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013 白事 ...

  •   薄薄一张纸,陈知青用短短几行字拒绝了李家人的无理要求,表示他们再得寸进尺,就通知李得山,并去信向李文根的学校发问,如此品行的学生为何让他顺利毕业。
      杨知青的措辞则官方许多,语气不算强硬,让李家三思而后行,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犯罪,埋下祸患,将来必受其害。
      看起来在劝告,其实不也是变相的威胁?
      李纯把所有信件一一收好。有李家人做坏人,那对夫妻不痛不痒地动动嘴皮子,就能在“李纯”的一生中完美隐形。
      就算她拿着信去举报,恐怕只能影响点皮毛。
      李纯早有预料。
      李家的事可以随着这场意外身死账消,这两人作的孽,咱们来日方长。
      等到队长媳妇得到消息,领着各家妇女,带着桌椅碗筷上门来帮忙时,见到的还是那个乖巧懂事的“李纯”。
      “二妹剪头发了?不错,挺好看的。你刚回来,先去一边歇歇,我们都做熟了的。”
      队长家的吴婶兼任前进大队的妇女主任,李纯家如今老的老小的小,她少不得照顾照顾,“文文在我家和小雨玩,你也去和她们一起吧?”
      “不了,我帮不上大忙,给吴婶指指东西,打下手还是可以的。”
      比起同小丫头玩,她倒更愿意留下来刷刷“人设”,顺便熟悉一下大队的情况。
      准备大席不是轻松的事,吴婶没时间管李纯,跟她确认好家伙什齐不齐全,都放在哪,跑进跑出地忙碌去了。
      李纯跟一群妇女坐在内院择菜,听到她们的揶揄或逗弄只是低头笑笑不说话,妇女们不得趣,自然就换了话题,说起姚家怎样、其他大队又怎样。
      “不就是雨大点,那么大的山,偏生那块蹋了,正好碰上客车,这个寸劲呦。”黄家婶子一叹,“要说没点霉运在身上,我都不信。”
      “我也是纳闷,咱们大队一下死了好几个,是不是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要不拜一拜?”
      “别胡扯八扯的啊,让吴婶听见得骂你!”
      “我又没说错。”
      带花头巾的新媳妇倒去脏水,甩甩手说:“我看这雨下得好,要不我家也赶集去,那车上可就不止坐这么些人了。想想我都后怕。”
      “可不是。”
      “我家小子吵着闹着要吃糖,幸好没听他的,早早回了,不然,呵,吃香去吧!”
      “可怜了张喜娘,多爽利的人啊,到头来就落个名声。这人的命啊,有没有明天还真是说不准。”
      有人又看向李纯的手,“二妹,你家四个人只你一个活下来,不容易啊,凡事多想想你奶、你弟弟妹妹,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这话说的,倒好像真笃定她残疾了一样,李纯无奈点头。
      也就是她没大事,要让春桃听见这些话,或许会觉得别人都在嘲讽她,笑话她,心理问题指不定要更严重。
      “大队长昨天说县里要给张喜娘表彰,是不是真的啊,我还没见过县里的干部呢。”
      吴婶风风火火路过,插一句嘴,“当然是真的,干部哪会说大话?我家老李说明儿就有人带奖励去姚家,说不定还有记者来拍照呢。”
      “嚯,那我得穿鲜亮点,要是把我拍进去,一幅邋遢样可不行。”
      众人一阵大笑,“想啥美事!”
      周大娘也说:“听说前儿公社有人上我娘家大队表彰去了,就是村尾常老头他们家,老头子早年丧妻丧子,一个人把孙子拉扯大,临了还能得两个搪瓷杯,不错了。”
      “周家坳的常老头啊?”这人有点印象,“他孙子可不是啥好名声,逞凶斗架,听说有回把人头都打破了,差点抓去批斗。”
      “人家家里就一个老爷子,不狠一点怎么立住?”周大娘显然了解内情,“常家在我们周家坳不是啥大户,当年从北方逃难过来,这么些年也分了几支的,本来常老头的军官儿子是常家最出息的人,结果好人不长命,牺牲在战场,那时候常家分家分产闹得可难看了,他家那些叔伯啊,翻脸不是人,竟是豺狼!”
      李纯一顿,拉来半盆青菜一片片撕开清洗。
      “我倒听说那常家小子八字带煞,专克血亲,长这么大把一家子全克没了。”
      “哦呦,真吓人。”
      “这么凶?幸好不是咱大队的,不然离这么近,我觉都睡不好。”
      果然,在封闭迷信的乡下,一旦哪家死的人多点,就容易传出这样的话,要不是这次泥石流死的多是与她无关的人,她自己也“残了”,恐怕“天煞孤星”、“克父克母”的名头就得牢牢安在她身上。
      哦,对,李老婆子正是这么骂她的。
      李纯面容寡淡地扯菜叶。
      “不要乱传!都是封建落后思想!”周大娘哼哼道:“没根据的事还瞎说。哪家没死过人,尤其当兵上战场,为国牺牲那叫荣耀,人家是烈士家庭,乱说要追究责任的。”
      有人连忙打嘴巴,“嗨呀,尊重烈士,我不说了。”
      有人却不以为意,“咱也是抗战年代过来的,谁还没打过小鬼.子,那年头家家都死人,家家都烈士啊?还不是照样过日子?”
