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笨手酿甜出笑料 ...
-
立秋后连晴了几日,蔷薇巷的空气里少了暑气的黏腻,多了槐叶的干爽清香。
沈灵溪蹲在厨房的灶台边,盯着锅里咕嘟冒泡的糖水,眉头皱得像打了好几个结,鼻尖还沾着点面粉,活像只刚偷吃完点心的小馋猫。
“小姐,您再搅快点,糖水要糊底了!”挽月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根擀面杖,急得直跺脚。
她原本在帮厨房揉面,结果被自家小姐硬拉来当“助手”,说是要给苏慕言做新出的蜜渍桂花糕,可这半个时辰过去,厨房差点被掀了顶。
沈灵溪赶紧拿起木勺,使劲在锅里搅着,金黄的糖水里泡着新鲜的桂花,是她今早带着挽月去城外的桂花园摘的,花瓣还带着露水的清甜。
前几日听张婆婆说,桂花安神,最适合熬夜温书的人吃,她便非要亲手做,还放话说要比巷口点心铺的做得还好吃。
可她哪里懂厨艺,平日里连煮个茶都能煮糊,更别说做精细的桂花糕了。
方才和面时,把盐当成糖加了进去,揉了半天觉得面团发苦,才发现弄错了。
蒸桂花蜜时,火开太大,糖水溢出来,把灶台上的火苗都浇灭了,吓得她差点把锅扔了。
“应该……不会糊吧?”沈灵溪嘀咕着,低头一看,锅底果然结了层焦黑的糖痂,桂花的甜香里混着点焦糊味。
她脸一红,赶紧关火,用木勺刮着锅底,小声说,“一点点糊,不影响味道的。”
挽月凑过去一看,忍不住扶额:“小姐,这哪是一点点糊,这都能当炭烧了。要不咱们还是让刘婶来吧,刘婶做的桂花糕,苏公子肯定爱吃。”
“不行!”沈灵溪梗着脖子反驳,“我要亲手做,这样才有心意。苏慕言要是知道是我做的,就算有点糊,他也会觉得好吃。”
她说着,把锅里没完全糊的桂花蜜倒进瓷碗里,又开始琢磨下一步。
她记得刘婶说过,桂花糕要把糯米粉和桂花蜜拌匀,蒸透后切成小块,再裹上一层糖霜。
可她倒糯米粉时,手一抖,半袋粉都倒了进去,碗里瞬间堆成了小山。
她试着往里面加桂花蜜,加了一碗不够,又加一碗,结果面粉成了稀糊糊,顺着碗沿往下淌。
“哎呀!”沈灵溪手忙脚乱地去接,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在灶台上。
挽月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可她手里的碗还是掉在了地上,稀糊糊的面粉混着桂花蜜溅了两人一身,连头发上都沾了不少。
“小姐!”挽月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身上的污渍,“您这哪是做点心,这是拆厨房呢。”
沈灵溪看着自己满身的面粉,也忍不住笑了,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好像……是有点乱。”
她抹了把脸,结果把脸上的面粉蹭得更匀了,活脱脱一张白面鬼脸。
挽月看着她的样子,笑得直不起腰:“小姐,您快去洗洗吧,再这样下去,苏公子来了,都认不出您了。”
沈灵溪低头看了看自己,确实狼狈,只好点点头,跟着挽月回房梳洗。
临走前,她还不忘叮嘱刘婶:“刘婶,您帮我做份桂花糕,千万别让苏慕言知道是您做的,就说是我做的,好不好?”
