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08 新增一家 ...

  •   养病是件挺无聊的事。
      尤其后来护士抽出空来,又给李纯续上吊针,相当于把她“封印”在了床上。
      李纯干脆把小小的店铺再次清点一遍,分出“无所谓用不用”的资源与“以后不一定再有”的资源。
      前者留在店铺,想吃就吃,吃不下就算。
      后者则放在外面的空地上,试试躲过“刷新”。里面有一些李纯能用上的生活用品,如水杯、碗筷、剪刀等,都是店里翻出来的囤货,甚至还有一个闹钟,大概是店主家小孩遗留的自用品,李纯不嫌弃旧,宝贝地一起收好。
      之后她铺开纸笔,分析“李纯”记忆里的场景,结合自己的“记忆”,写下能在这个年代合理出现的材质和物品。
      木头行,合成板不行。金属行,不锈钢不行。书写纸行,卫生纸不行……
      特别是塑料。在未来,塑料袋、打包盒等塑料制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这个年代却是完全超出时人认知的运用,一旦被人发现很容易穿帮。最早要到80年代,塑料才会慢慢从工业农业邻域广泛扩散至生活领域。
      各类机械制品,插电的或是电池的更是大忌。
      以后常见的家用电器以70年代的电压根本带不动,电池也完全匹配不上。
      如果她想售卖店铺里的东西赚钱,怎么看还是食物最安全。
      恰好这个年代生产力有限,城里人不缺钱,缺购买物资的资格;农民不缺粗粮(收成好时),其余啥都缺。粮食可谓是硬通货。
      可惜店铺太小,食物刨除她的口粮后剩不了太多,以后也不能保证都是吃的店子……
      盘算着,盘算着,女孩睡着了。
      再醒来时,天已微微泛黑,她竟睡了一下午,可真是久违的长觉。
      李纯看着天边残余的一抹红云,慢慢醒神,转头时,忽而对上一对黝黑的眼珠。
      李纯吓一大跳,好半晌才抚平心跳,“……春桃姐?”
      姚春桃盯着她不说话。
      不知道她看了多久,李纯抬头左右张望,没找到姚外婆或护士,便道:“你有哪里不舒服吗?”
      姚春桃始终在看李纯,好一会才沙哑道:“你觉得我惨吗?”
      额……
      好好的女孩,在青春年华毁容、残疾,当然惨,但不能这么说,万一人想不开怎么办?她可负不起责。
      李纯小心翼翼地说:“你还活着。”
      一车人遇到事故,死伤大半,能活着已是幸运,所以还是想开点吧。
      姚春桃没有说话,冷笑一声,眼也不眨盯着她。
      李纯不明白她什么意思,难不成跟李婆子一样,把错误全推给别人,恨上了自己?还是自己残了,就见不得李纯好?
      那她……也没办法。
      女孩耸耸肩,下床道:“我帮你叫医生。”
      医生们正在吃饭,一个护士去喊,另一个眼熟的招呼李纯坐下,递给她一颗糖,问她感觉怎么样,为什么没有家人陪床。
      李纯乖巧表示家里阿奶忙着爹娘和大哥的葬礼,她可以照顾自己。
      护士叹口气,“这么小的孩子不能没人照顾,下午你药水打完,要不是隔壁床的家属来说了一声,都要回血了。”
      隔壁床?是那对夫妻吧。
      李纯向她道谢,收获一众护士姐姐和阿姨的同情后回到病房。
      医生很快来了,检查到一半时,姚外婆带着晚饭进来,看见外孙女醒了,差点又要哭,强忍着握住她的手听医生说话。
      李纯过来跟白静夫妻表达谢意,白静笑笑,“这有什么,顺手的事。你是前进大队的?”
      前进大队和下麦桥大队相隔不远,但李纯从未去过,更不认识人。她和这对夫妻聊了会天,才知道白静原来是知青,下乡后与退伍回家的沈庆丰相知相识,结婚5年了。也是她率先突破人工养殖蘑菇的技术,带领队员们走上致富之路。
      漂亮知青与忠犬兵哥,这才是年代文标准的主角配置吧。
      至少在“李纯”记忆里,前进大队的知青大多是娇生惯养的城里人,整天瞧不起这个干不动那个,好逸恶劳,很不受队员的欢迎。再对比她的生身父母……
      算了,没有可比性。
      李纯意识到她可能无意中抱上大腿,心下决定,以后要多与他们来往,以这对夫妻的品性和能力,往后的成就绝不会止于农村。
      她心念一动,轻声道:“白姐姐,你们知青都读了很多书吗?”
      白静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读多少书叫多?
