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御前对 ...


  •   第七章御前对

      引阅的日子,终于在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氛围中到来。天色未明,留牌秀女们便被唤起,沐浴更衣,梳妆打扮。香粉的气息弥漫在狭小的宫苑里,却压不住那份深入骨髓的惶恐与期待。每个人都像即将被送上祭坛的羔羊,竭力用最光鲜的羽毛装饰自己,等待命运之手的挑选。

      邱莹莹拒绝了宫女为她敷上浓艳的胭脂,只薄施粉黛,依旧穿着那身素雅的湖蓝色旗袍,只在发间多簪了一朵小小的、绒制的淡黄色宫花,以示庄重。她的平静与其他秀女的激动或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已打定主意,今日不求脱颖而出,但求“平稳落地”——以一种符合她“人设”的方式,被排除在妃嫔名单之外。

      第一节太后审视

      最终引阅在慈宁宫进行。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檀香袅袅。宝座上,坐着当朝皇太后,一位面容慈祥却目光如炬的老妇人。她的身旁,空着皇帝的龙椅。两侧侍立着后宫位份较高的妃嫔,皆是锦衣华服,珠翠环绕,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下方垂首肃立的秀女们,带着审视、比较,以及不易察觉的敌意。

      秀女们按旗籍批次上前,跪拜,报名,然后低头静立,承受着来自上方的目光洗礼。太后偶尔会问一两个问题,多是关于家世、女红、读过什么书,语气温和,但每个问题都暗藏机锋。被问到的秀女无不紧张应对,力求展现最完美的一面。

      轮到邱莹莹这一排时,她能明显感觉到,殿内的关注度提升了不少。显然,她上次在复选时的“壮举”,早已传遍宫闱。

      “镶黄旗,钮祜禄氏,凌柱之女。”她依礼报上名号,声音平稳,不高不低。

      太后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人。“抬起头来,让哀家瞧瞧。”太后的声音依旧温和。

      邱莹莹依言抬头,目光谦卑地垂视下方,但仪态从容。

      “嗯,模样倒是周正,瞧着也稳重。”太后微微颔首,似乎对她低调的打扮有几分好感,“听说你于经营之道,颇有些心思?”

      来了!关键问题!邱莹莹心中凛然,恭敬回答:“回太后娘娘话,奴才愚钝,只因家道中落,迫于生计,胡乱琢磨些小玩意儿,实在当不起‘经营之道’四字,只是不忍见家仆劳苦,聊以贴补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她再次强调“迫于生计”和“小玩意儿”,将姿态放到最低。

      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叹道:“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持家不易。女子有此心,便是好的。”这话听起来是夸奖,但邱莹莹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太后认可的是她“持家”的品德,而非“才能”,这更倾向于将她定位为一个合格的、或许可以指婚给宗室子弟的“贤内助”,而非皇帝身边有“特殊用途”的人。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唱喏:“皇上驾到——”

      所有人再次起身跪迎。道光帝迈步而入,向太后行礼后,在龙椅上坐下。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在邱莹莹身上并未多做停留,仿佛她与其他秀女并无不同。

      引阅继续。但自从皇帝到来,太后的问话便少了许多,似乎将主导权交给了皇帝。而道光帝却一直沉默,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扳指,让人猜不透心思。

      第二节帝心难测

      一批又一批的秀女被引入、审视、带下。有人被当场指婚给亲王贝勒,有人被留用宫中(意味着可能成为妃嫔),更多的人则被“撂牌子”赐花,意味着落选,可以回家自行婚配。

      气氛越来越紧张。邱莹莹的心也渐渐提起。皇帝一直不表态,这绝非好事。

      终于,轮到了她们这一排最后几人。就在主持太监即将唱名下一批时,一直沉默的道光帝忽然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钮祜禄氏。”

      邱莹莹心头一跳,立刻出列,跪倒在地:“奴才在。”

      “你上前来。”道光帝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邱莹莹依言,膝行上前几步,在御阶下重新跪好。她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如同实质般的目光,尤其是那些妃嫔们,目光中充满了探究和警惕。

      道光帝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对身旁的大太监低声吩咐了一句。大太监躬身领命,很快,两名小太监抬着一个小几案放在邱莹莹面前,案上摆放着几样东西:一匹颜色黯淡的江南官绸,一本略显陈旧的《大清会典》户部卷,还有一套普通的文房四宝。

      殿内众人皆露疑惑之色,不明白皇帝意欲何为。太后也微微侧目,看向皇帝。

      道光帝这才将目光投向下方跪伏的邱莹莹,缓缓开口,问出的问题却石破天惊,完全超出了所有秀女乃至后妃们的认知范畴:

      “钮祜禄氏,你善于经营。朕且问你,倘若朕将这匹官绸交予你发卖,标价十两银。然市井之中,同等绸缎仅售八两。你当如何,方能售出,且不致亏损?”

