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 43 章 ...
-
第四十一章立威立德
父亲邱明远冤案得雪,并因祸得福获得嘉奖,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虽让邱莹莹惊出一身冷汗,却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经此一事,不仅皇太后对她多了几分真正的认可与回护,前朝一些清流官员,也因邱明远的刚正不阿和皇后在背后(尽管隐晦)可能起到的正面作用,而对这位新皇后刮目相看。后宫之中,邱莹莹处事公允、善待低位妃嫔、乃至对失势的妮项棠施以援手的名声也渐渐传开,无形中提升了她的威望。
然而,邱莹莹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德妃一党虽暂时受挫,但根基犹在,绝不会甘心失败。贤妃静观其变,心思难测。而前朝那些因父亲案件被扳倒的地方势力,其背后的靠山未必肯善罢甘休。她这个皇后,依然处于风口浪尖。
年关将近,宫内各项事务愈发繁忙。祭祀、庆典、赏赐、宴席,千头万绪。这一日,内务府总管太监周全,带着几位副总管,战战兢兢地来到坤宁宫,呈上年底各项开支的总账目,以及筹备除夕、元旦大典的预算草案。
周全跪在地上,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位新皇后查账之严、理事之细,他是领教过的,丝毫不敢大意。
邱莹莹端坐凤座之上,仔细翻阅着厚厚的账册。殿内静悄悄的,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以及几个总管太监略显粗重的呼吸声。时间一点点过去,邱莹莹的目光在一项项开支上扫过,时而停顿,用朱笔轻轻圈点。
忽然,她的目光在一项名为“除夕夜各宫特殊灯笼及彩绸装饰用度”的条目上停住了。这项开支数额颇为巨大,几乎抵得上一个小型宫殿半年的用度。
“周总管,”邱莹莹放下账册,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项灯笼彩绸的开支,为何如此巨大?比之去年,竟多了三成有余。细细报来。”
周全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叩头回道:“回娘娘,今年乃娘娘正位中宫后首个新年,陛下曾有口谕,务要办得隆重喜庆,以示国泰民安。故而内务府拟定方案时,在灯笼样式、彩绸用料上,皆选了上上之品,且各宫苑悬挂数量也有所增加,意在彰显皇家气象,故……故用度有所超支。”
“哦?彰显皇家气象?”邱莹莹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本宫记得,去岁先皇后在时,新年亦办得隆重,为何未见如此靡费?莫非是觉得本宫年轻,不识物价,便可随意虚报,中饱私囊不成?”
她最后一句,语气陡然转厉,目光如电,直射向周全!
周全吓得浑身一颤,连连磕头:“娘娘明鉴!奴才万万不敢!实在是……实在是物料人工今年皆有所上涨,奴才绝无虚报啊!”他身后的几个副总管也吓得伏地不起。
“物料上涨?”邱莹莹冷笑一声,拿起另一本册子,“这是广储司近日采买各类物资的市价记录,本宫已核对过,丝绢、竹木、灯油等物,今年价格平稳,甚至因年景好,有些还略有下降!何来上涨之说?至于人工,宫内工匠皆有定例赏银,又何须额外增加这许多?”
她将册子重重放在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周全!你当本宫是那等深居宫中、不谙世事、可任尔等欺瞒的糊涂之人吗?!”
这一声厉喝,如同惊雷,在殿中炸响。周全面如土色,瘫软在地,他知道,皇后娘娘是有备而来,自己那点伎俩,早已被看得一清二楚!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周全涕泪横流,“是……是奴才糊涂!奴才鬼迷心窍!见今年用度宽裕,便……便想稍稍浮报一些,也好……也好给底下人多点赏钱,求娘娘开恩啊!”
“浮报一些?赏给底下人?”邱莹莹目光冰冷,“依本宫看,是你们这些管事的想趁机捞足好处吧!克扣底下人的例银,虚报上头开支,这等伎俩,本宫见得多了!尔等身为内务府总管,不思尽心办差,为陛下和本宫分忧,反而绞尽脑汁,盘剥牟利,损害皇家声誉,该当何罪?!”
“奴才知罪!奴才罪该万死!”周全几人磕头如捣蒜,心中充满了绝望。他们本以为新皇后年轻,好糊弄,没想到竟如此精明厉害!
邱莹莹看着脚下抖如筛糠的几人,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只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内务府积弊已久,贪墨成风,若不下重手整治,不仅宫务难以清明,皇家声誉受损,更会助长奢靡之风,耗费国帑。
她沉默了片刻,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周全几人只觉得每一息都如同一年般漫长。
终于,邱莹莹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内务府总管周全,贪墨渎职,欺上瞒下,着革去总管之职,杖责五十,罚入辛者库为奴!其贪没之银,追缴入库!副总管王德海、李福安,知情不报,亦有失察之罪,各杖责三十,降为普通太监,留内务府戴罪效力!”
