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番外 ...

  •   致季琰:

      展信佳。

      提笔写下这三个字时,窗外的梧桐叶正一片片旋落,带着初秋特有的、金黄色的宁静。

      这让我想起许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季节,你背着书包,安静地走进我们喧闹的教室,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在我的青春里漾开了绵长至今的涟漪。

      这封信,在我心里酝酿了很久,久到它几乎成了我的一部分。

      直到昨晚的同学聚会,我们并肩走过那短短一程路,说了那些话之后,我才终于觉得,是时候把它写下来了。

      这不是一封追问或诉苦的信,季琰,这只是一次整理,一次告别,一次对我自己盛大而无声的青春的温柔回望。

      你还记得你叫我“小钟老师”的那些下午吗?

      阳光总是斜斜地照进那家后来拆掉了的书店,空气里浮动着旧纸张和油墨的香气。

      我对着数学题愁眉苦脸,你在一旁无奈地叹气,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清晰的步骤。

      你的手指修长,握笔的姿势很好看,字迹清隽有力。

      你讲题时声音不高,逻辑极强,偶尔会因为我的“不开窍”而微微蹙眉,但从未流露过一丝不耐。

      “小钟老师,”你总是这样叫我,带着一点点调侃, “以后可千万别去教数学。”

      那时我总会气鼓鼓地瞪你,心里却因为你这个专属的称呼而泛起隐秘的欢喜。

      就是在那些被数学公式填满的、有些煎熬又有些甜蜜的午后,我心里有什么东西,悄然破土而出了。

      它与你解题时微蹙的眉头有关,与你转笔时灵活的手指有关,更与你那份安静的、专注的、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纯粹逻辑世界的气质有关。

      你就像一颗遥远的恒星,自带光芒体系,冷静、稳定,运行在我无法完全理解的轨道上。

      而我,是被你引力俘获的一颗小小行星,情不自禁地围绕你旋转。

      所以,我格外珍惜运动会后你回来帮忙收拾时身上的汗水味,那让你从“学霸”的神坛走了下来,变得真实可感。

      我因为期末数学考了112分而狂喜,不仅仅是因为分数,更是因为觉得离你近了一点,仿佛终于够到了你那个世界的一点边缘。

      我更是在省赛领奖台上,看着聚光灯下的你,内心被巨大的骄傲和同样巨大的失落撕扯。

      那一刻,我清晰地看到了我们之间的鸿沟。

      你站在光里,那么耀眼,那么遥远。
      掌声和欢呼像潮水一样将你包围,也将我推得更远。

      我手里紧紧攥着那句练习了无数次的“我喜欢你”,却发现在那样的光芒和距离下,它显得如此轻飘,如此不合时宜。

      我想要的那个安静的、只有我们两个人的角落,终究被现实击得粉碎。

      我那时候就明白了,你的世界会越来越大,会拥有星辰大海。

      而我,或许只是你青春画卷里一抹淡淡的、属于南方小城的背景色。

      你出国后,我收到了那封长长的邮件。

      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到我渴望的那句话,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你写异国的天空,写学术的困惑,写独自生活的点滴,你的文字冷静而克制,像你本人一样。

