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第三十五章凤临天下

      册封皇后的大典吉日,定在了六月初六,一个钦天监卜算出的、寓意“六六大顺”的极佳日子。随着日期临近,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种盛大而肃穆的气氛中。礼部官员往来穿梭,内务府忙得脚不沾地,宫苑内外张灯结彩,虽在国丧期间不宜过分铺张,但该有的皇家威仪一样不少。

      流言蜚语在即将到来的国家级盛典面前,似乎暂时被压制了下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但邱莹莹深知,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德妃的怨恨,贤妃的失落,以及其他妃嫔的观望与嫉妒,都不会因一场典礼而消失。这场大典,既是她荣耀的加冕,也是她必须独自面对的第一场严峻考验。

      迁宫的日子先于册封礼到来。在皇帝特旨的“体恤”下,邱莹莹得以在册封前几日,先行迁入坤宁宫熟悉环境,以便更好地适应皇后身份。这无疑又是一项殊荣,也体现了皇帝对她的支持。

      迁宫这日,仪仗虽不及册封礼隆重,但也规制严谨。内监掌旗,宫女捧器,邱莹莹身着皇后常服,乘坐凤舆,从永和宫出发,缓缓行向那座象征后宫权力顶峰的坤宁宫。道路两旁,宫人跪伏迎接,气氛庄重。

      坤宁宫,坐落在紫禁城的内廷中心,建筑宏伟,气象森严。朱红宫墙,琉璃瓦顶,汉白玉台阶,无处不彰显着国母的尊贵与威仪。邱莹莹走下凤舆,抬头望着那高悬的“坤宁宫”匾额,心中百感交集。从偏僻的绛雪轩到永和宫,再到这天下女子梦寐以求的坤宁宫,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却仿佛历经了半生坎坷。这一步迈出,便再无回头路。

      坤宁宫内的掌事宫女、太监早已跪满一地,恭迎新主。邱莹莹在挽春和拂冬的搀扶下,步入正殿。殿内陈设华贵而不失庄重,金砖墁地,雕梁画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她走到那象征着后宫至高权力的凤座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伸出手,轻轻拂过光滑冰冷的扶手,指尖传来一丝微颤。

      “都起来吧。”邱莹莹转过身,面对跪地的宫人,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宫初来,日后坤宁宫一应事务,还需诸位尽心竭力。宫规森严,望尔等谨守本分,各司其职。做得好,本宫自有赏赐;但若有人阳奉阴违,吃里扒外,也休怪本宫不讲情面。”

      “奴才(奴婢)谨遵娘娘懿旨!”众宫人齐声应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安顿下来后,邱莹莹并未急于享受这至高尊荣,而是立刻投入了对坤宁宫人事和事务的熟悉中。她召见了所有有头脸的管事宫女和太监,逐一问话,了解宫务细节,观察各人性情。她发现,坤宁宫的人员构成复杂,有不少是前朝留下的老人,也有些是德妃、贤妃甚至更早的妃嫔安排进来的眼线。盘根错节,关系微妙。

      她没有急于清洗,那会引发更大的动荡。而是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对尽职尽责者予以肯定,对心怀鬼胎者暗中留意,逐步将关键岗位换上相对可靠的人手。挽春和拂冬作为她的心腹,自然被委以重任,一个负责管理她的贴身事务和私库,一个则开始协助她处理一些简单的宫务传达,俨然成了坤宁宫的掌事宫女。

      \\\\**

      就在邱莹莹忙于熟悉新环境、应对繁杂宫务的同时,册封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

      六月初六,天还未亮,邱莹莹便被宫女们唤起,开始进行繁琐复杂的册封前的准备。沐浴、熏香、梳妆、更衣……每一道程序都极其讲究,由礼部派来的女官亲自操持。

      当那一身明黄色的皇后朝服加身时,邱莹莹只觉得沉重无比。朝服上绣着精美的龙凤呈祥图案,缀满珍珠宝石,华美绝伦,却也象征着千斤重担。头戴九龙四凤冠,珠翠环绕,步摇轻颤,每走一步都需保持极致的平衡与仪态。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邱莹莹在女官的引导下,走出坤宁宫,乘坐金辇,前往太和殿。沿途侍卫肃立,旌旗招展,皇家仪仗煊赫隆重。她端坐于金辇之中,面容被珠帘半掩,看不真切,只能看到那挺直的脊背和放在膝上、紧紧交握的双手。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宗室王公、内外命妇早已按品级肃立等候。皇帝焉孔咏身着衮服,端坐于高高的御座之上,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下方。

      金辇停下,邱莹莹在女官的搀扶下,缓缓步下金辇,踏上铺着红毯的御道。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有惊叹,有嫉妒,有审视,有期待。她能感受到那如同实质般的压力,几乎让她喘不过气。

