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君前巧辩惊四座 ...

  •   西苑的雪似乎比外间更冷些,带着一种浸入骨髓的寒意。张九九跟在两名引路太监身后,行走在清扫出小径的积雪上,脚下发出“嘎吱”的轻响。沿途殿阁亭台皆覆白顶,飞檐斗拱在灰白的天色下勾勒出沉默而庄严的轮廓,偶尔可见几个穿着厚实棉袍的道士缩着脖子匆匆走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丹药混合的奇异气味。
      万寿宫并非想象中金碧辉煌的殿宇,反而更显清幽,甚至有些陈旧,但守卫之森严,远超会同北馆。明岗暗哨,目光如炬,绣春刀的刀鞘在雪光映衬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张九九能感觉到无数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如同细密的针,刺探着他每一寸肌肤下的秘密。
      他被引入一间暖阁。阁内温暖如春,银霜炭在兽首铜炉里安静地燃烧,地面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吸走了所有脚步声。正中的云榻上,半倚着一位身着青色道袍、头戴香叶冠的中年人。他面容清癯,肤色是一种久不见日光的苍白,眼窝微陷,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带着一种仿佛能洞悉人心的锐利与…一丝难以言喻的狂热与疲惫。这便是大明帝国的实际主宰者,嘉靖皇帝朱厚熜。
      云榻下首,左右分别坐着几人。左手边是一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的老者,穿着仙鹤补子的一品官服,眼皮耷拉着,似睡非睡,但偶尔开阖的眼缝中精光一闪而逝,正是首辅严嵩。他下首坐着一位面容与其有几分相似,但更显阴柔肥胖的中年人,眼神灵活而倨傲,应是其子严世蕃。右手边则是一位面白无须、神态恭谨的老太监,司礼监掌印吕芳。稍远些,还坐着一位面容清癮、穿着六品官服的老者,张九九依稀记得在画像上见过,是太医院判李时珍。徐千户则按刀肃立在门边阴影里,如同一个沉默的背景。
      这阵容,堪称当朝最顶尖的权力核心与专业人才济济一堂,只为他张九九一人。压力如同实质的水银,弥漫在温暖的空气里。
      “学生张九九,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九九依着礼数,跪拜下去,动作略显生涩,但姿态放得极低。袖中那冰冷的六分仪残件硌在手腕上,提醒着他此刻的处境。
      “平身。”嘉靖的声音不高,带着些微的沙哑,却有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打量着张九九,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朕听闻,你颇有些奇思妙想,于‘效率’一道,别有见解?前番奏疏,亦有些意思。”
      “陛下谬赞,学生惶恐。”张九九起身,垂首而立,“学生不过是偶有所得,拾人牙慧,不敢当陛下如此盛誉。”
      “哦?拾人牙慧?”嘉靖微微挑眉,手指轻轻敲着云榻的扶手,“却不知,拾的是何人之慧?莫非……是仙家遗泽?”他的语气平淡,但最后四字,却让暖阁内的空气瞬间凝滞。严嵩耷拉的眼皮抬了抬,严世蕃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吕芳依旧恭谨,李时珍则微微蹙眉。
      图穷匕见,直接切入“仙蹟”主题。
      张九九心念电转,知道任何虚言在眼前这人精面前都难以遁形,索性半真半假,以退为进:“回陛下,学生不敢妄言仙缘。只是…只是学生自幼时常做些光怪陆离之梦,梦中可见一些…一些匪夷所思之景,听闻一些奇异之言。诸如‘效率’、‘数据’、‘流程优化’等词,便是由此而来。学生愚钝,只觉其中或有可用之处,遂于现实中尝试揣摩,偶有小得,实非自身之能,更不敢诳称仙家遗泽。”
      他将一切推给“梦境”,这是最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借口,同时也为他自己那些超越时代的认知和行为,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在古代背景下)的解释来源。
      “梦境?”嘉靖眼中兴趣更浓,身体微微前倾,“何等梦境?可见仙人?闻何大道?”
      “梦中并无仙姿道容,”张九九斟酌着词句,努力将现代概念用古人能理解的方式包装,“只见无数方正光影流转,有冰冷之声言说‘规则’、‘逻辑’、‘最优解’。言万物运行,皆有其理,若能明晰其理,循其规则,便可事半功倍,谓之‘效率’。譬如…譬如陛下炼丹,”他小心翼翼地举例,“若能量化火候、精确药材配比、优化炼制流程,或可减少废丹,提升成丹之率与品质。此或可为‘效率’之一斑。”
      他没有直接否定修仙,而是试图将“效率”这个概念,嫁接在嘉靖最关心的炼丹之事上。
      果然,嘉靖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严世蕃却在一旁阴恻恻地开口:“哼,荒诞不经!梦境之说,虚无缥缈,岂可轻信?谁知是不是些旁门左道,蛊惑人心之言!”
