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第 57 章 ...


  •   第五十五章太子册封

      吉日选定,太子册封大典的筹备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紫禁城内,处处张灯结彩,焕然一新,洋溢着盛大而庄重的节日气氛。礼部、内务府、銮仪卫等各司其职,忙得脚不沾地,确保大典万无一失。这场典礼,不仅是确立国本的仪式,更是新朝气象的一次集中展示,关乎皇家体面,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坤宁宫内,邱莹莹同样忙碌异常。作为太子的嫡母和当朝皇后,她在大典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仪容、举止、言谈,都需符合最严格的规范。内务府送来了为册封大典特制的皇后礼服和凤冠,比以往任何场合的服饰都要隆重华美,珠翠环绕,刺绣繁复,象征着无上的尊荣。

      挽春和拂冬小心翼翼地伺候邱莹莹试穿礼服,佩戴凤冠。当那一身明黄绣金凤的朝服加身,沉重的九龙四凤冠戴在头上时,邱莹莹望着镜中那个威仪赫赫、母仪天下的身影,竟有一瞬间的恍惚。曾几何时,她还是那个在绛雪轩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小小才人,如今却已站在了这帝国女性的巅峰,即将见证自己的养子成为国之储君。这其中的艰辛与波折,唯有她自己知晓。

      “娘娘,您真美……”拂冬看着镜中的皇后,由衷地赞叹道,眼中闪着泪光。

      邱莹莹轻轻抚过礼服上精致的刺绣,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她深吸一口气,对镜中的自己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历经风雨后的沉静与坚定:“美不美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今日之后,稷儿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

      册封大典当日,天还未亮,邱莹莹便已起身。沐浴、熏香、梳妆、更衣……每一道程序都极其繁琐,由礼部派来的女官和内廷有经验的嬷嬷共同操持。当她终于装扮停当,端坐于坤宁宫正殿等候时,天色已微明。

      吉时一到,钟鼓齐鸣,响彻云霄。皇帝焉孔咏身着十二章纹衮服,乘坐龙辇,先行前往太庙告祭祖先。随后,太子仪仗启动。年仅四岁的皇子稷,穿着特制的太子礼服,乘坐金辇,在浩浩荡荡的仪仗护卫和东宫属官的簇拥下,从坤宁宫出发,前往太和殿。邱莹莹作为皇后,乘坐凤辇紧随其后,再后面是依照品级排列的妃嫔、命妇和文武百官的队伍。整个队伍绵延数里,旌旗招展,威严肃穆,蔚为壮观。

      太和殿前,早已百官云集,宗室勋贵、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鸦雀无声。当皇帝御驾率先抵达,升坐金銮宝座之后,太子金辇和皇后凤辇也相继到达。

      邱莹莹在女官的搀扶下步下凤辇,她目光平视,步履沉稳,沿着铺着红毯的御道,走向太和殿。她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敬畏的、羡慕的、审视的、复杂的……但她心静如水,面容沉静,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而从容。今日,她不仅是皇后,更是太子的母亲,她必须展现出无可挑剔的威仪与气度。

      进入太和殿,殿内庄严肃穆,香烟缭绕。皇帝高坐于上,目光威严。邱莹莹依制行至御座左下方预设的凤座前,端庄落座。随后,太子稷儿由东宫太监引领,步入大殿。孩子虽年幼,但经过事先严格的教导,此刻也显得十分乖巧,在赞礼官的唱喏声中,像模像样地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接着,宣册官高声朗读册立诏书,文辞骈俪,昭告天下,正式册封皇四子稷为皇太子。诏书宣读完毕,由宰相亲手将太子金册、金宝奉至太子面前。稷儿在太监的提示下,双手接过,再次叩谢皇恩。

      “臣妾/儿臣叩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邱莹莹与太子一同起身,向皇帝行最后的叩拜大礼。她的声音清晰坚定,太子的童音虽稚嫩,却也响亮。

