷’(指你提及西洋书籍),你便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邱莹莹倒吸一口凉气,她确实低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那我该如何?”

      “偃旗息鼓,暂避锋芒!”徐异果断道,“造办处的事,能放则放,尤其涉及银钱、与外朝有牵连的,一概不要沾手。皇上若再问及国事,只答不知,或往‘节用’、‘爱民’这些大而空的方向说。切记,在你羽翼未丰之前,‘藏拙’比‘显聪’更重要!”

      徐异的话虽不中听,却是一针见血的忠告。邱莹莹深知,这是江湖生存的智慧。

      “我明白了。多谢你冒险前来。”

      “谢什么?”徐异又恢复了玩世不恭的样子,“少爷我还等着看你把这紫禁城搅个天翻地覆呢,可别这么快就折了。”说完,他身形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中。

      徐异的警告让邱莹莹彻夜难眠。她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策略过于激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取巧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第四节转向与深耕

      次日开始,邱莹莹悄然改变了行事风格。

      在造办处,她不再主动揽事,对于有争议的项目,一律以“需请示上峰”或“依例办理”推脱。将主要精力转向那些不涉及核心利益、却能提升效率的“技术改良”上。

      她牵头整理了造办处积压多年的器物图样,进行编号归档,便于查阅;她改进了物料领取流程,减少了等待和损耗;她甚至利用闲暇,指导工匠尝试了一些新的颜料调配方法,提升了画作色泽的持久度。

      这些工作琐碎,不显山露水,却实实在在地改善了运作,让程经承等务实派官员暗暗点头,也让想抓她把柄的人无处下手。

      在御前,当道光帝再问及一些敏感话题时,她不再展开,只是恭敬回答:“皇上圣明,自有决断。奴才愚钝,只知尽心办好差事,为皇上分忧便是。”

      道光帝何等精明,立刻察觉了她的变化。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并未点破,反而问了几个关于宫内灯具节能、纸张循环利用的具体问题。邱莹莹这才谨慎作答,只谈技术,不论其他。

      这种转变,看似是退缩,实则是以退为进。邱莹莹在积蓄力量,等待更适合的时机。她将徐异的警告、伊尔根成格的赠书、长孙炳的关怀、左丘刀的守护,以及道光帝那复杂难测的态度,都化为冷静思考的养分。

      她像一株植物,将根须更深地扎进紫禁城的土壤,同时将枝叶暂时收敛,以抵御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她知道,鸦片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帝国的命运和她个人的命运,即将被卷入更大的历史洪流。在此之前,她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坚韧,更有价值。

      养心殿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邱莹莹窗前的剪影,也总是很晚才熄灭。一大一小两盏灯,隔着重重宫墙,仿佛在无声地较量,又仿佛在共同应对那漫无边际的、沉沉的夜色。

      山雨,欲来了。

      ------

      (第九章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