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第十章虎门烟起

      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夏之交,一道震动朝野的消息如同惊雷,由六百里加急传入紫禁城——钦差大臣林则徐,于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洋商鸦片两万余箱!

      消息传开,有人拍手称快,誉林则徐为民族英雄;有人忧心忡忡,恐此举招致洋人报复。紫禁城内的空气,骤然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第一节御前惊雷

      这日,邱莹莹正于造办处档房核算一批用于修缮奉先殿的楠木料单,忽闻外面脚步声杂乱,有小太监尖着嗓子奔走相告:“广东的折子!林大人……林大人把洋人的烟给烧了!”

      邱莹莹手中的朱笔一顿,一滴殷红的墨点滴在宣纸上,迅速晕开,如同血渍。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她知道,这并非胜利的凯歌,而是战争即将爆发的序曲。历史的巨轮,正以无可阻挡之势,碾压过来。

      片刻之后,养心殿传来旨意,急召几位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议事。整个下午,养心殿方向气氛凝重,进出的大臣们个个面色严峻。傍晚时分,又有小道消息传出,皇上在殿内发了雷霆之怒,摔了茶盏,斥责某些大臣畏首畏尾,毫无担当。

      邱莹莹心绪不宁地回到住所。她知道,道光帝此刻正处在极度矛盾之中:他支持禁烟,渴望维护天朝尊严,却又对“船坚炮利”的传闻心存忌惮,更对国库空虚、武备松弛的现状心知肚明。这种焦虑和无力感,必然会影响到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果然,翌日,邱莹莹被传至养心殿。并非问话,而是道光帝命她协助整理近年来所有关于广东海防、西洋船只、以及户部钱粮收支的奏报存档。这显然是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做准备。

      邱莹莹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看到了更多触目惊心的细节:水师战船年久失修,火炮射程不及英舰,官兵吸食鸦片者众,沿海炮台形同虚设……一幅帝国暮年的颓败图景,在她面前徐徐展开,比她从历史书上读到的,更加具体,更加令人窒息。

      她默默地整理、归类、摘要,将关键数据清晰地罗列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她极力克制着运用现代知识进行分析的冲动,只是客观呈现事实。但偶尔,当她将一份描述英舰火炮射程远超清军水师旧炮的奏报,与一份请求拨款更新军备却被户部以“度支维艰”驳回的奏折放在一起时,她会忍不住抬头,飞快地瞥一眼龙椅上那位眉头紧锁的皇帝。

      道光帝有时会注意到她的目光,那眼神复杂难言,有疲惫,有挣扎,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她工作效率的依赖。

      第二节宫墙内外

      虎门销烟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了紫禁城内外层层波澜。

      宫内的气氛明显压抑了许多。妃嫔们闲聊时,也少了往日的轻松,多了几分对“洋鬼子”是否会打过来的隐忧。太监宫女们更是噤若寒蝉,行事格外小心,生怕触怒因国事烦忧而脾气愈发阴晴不定的皇帝。

      邱莹莹的处境也变得微妙。之前针对她“女官”身份的非议,在迫在眉睫的国难面前,暂时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审视:这个以“奇巧”著称的女子,在真正的国家危机面前,能有何作为?

      长孙炳通过隐秘渠道送来的信,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激愤与对邱莹莹的深切担忧。“……林公此举,大快人心!然庙堂之上,主和之声不绝,实令人愤懑!莹妹身处宫禁,万望珍重,勿要以身涉险,朝堂之事,非我等可妄议……”字里行间,是传统士大夫的忠君爱国,以及对心上人身处险境的无力感。

      徐异的联络则更加直接和……危险。他竟设法弄到了一份英商发行的、报道虎门销烟事件的英文报纸的译稿(显然是通过伊尔根成格之类的渠道),悄悄塞给邱莹莹。报纸上充斥着对清朝的蔑视和战争叫嚣。“小莹儿,看明白了吗?洋人不是来朝贡的,是来抢钱的!这仗,怕是躲不掉了。你那皇帝老儿,现在怕是肠子都悔青了。”徐异的语气带着惯有的嘲讽,却也透露出对局势的清醒认识。他甚至暗示,他在东南沿海的“朋友们”已经开始做些“准备”了,言语间模糊地提及了走私火器、搜集情报等事,让邱莹莹心惊肉跳。

      左丘刀依旧沉默,但他值守宫禁的班次明显增加了,巡逻经过造办处的频率也更高。偶尔与邱莹莹视线交汇,他总会微微颔首,那坚定沉稳的目光,是她在这动荡不安中难得的慰藉。

      最让邱莹莹意外的是伊尔根成格。他竟通过内务府的关系,以“进献新式航海仪”为名,获得了一次觐见道光帝的机会。觐见后,他设法给邱莹莹递了句话,内容极其简短,却意味深长:“风暴将至,旧船难御新风浪。早做打算。” 这已近乎赤裸的提醒和暗示。

      第三节 “风帆”与“算盘”的较量

      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广东方面不断有冲突消息传来,英舰频繁挑衅,沿海局势一触即发。

      这日,道光帝召见军机大臣后,心情似乎极其恶劣,独自在暖阁内对着一幅巨大的沿海舆图长吁短叹。恰逢邱莹莹送交整理好的档案摘要。

      皇帝的目光落在舆图上标注的几处水师驻防点,忽然问道:“邱莹莹,你整日与数字器物打交道。依你之见,若……若与英夷在海上交锋,我朝水师,胜算几何?”