      “嘿嘿,就你那两下子,门槛上放板凳,绊倒两个鬼.子也能吹到今天!咱们谁不知道谁呀。”
      “哈哈哈……”
      众人又笑闹起来,一个辈的妇女开始讲古。
      她们缅怀过去的艰难,歌唱今日的安宁,对未来的期望刻在眼神里,从未变过。
      李纯始终安静地干着活,等收拾完蔬菜,又去灶房帮忙烧火。
      农家院的空地上摆满桌椅,厨房准备就绪,扛棺上山的男人们与李婆子终于回来,李老太不敢请人吹吹打打唱大戏,哭丧却是半点不打折扣的,连同她请去陪同的几个亲友,哭得人都站不住,李文生的额头也磕肿了。
      看着李婆子被人扶去房里休息,李纯莫名庆幸自己是个不受重视的孙女。
      少了主事人,丧礼也热热闹闹地继续了,谁主勺,谁上菜,谁登礼,谁唱词,乡里乡亲都给你整得利利索索,明明白白。
      白事吃席不用请。
      到点各家代表自觉到位,席面的规格吴婶早就与李老太商量好,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席面上6个菜,以自留地的蔬菜为主,唯一的荤腥就是鸡蛋和一点猪油渣,社员们见怪不怪,一切都办得很妥帖。
      唯一的男丁李文生被人按在主桌敬酒,晕晕乎乎跟在长辈身后,吃完席还要候在门口,送所有人离开。
      亲戚们自觉留下收拾残局,之后再认领各家的桌椅板凳,碗筷碟盆,都是农村人重要的财产,标了名字的,不怕认错。
      李纯窝在厨房里随便吃两口,偶尔伸手帮帮忙,等尘埃落定,宾客散尽,小院突然陷入一片寂静,她抬头看看天,端着碗走进堂屋。
      李文生一上午累够呛,瘫在椅子上昏昏欲睡,李文文年纪小,还没从家庭巨变中反应过来,站在原地发呆。
      “送去给阿奶吃。”李纯把碗递给李文文,又给李文生一个热乎乎的鸡蛋,让他放额头滚滚,消肿。
      小女孩听话地进屋,房间里很快传来说话声和哭声。
      尽管知道李老太活着对她有好处,李纯却并不忧心李婆子的身体,以她的本性,想必很快就会恢复状态,活得比谁都长。
      李纯嘲讽一笑,看向李文生,“你还住在原来的房间吗?”
      李家夫妻的主卧空出来,李文生和李文根的房间也只剩他一个了。
      “恩。”李文生恹恹点头。
      “我要搬下来住一个房间,还有两间房怎么住,你们自己选。”李纯平静地说。
      李文生惊讶地抬头看向这位从来只知道闷头干活的姐姐,他还是第一次听见她一次性说这么多话,而且那个语气,怎么说呢……有种很特别的感觉。
      “自己选?”
      长这么大,从来都是他向父母提要求,这是第一回他听到别人要求自己,更别说是他姐姐提的。
      10岁的孩子头脑混乱,这几天发生太多事,他见过太多人,听过太过话,拥有好多好多‘第一次’,他陷入无尽的茫然之中……
      面对要求,他下意识说:“我随便,问阿奶吧。”
      “问阿奶?阿奶说要你和她一起睡呢?”
      李纯盯着李文生的眼睛。
      李文生别扭地移开眼,他从来都是和大哥睡的,男子汉长大不能和长辈睡了,“那,那文文跟阿奶一间屋吧。”
      “恩,爹娘的屋子大,阿奶和文文睡那屋,你还睡你的房间,我睡阿奶原本那间。”
      听到爹娘的房间大,李文生又想张嘴争取。
      李纯道:“爹娘刚去,肯定很舍不得这个家,晚上说不定会回来看看,阿奶睡他们的房间也能和爹娘说说话,叫他们放心,我们可以过得很好。”
      回来看看……?
      李文生惊恐地看着主卧的方向,微风穿过堂屋,男孩打了个颤,老实闭嘴。
      李纯很满意李文生的识趣,等李文文拿碗出来,打发两个小孩去烧热水。
      李文生哪里干过活,想抗议,李纯一句“清扫房间去晦气”,就压下他所有不愿,飞快跑出阴冷的堂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