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烽火重逢 ...


  •   民国二十六年的秋天,是被炮火与鲜血染红的。

      八月的淞沪,已然成为一座巨大的熔炉。日军的舰炮轰鸣着,将浦东、闸北、江湾的大片区域化为焦土;他们的飞机如同嗜血的蝗群,终日盘旋在上海市区上空,投下死亡的阴影。燃烧的建筑物腾起滚滚浓烟,将天空遮蔽得昏暗无光,空气中永远弥漫着硝烟、尘土和血肉烧焦的混合气味。

      罗店,这个位于上海北郊、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此刻已成为淞沪会战中最为惨烈的血肉磨坊之一。中日双方围绕此地反复争夺,阵地白天易手,夜间又夺回,每一寸土地都被炮火深耕过数遍,浸透了双方士兵的鲜血。

      何彦书半蹲在一条被炸得只剩下半截的残垣后,军装早已被泥泞和暗红色的血渍浸透,紧紧贴在身上。他原本俊朗的面容此刻布满灰土和干涸的血迹,嘴唇因缺水而裂开,唯有一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前方被浓烟笼罩的日军阵地。

      他所在的团,奉命在此阻击日军向大场方向的增援,已经整整鏖战了七天七夜。最初的满编人员,如今已折损过半。耳边是永不停歇的炮弹呼啸声、爆炸声、机枪的嘶吼以及伤兵痛苦的呻吟。死亡,在这里是如此的稀松平常。

      “团座!左翼三营阵地请求增援!鬼子又上来了一个中队!”一个满脸黑灰的通讯兵连滚爬爬地冲到他身边,声音嘶哑地报告。

      何彦书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尝到了血腥和硝烟的味道。“告诉三营长,没有增援!子弹打光了就上刺刀,拿拳头砸,拿牙齿咬!人在阵地在!”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嘶吼而变得沙哑不堪,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是!”通讯兵毫不犹豫,转身又消失在弥漫的硝烟中。

      何彦书深吸了一口灼热而污浊的空气,努力压下胸腔里翻涌的疲惫与一种更深沉的、源自灵魂的悸动。自从踏上这片战场,那种在归国航轮上、在北平街头出现过的莫名悲怆感,变得愈发强烈。眼前这尸横遍野、火光冲天的景象,竟与脑海中那些关于红墙白雪、破碎酒杯的幻影诡异地交织在一起,让他时常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

      他甩了甩头,强迫自己集中精神。他从腰间拔出那支已经有些烫手的毛瑟手枪,检查了一下剩余的子弹。就在这时,一枚日军掷弹筒发射的小型炮弹,带着凄厉的尖啸,落在离他不远的一个机枪工事旁。

      “轰!”

      剧烈的爆炸声中,泥土、碎石和残肢断臂四处飞溅。何彦书只感到一股巨大的气浪狠狠撞在胸口,右臂一阵剧痛,整个人被掀飞出去,重重摔在泥泞的弹坑里。世界在他眼前旋转、变暗,耳边只剩下嗡嗡的鸣响。意识模糊间,他似乎又看到了那抹刺目的红,听到了那个遥远而凄楚的声音:

      “彦书……活下去……”

      “团座!团座!” 副官和几名卫兵冒着炮火冲了过来,手忙脚乱地将他从泥土里扒出。他的右臂被弹片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汩汩直流,军装瞬间被浸透。额角也在流血,糊住了他的一只眼睛。

      “我……没事……”何彦书试图挣扎着站起来,却一阵天旋地转,剧烈的疼痛让他几乎晕厥。

      “必须马上后送!团座,您伤得很重!”副官看着他那几乎被鲜血染红的右臂,嘶声喊道。

      何彦书还想拒绝,但失血带来的虚弱和眩晕让他无法再坚持指挥。他被两名士兵强行架起,在残存部下拼死掩护下,跌跌撞撞地撤下了这片吞噬了无数生命的前沿阵地。

      ---

      几乎在同一时间,距离罗店数十里外,一所由学校礼堂临时改建的战地医院里,孟清辞正穿梭在密密麻麻的伤员中间。

      这里与其说是医院,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人间地狱。血腥味、消毒水味、汗臭味和伤口腐烂的恶臭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息。呻吟声、惨叫声、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和指令声不绝于耳。地上铺着的稻草早已被血水浸透,变成了暗褐色。伤兵们一个挨着一个躺着,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腹部被炸开,有的浑身烧伤,惨不忍睹。

