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 42 章 ...
第四十章雪落无声
皇帝对德妃的密惩,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在后宫权力结构的深水区激起了剧烈的暗涌。德妃被变相禁足,长春宫用度削减,其党羽更是人人自危,一时间,原本依附德妃的势力或偃旗息鼓,或悄然转向,后宫格局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贤妃一派的势力则相对得以喘息,甚至隐隐有抬头的迹象。景仁宫门前,往来拜谒的宗室命妇和低位妃嫔似乎多了起来。贤妃本人虽依旧深居简出,但对宫务似乎不再像以往那般全然漠不关心,偶尔也会对某些无关紧要的事项提出一些“建议”,虽不越矩,却也是一种姿态的彰显。
面对这种变化,邱莹莹表现得异常冷静。她并未因德妃受挫而得意,也未因贤妃的微妙变化而紧张。她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宫务,对德妃和贤妃两方都保持着不偏不倚的态度,一切按宫规制度行事。对于贤妃偶尔提出的“建议”,合理的她便采纳,不合理的她便以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解释缘由,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却绝不轻易让步。
她深知,眼下后宫看似形成了她与贤妃某种程度的“平衡”,但这种平衡极其脆弱。贤妃并非盟友,只是暂时的利益使然。一旦外部压力变化,这种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她现在需要做的,不是急于打压谁或拉拢谁,而是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尽快巩固自己的根基,培养真正忠于自己的力量。
\\\\**
时序入冬,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将紫禁城妆点得银装素裹,庄严肃穆。坤宁宫的地龙烧得暖意融融,却驱不散邱莹莹心头的丝丝寒意。年关将至,各项宫务更加繁杂,年终赏赐、祭祀筹备、宗亲宴请……千头万绪,都需要她亲自过问定夺。
这日,她正在核对内务府呈上的年终赏赐清单,挽春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燕窝粥进来,轻声道:“娘娘,歇息片刻吧,您这几日都熬到深夜,仔细伤了身子。”
邱莹莹放下朱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接过粥碗,小口啜饮着。热粥下肚,带来一丝暖意。她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忽然问道:“各宫过冬的炭火可都发放到位了?尤其是那些偏远宫苑和低位妃嫔处,莫要短缺了。”
挽春回道:“娘娘放心,按您定的新章程,炭火都已足额发放,奴婢也派人暗中查访过,并无克扣现象。几位原本冬日难熬的贵人、才人,今年都感激不尽呢。”
邱莹莹点了点头,心中稍安。她执掌宫印后,力排众议,推行公平发放制度,触及了不少人的利益,但也确实改善了许多底层妃嫔和宫人的生活。这或许是她作为皇后,所能做的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正说着,拂冬从外面进来,脸色有些异样,低声道:“娘娘,奴婢刚听说一件事……是关于……关于妮才人的。”
“妮项棠?”邱莹莹眉尖微蹙,“她怎么了?”自从万贵妃倒台,妮项棠失了靠山,一直过得颇为落魄,邱莹莹虽未刻意打压,但也从未给予任何关照,任由其自生自灭。
拂冬道:“听说她染了重病,似是咳疾,病得很重,景阳宫那边缺医少药,也没人理会,怕是……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邱莹莹执勺的手微微一顿。妮项棠……那个曾经骄纵跋扈、屡次与她为难的女子,如今竟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她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反而生出一丝物伤其类的悲凉。在这深宫之中,今日的宠妃,可能便是明日的阶下囚,命运无常,莫过于此。
她沉默片刻,放下粥碗,对拂冬道:“你去太医院走一趟,就以本宫的名义,请一位医术稳妥的太医去景阳宫给妮才人诊治,所需药材,从本宫的份例中支取。告诉太医,务必尽心。”
拂冬愣了一下,不解道:“娘娘,她以往那样对您,您何必……”
邱莹莹打断她,语气平静:“她纵有千般不是,也是一条性命。本宫既为皇后,六宫妃嫔皆在管辖之下,岂能见死不救?况且,此时施以援手,也能让其他人看到,本宫并非睚眦必报之人。去吧。”
拂冬恍然大悟,连忙应道:“是,奴婢明白了,这就去办。”
挽春在一旁感叹道:“娘娘仁厚。”
邱莹莹却摇了摇头,目光幽深:“非是仁厚,而是……不得不为。”在这深宫,有时候,展现适当的“仁慈”,也是一种政治需要。她要让所有人看到,她这个皇后,处事公允,心怀慈悲,而非刻薄寡恩之人。
\\\\**
妮项棠之事,虽小,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后宫引起了一些反响。许多低位妃嫔感念皇后仁德,对坤宁宫更加归心。而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人,也对这位新皇后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邱莹莹试图营造一种相对平和的后宫氛围时,前朝却传来一个让她心头一紧的消息:她的父亲,临州同知邱明远,因在协助漕运总督巡查漕粮转运事务中,发现并揭发了属下官吏与地方豪强勾结、贪墨漕粮的重大案件,得罪了当地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被人联名诬告其“办案不力”、“纵容下属”、“有负圣恩”,吏部已下令将其停职,押解进京候审!
