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 48 章 ...
-
那家名为“静庐”的私房菜馆,隐匿在公寓附近一条植满梧桐的幽静小径尽头,门脸极其低调,仅有一盏暖黄色的纸质灯笼在晚风中轻摇,晕开一圈柔和的光晕,映照着门上木质牌匾的娟秀字迹。
聂红裳轻轻推开门,一阵清淡雅致的檀香混合着食物暖香扑面而来。内部空间比想象中开阔,设计是典型的新中式风格,竹影婆娑,水声潺潺,座位之间用镂空屏风巧妙隔断,保证了私密性。舒缓的古琴曲如流水般在空气中流淌,确实是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
就在她们踏入店内,迎宾员尚未上前时,旁边一个靠窗的雅座也正巧有客人起身准备离开。是三四位男女,衣着看似随意,但细节处透着不凡的品味与财力,谈笑间带着几分这个阶层特有的松弛感。
其中一位格外引人注目。
那人约莫五十岁上下,身材保持得极好,穿着一件颇有设计感的深灰色亚麻衬衫,头发略显凌乱却自带一股艺术家的不羁气质,下巴上留着精心修剪的短须。
聂红裳隐约觉得他有些面熟,似乎是在某个财经或艺术杂志封面上见过的人物,一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电影导演——崔靖。
崔导原本正侧身听着同伴的谈话,目光随意扫过门口新进来的客人。当他的视线掠过聂红裳时,只是短暂停留,可当他的目光落在聂红裳身旁的林渡身上时,那漫不经心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林渡戴着那顶棒球帽,帽檐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让她大半张脸显得有些朦胧,她正微微侧头,打量着店内一处悬挂的水墨画,并未留意周遭。
正是这份浑然天成的疏离感,那束在脑后、随着她转头的动作而微微晃动的墨发与暗红发带,以及她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却又异常和谐的清冷气韵,像一道强烈的视觉符号,击中了崔靖作为导演的职业敏感神经。
他的脚步顿住了,目光死死地锁定了林渡。
那眼神不再是看一个陌生人,更像是在审视一件稀世珍宝,一个从天而降的、完美契合他下一部电影某个神秘主角形象的“天选之人”。
他嘴唇微张,几乎要脱口而出上前搭讪,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少许。
聂红裳和林渡对此浑然未觉。
聂红裳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林渡身上,正轻声介绍:“这里环境还不错吧?我提前订了里面安静点的位置。”她一边说着,一边自然地伸出手,虚扶在林渡的后腰,引导她向内走去,姿态亲昵,完全隔绝了外部可能存在的干扰。
而林渡,她的感知或许捕捉到了那道过于炽热的目光,但她对此毫不在意。
千年岁月,她早已习惯了被各种目光注视。
此刻,她的心神更多被那悠扬的古琴曲和满室清雅的氛围所吸引,这让她想起了一些久远的、模糊的安宁时光,她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聂红裳。
两人就这样,一个满心满眼都是身旁人,一个沉浸在自己的心绪与环境中,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一切——包括那位大名鼎鼎的崔导——都隔绝在外。她们与驻足凝视的崔靖擦肩而过,径直向着餐厅深处预留的座位走去。
崔靖怔怔地看着林渡的背影,直到同伴疑惑地唤他,他才回过神。他没有立刻离开,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那抹独特的身影消失在屏风后,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他迅速对同伴低声说了句什么,然后转身走向菜馆经理所在的方向,显然,他不想错过这个“意外发现”,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这位惊鸿一瞥的神秘女子。
屏风隔出的空间确实幽静,窗外是精心打理过的迷你枯山水庭院,一盏石灯笼散发着朦胧的光。座位是舒适的榻榻米改良式,需要脱鞋盘坐,更添了几分禅意与私密。
聂红裳细心地将靠垫摆放好,让林渡能坐得更舒服些。她自己则坐在林渡身侧,接过服务员递来的菜单,轻声细语地询问林渡的偏好。
“这里的时蔬很新鲜,汤品也炖得清淡醇厚,你看看有没有想尝试的?”聂红裳将菜单往林渡那边挪了挪,指尖在几样招牌菜上轻轻点过。
林渡对现代菜品的名称并无概念,她的目光掠过那些雅致的菜名——“荷塘小炒”、“青山雾隐”、“玉露凝香”,最终只是抬眸看向聂红裳,语气平和:“你决定便好。”
聂红裳了然,也不勉强,熟练地点了几样口味清淡、注重食材本味的菜肴,又特意嘱咐汤要热,米饭要软糯。点完单,服务员躬身退下,小小的空间里只剩下她们两人,以及若有若无的古琴声和彼此的呼吸。
气氛一时有些安静。
聂红裳替林渡斟上一杯温热的荞麦茶,看着她修长的手指握住素白的瓷杯,想起刚才林渡看水墨画的神情,忍不住轻声问:“觉得这里怎么样?会不会……太安静了?”