      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直接评价军队战斗力,稍有不慎便是杀头之罪。

      邱莹莹扑通跪下,冷汗瞬间湿透内衫:“皇上!奴才万万不敢妄议军国大事!水师将士忠勇,仰赖皇上天威……”

      “朕准你说!”道光帝打断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烦躁,“朕要听实话!不是那些奴才们的阿谀之词!”

      邱莹莹知道躲不过了。她心一横,伏地道:“奴才愚见,不敢言胜算,只……只敢以器物之理妄加揣测。譬如……譬如搏击,若一方臂长力强,另一方臂短力弱,则弱者需倚仗灵巧与地利……奴才近日整理旧档,见康熙年间,圣祖仁皇帝于澎湖之战,亦非全凭船炮,更有诱敌深入、火攻奇袭之法……”

      她绝口不提“必败”,而是巧妙地将问题转化为战术选择。她暗示清军船炮不如人(臂短力弱),但可以借鉴历史经验(康熙旧事),发挥本土作战优势(灵巧与地利),采用灵活战术(诱敌、火攻)。这既点出了残酷的现实,又给皇帝留了一丝希望和思考的方向,将单纯的装备对比,引向了更复杂的战略层面。

      道光帝死死盯着她,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她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还藏着什么。良久,他重重叹了口气,挥挥手:“退下吧。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朕之耳,若有半句外传……”

      “奴才明白!奴才告退!”邱莹莹如蒙大赦,几乎是踉跄着退出了养心殿。

      这次对话,让她清晰地感受到道光帝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无力。他渴望胜利,渴望维护天朝尊严,却又对现实感到绝望。

      第四节裂痕与微光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军舰队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兵锋直指天津大沽口,威胁京城!

      消息传来,清廷震动,主和派势力迅速抬头。道光帝在巨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恐慌下,态度发生动摇,下令将林则徐、邓廷桢等主战派革职查办,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天津与英军谈判。

      这一决定,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邱莹莹在整理奏章时,看到了太多言辞激烈、反对妥协的奏折,也看到了琦善等人描述的英军“船坚炮利”、不可战胜的奏报。

      一日,邱莹莹奉命将一叠关于谈判进展的奏报送至养心殿。进入暖阁时,她看见道光帝正对着一份地图发呆,背影显得异常佝偻和苍老。地上,散落着几份被揉皱的奏折,似乎是主战派官员痛斥妥协政策的谏言。

      皇帝没有回头,声音沙哑地问道:“邱莹莹,你说……朕罢黜林则徐,是对,是错?”

      邱莹莹心中巨震。这个问题,比评价军力更加凶险!这是要她评判皇帝的决策!

      她跪在地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知道,一句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沉默良久,她终于艰涩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皇上……奴才以为,对错……并非当下所能论断。林公忠心可鉴,然……然形势比人强。皇上罢黜林公,非为否定其志,实为……实为缓兵之计,为天下苍生争取喘息之机。是非功过,唯有待……待尘埃落定之后,由后人……由史书评说。”

      她没有直接回答对错,而是将道光帝的决策解释为一种在巨大压力下的无奈选择(缓兵之计),并将最终评判权推给了“后人”和“史书”。这既没有违心赞同,也没有冒死直谏,而是在极度困境中,找到了一种近乎哲学层面的、悲悯的理解。

      道光帝猛地转过身,眼中布满了血丝,死死地盯着她。那目光中,有愤怒,有悲哀,也有一种……被说中心事的复杂情绪。他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无力地挥了挥手。

      邱莹莹退出养心殿,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她知道,一道深刻的裂痕,已经在这个帝国,也在她和这位皇帝之间,悄然产生。

      然而,就在这一片压抑和绝望之中,她并未完全放弃。她利用造办处的资源,以“改良宫内防火设施”为名,悄悄地试验一些简单的、基于化学原理的灭火剂和信号传递方法(利用不同金属燃烧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她知道这些微不足道,但这是她唯一能做的、指向未来的准备。

      战争的阴影笼罩着紫禁城,但也让一些原本不可能的合作露出了萌芽。徐异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给她送来了一些沿海传回的、关于英军火炮参数和战术特点的零星信息,虽然粗浅,却弥足珍贵。伊尔根成格也似乎更加活跃,他与某些试图了解西洋技术的低级官员接触增多。

      邱莹莹如同一株在巨石缝隙中艰难求存的野草,在绝望的黑暗中,努力捕捉着任何一丝可能的微光。她知道,漫长的黑夜,才刚刚开始。

      ------

      (第十章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