刘婶笑着答应:“放心吧小姐,我肯定帮您瞒着。”
沈灵溪这才放心地回房。等她换了身干净的衣裙,重新梳好头发,刚坐在梳妆台前,就听见院外传来苏慕言的声音。
她心里一慌,赶紧让挽月去看看,自己则对着镜子,紧张地整理着发间的银蔷薇簪。
“小姐,苏公子来了,手里还拿着个大纸包,不知道是什么。”挽月跑进来,笑着说。
沈灵溪深吸一口气,故作镇定地走出房门。苏慕言正站在院子里,穿着件月白长衫,手里抱着个油纸包,看到她出来,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灵溪,我给你带了好东西。”
他走近了,沈灵溪才发现他脸上沾着点墨渍,像是温书时不小心蹭到的。
她忍不住伸手,想帮他擦掉,手伸到一半,又不好意思地缩了回来,指着他的脸,小声说:“你……你脸上有墨。”
苏慕言愣了一下,抬手摸了摸脸,非但没擦掉,反而把墨渍蹭得更大了。
沈灵溪看着他傻乎乎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越擦越脏了,快跟我进屋,我给你拿帕子。”
她拉着他走进屋,从抽屉里拿出块干净的手帕,蘸了点温水,轻轻帮他擦着脸。
她的动作很轻,指尖偶尔碰到他的皮肤,带着点微凉的暖意。
苏慕言僵在原地,连呼吸都放轻了,目光落在她认真的眉眼上,心里甜得像浸了蜜。
“好了,干净了。”沈灵溪收起手帕,脸颊微红,“你怎么弄得满脸都是墨?”
“刚才温书太急,不小心蹭到的。”苏慕言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对了,给你看我带的东西。”
他把油纸包放在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个小巧的糖画,有兔子、蝴蝶、龙,个个栩栩如生,还冒着淡淡的甜香。
“哇,好可爱!”沈灵溪眼睛亮了亮,伸手拿起那个兔子糖画,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点麦芽的香气,“你在哪里买的?”
“巷口来了个糖画艺人,我看他做得好,就给你买了些。”苏慕言笑着说,“知道你爱吃甜的,特意让他多做了个兔子的,跟我给你雕的木雕很像吧?”
沈灵溪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她拿起那个蝴蝶糖画,递到他嘴边:“你也吃,这个蝴蝶的,跟我绣帕子上的一样。”
苏慕言张嘴接过,甜意在嘴里散开,比他吃过的任何糖都甜。
他看着沈灵溪开心的样子,忽然想起什么,从袖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递到她面前:“我昨天做了套模拟题,有几道题拿不准,想让你帮我看看。”
沈灵溪接过本子,翻开一看,上面的字迹工整,每道题都答得详细,只有最后两道策论,旁边画了个小问号。
她凑到他身边,指着其中一道题,轻声说:“这道题讲的是‘劝农’,你可以说说咱们巷口的稻场,去年李大爷改进了打谷的工具,效率提高了不少,还教给了其他农户,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啊。”
苏慕言眼睛一亮:“你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他拿起笔,快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笔尖划过纸页,发出“沙沙”的声响。
沈灵溪坐在他旁边,偶尔帮他递递墨,两人默契十足,屋里的气氛温馨又甜蜜。
正说着,挽月端着一盘桂花糕走进来,笑着说:“小姐,您做的桂花糕好了,快让苏公子尝尝。”
沈灵溪心里一紧,偷偷瞪了挽月一眼,可脸上还是强装镇定,对着苏慕言说:“你尝尝,我……我亲手做的。”
苏慕言拿起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刘婶的手艺自然没话说,桂花的清香混着糯米的软糯,甜而不腻,好吃得让他眼睛都亮了。
他看着沈灵溪,认真地说:“好吃!比巷口点心铺的还好吃,灵溪,你太厉害了。”
沈灵溪心里虚得很,可听到他的夸奖,还是忍不住笑了:“好吃就多吃点。”她自己也拿起一块,心里暗暗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学厨艺,亲手做一次真正的桂花糕给他吃。
两人正吃着,院外忽然传来张婆婆的声音:“灵溪,慕言,快出来看看,我家的鸡跑你家院子里了!”
沈灵溪和苏慕言对视一眼,赶紧跑出去。只见几只芦花鸡正在院子里的蔷薇架下,啄着地上的草籽,其中一只还跳起来,扯掉了好几片蔷薇花瓣。
沈灵溪气得跳脚:“张婆婆,您的鸡怎么跑进来了!我的蔷薇!”
“我这就赶出去,这几只鸡太调皮了,今天早上就跑出去好几次了。”张婆婆拿着竹竿,追着鸡跑。
苏慕言见状,赶紧上前帮忙,他跑得很快,伸手一抓,就抓住了一只鸡的翅膀。
可那鸡很凶,扑腾着翅膀,鸡毛乱飞,还差点啄到他的手。
沈灵溪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苏慕言,你小心点,别被鸡啄了!”
