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风雨欲来 ...

  •   院子里的玉簪花不知何时悄然开了,那晚我收到了耶律隆庆的来信。还有随信件一道而来的海东青玉佩,和当年耶律隆绪赠送的不同,这枚玉佩下坠着一撮纯白的小狼尾。

      他说,陛下欲将南京赐给他做封地,他已经着人安排重修南京府邸的事宜。

      他说,在院中给我扎一个秋千可好?在秋千旁栽一株梨树,每到春天,白色的花瓣落下,能让我想起塞北的大雪。

      他说,院中他打算栽些石榴树,每到初夏红花似火,待到秋日他便摘下。他辖下的汉人军官说石榴多子多福,是个好兆头。

      他说,南京比上京暖和,我若是不爱迁徙,冬日便可留在南京府过冬。

      他说最近军中气氛有些紧张,或许马上将会有一场大战,我何时能归?

      他问我,阿鸢,胡不归?

      我收起信件,想起和他在塞外策马时的落日。余晖落在肩上,仿佛为我们披上了嫁纱。

      我回了一封信,告诉他我应该快归来了。

      我告诉他,欠着的白狼尾预备什么时候兑现?

      我告诉他,秋千旁记得再移丛翠竹,便于我们夏日纳凉。别忘了再系个竹铃,

      我告诉他,石榴不仅能食用,还能酿酒。他在永州封存的山梨酒预备何时开坛?

      我告诉他,我想在院里开垦出一块小菜地,种点我们爱吃的蔬果。

      我告诉他,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根,它并不在汴京。

      我告诉他,我想面见陛下,陈说利害,力劝停战休兵。战端一开,无论宋辽,流的都是百姓的血。

      ......

      落笔时,窗外恰好传来更夫梆子声,让我想起六岁那年,他爬墙头砸我的石子,当时气得我扯散了他鬓边的小辫。如今却盼着再见他从墙头跃下,抛给我新摘的沙棘。

      在汴梁这些时日,我见过御街彻夜不熄的花灯,听过瓦舍里缠绵的南戏,尝过樊楼七十二道正菜。可每当夜深人静,梦里永远是草原上的跳跃的篝火,是潢河边的橘红色的日落,是他教我射箭时从身后传来的温度。

      可这样美好的回忆,不应只属于少数人。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稚子,无论胡汉,都能在安宁的天空下,拥有他们自己的篝火、日落与温暖的陪伴。

      自那日宴会后,曹玮便再未出现。今日,曹府小厮送来一筐金桃,个个圆润饱满,色泽金黄,是宫中都少见的上品。小厮只说是将军吩咐送来,旁的再无一言。

      王夫人差丫鬟送至我的院中。那日过后她待我依旧客气周全,也不再过问我的出行。也不再试图用那些珠玉锦缎来点缀我。这倒让我落得清静。

      今日我如往常一般,去那家熟悉的茶楼喝茶,听满堂的南腔北调,人间烟火。

      今日特意选了临窗的位置,看汴河上千帆过尽。船歌顺着水飘进来,有句唱的是“月子弯弯照九州”。

      汴河上如梭的船只,让我想起耶律隆庆十八岁生辰那夜。我们偷溜出营帐,在月亮河里放船灯。他写的愿望是“愿阿鸢岁岁平安”。

      邻桌几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交头接耳,模样约莫是行商。他们,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打断了我的回忆。

      “听说没,边境不太平,我侄儿前些日子已经赶紧把存货出手,启程往南走了。”

      “是吗,我就说最近怎么见到巡逻兵的次数多了起来。”

      “可不是,估摸着粮价又要飞涨.......这战啊,真是打不起,我得抓紧囤些。”

      闲聊的话不断传入我的耳中,我捏着茶杯的手怔了一怔,杯子停在唇边,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杯身。

      想起耶律隆庆的信中提到近日军中派人在各地征粮收粮,东京道的甲坊正在日以继夜地赶制铠甲。

      零散的线索在此刻瞬间汇聚,虽信中未多说,但强烈的不安攥紧了我。

      虽然辽宋边境常年摩擦不断,但极少有在这个时候大范围征粮。且需要甲坊日夜赶制,这是多大的甲胄缺口。这意味着这次的动作,绝非小规模的冲突,而是一场倾国之力的大战!

      边境恐将大乱!

      这个念头如冰水淋头浇下。我慌忙起身,衣袂带翻了桌上的茶杯,茶水打湿了我的衣角也未曾发觉,丢下一些钱币便匆匆离去。

      长街之上还是如此热闹,熙熙攘攘的人流,络绎不绝的车马,耳边仍然充斥着各种叫卖声,仿佛一切只是我的多虑。

      卖李子的老丈还在和顾客讨价还价,胭脂铺前依旧围着娇笑的小娘子。但我发现在那些载着丝绸和瓷器的牛车之间,混杂着不少满载粮食麻袋的推车,车辙深深陷入青石板路,推车的汉子们行色匆忙,正往城外赶去。

      繁华的汴京城,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戏台,台上是醉生梦死的升平歌舞,台下,冰冷的刀兵正贴着地砖,悄无声息地流向北方。

      城内一片祥和,城外危机四伏。突然天空一声闷雷,滚过天际。方才还明朗的日头被不知从何处涌来的乌云迅速吞噬,天色骤然暗沉,狂风卷起街上的尘土落叶。

      大雨将至。

      我提起裙摆,加快脚步,几乎是跑回了王家。就在我的双脚踏上廊檐下的那一刻,大雨倾盆而下,瞬间织成一张铺天盖地的雨幕。街上的人群惊呼四散,狼狈不堪地寻找避雨之处。方才的热闹,被这暴雨砸得七零八落。

      我回到院中稍作整理。心绪还未宁,阿蓁便悄无声息地出现,递上了一封最新的密信。

      阿爹信很简短,只有四个字:速速回京!

      看着纸上的四个大字,我陷入挣扎。

      增派士兵,赶制铠甲,这一切迹象都指向边境即将有惊天动地的大动作。可汴梁城内,除了零星敏锐的商人,依旧是一片纸醉金迷,没有任何官方的危机讯息流露。物价虽有波动却未失控,百姓们依旧听书评茶,仿佛那潜在的危险与他们毫无关系。

      风雨欲来,可此刻的我,空有一腔愿景无处诉说。此刻若遵父命离去,便是辜负辜负了我目睹的汴梁繁华背后所承载的文明韧性,更是辜负了我内心深处对和平的执着,此刻离去便是功亏一篑。

      我把信纸凑到灯前,火苗舔上“回京”二字时,我仿佛看见十二岁的耶律隆绪,他在烛光的尽头。

      那时的他对着草原的星星发誓,他说无论契丹与汉,他要让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所以,我不能走。

      我没有回应阿爹的信,转身取出曹玮赠予我的馈岁,那副白玉棋盘。

      我摊开棋盘,目光落在纵横十九道上。布局棋子,开始思索下一步的落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风雨欲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