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第二十七章风起青萍

      澄瑞亭“偶遇”之后,邱莹莹的心如同被悬在半空,既有一种孤注一掷后的释然,又充满了对未知结果的忐忑。皇帝收下了那份关于清涟河的条陈,并说了几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无疑是积极的信号。但圣心难测,谁也无法预料这小小的“石子”最终会激起怎样的波澜。

      她回到绛雪轩后,立刻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仿佛那场精心策划的“偶遇”从未发生。她依旧每日读书习字,打理花草,去寿康宫请安时也依旧是那副恭谨柔顺的模样,绝口不提任何与朝政或民生相关的话题。她深知,此刻最需要的是耐心和定力,任何一丝急躁或张扬,都可能前功尽弃。

      然而,后宫这潭水,却因她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投”,开始泛起不易察觉的涟漪。

      首先察觉到变化的,是内务府。钱太监再来送份例时,态度比以往更加谄媚,言语间透露出张副总管近日对绛雪轩的用度格外“关照”,甚至暗示有几位原本对邱莹莹不甚在意的管事太监,也开始打听这位“静贵人”的喜好。邱莹莹对此心知肚明,定是那日皇帝在澄瑞亭与她说话的消息,通过某些渠道传了出去。她不动声色,只让挽春按旧例打点,既不格外亲近,也不刻意疏远,维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

      更让她意外的是,贤妃那边竟也传来了善意的信号。这日,景仁宫的一位掌事宫女来到绛雪轩,送来两盆品相极佳的素心兰,言道:“我们娘娘说,静贵人雅好兰草,前次所赠之兰,娘娘甚为喜爱。这两盆是娘娘宫中精心培育的,特赠予贵人,以谢厚意,亦愿与贵人共赏清雅。” 这已不是简单的回礼,而是一种姿态,一种认可甚至示好的姿态。邱莹莹恭敬收下,并让挽春备了一份自己亲手调制的安神香囊作为回礼,言辞恳切,却绝不逾越本分。

      连一向与她不对付的妮项棠,近日遇见时,那刻薄的言语也收敛了不少,眼神中多了几分惊疑不定的探究。

      这些微妙的变化,让挽春和拂冬欣喜不已,觉得主子终于苦尽甘来。但邱莹莹却愈发警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表面的和风细雨之下,往往隐藏着更猛烈的风暴。德妃那边近日异常安静,这绝非好兆头。

      果然,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一场风波便悄然而至。

      这日,邱莹莹正在窗前临帖,拂冬急匆匆进来,脸色发白,低声道:“贵人,不好了!奴婢刚才听小厨房采买的小路子说,外面……外面都在传,说贵人您……您恃宠而骄,干预朝政,竟敢妄议清涟河治理之事!还说……还说陛下为此龙颜震怒,斥责了您!”

      邱莹莹执笔的手一顿,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迅速晕开。她放下笔,面色平静地问道:“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传得有多广?”

      拂冬急道:“小路子说是从长春宫那边散出来的闲话,如今各宫底下都在偷偷议论!还说……还说贵人您是因为家族在江南经营漕运,才故意借清涟河之事,想为自家牟利!”

      恶毒!这谣言不仅污蔑她干政,还牵扯到她的家族,用心何其险恶!邱莹莹心中冷笑,这果然是德妃的手笔!她得不到拉拢,便要将自己彻底毁掉!

      “贵人,这可怎么办?这谣言要是传到陛下耳朵里……”挽春也闻讯赶来,忧心忡忡。

      邱莹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谣言止于智者,但后宫之中,智者太少,愚者太多。此刻辩解、哭诉都是下策,只会越描越黑。皇帝的态度才是关键。

      “慌什么?”邱莹莹声音沉稳,“陛下圣明,岂会听信这等无稽之谈?我们越是自乱阵脚,反而正中他人下怀。”

      她沉吟片刻,吩咐道:“挽春,你立刻去一趟太医院,就以我近日睡眠不安为由,请宁太医开一剂安神汤。见到宁太医,不必多言,只需神态如常即可。” 她要通过宁杨白,向皇帝传递一个信息:她已知晓谣言,但依旧镇定,并且信任皇帝的判断。

      “拂冬,你约束好轩中所有宫人,严禁他们与外间议论此事,若有违者,重责不饶!对外,一切如常,就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是!”两人见主子如此镇定,也稍稍安心,领命而去。

