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西苑对 ...


  •   ------

      第三章西苑对

      传旨太监离去后,小院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李嬷嬷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被邱莹莹用力扶住。老仆脸上没有喜悦,只有无尽的惶恐:“姑娘……皇上、皇上怎么会……这、这是福是祸啊?”

      邱莹莹的心也跳得如同擂鼓。这道口谕太不寻常了!清朝皇帝,尤其是以节俭、保守著称的道光帝,怎么会突然对一个破落旗女的小生意感兴趣?还上升到“格物”的高度,要亲自召见“陈述心得”?

      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分析各种可能性:

      1. 有人举荐?是谁?长孙炳?他父亲是汉官,或许有机会在御前提到?但语气不像。徐异?他虽交游广阔,但直接接触到皇帝并推荐一个女子,可能性不大。左丘刀?级别不够。伊尔根成格?他一个外商,更难直接面圣。满德坤?他上次还想强取豪夺,更不可能好心举荐。

      2. 偶然得之?口谕说“日前偶见”。她的“莹心”产品已经流入到足以被皇帝“偶见”的层次了?是哪个环节?是长孙炳送给他座师?还是徐异那帮纨绔子弟中有人献给了宫里的贵人?亦或是……伊尔根成格通过他的渠道送进去的?

      3. 皇帝的真正意图?真的只是对“格物”感兴趣?道光帝在位期间,确实提倡过节俭,对一些实用技术有关注(如河工、农具),但绝非开明到会专门召见一个女子讨论这个。更可能的是,这是一种试探。试探她的背景?试探她与朝中某些势力的关系?或者,只是皇帝一时兴起,想找个新鲜玩意儿解闷?

      无论哪种可能,这次觐见都至关重要,吉凶难料。表现得好,或许真能一步登天,摆脱选秀的命运;表现得不好,或者触怒龙颜,那就是灭顶之灾。

      “嬷嬷,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邱莹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既然皇上召见,我们只能尽力应对。您别怕,一切有我。”

      当务之急,是做好准备。她需要一份能在御前应对的“陈述稿”,既要展现价值,又不能过于惊世骇俗;既要迎合皇帝可能的需求,又要巧妙地规避风险。

      她立刻开始了准备:

      ? 情报收集:她让李嬷嬷想办法,花重金(几乎是她们目前的大部分积蓄)去找熟悉的旧仆打听,最近宫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关于皇上心情、朝堂动向的消息。同时,她再次请长孙炳帮忙,了解道光帝近期公开表现出来的对哪些具体事务感兴趣(比如除了鸦片,是否还有漕运、盐政等方面的烦恼)。她需要找到皇帝当前的“痛点”。

      ? 内容准备: “陈述心得”不能只讲怎么做果酱、酸梅汤。必须拔高,但要拔高到恰到好处。她决定将主题定为“于细微处见实用,以巧思节用富民”。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些小的技术改良和经营巧思,可以在不增加百姓负担、不耗费国帑的情况下,改善生活,甚至创造价值。这正好契合道光帝崇尚节俭的执政风格。

      ? 具体案例:她准备用自己做的几件事作为案例:

      1. 果酱/饮子:重点讲如何利用本地、廉价、易得的水果原料,通过简单的加工方法,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产品,从而“变废为宝”,增加收入。引申到如果推广此法,或可帮助一些贫困旗人家庭改善生计。

      2. 正在研发的肥皂:强调其去污能力强,相比传统的皂荚和猪胰子更卫生、耐用,有利于改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这可隐约挂钩“民生”)。

      3. (谨慎提及)对某些农具/织机的粗浅想法:表示自己只是“瞎想”,比如是否能让纺车效率更高一点,是否能有更省力的灌溉工具等,以此暗示自己有点“格物”的脑子,但绝不深入,留有余地。

      ? 风险规避:

      ? 绝不主动提及朝政,尤其是鸦片等敏感话题。

      ? 态度要谦卑,始终强调自己是“闺中浅见”、“小打小闹”,一切灵感源于“圣贤书教诲”和“体察民生疾苦”。

      ? 如果皇帝问及来源,就推给“已故父亲留下的杂书”和自己“病中无聊的瞎琢磨”。

      ? 准备好一份“小礼物”:一套精心包装的“莹心”产品(果酱、饮子、以及第一块成功制成的肥皂),但呈递与否,要看现场气氛。

      三天时间,邱莹莹废寝忘食地准备,反复推敲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答。她知道,这可能是她穿越以来,甚至是决定她未来命运的最重要的一场“面试”。

      第四节:天颜咫尺

      觐见的日子到了。

      天不亮,邱莹莹就在李嬷嬷的帮助下梳洗打扮。不能穿得太华丽(不符合她破落的家境和皇帝节俭的喜好),也不能太寒酸(面君是大事)。她选了一身半新不旧的藕荷色缎面旗袍,颜色素雅,只在衣襟和袖口绣了几朵淡雅的缠枝莲。头发梳成简单的两把头,只簪了一根素银簪子,薄施脂粉,尽量显得干净、清爽、稳重。

      宫里派来的马车准时到达。一路无话,邱莹莹默默打量着清晨的北京城,看着马车驶过寂静的街道,穿过一道道宫门,最终在西苑门口停下。

      西苑并非紫禁城核心区域,气氛相对轻松一些,但皇家威仪依旧无处不在。高大的宫殿,精致的园林,肃立的侍卫和太监,一切都无声地诉说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她被引路的太监带入一处临水的轩馆。馆内陈设简洁,却透着不凡的品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书卷气。

      等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外面传来脚步声和太监低声的通报。邱莹莹立刻屏息凝神,垂首肃立。

      一个身影走了进来,在她前方不远处坐下。

      “抬起头来。”一个略显疲惫、但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响起。

      邱莹莹依言缓缓抬头,飞快地、谨慎地瞥了一眼,然后迅速垂下目光。她看到了一个穿着石青色常服、面容清癯、看上去约莫五十岁上下的男子。他眉头微蹙,眼神锐利而深邃,带着一种长期忧心国事留下的沉重感,但目光扫过她时,似乎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好奇。这就是道光帝旻宁,大清朝如今的统治者,一个正处于帝国由盛转衰节点上的、内心充满矛盾和焦虑的皇帝。

      “奴才钮祜禄氏,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邱莹莹依着李嬷嬷紧急教导的礼仪,规规矩矩地行大礼。声音尽量保持平稳,带着恰到好处的敬畏。

      “嗯,起来回话吧。”道光帝的声音平淡,听不出喜怒,“听说你弄的那些小食饮品,颇有些巧思?朕近日忙于政务,颇觉烦闷,倒想听听你这闺阁女子,有何别致见解。”

      开场白很直接,甚至带着点随意,但这随意背后是巨大的压力。

      邱莹莹深吸一口气,按照准备好的思路,开始陈述。她没有一开始就讲大道理,而是从具体的小事说起,比如如何发现海棠果落地浪费可惜,如何尝试熬制,如何调整糖和果酸的比例使其风味更佳,又如何想到用简单包装提升价值。她语气平和,条理清晰,就像在讲述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道光帝起初只是随意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但听着听着,他敲击的手指慢了下来。这个女子,言语间没有寻常闺秀的扭捏,反而有一种罕见的条理性和务实感。她讲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实实在在的“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

      当邱莹莹讲到利用猪油和碱面制作肥皂,提到其去污力强、有利于洁净防病时,道光帝忽然开口打断:“哦?你说此物利于洁净防病?此言可有依据?”