      我最终没有回复。

      不是因为不想念,也不是因为怨恨。

      恰恰相反,是因为我太知道那封信意味着什么了。

      它是我青春爱恋的最终回响,也是我们之间无声的告别。

      回复它,只会让那份已经注定无望的期待继续苟延残喘。

      我必须逼自己向前看,必须亲手剪断那根系住我的、名为“等待”的线。

      时间真是奇妙的东西。

      它曾经让思念变得如此漫长难熬,如今却又如此有效地抚平了一切。

      大学生活忙碌而充实,我在生命科学里找到了新的激情和方向。

      京北很大,它用它的广阔教会我,世界不止有附中的走廊和那家小小的书店。

      我认识了新的朋友,经历了新的挑战,也一点点塑造着独立于过往的、新的自我。

      我偶尔还是会想起你。

      在高数课上听到熟悉的定理时,在图书馆看到有人并肩学习时,在秋天闻到桂花香时……

      但那份悸动和酸涩,渐渐变成了一种很淡、很温柔的怀念。

      它不再刺痛我,而是像一枚书签,妥帖地安放在名为“青春”的那一章节。

      直到昨晚再见你。

      推开包厢门,看到你站在窗边的背影那一刻,我的心还是不由自主地紧了一下。

      三年不见,你清瘦了些,轮廓更加分明,身上那份属于成年男人的沉稳气质取代了少年的青涩。

      当你转过身,那双我曾经无比熟悉的、盛满少年意气的眼睛,如今平静得看不出波澜。

      我们之间的对话,客气而简短,带着岁月冲刷后的疏离。

      那些熟悉的沉默,不再是悸动的伴奏,而成了我们之间最真实的注解。

      我们早已走上了不同的路,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散步回去的那段路,很像我们高中放学后一起走过的无数个黄昏。

      只是这一次,我们终于把一些迟到多年的话,摊开在了路灯下。

      你说,你喜欢过我。
      季琰,谢谢你告诉我。
      这句话,我等了整整三年。

      它在我的想象中出现过无数次,在毕业典礼的喧嚣中,在机场送别的沉默里,在那封未回复的邮件字句中……

      当它真的从你口中说出,在这样一个初秋的夜晚,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捏了一下,不疼,只有一种深远的、恍如隔世的酸涩。

      它来了,只是来得太迟了。
      迟到了太久的答案,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它不再是一把能开启未来的钥匙,而是成了一枚证实过去的印章。

      它很好,它让我知道,我那段兵荒马乱的暗恋并非全然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我们曾在彼此的生命线上,有过一次珍贵的、双向的交汇。

      所以,我也告诉了你领奖台后的故事。

      那个被我深埋心底,连对李悟都未曾细说的瞬间。

      说出它,并非为了计较或抱怨,而是想让你知道,我的沉默,我的退缩,我的“决定向前看”,并非源于不够喜欢。

      恰恰是因为,我太早地、或许也是太清醒地,看到了我们终将奔赴的不同远方。

      我们就像两条交叉的直线,在高中那个特定的点相遇,有过短暂的交集,然后便依循各自的轨迹,延伸向无限远的前方,再无重合的可能。

      你说得对,我们对彼此的喜欢,没有在正确的时间下相遇。

      像两列错站的火车,鸣着笛,擦肩而过,空留回响。

      所以,不必苛责,也不必遗憾。

      青春里的有些感情,或许本就如此。

      它的美好,不在于修成正果,而在于它本身的纯粹、炙热,以及那种求而不得的怅惘。

      它像一场极其绚烂的烟火,燃烧时照亮了整个夜空,熄灭后,留给我们的是漫天的星光和关于光华的永恒记忆。

      那短暂的光华,足以慰藉往后所有平凡的岁月。

      我删掉了那封保存了三年的邮件。这不是一种决绝的抹杀,而是一次郑重的收纳。

      我把你,把那段时光,把我所有未曾言说的心事,都妥帖地安放在了一个叫做“回忆”的盒子里。

      它很珍贵,但我不会再日日翻看。

      我会带着它给予我的所有力量——那份因为想靠近你而拼命努力的劲头,那份体会过喜欢一个人的甜蜜与酸楚的成长,那份最终学会放手的勇气——继续我的人生。

      季琰,我们都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你会在理论数学的世界里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我会在生命科学的领域里试图理解生命的本源。

      你看,我们其实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追寻着这个世界的美与真。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愿你在大洋彼岸,一切顺遂,前程似锦。
      愿你能遇到那个能在对的时间,与你并肩看星光的人。

      也请放心,我会很好。

      我有热爱的事业,有像李悟那样一辈子的朋友,也有足够的勇气和温暖,去迎接属于我的、崭新的人生。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
      谢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
      谢谢你,让我成为今天的我。

      从此,山高水长,我们不必再见。
      但我会记得,那个叫我“小钟老师”的白衣少年。
      记得,就好。

      钟玥
      于一个梧桐叶落的秋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