      但她不能退缩。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目光平视前方,步履沉稳,一步一顿,沿着漫长的御道,走向那至高无上的殿堂。风吹过,吹动她朝服上的佩绶和步摇,发出清脆的声响,更添庄严肃穆。

      进入太和殿,在赞礼官的唱喏声中,邱莹莹依制行三跪九叩大礼。动作标准,姿态优雅,丝毫看不出这是她第一次经历如此宏大的场面。

      “朕承天序,钦若前典。咨尔邱氏,秉性柔嘉,赋姿淑慧……是用册尔为皇后。尔其益修壶德,丕膺景命……”宣册官高声朗读册文,声音洪亮,回荡在殿宇之中。

      邱莹莹跪听册文,心中波澜起伏。这一字一句,既是对她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的期许和约束。

      册文宣读完毕,女官将皇后金宝、册书恭敬地呈到邱莹莹面前。她双手接过,那金宝的重量,比之前执掌的凤印更甚。

      “臣妾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她再次叩首,声音清晰坚定,传遍大殿。

      至此,册封礼成。邱莹莹正式成为大雍王朝母仪天下的皇后。

      接下来的仪式同样繁琐,谒庙、朝见太后、接受内外命妇朝拜……一整天下来,邱莹莹几乎筋疲力尽,但精神却始终高度紧绷,不敢有丝毫松懈。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代表着皇家的体面,承受着无数人的审视。

      直到夜幕降临,所有典礼终于结束,邱莹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了坤宁宫。卸下沉重的朝服和凤冠,她几乎瘫软在榻上,连手指都不想动一下。

      “娘娘,您今日真是……太不容易了。”挽红着眼圈,替她按摩着酸痛的肩膀。

      拂冬也端来参汤,心疼地道:“娘娘,快喝点参汤补补气力。”

      邱莹莹勉强喝了几口参汤,靠在引枕上,闭上眼,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今日大典的每一个细节。她知道自己今日的表现,虽谈不上完美无缺,但至少没有出现大的纰漏,算是平稳度过。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今日之事,已成过往。”她睁开眼,目光中疲惫尽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坚定,“从明日起,才是真正的考验。坤宁宫,将是我们的战场。”

      \\\\**

      册封大典之后,邱莹莹的生活进入了新的轨道。每日除了按制接受妃嫔请安、处理宫务,还需定期过问皇子公主们的学业起居(虽非亲生,但作为嫡母,有督导之责),接见宗室命妇,过问宫廷用度,事务繁杂,远超从前。

      她深知自己资历浅薄,故而处事更加谨慎。对于德妃和贤妃,她保持距离,给予应有的尊重,但绝不亲近,也绝不刻意打压,一切按宫规行事。对于其他妃嫔,则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她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梳理宫务、整顿内帑、关心皇子公主之上,试图以务实的态度和公正的处事来树立威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这“空降”的皇后,终究难以让所有人信服。暗中使绊子、阳奉阴违的事情时有发生。内务府送来的账目依旧存在疑点,某些低位妃嫔的用度还是会莫名其妙地被克扣,甚至偶尔会有关于她“德不配位”、“靠狐媚手段上位”的流言悄然传出,虽不成气候,却也烦不胜烦。

      邱莹莹对此心知肚明,她知道,这些不过是某些人试探性的小动作。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她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逐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培养自己的力量。

      这一日,她翻阅内务府呈上的关于修缮某处宫苑的预算时,发现其中几项材料报价明显高于市价。她并未立刻发作,而是悄悄让挽春通过宫外可靠的渠道打听了一下实际价格,果然相差甚远。

      她将内务府负责此事的管事太监召来,并未直接斥责,而是将预算单子递给他,温和地问道:“这上面的琉璃瓦和楠木报价,似乎比本宫听闻的市价要高上一些,可是最近物料腾贵?还是其中另有缘故?”

      那管事太监没想到新皇后如此细心,顿时冷汗直冒,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邱莹莹看着他,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冷意:“宫中用度,皆乃民脂民膏,一分一毫都需用在刀刃上。尔等经办事务,当体恤圣心,克己奉公才是。此次预算,退回重拟。若下次再有此类不清不楚之处,休怪本宫按宫规处置。”

      那太监如蒙大赦,连连磕头,保证绝不再犯。

      此事虽小,却很快在内务府传开。众人意识到,这位新皇后并非不谙世事,反而心思缜密,不好糊弄。一时间,办事效率竟提高不少,账目也清晰了许多。

      邱莹莹用这种柔和而坚定的方式,一点点地树立着属于自己的权威。她知道,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每一步都需脚踏实地。凤临天下,并非终点,而是另一段充满挑战的征程的开始。深宫的红墙之内,新一轮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第 3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