苏慕言刚想说话,手里的鸡突然挣脱了,扑腾着飞到了他的肩上,还在他的长衫上拉了一泡屎。
沈灵溪看着他肩上的污渍,笑得直不起腰,眼泪都快出来了:“哈哈,苏慕言,你成了鸡的‘座驾’啦!”
苏慕言愣在原地,看着肩上的鸡,又看了看自己长衫上的污渍,无奈地笑了。
张婆婆赶紧跑过来,把鸡抱下来,连连道歉:“慕言,实在对不起,我这就给你洗干净。”
“没事,张婆婆,不用麻烦。”苏慕言摇摇头,笑着说,“就是件衣服,洗干净就好了。”
沈灵溪笑得停不下来,拉着他的袖子,往屋里走:“快进屋换件衣服,我给你找件我爹的长衫,虽然大了点,但总比沾满鸡屎的好。”
她从衣柜里翻出件青色长衫,递给苏慕言。苏慕言走进屏风后,换好衣服出来,长衫确实大了不少,袖子卷了好几圈,领口也松松垮垮的,看着格外滑稽。
沈灵溪看着他,又忍不住笑了:“你穿着这件衣服,像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娃娃。”
苏慕言也笑了,走到她面前,故意挺了挺胸:“这样是不是就不滑稽了?”
他的样子一本正经,反而更逗了。沈灵溪笑得趴在桌上,半天都直不起腰。
苏慕言看着她笑得眉眼弯弯的样子,心里也跟着开心,觉得就算衣服被弄脏,也值了。
下午,天气变得阴沉起来,像是要下雨。苏慕言原本想回去温书,可沈灵溪拉着他,非要教他下棋。
她的棋艺很烂,每次都输,可还是乐此不疲。
“将军!”苏慕言落下最后一颗棋子,笑着说。这已经是他今天赢的第五局了。
沈灵溪噘着嘴,不甘心地把棋子一推:“不算不算,你肯定耍赖了,不然我怎么会输这么多次。”
“我可没耍赖。”苏慕言笑着说,“是你自己不小心,每次都给我留机会。”他说着,重新摆好棋子,“再来一局,这次我让着你,好不好?”
沈灵溪眼睛一亮,赶紧点头:“好,这次你不许偷偷悔棋。”
两人又下起棋来。这次苏慕言确实让着她,故意走了几步错棋。
沈灵溪没发现,还以为自己棋艺进步了,得意地哼着小曲。眼看就要赢了,她却不小心,把自己的帅给送了出去。
“啊!我怎么这么笨!”沈灵溪拍着自己的脑袋,懊恼地说。
苏慕言忍不住笑了:“没事,下次再努力,总有一天能赢我的。”
他说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沈灵溪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落下的雨点,忽然说:“苏慕言,要是一直下雨就好了,这样你就不用回去了,可以一直陪我下棋。”
苏慕言的动作顿了顿,看着她带着点小委屈的样子,心里一软:“就算不下雨,我也会多陪你的。”
雨点越来越大,打在窗棂上,发出“哒哒”的声响。
沈灵溪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雨景,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雨天,她和苏慕言在屋里,一起看话本,一起吃糖,外面的雨下得再大,也觉得很安心。
“灵溪,你看这个。”苏慕言忽然拿出一个小木雕,递到她面前。是一只小小的松鼠,抱着一颗松果,雕得栩栩如生。
“好可爱!”沈灵溪接过木雕,开心地说,“你什么时候雕的?”
