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三十五章 胜利者书写 ...

  •   自从穹顶俱乐部那场被当作筹码参加的聚会后,姜梓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她觉得自己太弱小了,她找不到出路。她心事重重的和于晴晴走进阶梯教室,参加下午的选修课世界史课程。
      刚一进门,姜梓的目光就被第一排正中央的景象吸引了。
      楚则其赫然坐在那里。他今天穿着熨烫得一丝不苟的圣兰校服,白色衬衫的领口挺括,深蓝色西装外套衬得他肩线愈发平直,身姿挺拔如松。即使静坐于一众学生之间,也自带一种卓尔不群的气场。此刻,他正被一群莺莺燕燕的女生热情地团团围住,她们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从晦涩的课程难点到轻松的课外闲谈,试图抓住这难得的近距离接触机会。
      楚则其脸上维持着无可挑剔的温和笑容,琉璃般的眼眸含着浅淡的笑意,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抛来的问题。极好的教养让他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与敷衍,只是那温和的笑意并未真正抵达眼底,偶尔抬眼扫视教室门口时,目光中会掠过一丝极快消逝的、不易察觉的疏离与淡漠。
      就在这时,世界史的老师李明栋抱着一摞资料走了进来。李老师是个颇有学者风范的中年男人,戴着金丝边眼镜,眉头习惯性地蹙着,显得十分严肃。他看到楚则其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面,立刻重重地咳嗽了两声,用那摞资料不甚客气地敲了敲讲台,发出“咚咚”的闷响:
      “安静!安静!成何体统!上课铃就要响了,都回到自己座位上去!”他挥挥手,像驱赶一群过于喧闹的雀鸟般将那些意犹未尽的女生们驱散,“今天是正式授课,不是明星见面会!”
      女生们这才悻悻然地散开,各自回到座位,目光却仍不时瞟向第一排。
      李明栋扶了扶眼镜,目光严厉地扫过全班,最后落在楚则其身上时,语气略微缓和了些:“今天是《圣诺威帝国创建史》这一章。为了让你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知教科书之外的细节,我特意邀请了楚则其同学来为大家答疑,分享一些正史典籍中未曾详细记载的、源自王室视角的独特见解。你们倒好,围着他问些不着边际的!”
      姜梓这才恍然大悟。世界史是二年级的选修课,前几次课并未见过楚则其,原来他是被李老师特意请来的“顾问”。也是,论起对帝国创建史的了解,还有谁比这位王室成员更合适呢?
      李明栋不再多言,翻开了讲义,清了清嗓子:“好了,大家先把书翻到第51页。公元1686年,伟大的开拓者启铭一世在‘曙光之战’中以少胜多,击溃了旧贵族联军,于圣诺威平原加冕,宣告了帝国的诞生。然而,帝国的初创并非一帆风顺,北境蛮族的不时侵扰、西部自由贸易城邦的警惕与孤立、以及旧贵族残余势力的暗中反扑……”
      李明栋讲课深入浅出,将那段充满铁血、权谋与荣耀的历史画卷娓娓道来。他讲述了启铭一世如何凭借其卓越的军事天才和精妙的政治手腕,一步步整合资源、稳固政权,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颁布奠定帝国万世基石的《帝国法典》。
      “……好了,关于帝国初期的军事和政治改革,我就先讲到这里。” 他放下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问题:
      【如何看待启铭一世在《帝国法典》中确立的‘贵族效忠与义务’制度?这一制度对帝国初期稳定与后续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
      “各位同学,先就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十分钟后我会随机提问。”李老师说着,目光看向了楚则其,“届时,也请楚则其同学从你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一些更深入的解读。”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嗡嗡的讨论声。姜梓和于晴晴也凑在一起低声交流起来。
      十分钟很快过去。李明栋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最终,定格在了后排。
      “姜梓同学,你来谈谈你的看法。”
      姜梓猝不及防地被点名,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清晰而平稳地阐述道:“李老师,我认为,启铭一世确立的‘贵族效忠与义务’制度,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有效地整合了国内分散的资源力量,迅速稳定了新生政权。贵族以宣誓效忠为代价,换取土地分封和政治特权,同时承担相应的兵役和赋税义务,这在初期形成了一个以王室为核心、相对稳固的统治联盟。但从长远来看,这套制度也在客观上强化并固化了贵族阶层的世袭特权,为帝国后来数百年的社会阶级流动停滞和潜在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李明栋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目光转向楚则其:“楚则其同学,你有什么要补充或不同见解吗?”
      刹那间,全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楚则其身上。他缓缓站起身,姿态从容不迫,自带一股沉静的气场。他先是对姜梓的方向微微颔首,露出一个极淡却恰到好处的赞赏微笑:“姜梓同学总结得非常清晰,很好地概括了这项制度表层的利弊得失。”
      然后,他话锋微微一转,声音依旧温和醇厚,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深入本质的力量。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班同学,最终似乎若有若无地在姜梓那双正专注望着他的眼睛上多停留了一瞬:
      “但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剥开历史记载的重重迷雾,想得更深一层。我们必须承认,留存后世的历史记载,往往是胜利者竖立的丰碑。启铭一世陛下雄才大略,功绩彪炳史册,这毋庸置疑。他麾下的史官们所记录的,自然是陛下如何英明神武,算无遗策,旧贵族联盟如何腐朽没落,不得民心,而《帝国法典》的颁布又是如何顺应天命,泽被苍生。”
      他顿了顿,语气依旧平和舒缓,却仿佛投下一块巨石,在每个人心中激起波澜。
      “然而,那些战败者在失败那一刻的绝望哀嚎,那些被无情剥夺了世袭领地和荣耀的小贵族们的无声悲鸣,以及在这一看似‘稳定’的制度框架下被进一步压榨、失去声音的平民的真实处境……这些大多都已湮灭在了漫长的时光长河里,或只侥幸存在于野史杂谈的只言片语之中,难以进入由胜利者书写和掌控的正史大堂。”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姜梓,眼神深邃而专注,仿佛一位引导者,在鼓励她触及更核心的思考:“所以,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如今在教科书上读到的‘稳定’与‘发展’,其光鲜亮丽的背后,究竟掩盖了多少血腥的镇压、强制性的服从与无声的牺牲?所谓‘贵族效忠’的誓言背后,又究竟有多少是出于真正的认同与追随,多少是源于绝对武力的威慑与赤裸裸的利益捆绑?”
