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你何苦站我前面 ...
-
回南方的火车票是下午三点十七分的。
池玥拖着行李箱,站在人声鼎沸的候车大厅里,只觉得周遭的一切都隔着一层毛玻璃,喧闹而不真切。
火车轰鸣着,即将驶向南方湿润的、未知的明天。
那个消失在巷子深处的背影,像一帧被定格的画面,反复在她脑海里回放。那句“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听起来是释然,是告别,却像一根细韧的丝线,缠在她心上,越勒越紧,泛着酸涩的疼。
她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漆黑的头像。对话框的最后,停留在他发出的地址和时间,以及她那个干瘪的“好”。
真的就这样了吗?
三年的目光追逐,雨夜里溃败的勇气,社区中心的震撼,旧书店里小心翼翼的剖白,还有那碗热气腾腾的、他坚持付了钱的面……所有这些沉甸甸的重量,最终就换来一句轻飘飘的“一路顺风”和各自走开的结局?
广播里开始催促她的车次检票。人流开始涌动,朝着检票口的方向汇集。
池玥被裹挟着向前走了几步,行李箱的轮子发出单调的噪音。每一步,都像踩在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上。
她忽然猛地停住了脚步。
不。
不该是这样。
至少,不该由他来为这一切画上句号。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积压了三年的怯懦全部呼出。然后,她逆着人流,艰难地退到大厅边缘相对空旷的地方,手指颤抖着,却异常坚定地拨通了周瑶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被立刻接起的,周瑶那边声音嘈杂:“玥玥?你到车站了吗?什么时候检票?”
“瑶瑶,”池玥打断她,声音是自己都未料到的冷静,“高三那次,在食堂。你说江屿‘有问题’,跟校外的人混……那些话,你到底是从哪里听来的?原话是什么?”
电话那端沉默了几秒,显然被这个突兀的、跨越了时空的问题问懵了。
“啊?那么久的事了……你突然问这个干嘛?”周瑶的语气带着困惑和不自然。
“告诉我。”池玥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我想知道。”
周瑶支吾了一下:“就……当时年级里很多人都那么说啊……说他经常跟一些社会上的人来往,看起来就不像好人……好像还差点被处分……”
“你亲眼见过吗?”池玥追问,“还是只是听别人说?那个‘别人’,是谁?”
“我……”周瑶语塞了,似乎被池玥罕见的强硬态度镇住,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嘟囔, “好像是听王雪说的吧……她就那么一提,我也是担心你才……”
王雪。一个模糊的、喜欢传播各种八卦的女生。
池玥的心沉了下去。所以,很可能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流言,经过口口相传,不断变形,最终成了钉在江屿身上的一个标签。而她,甚至没有去追问一句“真的吗”,就选择了最安全也最残忍的方式——远离。
“我知道了。谢谢。”池玥的声音有些发哑,她没等周瑶再说什么,挂断了电话。
广播再次催促,检票口即将关闭。
池玥站在原地,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血液奔涌着冲上头顶。她猛地转身,不是走向检票口,而是拖着行李箱,快步冲向车站的服务台。
“你好,我想改签最近一班去老城区的大巴车票,任何车次都可以,站票也行。”
一小时后,池玥站在了那条熟悉的、弥漫着生活气息的旧巷口。夕阳西下,将斑驳的墙面染成暖橙色。
她不知道江屿还在不在那个书店,或者去了别处。她只是凭着一种近乎孤勇的冲动,回到了这里。
她推开“旧时光”书店那扇沉重的门。铃铛作响。
店里依旧昏暗安静。老爷爷还坐在柜台后,看到她再次出现,花镜后的眼睛抬了抬,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
“他走了?”池玥的声音带着奔跑后的微喘。
老爷爷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窗外渐暗的天色,慢悠悠地开口:“刚走没多久。说是回去拿点东西。”
“他去哪儿了?您知道地址吗?”池玥急切地问。
老爷爷沉默地打量了她几秒,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似乎能看透她所有的焦急和决心。最终,他拿起一支铅笔,在一张便签纸上潦草地写了一个地址,推了过来。
“谢谢!”池玥抓起纸条,转身就跑。
“丫头,”老爷爷的声音在身后缓缓响起,“那孩子……心思重,话少。有什么话,想好了再说。”
池玥脚步顿了一下,重重点头:“我知道!”
