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梵音·情定 ...

  •   三月末,慈恩寺杏花如雪,梵音袅袅。

      京城的贵女们在这一日相约进香,表面上是为家人祈福,实则又是一场暗流涌动的社交盛宴。马车络绎不绝,香车宝马堵塞了寺前的道路,各家小姐们衣着光鲜,在侍女搀扶下袅袅婷婷地步入寺门。

      傅鸾到得稍晚,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的墨辞。她今日穿着浅青衣裙,外罩月白纱衫,宛如一株初绽的白玉兰,清丽脱俗。与周围那些珠翠满头的贵女相比,墨辞的装扮素雅得多,却反而更显突出。

      “傅姐姐来了!”李桃眼尖,立刻迎上来,亲热地挽住傅鸾的手臂,“方才我们还在说,今日慈恩寺的签特别灵验,傅姐姐可要求一支?”

      傅鸾微微一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墨辞。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墨辞轻轻颔首,随即若无其事地转开视线。

      进香仪式颇为繁琐,傅鸾心不在焉地跟着众人行礼如仪,心思早已飞到了那个站在前排的青色身影上。她注意到墨辞跪拜时格外虔诚,闭目祈祷的时间也比旁人长些,不知在为何事祈求。

      礼佛完毕后,贵女们纷纷求签解卦。墨辞以求签为名,悄悄向寺后禅院走去。傅鸾会意,稍作停留后也跟了上去。

      禅院后的杏花林中,花瓣纷飞如雪。墨辞站在一株老杏树下,手中拿着一支签文,见傅鸾来了,眼中漾起笑意。

      “小辞,求得什么签?”傅鸾走近,声音不自觉地放轻。

      墨辞将签文递给她,指尖若有似无地擦过她的手掌。傅鸾接过时,两人的手指再次相触,这一次,她们都没有立即收回。

      “上上签。”傅鸾看着签文上的偈语,轻声念道,“‘云开月明现清辉,柳暗花明逢生机’。”

      “鸾儿,解签的师父说,这是姻缘签。”墨辞的声音轻如花瓣落地,“说我会得遇良人,相伴一生。”

      傅鸾的心猛地一跳,抬眼看她。墨辞也正看着她,眼中水光潋滟,带着几分羞涩,几分期待。

      一阵风吹过,杏花如雨般落下。傅鸾抬手为墨辞拂去发间的花瓣,指尖触到她温热的耳廓,两人都不自觉地颤了一下。

      “你的手有些凉。”墨辞轻声道,声音微微发颤。

      傅鸾正要收回手,却被墨辞轻轻握住。她的手柔软而温暖,小心翼翼地包裹住傅鸾微凉的指尖。

      “这样就不冷了。”墨辞低着头,耳根通红,却没有松开手。

      傅鸾感觉自己的心跳如擂鼓,反手将那只柔软的手完全握在掌心。指尖相扣,温暖从交握的手心蔓延至全身,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表达彼此的心意。

      杏花雨中,她们就这样牵着手站立良久,谁都不愿先松开。

      “那日曲江池畔,我说‘愿得一心人’,并非虚言。”墨辞终于开口,声音轻柔却坚定,“自春宴初见,鸾儿的身影便印在我心中,再难抹去。”

      傅鸾握紧她的手:“我也一样。那日听你弹琴,便知你与旁人不同。”

      二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柔情。这一刻,什么世俗礼法,什么家族责任,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杏林深处,有一双眼睛正注视着这一切。

      李代今日原本是陪同太子前来慈恩寺与一位重要人物秘密会面,却不料撞见了这意外的一幕。他隐身在一棵古树后,看着那两个牵手相对的少女,眼中闪过一丝悸动。

      “看什么如此出神?”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李代一惊,回头看见太子正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杏花林中的两个身影。

      太子李弘,年方十九,却已显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智慧。他看着林中牵手的那对少女,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深思。

      “是傅将军的女儿和墨相的孙女?”太子轻声问。

      李代压下心中悸动,恭敬回答:“殿下好眼力。”

      “她们倒是大胆。”太子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不过,这份真情,在长安城中实属难得。”

      李代惊讶地看向太子。他原以为太子会对此事持反对态度,毕竟这涉及两个重要家族的联姻计划,以及罔顾人伦。

      太子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笑道:“代弟,你是否觉得我应当阻止此事?”

