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战火淬炼 ...

  •   边境的烽火如同一声急促的号角,瞬间打破了汴京的平静,也将赵楷和他的“标准化”工坊卷入了真正的风暴中心。军令如山,枢密院的文书措辞严厉,要求将作监不惜一切代价,在最短时间内,向前线输送最大数量的合格箭矢和弩机备件。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轰然压在了赵楷的肩头。这不再是演习,不再是观摩,而是实战!前线的将士在浴血奋战,每一支箭,每一个弩机零件,都可能关系到一条性命,一场战斗的胜负!

      工坊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所有与军械生产无关的项目全部暂停,人手被紧急调配,炉火日夜不息,敲打声、锯木声、号子声汇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焦灼和铁腥味。

      赵楷站在工坊中央,嘶哑着嗓子下达指令,眼睛布满血丝。他知道,这是检验“标准化”成色的最佳时机,也是最为残酷的考场。

      “所有工位!按规程操作!质检员就位!每一批零件,必须过检!不合格的,立刻回炉!绝不允许一件次品流出!”他反复强调,声音因过度疲劳而颤抖。

      关键时刻,“标准化”的优势开始显现!

      由于之前推行了统一的图纸、量规和工艺流程,工匠们(尤其是新招募的临时工)上手极快,减少了大量的摸索和试错时间。流水线式的作业模式(雏形)也初显威力,各司其职,效率远超以往混乱的各自为战。

      质检环节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老师傅们依旧抱怨“束手束脚”,但在赵楷的强令和战争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他们不得不按照标准检验。简易的极限量规、卡板被大量使用,虽然粗糙,却有效筛掉了一批尺寸偏差过大、存在明显缺陷的零件,避免了后续组装的无用功和战场上的潜在风险。

      “快!三号工位箭镞毛刺超标!退回重磨!”

      “七号工位弩机钩心硬度不足!整批报废!”

      “装配组注意!三号轴与五号孔配合过紧,使用备用件替换!”

      质检员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虽然导致了一定的废品率和短暂延误,却保证了最终产品的基本合格率。

      然而,问题依旧层出不穷。

      最大的瓶颈依旧是材料。紧急状态下,库房拨付的铁料、木材质量参差不齐,杂质多,性能不稳定,极大影响了加工效率和零件质量。赵楷急得跳脚,却无能为力,只能要求工匠加强筛选和检验。

      人员疲劳也是大问题。日夜赶工,工匠们疲惫不堪,失误率开始上升。赵楷不得不将人手分成两班,轮流休息,并自掏腰包(狄明月赞助)购买肉食,给大家补充体力,但效果有限。

      工部派来的“观察员”钱主事,此刻也不再冷嘲热讽,而是阴沉着脸,带着人四处巡视,拿着小本子记录着什么,显然是在寻找差错,准备秋后算账。

      张匠头等人虽然也在拼命干活,但眼神复杂,似乎既希望完成任务,又暗暗期待着赵楷出错。

      压力、疲劳、监视、潜在的危险……工坊如同一个高速运转却充满隐患的机器。

      就在这紧张到极点的时刻,一个噩耗传来——一批即将发往前线的“靖虏弩”备用弩臂,在最后抽检时,被发现有细微裂纹!

      “怎么回事?!”赵楷冲到库房,看着那几十根几乎看不出问题的弩臂,头皮发麻。

      负责检验的老工匠脸色惨白:“回……回先生,是……是木料的问题!这批硬木送来时就有些暗裂,烘干时没彻底……加上最近天气返潮……应力释放……就……”

      赵楷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弩臂有裂纹,上了战场就是炸膛的结局!非但杀不了敌,还会伤及己方士兵!

      “全部扣下!一根不准发!”赵楷嘶声吼道,心脏狂跳。

      “可……可前线急等……”孙主事急得团团转。

      “等也不能送!”赵楷斩钉截铁,“这是害人性命!立刻排查所有同批木料制作的部件!快!”

      工坊内一片混乱,气氛降到了冰点。

      钱主事闻讯赶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赵先生,这就是你推崇的‘标准化’?连材料都把控不住,出了如此纰漏!延误军机,该当何罪?!”

      赵楷没时间跟他废话,红着眼睛吼道:“材料是库房送的!检验规程有漏洞,是我的责任!但现在首要任务是补救!铁蛋!带人立刻去库房,检查所有同批次木料!小鱼!带人连夜赶工,重制弩臂!所有人工钱加倍!”

      他强行压下恐慌,指挥若定。关键时刻,他不能乱。

      工匠们看着赵楷扛下责任,并迅速组织补救,慌乱的情绪稍稍稳定,重新投入工作。

      经过彻夜不眠的排查和抢工,受损的弩臂终于被更换,危机暂时解除。但延误的一天时间,却无法追回。

      赵楷心力交瘁,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意识到,“标准化”绝非万能。它可以在工艺和流程上提升效率和一致性,但却无法解决源头材料和人为因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战后,必须推动材料标准化和更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就在工坊上下拼命赶工之时,前线的战报陆续传回。

      一开始多是坏消息:堡寨被围,伤亡惨重,箭矢消耗巨大……

      但随着补给车队将第一批紧急生产的箭矢和零件送抵前线,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

      数日后,一份来自前线的特殊文书被快马加鞭送到了枢密院,又由曹玮的亲随紧急送到了将作监工坊。

      当时赵楷正满身油污地蹲在炉前,亲自盯着一批急用的弩机钩心淬火。亲随找到他,递上一份密封的信函。

      赵楷疑惑地接过,拆开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

      信并非正式公文,而是前线一位负责军械接收和调配的军器监丞写来的私信,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但内容却让赵楷热血沸腾!

