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河道 ...

  •   周一的晨光透过欢腾娱乐会议室的落地窗,在长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还残留着上周战略会议留下的无形张力,像一首未完的乐章等待续写。
      何欢坐在主位,指尖在平板电脑上轻轻滑动。当看到“苦情王子”“涅槃重生”这几个字时,她的手指停了下来。恰在此时,正在阐述某个线下活动细节的宣传总监赵斌,声音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像一张渐渐转慢的唱片。他敏锐地察觉到,何总的视线已经在同一页幻灯片上停留了超过一分钟。这对于节奏极快的何欢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信号。他喉头有些发紧,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领带结的位置,等待着。
      会议室里其他几位正在准备自己部分汇报的主管,也悄然放下了手中的笔或停止了敲击键盘,空气仿佛被一点点抽走,密度在无声地增加。只有角落里那台意大利进口的咖啡机,还在尽职地保持着恒定的低温嗡鸣,反而衬得这片寂静更加深邃。“这个部分,”何欢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让所有人都坐直了身子,“需要修改。”
      赵斌感到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何总,您是指……哪个部分不合适?”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精心准备的那页PPT上,飞速检索着可能的问题。“王子。涅槃。”她轻轻吐出这两个词,语气平淡得像在念一份与她无关的菜单,“这些词汇,总让我想起超市里那些包装过度、系着廉价丝带的礼品盒。”她顿了顿,给所有人一个理解这个比喻的时间,“看起来花团锦簇,满怀期待地打开,里面的东西却总是让人……失望。”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空调系统的低鸣。
      “痛苦不值得歌颂,”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常识,“但跨越痛苦的勇气,值得。”她伸出手,将面前的平板电脑轻轻转向桌子的中央。屏幕亮起,上面展示的并非任何娱乐行业的资料,而是一张来自“云庭生活”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一颗躺在丝绒衬布上的、完美的可生食鸡蛋,旁边是它详尽的溯源信息:养殖场坐标、母鸡品种、饲料成分、检疫报告,甚至还有一小段养殖户的寄语。
      “我要看到的,”何欢的手指在那颗鸡蛋的影像上轻轻一点,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是李南星在凌晨三四点,空无一人的练歌房里,为了打磨一个微不足道的音准,反复练习直到声带沙哑、喉咙发紧的那份执着。是他在经历低谷、质疑、乃至被市场短暂抛弃后,重新站在话筒前,眼底除了技巧之外,那份失而复得、近乎笨拙的虔诚。”
      宣传总监感到会议室的氧气似乎被瞬间抽空。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那份执着,”何欢的声音再次响起,依然平稳,却像重锤,将每一个字敲进在场者的心里,“那份虔诚,比任何华丽的头衔、任何悲情的标签,都更能刺穿人心。”
      坐在长桌最远端的年轻记录员,手指早已无意识地离开了键盘,她怔怔地望着逆光中的何欢,忘记了记录。在她有限的职业生涯里,听过太多关于“定位”、“人设”、“爆点”的讨论,却从未有人将“真实”与“虔诚”置于如此崇高,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位置。这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明晰,如同被一道强光穿透,她忽然有些理解了,这位年轻的女老板口中那不容置疑的“标准”,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要求,更像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对事物本质的探寻与捍卫。
      “云庭生活”最深处的“听竹”包间里,时光仿佛被刻意拉长。午后的光线穿过竹帘,在宣纸屏风上投下斑驳的影,如同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茶艺师的动作行云流水,玉白色的茶壶起落间,凤凰单丛的蜜兰香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王明远的指节在紫砂杯沿无意识地摩挲,杯中的茶汤从滚烫放到温凉,又被他轻轻推远。他的视线第三次掠过何欢沉静的侧脸,她正望着窗外那丛翠竹,仿佛在欣赏什么绝世名画。
      当茶艺师收起最后一道茶具,躬身退出门外,包间里只剩下煮水器持续的低吟。王明远终于开口,声音像是被茶香浸润过:“二十年前我刚入行时,老师傅总说戏比天大。”他目光落在自己微微颤抖的手指上,“现在倒是流量比戏大了。”何欢的指尖在青瓷盖碗上轻轻一点,碗盖与碗沿相触,发出清越的声响。“王总见过未受污染的山泉吗?”她忽然问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越是源头清澈的水,越能照见云影天光。”王明远怔了怔,苦笑着摇头:“清澈见底的水域,往往养不活大鱼。”“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养鱼。”何欢执起公道杯,澄澈的茶汤划出一道琥珀色的弧线,“是开凿一条能让清流自在奔涌的河道。”