消息传到坤宁宫时,邱莹莹正在练字,闻讯手一抖,一笔写歪,整幅字都废了。她放下笔,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父亲!他为人刚正,一心为民,竟遭此构陷!这绝非偶然!定然是有人利用前朝势力,将手伸向了她的家族,想借此打击她这个皇后!
“娘娘!”挽春和拂冬见状,吓得连忙上前。
邱莹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了几口气。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乱。她沉声问道:“消息可确切?父亲现在何处?”
挽春忙道:“消息是老爷身边一个忠仆冒死送进宫来的,应当不假。老爷……老爷已被押解上路,不日便将抵达京城。”
邱莹莹的心沉到了谷底。父亲被押解进京,这意味着案件已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或者说,陷害他的人能量不小。她如今虽贵为皇后,但按照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她绝不能直接插手前朝案件,否则便是授人以柄,后果不堪设想!
她该怎么办?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父亲蒙冤受屈?
“娘娘,要不要……要不要去求见陛下?”拂冬焦急地道。
邱莹莹立刻摇头:“不可!此时去见陛下,无论我说什么,都会被视为后宫干政!不仅救不了父亲,反而会害了他,也会害了我自己!”她太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了。皇帝虽然宠信她,但绝不会容忍她挑战祖制,干预朝政。尤其是在她后位尚未完全稳固的当下。
她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一个既能帮助父亲洗刷冤屈,又不逾越规矩的办法。
她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却不是写给皇帝,而是提笔给皇太后写了一封信。信中,她绝口不提父亲案件,只是以儿媳的身份,关切地问候太后凤体,并提及近日天寒地冻,联想到民间百姓疾苦,心中难安,随信附上自己抄录的几篇劝课农桑、体恤民情的古诗文,愿与太后共赏,祈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写完后,她将信用火漆封好,交给挽春:“你亲自去一趟寿康宫,将这封信和这些诗文呈给太后娘娘。记住,态度要恭敬,只说是我一点孝心,绝不可提及其他任何事。”
挽春虽不解其意,但见主子神色凝重,不敢多问,连忙领命而去。
邱莹莹此举,是在赌。赌皇太后能看出她字里行间的忧国忧民之心,也能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她父亲蒙冤之事。皇太后地位超然,若她肯在适当的时候,以关心国事、体恤忠臣的角度,向皇帝进一言,其分量将截然不同。这比她自己直接去求情,要高明和安全得多。
这是一种极其隐晦和冒险的求助,但也是目前她唯一能做的。
\\\\**
信送出后,便是焦灼的等待。邱莹莹表面上依旧沉稳地处理宫务,但内心的煎熬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时让挽春打听前朝的消息,得知父亲已被押解至京,关入了刑部大牢。案件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形势对她父亲极为不利。
就在她几乎要绝望的时候,转机出现了。这日,皇太后身边的一位老嬷嬷来到坤宁宫,说是太后娘娘看了皇后抄录的诗文,甚为喜欢,夸赞皇后有心,并赏下了一柄玉如意和一盒上等的安神香料。老嬷嬷临走时,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太后娘娘还说,如今朝中若能多几个像临州邱同知那样敢于任事、为民请命的直臣,才是百姓之福啊。”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邱莹莹瞬间热泪盈眶!太后明白了!她收到了自己的求助,并且愿意帮忙!
果然,不久之后,前朝传来消息,皇帝在听取三司会审汇报时,对案件中的一些疑点提出了质询,并明确指示要“彻查清楚,勿枉勿纵”,尤其强调要查清诬告者的动机。皇帝的态度的微妙转变,让案件的审理出现了转机。
最终,在皇帝的关注下,真相大白。邱明远确系被诬陷,那些联名告他的官吏和豪强,才是真正的蛀虫。邱明远官复原职,并因检举有功,受到了嘉奖。而那些诬告者,则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父亲平安无事,还因祸得福。邱莹莹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背后却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次危机,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前朝与后宫盘根错节的联系,以及自己处境的凶险。若非皇太后出手相助,后果不堪设想。
经此一事,邱莹莹愈发谨慎。她深知,自己这个皇后,看似尊荣,实则如履薄冰。未来的路,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她。窗外,大雪依旧无声飘落,覆盖了朱墙金瓦,也掩盖了这深宫之中的无数秘密与杀机。而她,必须在这冰雪之下,积蓄力量,等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乞丐风水算命封建迷信迷信乞丐骗人的
乞丐品质好坏乞丐骗人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第 42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