地址离书店不远,是一栋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筒子楼。楼道里灯光昏暗,堆放着杂物,空气中飘着各家饭菜的混合气味。
池玥站在一扇锈绿色的铁门前,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抬手敲了敲门。
里面传来脚步声,门被拉开。
江屿站在门内,似乎刚洗完脸,额前的头发还湿着,几缕贴在皮肤上。他看到池玥,明显愣住了,眼睛里写满了错愕。
“你……”他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脚边的行李箱,“没走?”
“改签了。”池玥仰头看着他,一路跑来的喘息还未平复,胸口剧烈起伏着,“江屿,我有话想问你。”
江屿的眉头微不可见地蹙了一下,侧身让开:“进来吧。”
房间很小,一眼就能望尽。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桌子上堆满了书和演算纸,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唯一的装饰是窗台上放着的一盆长势很好的绿萝。
“坐。”他指了指房间里唯一的一把椅子,自己则靠在了书桌边缘。
池玥没有坐。她站在房间中央,直视着他的眼睛,那些在火车站汹涌的情绪找到了出口,话语清晰而直接:“我刚才问了周瑶。高三她说你有问题那些话,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八卦,她并没有亲眼见过任何事。”
江屿静静地看着她,脸上没什么表情,似乎并不意外。
“所以,”池玥的声音微微发颤,却坚持说下去,“我逃避你,疏远你,甚至……在心里某种程度上认同了那些流言,是基于一个虚假的前提。我为这个向你道歉。这不是同情或者负担,这是我的错误,我应该承认它。”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他的反应。他依旧沉默,只是那双深潭般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动了一下。
“然后,是关于我的。”池玥攥紧了手心,指甲掐进肉里,用疼痛给自己勇气,“我承认我当时很懦弱,被吓退了。但我现在想知道的是——”
她抬起头,目光毫不躲闪地迎上他的视线,问出了那个横亘在她心里三年、在旧书店里就想问却没能问出口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食堂,在走廊,那些‘偶遇’……真的只是巧合吗?”
问完了。所有的勇气似乎也耗尽了。
房间里陷入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窗外隐约传来的市声和自己如雷的心跳。
江屿靠在桌边,垂着眼睫,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良久,他才缓缓抬起眼,目光复杂地落在她因紧张而微微泛红的脸上。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坦诚:“如果我说不是呢?”
如果我说不是呢?
这句话像一枚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池玥心里掀起滔天巨浪。所有的猜测、疑惑、那些被她按捺下去的微小希望,在这一刻得到了一个残酷又甜蜜的证实。
空气凝滞,窗外渐沉的暮色透过窗台上的绿萝,在室内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江屿没有移开视线,那双总是沉静无波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某种复杂难辨的情绪,像是长期压抑后的疲惫轰然释放,又像是一种破罐破摔的坦率。
“食堂的位置,走廊拐角的时间……计算过很多次。”他的声音很低,没什么起伏,却字字清晰地敲在池玥的心上,“只是想……多看几眼。”
他扯了一下嘴角,那弧度里带着浓浓的自嘲:“很可笑,是吧?用这种蠢办法。”
池玥怔怔地看着他,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心脏酸胀得厉害,仿佛下一秒就要裂开。原来那些让她心跳加速、辗转反侧的“偶遇”,从来都不是命运的心血来潮,而是另一个人精心计算、笨拙又沉默的靠近。
她想起他总是迅速移开的目光,想起那看似漠然的侧脸。那层坚硬的、将她隔绝在外的外壳之下,藏着的竟然是这样一个……让她心痛不已的秘密。
“那……为什么?”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干涩而沙哑,“为什么后来……不继续了?”为什么在她开始退缩之后,他也选择了沉默,甚至比之前更加疏离?
江屿的目光从她脸上移开,落在那盆生机勃勃的绿萝上,沉默了片刻。
“因为发现,光是看着,好像也没什么用。”他回答得异常平静,却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割着池玥的心,“反而会给你带来麻烦。”
他顿了顿,终于再次看向她,眼神里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清晰的洞悉:“而且,你看起来……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