林渡呷了一口茶,清淡的麦香在口中散开。她抬眼环顾四周,目光再次落在那幅水墨画上,画的是远山淡影,孤舟独钓。
“此间布局,暗合古意,虽不及山林野趣,倒也清静。”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比之外界喧嚣,此地尚可。”
能得到林渡“尚可”的评价,聂红裳已经心满意足,她笑了笑,也端起茶杯:“你喜欢就好。以后……我们可以常来。”
林渡没有回应“常来”的提议,她想起今日聂红裳在冷水里守着自己、手忙脚乱又固执的模样,温声道:“今日,辛苦你了。”
“不辛苦。就是……下次不准再吓我了。”聂红裳嘴上故作轻松,伸出手,轻轻覆在林渡放在桌面的手背上,指感受到她手背肌肤下隐隐流动的、不同于常人的温凉,想起白天那骇人的高热和暗金纹路,心头又是一紧,她忍不住问,语气里满是担忧,“那个……真炎之力,每月都会如此吗?”
林渡沉默片刻,才道:“并非定数。力量失衡,诱因诸多。心绪波动过大,或身处极阴之地,皆可能引发。”她看着聂红裳紧蹙的眉头,补充道,“寻常月圆之夜,只需静心调息,便可压制,无碍。”
她说得轻描淡写,那“静心调息”的过程,恐怕绝不轻松。
这时,服务员开始上菜。
精致的瓷盘盛放着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诱人。
聂红裳暂时压下心中的忧虑,拿起公筷,细心地为林渡布菜。
“尝尝这个,是用高汤煨的鲜笋,很嫩。”
“这道豆腐,据说是用山泉水点的,口感很特别。”
林渡依言品尝。
她对口腹之欲向来淡薄,但这些精心烹饪的食物,确实带着一种质朴的鲜美,与她记忆中那些或奢华或粗犷的古代饮食截然不同。
与此同时,在远处另一个靠窗的位子,崔靖已经重新坐下,他只点了一壶清酒,目光时不时地、不受控制地瞟向聂红裳和林渡所在的屏风方向。他手中的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正在编辑给编剧楼婉清的短信,寥寥数语,却充满了激动:
“惊遇一女子,气质绝尘,非今世人。形象极契合《墟》中‘巫’一角。神秘,清冷,目光如古井,有焚身过往的破碎感与坚韧。亟待接触!”
崔靖的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内心已经开始盘算,如何能自然地、不唐突地结识那位让他一见之下便灵感迸发的神秘女子,因为在“静庐”这样的地方直接上前打扰是极不礼貌的,他需要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屏风之内,聂红裳正将一块剔好刺的鱼肉放入林渡碗中,柔声道:“慢点吃。”
林渡看着碗中那块莹白剔透、毫无瑕疵的鱼肉,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她活了万载,被人如此细致入微地照料,记忆里似乎并不多。霓裳性情如火,更多是并肩而立的扶持;姝媱温柔,却带着怯怯的仰望;紫魅……更不必提。像聂红裳这般,带着现代人平等的关切,又混杂着近乎笨拙的、想要将她融入这个世界的努力,是独一份的体验。
她执起筷子,夹起那块鱼肉,放入口中。肉质鲜嫩,火候恰到好处,带着一丝清甜的余味。她细嚼慢咽,并未立刻回应聂红裳那句“慢点吃”,直到完全咽下,才抬眸看向身旁目光殷切的女子。
“尚可。”她给出了评价,语气是一贯的平淡,但聂红裳像是得到了莫大的肯定,眼角眉梢都染上了浅淡的笑意,又忙着去盛那盅名为“青山雾隐”的菌菇汤。
林渡的视线却越过聂红裳忙碌的肩头,极其短暂地、若有似无地扫过远处那个靠窗的雅座。崔靖自以为隐蔽的、持续投来的探究目光,在她感知中清晰可辨。那目光里的炽热,与她千年来看过的无数贪婪、好奇、或敬畏的眼神并无本质不同,只是更添了几分属于这个时代的急切。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内心毫无波澜。
蝼蚁之扰,尚不足以入她心间。
比起这个陌生男人的窥视,她更在意的是聂红裳手背上因昨日长时间浸泡冷水而残留的细微褶皱,以及她眼底那抹被精致妆容掩盖不住的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