      最后,他做出了总结,声音清晰而平静,却字字千钧,重重地敲在每个人的心扉上: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宏大篇章;而我们如今手中捧读的历史教科书,往往是胜利者精心筛选、编织甚至修饰后,希望后人看到并相信的记录。认识到这一点,或许我们才能尝试跳出单一的叙事框架,以更全面、更辩证、更审慎的眼光去理解和审视每一个历史事件,而非简单地全盘接受那些既定的、看似毋庸置疑的结论。”
      教室里陷入了一片深沉的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番超越了教科书范畴、直指历史书写本质与权力核心的言论所深深震撼,一时难以回神。
      姜梓望着楚则其,他静立在讲台旁,身姿挺拔,语气一如既往的温润,却透着一股源自古老血脉与深厚认知的、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力量。
      说的对…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就像她所知晓的那个所谓‘剧情’,又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胜利者书写’呢?它定义了谁是主角,谁是炮灰,谁该拥有光环,谁又该黯然退场。
      如果…如果她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那么,梦中那绝望的剧情,是否就会被彻底改写?
      这一刻,某种沉寂已久的东西,仿佛在她心底破土而出。
      楚则其的话音落下许久,教室里仍是一片被震慑后的宁静。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淡淡的光晕,他从容落座,仿佛刚才那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只是随口分享了一个寻常观点。
      李明栋扶了扶眼镜,轻咳一声,打破了沉寂:“嗯…楚则其同学的视角确实…独特而深刻,为大家提供了不同于教科书的新思路。很好,坐下吧。”他的语气有些复杂,既赞赏其深度,又似乎被那犀利的观点触及了某些不便深究的领域。
      接下来的课,姜梓有些心不在焉。胜利者书写…如果剧情是既定的‘历史’,那她这个‘炮灰’的命运,是否也并非不可改写?
      下课铃响,学生们开始收拾东西,窸窸窣窣的声音充斥教室。姜梓正低头将书本塞进背包,一片阴影温和地笼罩下来。
      她抬头,对上楚则其含笑的眼眸。他站在她的课桌旁,姿态闲适,仿佛只是顺路过来。
      “姜梓同学,”他开口,声音温和如常,仿佛刚才在课堂上剖析历史本质的人不是他,“刚才你的发言逻辑很清晰,观点也很有见地。”
      “谢谢学长。”姜梓低声回应,脸颊有些微热,不知是因为他那专注的目光,还是因为刚
      楚则其自然而然地接话道:“关于帝国创建初期的史料,皇室图书馆里有一些未曾公开的私人笔记和手札,记录了一些…不太方便写入正史的细节。如果你对这部分历史真的感兴趣,”他微微倾身,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一种分享秘密般的亲和力,“或许可以来找我。我想,那些笔记可能会让你对‘胜利者书写’有更直观的理解。”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邀请。不仅意味着能接触到常人无法企及的珍贵史料,更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只给予她一个人的“特权”。
      姜梓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看着楚则其那双深邃而真诚的眼睛,几乎要点头答应。但心底一丝残存的警惕拉住了她。
      在她犹豫的瞬间,楚则其已经直起身,体贴地笑了笑:“不必立刻答复我。只是一个小提议而已。什么时候有兴趣了,随时可以来1801找我。”他语气轻松,毫无压迫感,仿佛只是邀请她一起喝杯茶讨论功课。
      说完,他礼貌地对于晴晴也点了点头,这才转身,在一众或明或暗的注视中,从容不迫地离开了教室。
      于晴晴立刻凑过来,激动地抓住姜梓的胳膊,压低声音道:“哇!姜姜!王室图书馆的私人笔记!楚学长对你可真是不一样!”
      姜梓却望着楚则其消失的背影,心情复杂。他总是这样,温和地靠近,体贴地给予,却从不明说目的,虽然说过想追她,但他之后再无暧昧的表示,让她捉摸不透。
      他像一本装帧精美却难以读懂的书,每一页都散发着吸引人深入的气息,却又担心翻到后面会是无法承受的内容。
      他到底想做什么?是真的想追她,还是像贺年一样,只是把她当成了某个人的影子?或者…有更深的目的?
      然而,他刚才关于“胜利者书写”的言论,确实精准地击中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不甘。
      如果他能帮她…如果她能借助他的力量和资源…是不是真的有机会变得更加强大?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就难以遏制地疯狂滋长起来。
      “走吧,晴晴。”姜梓收回目光,拉起好友的手,“我们先回去。”
      只是,她的心里,已经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反抗、关于利用,或许也渴望强大的种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