      嗡!殿内响起一片极力压抑的惊呼声!皇帝竟然在选秀引阅的场合,问一个待选秀女商业问题?!这简直是闻所未闻!太后微微蹙眉,但并未出声阻止。妃嫔们更是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邱莹莹也是心中巨震!但她瞬间明白,这是考验,也是她一直等待的机会!皇帝不是在选妃,他是在面试!面试一个他可能需要的“特殊人才”!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直接降价至八两以下必亏,硬卖十两肯定无人问津。关键在于挖掘产品差异化价值,或者改变销售模式。

      她深吸一口气,不再伪装怯懦,抬起头,目光清亮地看向皇帝,声音清晰而沉稳:“回皇上,奴才浅见,若此绸与市井绸缎品质无异,强售十两,确然困难。奴才或可尝试三法。”

      “其一,明示价值:此乃官绸,或可请内务府出具一纸文书,言明其贡品来源、织造工艺特殊之处,使其区别于凡品,赋予其‘身份’,或可吸引好颜面、重官货之买家。”

      “其二,附加增益:不降绸价,但附赠些许小物,例如奴才所制之‘莹心海棠蜜’一小瓶,或可裁制一方帕子随赠,使买家觉十两银得了绸缎外加心意,感觉物超所值。”

      “其三,另辟蹊径:若前两法仍不行,或可寻典当行或与熟悉之布庄合作,以略高于八两之价批量转售,虽单利微薄,但求快速回本,以便资金周转,另作他图。具体需视情况权衡利弊。”

      她条理清晰,一口气说出三种策略,涉及品牌包装、捆绑销售、渠道合作等现代营销理念,虽用词古雅,但其核心思想已远超这个时代普通商贾的认知。

      殿内一片寂静。妃嫔们听得云里雾里,但太后和几个有地位的太妃眼中却露出了惊讶之色。此女思路之清晰、反应之敏捷,确实非同一般。

      道光帝面无表情,手指依旧摩挲着扳指,继续问道:“哦?若朕要你为国库开源,除却加赋之外,尚有他法否?你姑且言之,不必拘泥。”

      问题升级了!从微观经营上升到宏观财政!这已完全是朝堂策论的范围!连太后都忍不住出声提醒:“皇帝,此乃国政,是否……”

      道光帝摆了摆手,目光仍锁定邱莹莹:“朕准她姑妄言之,尔等也姑妄听之。”

      压力再次回到邱莹莹身上。她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回答得好,或许能彻底改变命运;回答不好,之前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她斟酌着用词,极其谨慎地答道:“皇上恕罪,奴才闺中女子,安敢妄议国政。只是……只是曾听先父谈及,开源之法,或可在‘节流’与‘兴利’二字上着想。”

      “节流,譬如审核各项开支,汰减冗余,杜绝中饱;兴利,则……则或可鼓励百姓垦荒种植经济作物,或可适当规范某些贸易,抽取厘金,或可仿效前朝,尝试由官局发行信誉卓著的纸钞(她极其小心地提及,深知此事敏感)……然此皆奴才道听途说之浅见,具体施行千头万绪,非奴才所能妄测。一切还需皇上与诸位大人乾坤独断。”她将所知的一些现代财政概念包装在极其模糊和保守的语言中,最后不忘强调这是“道听途说”和“非所能测”,完美规避了干政的风险。

      道光帝听完,久久不语。他深邃的目光凝视着邱莹莹,仿佛要通过她的眼睛,看穿她灵魂深处所有的秘密。大殿内静得可怕,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三节尘埃落定

      不知过了多久,道光帝终于移开了目光,转向身旁的皇太后,语气恢复了平常的淡然:“皇额娘,您看此女如何?”

      太后深深看了邱莹莹一眼,又看向皇帝,缓缓道:“皇帝心中有数即可。此女……心思机巧,确与寻常女子不同。”

      道光帝微微颔首,重新将目光投向殿下跪着的秀女们,却不再看邱莹莹,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问答从未发生过。他依着名册,又指了几桩婚事,撂了几块牌子。

      最终,轮到了邱莹莹。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道光帝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如同最终的判决,响彻大殿:

      “镶黄旗钮祜禄氏,性资敏慧,颇谙庶务。着免选妃嫔,擢入养心殿造办处,赏六品掌案女官衔,随侍御前,协理宫中部分用度器物之事。钦此。”

      旨意一下,全场皆惊!

      免选妃嫔!擢升女官!六品掌案!随侍御前!

      这道旨意,完全打破了常规!清朝后宫虽有女官制度,但多为管理宫女事务,品级不高,且少有直接“随侍御前”协理器物用度的!这等于为邱莹莹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一个可以接近权力核心,却并非妃嫔身份的“技术官僚”!

      邱莹莹心中一块巨石轰然落地!赌赢了!她成功了!她用自己的“奇巧”和“急智”,成功地将自己从妃嫔的候选名单中剥离出来,赢得了相对的自由和一个可以发挥所长的平台!

      “奴才……叩谢皇上天恩!叩谢太后娘娘恩典!”她压下心中的狂喜,规规矩矩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道光帝看着她,眼中终于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波动,那似乎是一种……对于找到一件“有用工具”的满意?他挥了挥手:“谢恩吧。三日后,至造办处上任。”

      “嗻!”

      引阅结束。邱莹莹随着众人退出慈宁宫。阳光刺眼,她微微眯起眼,看着紫禁城湛蓝的天空,第一次觉得,这四方的天,似乎也并非全无出路。

      她,邱莹莹,穿越到大清,最终没有成为后宫佳丽三千之一,却成了紫禁城里一位前所未有的……六品女打工人。

      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至少,她为自己闯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与道光帝的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而这道惊世骇俗的旨意,必将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在前朝后宫,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

      ------

      (第七章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