      邱莹莹心中一动,机会来了!她谨慎地回答:“回皇上,奴才愚见。医书有云,‘病从口入’。寻常皂荚去污之力有限,若以此改良之皂勤加洗涤,或可减少污秽沾染饮食器皿,于预防时疫瘴气,或有些许微末之功。奴才只是臆测,并无实据,请皇上恕罪。”她把卫生与防病做了个模糊的关联,既点了题,又不敢把话说满。

      道光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近年来为各地频发的瘟疫灾荒头疼不已,邱莹莹这话,无意中触动了他的一根心弦。节俭实用,还能利于民生,这很符合他的胃口。

      “你一个旗人女子,不想着针织女红,倒琢磨这些匠人之事,倒是稀奇。”道光帝的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些。

      邱莹莹立刻抓住机会表态:“奴才不敢。奴才深知旗人当以骑射为本。只是家道中落,见生计艰难,故胡思乱想,希望能略尽绵力,补贴家用,不敢有辱旗人身份。一切不过是迫于生计的小聪明,登不得大雅之堂。”她再次强调“迫于生计”和“小聪明”,以示谦卑和无奈。

      “迫于生计……”道光帝重复了一句,目光扫过她洗得发白的旗袍袖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旗人生计问题,正是他心头一大患。这个女子,似乎无意中触碰到了另一个让他焦虑的点。

      接下来的问答,道光帝问得更细了,比如果酱的成本利润,酸梅汤的销售情况,甚至问了她对市面上其他类似商品的看法。邱莹莹一一谨慎作答,数据清晰,分析合理,完全不像一个深闺少女,倒像一个精明的掌柜。

      道光帝越听越是惊异。此女不仅有点巧思,更有一种难得的、近乎商贾的算计能力!这在满洲贵女中,简直是异类。但奇怪的是,他并不觉得厌恶,反而有种新奇感。在充斥着陈腐奏章和无休止党争的朝堂之外,听到这样务实、甚至带着点“铜臭味儿”的算计,竟让他感到一丝别样的……轻松?

      “你读过书?”道光帝忽然问。

      “回皇上,奴才父亲在世时,教奴才认得几个字,读过《女诫》、《内则》些许。”邱莹莹小心地回答,绝口不提其他。

      道光帝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他看得出来,此女的见识,绝非读几本《女诫》就能有的。

      觐见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当邱莹莹终于陈述完毕,屏息凝神等待裁决时,道光帝沉默了片刻。

      轩馆里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终于,道光帝开口了,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钮祜禄氏,你这些心思,用于闺阁之内,是小道;若能推而广之,惠及百姓,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邱莹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朕看你于这些庶务,确有些歪才。”道光帝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选秀之期将至,你便安心备选吧。至于你鼓捣的这些玩意儿……朕准你继续做着,也算给旗人女子们做个榜样,知道节俭持家、自谋生计的道理。退下吧。”

      “奴才叩谢皇上恩典!”邱莹莹再次行礼,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安心备选”……皇帝还是没有放过她!他认可了她的“歪才”,却依然要将她纳入秀女的轨道。这意味着,她之前的冒险和努力,似乎并没有改变最根本的命运。皇帝只是把她当成了一个有点新奇、可以允许其存在的小玩意儿?还是另有深意?

      她恭敬地退出了轩馆,背后那道深邃的目光,似乎一直跟随着她。

      走出西苑,坐上回府的马车,邱莹莹才感到一阵虚脱。刚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耗尽她的心力。

      这次觐见,表面看似乎平稳度过,还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特许经营”,但她知道,真正的危机并未解除,反而可能更深了。道光帝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她的不寻常。他最后那句“安心备选”,是命令,还是……警告?

      她原本想利用这次觐见摆脱选秀,结果却似乎被一道无形的枷锁捆得更紧。皇帝注意到了她,但这注意,是福是祸?

      马车驶过繁华的街市,邱莹莹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为生计奔波的人群。这个时代,这个帝国,就像一辆驶向未知深渊的马车,而她,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已经被卷入了车厢,坐在了距离驭手(皇帝)不远的位置。

      下一步,该怎么办?是继续挣扎,还是暂时顺从,等待新的时机?

      她知道,与道光帝的第一次交锋,只是开始。真正的惊心动魄,还在后面。而选秀,这个曾经最大的威胁,现在看来,或许会成为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舞台。

      她的穿越人生,注定无法平静。

      ------

      (第三章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