      整个仪式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繁文缛节,一丝不苟。邱莹莹始终保持着最佳的仪态,应对得体,没有丝毫差错。当她最后牵着太子稷儿的手,在百官的跪拜和山呼万岁声中,缓缓步出太和殿时,阳光正好,洒在她明黄色的朝服和太子小小的身影上,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这一刻,母仪天下,子为储君,达到了她入宫以来荣耀的顶峰。

      \\\\**

      大典之后,便是盛大的国宴。宴席设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规模宏大,款待群臣和各国使节。邱莹莹作为女主,需陪同皇帝接受众人的朝贺。她举止优雅,言谈得体,面对各国使节的恭维和群臣的敬酒,应对自如,展现了大国皇后的风范。

      宴会间隙,皇帝焉孔咏侧首,对身旁的邱莹莹低声道:“皇后今日辛苦了。太子册立,国本已固,皇后功不可没。”

      邱莹莹微微欠身,谦逊道:“陛下言重了。此乃列祖列宗庇佑,陛下圣德感天,臣妾岂敢居功?唯愿太子日后能勤学修德,不负陛下厚望。”

      焉孔咏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正在乳母照料下、好奇地看着热闹场面的太子,眼中闪过一丝温和:“太子年幼,日后还需皇后多多费心教导。”

      “臣妾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隆恩。”邱莹莹郑重承诺。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与太子稷儿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

      册封大典圆满落幕,但后续事宜依然繁多。太子正式移居东宫(定为端本宫),拥有独立的属官体系和护卫力量。邱莹莹亲自将稷儿送到端本宫,仔细查看了宫内的布置、伺候的人手,又再三叮嘱了东宫总管太监和护卫首领,务必确保太子安全,事事精心。

      回到坤宁宫时,已是夜幕低垂。卸下沉重的凤冠朝服,邱莹莹只觉得浑身酸痛,几乎虚脱。挽春和拂冬连忙上前为她按摩解乏,送上参汤。

      “娘娘,今日真是……太不容易了。”挽春心疼地说道。

      邱莹莹靠在引枕上,闭目养神,脸上带着疲惫,却也有一丝释然:“是啊,不容易。但总算是……尘埃落定了。”她睁开眼,望着跳跃的烛火,轻声道,“从今日起,稷儿便是太子了。他的人生,将完全不同。而我们……也要更加小心了。”

      太子之位,是荣耀,也是靶子。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盯着东宫,等着抓太子的错处,或者……更恶毒的阴谋。她这个皇后,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警惕。

      “娘娘放心,奴婢们定会加倍小心,护佑娘娘和太子殿下周全。”挽春和拂冬齐声道。

      邱莹莹点了点头,心中却并无太多轻松。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太子的成长之路,必将充满荆棘。而她,作为他的嫡母和最重要的保护者,必须为他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

      册封太子带来的余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逐渐显现。前朝后宫,对坤宁宫和东宫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往还有些许试探和观望的目光,如今彻底变成了恭敬与顺从。投靠、巴结坤宁宫的妃嫔和官员明显增多,送往坤宁宫和东宫的礼物也络绎不绝。

      对此,邱莹莹保持了极高的警惕。她严令坤宁宫和东宫上下,严守宫规,不得收受重礼,与各宫交往需有度,绝不允许结党营私。对于太子,她更是谆谆教诲,引导他谦逊好学,亲近师傅,远离谄媚之徒。

      同时,她并未放松对后宫的管理和对潜在威胁的监控。长春宫的万嫔(原德妃)依旧沉寂,但邱莹莹并未掉以轻心,依旧派人留意其动向。景仁宫的贤妃,则愈发深居简出,几乎成了隐形人,但邱莹莹知道,越是这样,越不能放松警惕。

      夜深人静时,邱莹莹常常会独自思索。太子册立,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皇帝春秋鼎盛,太子年幼,这其间的变数太多。她必须步步为营,为太子,也为自己,谋划一个稳固的未来。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宣纸,磨墨润笔,再次写下了那四个字:持盈保泰。

      墨迹淋漓,一如她此刻的心境。荣耀已达顶峰,但巅峰之上,往往寒风最烈。她必须时刻警醒,方能在这九重宫阙之巅,守护好来之不易的一切。太子册封,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已做好准备,迎接所有的风雨与挑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