      张九九不慌不忙,转向严世蕃,拱手道:“严大人所言极是。梦境虚实,确难分辨。然,学生以为,无论其源为何,有用与否,当以实效验证。学生于县城时,曾以此‘梦中所得’,改良制味之技,组建保甲,皆略有成效,此乃有司可查之事。可见其言虽异,其理或可一用。”
      他搬出了实际政绩作为佐证,这是硬道理。李时珍此时也缓缓开口,声音平和:“陛下,臣曾研读张秀才所献‘卫生防疫条陈’,其中所述隔离、消毒、饮水清洁之法,虽言辞新颖,然细思之下,确合医理,于防治疫病或有奇效。或可证其‘梦中所得’,非全然虚妄。”
      李时珍的帮腔,分量不轻。嘉靖微微颔首。
      严嵩终于开口,声音缓慢而低沉:“陛下,老臣以为,无论梦境真假,张秀才既有此能,何不于君前一展,以辨真伪,以娱圣心?”他将皮球又踢回了“展示仙蹟”本身,老辣至极。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张九九身上。
      张九九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件小东西——那是一块打磨得极为光滑、略显浑浊的天然水晶三棱柱,是他在工坊时利用现有材料偷偷磨制的。
      “陛下,学生梦中曾见一景,言光非一色,内蕴七彩,名曰‘光谱’。”他双手托起水晶棱柱,“今日天光虽晦,然借陛下洪福,或可一现。”
      他走到暖阁一扇朝向雪地的支摘窗旁,调整角度,让外面雪地反射的、相对柔和的光线透过水晶棱柱。一道微弱但清晰可见的、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带组成的小小“彩虹”,投射在了对面白色的墙壁上!
      “嘶……”暖阁内响起几声细微的抽气声。就连一直面无表情的吕芳,眼中也闪过一丝惊异。严世蕃脸上的冷笑僵住了。严嵩耷拉的眼皮彻底抬起。
      嘉靖皇帝猛地从云榻上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地盯着那道小小的七彩光带,脸上露出了近乎痴迷的神色:“七彩……分化?光中……果真蕴藏乾坤?”这对于追求“洞悉天地奥秘”的修仙者而言,冲击力是巨大的。
      “此乃自然之理,非关神怪。”张九九适时解释道,“犹如三棱之水可折射光影,此水晶质地均匀,形态特异,故能将寻常天光析解。若明其理,匠人可制更精妙透镜,用于观星测距,或助眼疾之人;若深究其道,或可窥见物质构成之秘……此即为‘格物致知’,明晰物理,便可加以利用。”
      他将一个简单的光学现象,提升到了“格物致知”和“利用厚生”的儒家与实用层面,既满足了皇帝对“奇景”的好奇,又避免了被直接打上“妖术”标签的风险。
      嘉靖看着那缓缓移动、色彩斑斓的光带,久久不语,眼神变幻不定,似乎在消化这超越他认知的景象,也在权衡张九九的话语。
      暖阁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许久,嘉靖缓缓靠回软榻,目光重新落在张九九身上,已恢复了之前的深邃难测:“张九九。”
      “学生在。”
      “你之所言所行,颇有些意思。”嘉靖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格物致知’,‘效率优化’,倒与宋儒所言有所不同,更近于…实用之学。”
      “陛下圣明。”张九九低头。
      “朕欲在西苑设一‘格物斋’,专司研讨此类新奇之物、效率之法。”嘉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你,便暂且留在斋中效力,将你那些‘梦中所得’,一一整理验证,尤其是……于丹道养生,有无裨益之处。”
      张九九心中一震。这并非封官,更像是一种“技术供奉”,被圈定在西苑这个特殊的范围内,直接为皇帝的“兴趣爱好”服务。福兮?祸兮?
      “学生……领旨,谢陛下隆恩。”他再次跪拜。至少,暂时安全了,并且获得了一个独特的立足点。
      “至于那‘璇玑玉衡’之事……”嘉靖忽然话锋一转,目光似无意地扫过张九九的衣袖。
      张九九浑身一僵,心脏几乎跳出胸腔。皇帝果然知道!他甚至可能知道那晚的异象!
      “……朕略有耳闻。”嘉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谈论天气,“既是古物,你好生保管,或于‘格物’有所助益。”
      他没有深究,但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张九九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皇帝知道了多少?他是在警告?还是在暗示?
      “退下吧。”嘉靖挥了挥手,重新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兴之所至的一场游戏。
      张九九叩首,起身,在诸多意味不明的目光注视下,缓缓退出了暖阁。直到走出万寿宫范围,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他才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皇帝这一关,算是险之又险地过了。他凭借急智和一点点科学小把戏,暂时赢得了皇帝的“兴趣”和一个“格物斋”的容身之所。
      然而,“格物斋”看似是个庇护所,何尝不是一个新的牢笼?他需要源源不断地拿出“新奇”东西来维持皇帝的兴致,尤其是要关联到“丹道养生”,这简直是走在刀尖上。严嵩父子显然不会善罢甘休。而皇帝对“璇玑玉衡”那看似随意的一提,更是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他抬头望向西苑上空那方依旧阴沉的天,雪花又开始零星飘落。
      “格物斋”……这究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还是一个更精致的陷阱?在这皇权与各方势力交织的西苑深处,他这枚棋子,又该如何破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