      煮水器适时地发出沸腾的嗡鸣。王明远看着茶海中荡漾的涟漪,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带着剧组在西北拍戏时见过的坎儿井,那些地下暗渠默默滋养着整片绿洲,却从不喧哗。“这河道……”他斟酌着用词,“要挖多深?”“深到能承载千帆过尽,”何欢将新斟的茶推到他面前,“深到百年后的人们依然能循着水声找到方向。”
      王明远凝视着杯中浮沉的茶叶,那些蜷曲的叶片正在热水中缓缓舒展,如同他心中某个沉睡已久的部分正在苏醒。他端起茶杯,这次没有犹豫,任由温热的茶汤滑过喉间,留下持久的回甘。窗外竹影摇曳,在两人之间投下流动的斑马线。这一刻,茶凉了又沸,而某些比茶更珍贵的东西,正在无声中达成共识。
      茶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库里南已无声地汇入晚高峰的车流。车内与世隔绝般的静谧,将方才“听竹”包间里那份沉静的决心,与窗外喧嚣的都市夜色切割成两个世界。陈宁汇报完“云庭生活”当日的运营数据,指尖在平板边缘轻轻摩挲了一下,这是一个不易察觉的、预示着话题转换的小动作。“何总,”她语气如常,但语速微不可察地放慢了半分,“还有一件事。林月微小姐今天在‘风尚之夜’的采访片段,需要您过目。”
      何欢的视线从窗外流转的霓虹收回,略一颔首。平板被递到她手中。屏幕亮起,林月微那张经过顶级团队精心雕琢的脸庞出现在特写镜头里,背景是衣香鬓影的红毯。她微微歪头,对着镜头绽放出一个无懈可击的甜美笑容,眼底的光芒纯真得如同未经世事。“我一直很佩服姐姐的魄力呢,”她的声音通过车载音响传出,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娇憨,“总能做出一些……嗯,出人意料的选择。”她故意在这里停顿,纤长的睫毛眨了眨,仿佛在寻找最不伤人的词汇,“不过呢,娱乐行业光有魄力可不够,终究还是需要时间和专业的积累,就像酿酒,急不来的。我当然是真心希望姐姐能一切顺利的。”每一个字都裹着厚厚的糖衣,甜得发腻。但“出人意料的选择”、“光有魄力可不够”、“急不来”这些词,像技艺高超的绣娘手中淬了蜜的暗针,精准地藏在华丽的锦缎图案之下。
      视频播放完毕,何欢伸出食指,在平板边缘轻轻一触,屏幕瞬间暗了下去。她将平板递还给陈宁,动作流畅自然,仿佛只是处理完一份普通文件。“通知张菁,”何欢开口,声音平稳得像在讨论明天的天气,“开始留意星耀影业明年所有的重点项目动向。从立项、团队组建,到预期的播出平台,特别是那些与他们有深度资本绑定或战略合作的渠道。”
      陈宁已经拿出了专用的记事本,闻言笔尖微顿,抬头确认道:“重点关注的方向是?”何欢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流光溢彩的霓虹在她深邃的瞳孔里拉长、扭曲、明灭不定,像一场无声燃烧的冷焰火。“所有。”她吐出两个字,然后,微微偏过头,视线似乎落在窗外某块巨大的、闪烁着星耀影业最新电影预告的电子广告牌上,“尤其是,任何与我们现有或规划中项目方向重合的领域。”陈宁迅速记录完毕,收起笔,不再多问一个字。车内重新回归寂静。何欢靠着椅背,任由窗外变幻的光影在她脸上掠过,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车厢内的沉默一直延续到“水墨云庭”那扇厚重的将军门在身后合拢。都市的喧嚣被高墙与庭院彻底过滤,取而代之的是夜间植物散发的清冽气息。何欢沿着青石板小径走向书房,裙摆掠过沾着夜露的狼尾草。书房里,只亮着一盏阅读灯。她刚看完陆言发来的新构思,正揉着有些发酸的脖颈,手机发来新消息的提示音。是秦越。何欢的指尖在触控板上停顿了一下,才点开消息。里面没有多余的问候,只有一行字:“想到一个有趣的可能性。或许可以用新的方式,来表现《归途》里那个看不见的屏障。”她看着这行字,想起上次在他实验室看到的那些流动的光影。这个人总是这样,把最复杂的技术说得轻描淡写,却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她启发。“什么方式?”她回复道,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该不会又要让我看那些看不懂的数据模型吧?”发送后,她端起已经微凉的茶,靠向椅背。
      书房里很安静,只有她刚才随手放在桌角的香水瓶在灯下泛着微光,那是上次特意为他挑的“哲人石”,最后却鬼使神差地留了一瓶在自己这里。回复来得很快:“这次不用看数据。如果你有空,可以来实验室看看实际效果。”何欢的指尖轻轻擦过香水瓶冰凉的玻璃壁。她还没想好怎么回复,手机又亮了起来。这次是张菁的信息:“已按您要求初步排查。发现一个需高度关注的潜在风险点,星耀影业现任CEO,与蓝海卫视主要负责剧目采购的副主任,为长江商学院EMBA同期同学,且有多次被拍到一起出席私人高尔夫聚会,私交甚笃。而蓝海卫视,正是我们《雪暴危城》项目目前最为意向、且已进行过初步接触的首轮播出平台。”她放下茶杯,瓷杯与桌面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庭院的流水声忽然变得格外清晰,一声声敲在寂静的夜色里。何欢站起身,走到窗边。夜色中的庭院像一幅被墨色浸染的画,而那些潺潺水声,此刻听来竟像是远方的闷雷,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