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3、第 83 章 ...
-
第83章第一次争吵:理念冲突与情感磨合
梦魇夜的相互依偎,让沈聿珩和顾清涵的感情更加贴近,那种毫无保留的依赖与信任,将她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然而,再契合的灵魂,也难免会有摩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吵,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到来了。
矛盾的导火索,依旧源于她们的核心差异——中西医理念的碰撞,但这次,涉及到了更具体、也更敏感的用药安全。
一位两人共同负责的房颤患者,正在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患者同时因长期失眠、心悸寻求中医调理,顾清涵经过仔细辨证,认为其属于“阴虚火旺、心神不宁”,开出了包含丹参、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药材的方剂。
开具处方前,顾清涵特意查询了文献,认为在常规剂量下,这些药材与华法林的相互作用风险较低,且她已在处方中加入了可缓和药性的药材进行配伍制约。她将方子拿给沈聿珩看,主要是出于尊重和告知。
沈聿珩看到方子,眉头立刻锁紧:“丹参、当归?他在用华法林,INR值本来就不太稳定。这些药材都有维生素K拮抗或影响血小板功能的潜在风险,会增强华法林效果,容易引发出血。”
她的语气是医生惯有的冷静和审慎,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顾清涵解释道:“我知道风险。但我查过资料,这个剂量下风险可控,而且我加了白芍、甘草来调和,君臣佐使……”
“文献上的数据是基于理想模型和单一成分,”沈聿珩打断她,语气变得有些强硬,“个体差异、药材批次、煎煮方法都会影响最终生物利用度。‘风险可控’不等于‘没有风险’。对于服用华法林这种治疗窗很窄的药物的患者,任何不确定因素都应该避免。”
她拿起笔,在处方上划掉了丹参和当归:“这两个去掉。失眠心悸可以用其他安神药材替代,比如酸枣仁、远志,虽然可能起效慢一点,但安全性第一。”
顾清涵看着被划掉的药味,心里有些不舒服。那是她深思熟虑后认为对患者最有效的配伍。她坚持道:“可是单纯安神治标不治本,他的心悸源于阴虚血瘀,不活血化瘀很难从根本上改善。中医用药讲求整体和平衡,不能因为潜在风险就因噎废食。我们可以更密切地监测INR……”
“更密切?多久一次?每天抽血吗?”沈聿珩的反问带着一丝尖锐,“患者依从性如何?万一出现脑出血呢?这个责任谁来负?是你的‘整体平衡’重要,还是患者的安全重要?”
她的语气越来越冷,一连串的问题像手术刀一样精准而锋利,带着她特有的、近乎无情的理性。“顾医生,在明确的、既定的西药治疗方案面前,中医药的介入必须极度谨慎,甚至让步。这是原则问题。”
“原则?”顾清涵的火气也被勾了上来。她感觉自己的专业判断被全盘否定,那种被质疑、不被信任的委屈感涌上心头,“沈主任,你的原则就是绝对安全,我的原则是最大疗效下的相对安全!如果什么都怕,那中医很多经典的方子都不用用了!我们之前的合作成功,不也是基于这种‘冒险’吗?”
“那是情况不同!那些病例是没有更好的西医选择!”沈聿珩的声音也提高了些许,她站起身,目光灼灼,“而这个患者,已经有明确的、有效的西医方案在先!你的介入,是在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在你眼里,中医永远只是‘替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吗?”顾清涵脱口而出,话语里带上了情绪,“永远比不上你们精准、‘安全’的西药?”
这话就有些赌气和伤人了。
沈聿珩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冰冷:“我从未这样认为。我只是在陈述客观事实和医疗安全规范。顾清涵,请你专业一点,不要感情用事。”
“我感情用事?”顾清涵气得眼眶发红,“是你不信任我的判断!你只相信你的数据,你的指标!你根本不懂中医的辨证和配伍的精妙!”
“我不是不懂,我是不能拿患者的生命安全去验证那种‘精妙’!”沈聿珩毫不退让。
争吵骤然升级。两人站在客厅里,气氛降到了冰点。一个冷静犀利,寸步不让;一个委屈坚持,据理力争。这是她们之间第一次如此激烈地正面冲突,不是为了外人,而是为了彼此坚守的专业信念。
激烈的言辞出口后,两人都愣住了。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和一丝后悔。
沈聿珩看着顾清涵泛红的眼圈和紧咬的嘴唇,心像是被刺了一下。她知道自己话说重了,但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基于患者安全的最佳选择。
顾清涵也意识到自己最后那句话有些过分,挫败地低下头,声音低了下去:“……好,你说得对,安全最重要。就按你说的办。”
她说完,转身走进了书房,轻轻关上了门。
沈聿珩独自站在客厅里,看着那扇关上的门,心里堵得难受。她赢了争论,却丝毫没有胜利的感觉。那扇门仿佛隔开了两人之间一直以来的温暖和默契。
那一晚,她们第一次分房而睡。
书房里的顾清涵,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心里又委屈又懊恼。她知道沈聿珩是对的,在那种情况下,规避明确风险是首要选择。但她难过的是沈聿珩那种不容置疑的态度和冰冷的语气,仿佛否定了她所有的专业思考。
卧室里的沈聿珩,同样辗转难眠。她反复回想着争吵的经过,意识到自己过于强调理性和规则,忽略了顾清涵的感受和她在专业上的付出。她只是……太害怕承担任何可能的风险,尤其是涉及到她在意的人经手的病人。
第一次争吵,像一场猝不及防的寒流,冻结了甜蜜的日常。但或许,这也是每一段深刻关系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理念的冲突需要磨合,情感的棱角也需要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找到更能包容彼此的弧度。只是这个过程,难免会带来阵痛和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