      孟清辞穿着一身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护士服,上面沾满了血污和药渍。她原本清丽的脸庞消瘦了许多,眼窝深陷,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和专注。她动作麻利地为一个刚刚从前线抬下来的重伤员清洗伤口、包扎。那伤员腹部中弹,肠子都流了出来,痛苦地痉挛着。

      “坚持住!医生马上就来了!”孟清辞的声音因为疲惫而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她紧紧握住伤员冰冷的手,试图传递一丝温暖。

      自从“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战火燃起,她和苏婉婷以及许多平津流亡学生一起,毅然加入了红十字会组织的救护队,经过短暂得近乎残酷的培训后,就被派往了前线。这一个月来的经历,比她过去二十年的人生加起来还要惊心动魄,还要沉重。她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也感受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光辉与坚韧。

      她几乎不敢让自己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那些惨烈的画面就会涌入脑海,同时涌入的,还有对远方那个人的担忧。自从一个多月前,收到他那封语气凝重、暗示可能北上的信后,就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她知道他就在这片战场上,某个地方,在这片被炮火覆盖的区域。每一次有新的伤员送来,她都会下意识地仔细辨认,既害怕在其中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又渴望能得到一点关于他的讯息。

      “孟护士!快!又来了一批重伤员!罗店下来的!”一个满身是血的担架兵在门口嘶哑地喊道。

      孟清辞心头一紧。罗店,那是这几天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她立刻起身,和其他几名医护人员一起冲了出去。

      几副担架被迅速抬了进来,放在礼堂中央稍微空一点的地方。孟清辞快步走到第一副担架前,蹲下身。担架上的军官浑身是血和泥,军装破烂,脸色苍白如纸,右臂用临时撕下的布条紧紧捆着,但鲜血依旧不断渗出,昏迷不醒。

      当她看清那张即使布满血污和尘土也依旧轮廓分明的脸庞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在原地。

      何彦书!

      竟然是他!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几乎停止了跳动。她颤抖着手,试探性地伸向他的鼻息——微弱,但确实还有呼吸。

      “他还活着!”她几乎是带着哭音喊了出来,随即立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是救命的时候!

      “准备手术器械!盐水!止血钳!快!”她朝旁边的护士喊道,声音因为极度的紧张和激动而发颤。

      她小心翼翼地剪开他被血浸透的衣袖,那道狰狞的伤口暴露出来,深可见骨。她倒吸一口凉气,强忍着涌上眼眶的泪水,开始熟练地进行初步清创和压迫止血。她的动作又快又稳,仿佛将所有的情感都压抑在了这专业的操作之下。

      她的手触碰到他冰冷的手臂皮肤时,一种奇异的感觉再次掠过心头,与一年前在北平街头,他递给她手帕时的感觉如此相似,却又更加清晰,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悲怆。

      “何彦书……何彦书……你能听到我吗?”她一边处理伤口,一边在他耳边低声呼唤,试图唤醒他的意识,“坚持住……你一定要坚持住……”

      或许是她的呼唤起了作用,或许是剧痛的刺激,何彦书的睫毛颤动了几下,极其困难地、缓缓地睁开了眼睛。视线先是模糊一片,随即慢慢聚焦。他看到了头顶上方简陋的、布满蛛网的礼堂穹顶,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和消毒水味道,感受到了手臂上传来的剧痛和……一双正在为他处理伤口的、微凉而轻柔的手。

      他的目光顺着那双手向上移动,最终,落在了一张布满汗水、血污,却依旧能看出清丽轮廓的脸上。那双他曾在北平冬日铭记、在金陵尺素中想象过的杏眼,此刻正盈满了泪水,无比真实、无比关切地凝视着他。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炮火的轰鸣,伤员的呻吟,似乎都退到了遥远的地方。他们的目光在空气中紧紧交缠,震惊、难以置信、劫后余生的庆幸、深沉的担忧……无数复杂的情感在无声中汹涌奔流。

      何彦书张了张嘴,干裂的嘴唇翕动了几下,终于用极其微弱、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吐出了两个字:

      “……清辞?”

      不是孟同学,不是孟清辞,而是……清辞。

      这两个字,如同穿越了烽火连天,穿越了生死界限,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源自灵魂深处的熟稔与依赖,轻轻地、重重地敲在了孟清辞的心上。

      她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滴落在他染血的胸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