“昨天晚上,温书累了,就雕了一会儿。”苏慕言笑着说,“知道你喜欢小动物,就给你雕了个松鼠。”
沈灵溪把木雕紧紧抱在怀里,心里甜滋滋的。她转身看着苏慕言,认真地说:“苏慕言,你真好。”
苏慕言看着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等秋闱结束,他一定要对她表白,让她知道自己的心意。
傍晚,雨渐渐停了。苏慕言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沈灵溪送他到巷口,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装着刘婶做的桂花糕,还有几块糖画。
“这些你拿着,晚上温书饿了的时候吃。”沈灵溪把食盒递给他,“路上小心点,雨后路滑。”
“好,我知道了。”苏慕言接过食盒,笑着说,“对了,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保证你喜欢。”
“什么地方?”沈灵溪好奇地问。
“保密。”苏慕言笑着说,转身走进了雨幕中。
沈灵溪站在巷口,看着他的身影渐渐远去,心里满是期待。她猜了半天,也不知道苏慕言要带她去哪里,只好盼着明天快点到来。
回到家,沈灵溪把苏慕言送的松鼠木雕放在梳妆台上,和之前的兔子、喜鹊木雕摆在一起,看着满满一排的木雕,她忍不住笑了。
挽月走进来,看着她的样子,笑着说:“小姐,您和苏公子真是越来越甜了,以后要是成亲了,肯定很幸福。”
“挽月!”沈灵溪脸一红,伸手轻轻拍了她一下,“不许胡说。”
可她的心里,却偷偷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苏慕言的笑脸,还有他说的那个“保密”的地方。
她想着想着,嘴角忍不住上扬,渐渐进入了梦乡。
而此时的苏家,苏慕言正坐在书桌前,打开食盒,拿起一块桂花糕,慢慢吃着。
桂花的清香在嘴里散开,让他想起沈灵溪帮他擦脸时的样子,想起她笑起来时的梨涡,想起她下棋输了时懊恼的神情。
他拿出沈灵溪给他的策论笔记,翻开一看,上面的字迹娟秀,每一处修改都透着她的用心。
他拿起笔,在笔记的空白处,画了一只小小的松鼠,和他给她雕的木雕一模一样。
画完后,他把笔记小心地收起来,拿起书卷,继续温书。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把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的眼神坚定,因为他知道,为了沈灵溪,为了他们的未来,他一定要考中秋闱。
夜里,蔷薇巷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两个年轻人的心里,都藏着对彼此的思念,像雨后的青草,疯狂地生长着。
他们盼着秋闱快点来,盼着能早点在一起,把这份青涩又甜蜜的情谊,一直延续下去。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沈灵溪就醒了。她匆匆洗漱完,换上最喜欢的粉裙,还特意在发间别了朵新鲜的桂花。
挽月看着她急不可耐的样子,笑着说:“小姐,您别急,苏公子肯定会来的。”
话音刚落,院外就传来了苏慕言的声音。沈灵溪赶紧跑出去,只见苏慕言骑着一头小毛驴,站在院门口,手里还拿着个草帽。
“你怎么骑了头驴来?”沈灵溪惊讶地问。
“这是我从李大爷家借的,今天带你去的地方有点远,骑驴去更方便。”苏慕言笑着说,翻身从驴背上下来,伸手扶她,“上来吧,我带你。”
沈灵溪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心翼翼地爬上驴背。苏慕言也翻上去,坐在她身后,双手轻轻扶着驴的缰绳。
小毛驴慢慢往前走,沈灵溪能感受到他温热的气息,吹在她的颈间,让她脸颊微红。
路上,他们遇到了不少街坊邻里,大家看着他们骑着小毛驴,都笑着打趣。
沈灵溪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苏慕言则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走了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了城外的一片梨园。此时的梨树虽然没结果,可枝叶繁茂,空气里满是梨叶的清香。
梨园深处,还有一口古井,井边放着几张石桌石凳。
“这里真好!”沈灵溪从驴背上跳下来,跑到古井边,用手捧起一口井水,喝了一口,清甜甘冽,“这水真甜!”
苏慕言看着她开心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喜欢就好。”
他们在石桌旁坐下,苏慕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给沈灵溪:“给你的。”
沈灵溪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本《诗经》,书页已经有些泛黄,显然是被人翻阅过很多次。
“这是……”沈灵溪疑惑地看着他。
“这是我小时候读的书,上面有很多我做的批注。”苏慕言说,“送给你,你可以看看,说不定对你也有用。”
沈灵溪接过《诗经》,心里满是感动。她翻开书页,里面密密麻麻写着苏慕言的字迹,还有他用红笔圈画出来的句子。
她抬头看着他,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苏慕言,谢谢你,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