这处罚,不可谓不重!尤其是对总管周全,几乎是断绝了他的所有生路!王德海和李福安也是吓得魂飞魄散,但相比周全,总算还留有一线生机。
“至于尔等空缺,”邱莹莹目光扫过剩下几个噤若寒蝉的副总管,“由原采买司管事太监赵德顺暂代总管一职,其余人等,各司其职。新年各项事宜,若再敢有丝毫差池,或让本宫发现再有贪墨情事,严惩不贷!”
“奴才……奴才叩谢娘娘恩典!定当竭尽全力,办好差事,绝不敢再有二心!”赵德顺等人连忙磕头谢恩,心中又是后怕又是庆幸,对这位年轻皇后的敬畏之心,达到了顶点。
“将人带下去,依宫规处置!”邱莹莹挥了挥手。
立刻有坤宁宫的侍卫进来,将面如死灰的周全和瑟瑟发抖的王、李二人拖了下去。殿内只剩下几个心惊胆战的新任管事。
邱莹莹看着他们,语气缓和了些,但依旧带着威严:“本宫知道,内务府差事繁杂,油水也多。但尔等需记住,皇家给予尔等权柄,是让尔等办事的,不是让尔等捞钱的!往后一切开支用度,务必精打细算,账目清晰,若有实在需要增加之处,需提前详细禀明缘由,经本宫核准方可施行。办好差事,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你们;但若再动歪心思,周全便是前车之鉴!”
“奴才谨记娘娘教诲!”几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带着前所未有的恭谨。
\\\\**
邱莹莹雷厉风行处置内务府总管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皇宫。所有人都被这位年轻皇后的手段震慑住了!她不仅精明,查账细致,更有如此魄力,直接拿地位不低的内务府大总管开刀立威!这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坤宁宫的新主人,绝非可以轻易糊弄的软柿子,后宫的风气,要变了!
以往那些抱着侥幸心理,还想在账目上做些手脚,或者办事拖拉敷衍的各处管事,顿时收敛了许多,办事效率竟奇迹般地提高了。宫中奢靡浪费之风,也为之一肃。
就连深居长春宫的德妃,闻听此事后,也沉默了许久,最终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更深的忌惮。而景仁宫的贤妃,则只是淡淡地对心腹宫女说了一句:“这位皇后娘娘,倒是比她表面看起来……厉害得多。”
立威的目的已经达到,但邱莹莹深知,仅靠严刑峻法并不能真正收服人心。在严厉处置了周全之后,她紧接着做了一件事:她下令,将追缴回库的贪墨银两,一部分用于填补账目亏空,另一部分,则作为额外的年节赏银,按照等级,公平地发放给宫内所有辛勤当差的低阶太监和宫女。
消息传出,底层宫人无不感激涕零!他们平日被层层克扣,日子清苦,何曾想过还能得到皇后娘娘亲自过问发放的额外赏银?一时间,坤宁宫在宫人心中的威望和好感度急剧上升。
立威之后,便是立德。邱莹莹用行动表明,她惩罚的是贪墨渎职者,而对于恪尽职守的宫人,她绝不吝啬赏赐。恩威并施,双管齐下,邱莹莹逐渐将后宫的人心和管理权,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
除夕之夜,紫禁城内灯火辉煌,爆竹声声,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盛大的宫宴在太和殿举行,宗室王公、文武百官齐聚一堂。邱莹莹与皇帝焉孔咏并肩坐在最高处,接受众人的朝贺。
经过几个月的历练,如今的邱莹莹,面对如此盛大场面,已能真正做到从容不迫,举止得体。她凤冠霞帔,容光焕发,言谈举止间,既有母仪天下的雍容气度,又不失年轻皇后的明媚风采。与身边威严的皇帝相得益彰,宛如一对璧人。
焉孔咏看着身旁应对自如、将宫宴打理得井井有条的邱莹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和满意。他举起酒杯,向群臣示意,朗声道:“旧岁已逝,新年伊始。愿我大焉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众卿,满饮此杯!”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山呼万岁,声震殿宇。
邱莹莹也举起酒杯,目光扫过台下众人,看到了德妃强装的笑脸,看到了贤妃平静无波的眼神,也看到了许多投向她的、带着敬畏、羡慕或复杂情绪的目光。她知道,自己终于在这深宫之中,初步站稳了脚跟。
然而,当她饮下杯中酒,那甘醇的液体滑过喉咙时,心中却无比清醒。眼前的繁华似锦,不过是表象。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立威立德,只是开始。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严峻。但她无所畏惧,因为她已经明白,在这深宫之中,唯有自身强大,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而她,已准备好迎接一切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