      李代低头,不让太子看见他的眼神,稍加思虑后回答:“臣之前与傅小姐见过一面,邀请她与臣合作,共抗长公主的联姻计划,但是,她还没有给我答复。”

      “姑母的计划...”太子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她总是太过急躁。联姻固然是巩固权力的方式,但强扭的瓜不甜。”

      他看向杏林中那两个身影,语气忽然变得深沉:“有时候,真情比政治联姻更有力量。若能得其真心,何须强求其身在?”

      李代心中一震,不自觉地望向太子俊逸的侧脸。这一刻,他多么希望太子口中的“真情”也能包括自己对殿下的那份隐秘情愫。但他知道,这是永远不可能说出口的秘密。

      太子转身看向他,目光深邃:“代弟,你看,一则她的心另有所属,二则,父皇之前也透漏让孤纳傅小姐为太子妃,但姑母插了一脚,局势紧迫,所以,你的计划,可成。”

      李代沉默片刻,谨慎地道:“殿下,臣对傅小姐并无男女之情。臣...臣心中唯有尽忠殿下,辅佐朝政。”

      太子注视着他,良久,轻轻拍了拍他的肩:“我知道你的忠心。但这条路,比你想象的还要艰难。”

      李代强压下心中的悸动,恭敬垂首:“能为殿下效力,是臣的荣幸。”

      太子再次望向杏花林:“至于她们...就让她们享受这片刻宁静吧。将来的风雨,还多着呢。”

      说罢,太子转身离去,留下李代一人怔在原地。他望着太子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既为太子的理解而欣慰,又为自己永远无法言说的感情而苦涩。

      与此同时,傅鸾和墨辞也已分开,一前一后回到前院,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其他贵女交谈。

      李桃凑到傅鸾身边,狡黠地眨眨眼:“傅姐姐方才去哪里了?墨姐姐也是刚回来呢。”

      傅鸾面色如常:“寺后杏花开得正好,去看了看。”

      “是吗?”李桃压低声音,“我听说李大公子今日也来了慈恩寺,好像是陪什么大人物来的。”

      傅鸾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与我们何干?”

      李桃嘻嘻一笑:“姐姐说的是。不过...”她凑得更近,“我方才看见大哥他们往寺后去了,你们?”正说着,长公主府的侍女前来传话,说长公主请各位小姐去偏殿用斋。

      李桃后边的话让傅鸾心中一沉,与不远处的墨辞交换了一个担忧的眼神。

      稍安心神,傅鸾和墨辞随着人群前往偏殿,心中却各怀心事。

      斋饭期间,李代果然出现,陪同在长公主身侧。他的目光偶尔扫过傅鸾和墨辞,却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傅鸾稍稍安心,却又觉得李代的态度太过平静,反而让人不安。

      用斋完毕,贵女们陆续告辞。傅鸾正要上马车,忽见李代向她走来。

      “傅小姐留步。”李代语气如常,“母亲让我问问,三日后府中举办宴会,傅小姐可否赏光?”

      傅鸾谨慎地回答:“多谢长公主厚爱,若得空闲,定当前往。”

      李代点头,忽然压低声音:“寺后杏花确实很美,但人多眼杂,傅小姐下次赏花还需谨慎些。”

      傅鸾心中一震,面上却保持镇定:“少将军说的是。”

      李代看着她,忽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傅小姐不必担心,我并非多嘴之人。只是提醒一句,这长安城中,耳目众多。”

      说罢,他拱手告辞,转身离去。

      傅鸾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李代显然看到了她和墨辞在一起,但他的态度却出乎意料地宽容,甚至似乎有意替她们保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了合作?