      信中写道:

      “……贵监此番送达之箭矢,尤为齐整!箭杆笔直,箭镞锋锐,重量相若!于守城弩机之用,省却大量校调之烦!更难得者,送来之弩机配件,竟多可互换!于战地紧急维修,裨益极大!虽仍有瑕疵,然整体之效,远胜以往!前线将士,多有称便!望贵监再接再厉,速送补给!……”

      信的最后,还有一行小字:“另,闻此乃‘标准化’新法之功,果真如此,则善莫大焉!”

      这封来自战火纷飞第一线的反馈信,如同一剂最强的强心针,瞬间驱散了赵楷所有的疲惫和焦虑!

      有用!他的“标准化”真的有用!在战场上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虽然还有问题,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它得到了最残酷战场的认可!

      “好!好!好!”赵楷激动得手都在抖,反复看着那封信,眼眶都有些湿润。所有的委屈、压力、质疑,在这一刻,都值了!

      他立刻将信的内容大声宣读给工坊里的工匠们听。

      起初是寂静,随即,震天的欢呼声爆发出来!

      工匠们,无论是支持赵楷的,还是曾经抵触的,此刻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做的的东西,真的帮到了前线的弟兄!

      “继续干!为了前线弟兄!”不知谁喊了一声。

      “干!”

      工坊内的士气瞬间高涨到了顶点!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工匠们咬着牙,拼尽全力,效率不降反升!

      就连张匠头等老师傅,看着那封来自前线的信,眼神也变得复杂,手上的活儿下意识地更加仔细了几分。

      钱主事看到这情景,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赵楷将信小心翼翼地收好,他知道,这封信就是最有力的武器,足以抵挡一切明枪暗箭!

      他立刻提笔,将前线反馈和工坊全力生产的情况写成简报,通过曹玮呈报枢密院和陛下。

      战事的紧急和前线传来的积极反馈,暂时压下了所有的争议和攻讦。朝廷上下,一切以保障前线为优先。赵楷的工坊得到了更大的授权和资源倾斜。

      在战火的淬炼下,“标准化”终于展现出了它应有的锋芒,艰难地扎下了根基。

      然而,赵楷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利用短暂的喘息之机,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建立战时质量追溯体系。

      他强制要求,所有发出的箭矢捆和零件箱,都必须挂上批次牌,标明生产日期、工位代号、检验员画押。一旦前线反馈某批次有问题,可以迅速追溯源头,追究责任,并排查同批次产品。

      这一举措起初遭到了极大的抵触,尤其是老师傅们,觉得这是“羞辱”和“不信任”。但在赵楷的强硬态度和前线反馈的鼓舞下,最终还是推行了下去。

      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极其有效。后续果然有两批箭镞因赶工导致硬度不足的问题反馈回来,工坊凭借批次牌,迅速定位了问题炉组和班次,进行了及时整改和追责,避免了更大损失。

      “标准化”的管理思维,在应对危机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

      漫长的半个月过去,边境的战事终于逐渐平息。宋军顶住了西夏的攻势,战局稳定下来。

      紧张的应急生产状态解除,工坊恢复了正常秩序。

      所有人都累得脱了一层皮,但精神却格外振奋。他们经受住了考验。

      战后论功行赏。枢密院和兵部的叙功文书下来,虽然对将作监的功劳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主要功劳自然是前线将士的),但特别提到了“新法制器,于军补有益”,并给予了物质赏赐。

      赵楷的名字,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军功簿的附属名单上,虽然位置靠后,但意义非凡。

      曹玮特意召见了他,脸上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笑容:“此番应急,你与将作监同仁,兢兢业业,克尽职守,所制军械,前线反馈甚佳。陛下闻之,亦甚欣慰。望戒骄戒躁,再接再厉。”

      “谢大人栽培!此乃将作监上下同仁之功,下官不敢居功!”赵楷恭敬回答,心中激动。

      然而,嘉奖之后,曹玮话锋一转,语气又变得凝重:“然,树欲静而风不止。此番你虽立功,然亦暴露诸多问题,授人以柄。王貺等人,已联名上奏,弹劾你‘苛待工匠、虚耗国帑、战时延误军机’(指弩臂事件),言你‘新法’弊大于利,请旨废止。陛下虽未准奏,然疑虑未消。你……当有准备。”

      赵楷的心又沉了下去。果然,风波又起。但他此刻心中已有底气,不再像以前那样惶恐。

      “下官明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下官愿与诸公,当庭对质,以事实数据,辩个明白!”

      曹玮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微微颔首:“好。有此志气便好。近期朝会,或议此事,你需早作准备。”

      新的风暴,已在酝酿。但这一次,赵楷手中,握有了来自战火的铁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