      安排妥当后,邱莹莹独自坐在房中,心绪难平。德妃这一招,不可谓不狠辣。若皇帝对她稍有疑心,或者为了平息物议,很可能就会顺势冷落甚至处罚她。她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现在,她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皇帝的反应。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赌的是皇帝对她的那点“欣赏”和“期待”,能否压过后宫的谗言与猜忌。

      \\\\**

      养心殿内,焉孔咏自然也听到了宫中的流言蜚语。林武庚将谣言的内容以及邱莹莹那边的反应,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上来。

      “恃宠而骄?干预朝政?为家族牟利?”焉孔咏重复着这几个词,嘴角勾起一抹冷嘲,“朕看他们是闲得发慌了!这等拙劣的伎俩,也敢拿到朕面前来演!”

      林武庚垂首道:“陛下明鉴。静贵人近日深居简出,并无任何逾矩之举。太医院回报,贵人只是按例请了安神汤,并无异常。”

      “她倒是沉得住气。”焉孔咏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面对如此恶毒的谣言,不哭不闹,不辩解,只是如常生活,这份定力,远超寻常妃嫔。这更让他确信,那份关于清涟河的条陈,是出于真心实意,而非投机取巧。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德妃……看来是最近太过顺遂,忘了自己的本分!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构陷妃嫔,真当朕是瞎子吗?

      “林武庚。”焉孔咏沉声道。

      “臣在。”

      “去查!给朕查清楚,这谣言最初是从哪里散出来的!是谁在背后指使!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的后宫兴风作浪!”

      “臣遵旨!”林武庚心中一凛,知道皇帝这次是真的动怒了。这已不仅仅是妃嫔间的争风吃醋,而是对皇帝权威的挑战!

      \\\\**

      皇帝的雷霆之怒,很快便显现出效果。林武庚动用了暗卫的力量,不过两三日,便查清了谣言的源头——正是长春宫的一个二等宫女,受德妃心腹秋纹的指使,在与其他宫人闲聊时“无意”中透露出去的。

      证据确凿,摆在焉孔咏面前。

      焉孔咏看着手中的密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原本对德妃尚有几分顾念,毕竟她育有皇子,家世不俗。却没想到她如此不识大体,手段如此卑劣!

      “传朕旨意。”焉孔咏的声音冰冷,“长春宫宫女秋纹,搬弄是非,诋毁妃嫔,其心可诛,杖责三十,贬入浣衣局!德妃御下不严,罚俸半年,禁足半月,静思己过!另,传谕六宫,再有妄议朝政、构陷妃嫔者,严惩不贷!”

      这道旨意,如同一声惊雷,在后宫炸响!

      秋纹是德妃的左膀右臂,杖责贬斥,等于砍掉了德妃的一条臂膀!罚俸禁足,更是公开的打脸!虽然未直接点明谣言之事,但“御下不严”、“构陷妃嫔”的罪名,已足以让所有人明白发生了什么!

      德妃接到旨意时,几乎晕厥!她万万没想到,皇帝会为了一个区区贵人,如此不留情面!禁足期间,她气得摔碎了宫中所有能摔的东西,却也无济于事。

      而原本喧嚣的谣言,在旨意下达的瞬间,戛然而止。所有人再次见识到了这位“静贵人”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再无人敢轻易议论。

      \\\\**

      绛雪轩内,邱莹莹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给那两盆贤妃赠送的素心兰浇水。她的手微微一顿,水壶倾斜,几滴水珠落在翠绿的叶片上,晶莹剔透。

      她缓缓放下水壶,心中百感交集。有险死还生的庆幸,有沉冤得雪的释然,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明悟。皇帝的维护,看似是恩宠,实则是将她和德妃,乃至其背后的势力,彻底推到了对立面。从此,她再无退路,只能紧紧依附于皇权之下。

      “才人,陛下为您做主了!”挽春和拂冬喜极而泣。

      邱莹莹转过身,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只是淡淡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们更需谨言慎行,不可有丝毫懈怠。”

      经此一事,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深宫之中,帝王的心意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等的莫测。她必须更加小心地行走在这刀尖之上。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场由一份小小条陈引发的风波,看似已经平息,但它所搅动的暗流,却已悄然改变了后宫的格局。德妃势力受挫,贤妃态度暧昧,而邱莹莹这位“静贵人”,则真正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未来的路,是更加艰险,还是别有洞天?无人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已经无法再回头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