      回到将军府,傅鸾仍在思索今日发生的一切。李代的态度,太子的出现,还有那个神秘的会面...一切似乎都暗示着长安城即将有大事发生。

      夜幕降临,傅鸾正准备就寝,忽听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她警惕地起身,却见一支系着纸条的小箭射入窗内。

      展开纸条,上面是熟悉的娟秀字迹:“明日巳时,西市茶馆雅间一见。急。——辞”

      傅鸾心中一惊。墨辞如此紧急地约她见面,必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次日一早,傅鸾借口去买胭脂水粉,独自前往西市茶馆。墨辞早已在雅间等候,面色凝重。

      “小辞,出了什么事?”傅鸾关切地问。

      墨辞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傅鸾:“昨日回府后,我收到这封匿名信。”

      傅鸾展开信纸,上面只有一行字:“杏花林中事,已有人知。小心。”

      她心中一震:“这是谁送来的?”

      墨辞摇头:“不知。但送信人能潜入相府,绝非寻常人物。”

      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担忧。

      “李代昨日暗示我,他看到了我们在一起。”傅鸾沉声道,“但这封信不像出自他之手。”

      墨辞蹙眉:“除了他,还有谁可能看到?难道...”

      她忽然想起什么,脸色一变:“昨日太子也在慈恩寺!”

      傅鸾震惊:“太子?他怎么会在那里?”

      “我听祖父前日说起,太子近日常去慈恩寺与一位高僧论法。”墨辞压低声音,“但恐怕论法只是借口。”

      傅鸾若有所思:“若是太子看到了我们,他为何要匿名送信提醒?”

      墨辞摇头:“这就是让我不安的地方。太子殿下心思深沉,无人能猜透他的想法。”

      她握住傅鸾的手,眼中满是担忧:“鸾儿,我害怕。若是此事传开,不仅我们名声尽毁,还会连累家族。”

      傅鸾反握住她的手,坚定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害怕。无论如何,我会保护你。”

      墨辞眼中泛起泪光:“可是...”

      “没有可是。”傅鸾打断她,“小辞,你相信我吗?”

      墨辞凝视着她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信。”

      傅鸾微笑:“那就够了。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离开茶馆时,傅鸾心中已有了打算。她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主动了解长安城中的各方势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墨辞。

      而这一切,都绕不开一个人——李代。

      他显然知道什么,却选择保持沉默。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真正效忠的,又是谁?

      傅鸾望向皇城方向,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不会放弃与墨辞的感情,回府后,她执信一封,命人暗自送往李代手中。

      杏花雨中的牵手,曲江池畔的誓言,都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再难抹去。

      而此时的长公主府中,李代收到信后便前往李祯的房中,汇报今日慈恩寺之行的见闻。他刻意隐去了遇见傅鸾和墨辞的一幕,只重点讲述了太子与那位神秘人物的会面。

      “太子近来动作频频,姑母不可不防。”李代语气凝重,“北狄和南召的使者都已至京,恐怕不只是来朝贡那么简单。”

      长公主冷笑:“我那个好侄子,终究是忍不住要动手了。”她看向李代,“你继续盯紧太子,有任何动向立即向我汇报。”

      李代垂首应是,心中却暗自思忖:太子殿下的安危,他定要守护。即便这意味着要与自己母亲为敌。

      走出书房,李代望向东宫方向,心中默念:殿下,臣愿永远守护您,即便您永远不知臣的心意。
      京城的棋局,正在悄然改变。而傅鸾和墨辞,这两个原本只是棋子的少女,即将成为影响棋局的关键人物。

      杏花已谢,但她们心中情愫却如春草般疯长,再难遏制。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既然选择了彼此,她们就决心携手走下去。

      无论结局如何,无怨无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