      对比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农民,知青当然算得上“文化人”,可是扪心自问,教育改革之后,初中与高中缩短年限,改成连中,极大地增加劳动课的比例,加上许多教师被举报批斗,剩下来的老师基本选择明哲保身。学生不听课?不来上课他们都不带管的。接受如此教育毕业的学生,自身又能有多少学识?
      白静自嘲一笑,“不算多吧,只是运气好,比你们多认识几个字而已。”
      沈庆丰不赞同妻子的说法,在他心里,白静是他认识的人中最博学最好学的,不管境遇如何,从不放弃学习。
      “哦。”李纯点点头,“那你家里有书吗?”
      “有啊,怎么了?你想看书?”
      白静琢磨着有什么书适合送给小女孩看,却听女孩神秘兮兮地凑在她耳边,悄声说:“姐姐,我知道一个秘密——今年会恢复高考哦。”
      恢复高考?!
      白静的心跳猝然加快,又很快平息,恢复高考的消息哪年没有传过,哪年又成真了。
      她哭笑不得,“你从哪听来的?转眼就要入冬,不会在这个时候的。”
      女孩歪了歪头,“我偷听大哥说的,他说在同学那收音机里听到的,好像是开了什么会……什么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的会议?”
      白静一惊,高校招生会议?如果不是真的听到,一个小姑娘编是编不出这种话的,而且这几个月她忙着扩建蘑菇棚,确实很久没打开收音机了,难道……
      “你再回忆一下,确定是这几个词吗?”白静难得有些激动。
      李纯故作沉吟,“恩,好像少了个词……工作?对,是招生工作会议。”
      听起来更靠谱了。
      白静抓住她的手,“你什么时候听到的?”
      “就前几天啊。”
      白静惊喜地脑子乱糟糟的,千般万般的想法在脑海里穿梭,抓不住一个具体。
      沈庆丰安抚地拍拍她,对上丈夫沉静的双眼,白静冷静下来,看看四周,压低声音道:“这话先别到处说,毕竟还没有确切的通知下来,万一遇到一些激进分子,情绪上头,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来。”
      “我知道呢。”李纯扬起小脸,“我知道你们都想去读大学,我大哥就是。”
      白静温声道:“那你想读吗?”
      “我小学都没读完,我能上大学?”李纯一脸“懵然”。
      “为什么不行?你想你就可以。”白静早就发现这是个机灵的小姑娘,要是因为别的原因耽误了实在可惜。
      她淳淳善诱,给女孩科普一些升学的流程和大学的区别,就像对待自家晚辈一样,告诉她读书是走出农村的最好出路,永远不要放弃读书。
      李纯乖巧地表示受教,还偷偷观察沈庆丰的反应,发现他满眼都是自己媳妇,似乎完全没有担心妻子考上大学抛弃他一样。
      看来这对夫妻感情确实很好,他们应该会处理好这个问题的。
      李纯放下心。
      -
      今天是个好日子。
      李纯一进入“风眼”,看着眼前一幕,不由发出如此感叹。
      睡前,李纯特意对照医院的时间设定好闹钟,临近12点时,就被意识空间里的闹钟声吵醒。她本想在这静静等待店铺“刷新”,第一时间获知新的内容,谁知越靠近零点,灰雾越发浓重,渐渐有种透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女孩察觉到危险,生怕那灰雾突然扑过来把她“吃”了,连忙退出去。直到零点过去,她小心翼翼再进来——
      只见原本小小的店面变成两倍大小,竟是同时出现“童心街3号”和“童心街4号”两家店,店门前的空地也同样扩大足足一倍,目测大约有8、9米长,宽还是3、4米的样子。
      也就意味着,她不仅同时拥有两家店铺的资源,而且“储物”的地方也变大了。
      但是为什么这次“刷新”会刷出两家店?
      都第三天了,就算是“新手大礼包”也过期了吧?
      李纯疑惑地转了个圈,发现昨天特意放在空地上的店铺物资已经消失不见,看来是跟着店铺一起“刷新”了……
      不对。
      她还放了别的,她的钱!
      医院人多手杂,这年代的衣服连个正经口袋都没有,李纯就把自己所有家当——一块八毛五存放在空间里,结果在她眼皮子底下失去踪影。
      一块八毛五呢!
      早知道会这样,她就……也不至于怎么样。
      钱还能再赚。
      而且她猛然间意识到,“风眼”里多出一家店,有没有可能跟她消失的钱有关。毕竟虽然同处空地上,但其他东西全部出自于店铺,跟着店铺一起每天“刷新”也挺合理。只有她的钱,既是货币,又不属于店铺,不明不白的消失,偏偏空间还出现了新的变化,两者之间很难不产生联想。
      难道……新增的这家店铺是用一块八毛五“换”来的?
      感觉有点划算怎么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