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好戏开场 ...

  •   南京城外,神机营校场上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李振武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台下排列整齐的火铳手阵列。
      他特意邀请了沈文渊前来观摩今日的实弹演练——这不仅是一次军事展示,更是一次精心安排的政治表演。
      “子深兄请看,”李振武指向远处百步之外的木靶,“这是最新改良的鸟铳,射程可达二百步,五十步内可破重甲。”
      沈文渊微微颔首,儒衫在晨风中轻轻飘动。他注意到校场边缘站着几位身着绯袍的官员,其中应天府知府赵士蕃赫然在列,正与兵部官员谈笑风生,似乎对即将开始的演练并不在意。
      “点火!”号令声起,硝烟瞬间弥漫。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木靶应声而碎。沈文渊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衣袖掩住口鼻。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火器的威力,那撕裂空气的爆响仿佛直接撞击在胸腔上。
      李振武满意地点头,转向沈文渊:“如何?有此利器,何愁倭患不平,边患不靖?”
      沈文渊尚未回答,赵士蕃已笑着走近:“李将军果然练兵的能手。不过……”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却确保周围人都能听见,“如此耗费火药的演练,不知户部那边可还支应得过来?”
      李振武面色一沉:“赵大人有所不知,东南倭寇猖獗,北方蒙古铁骑虎视眈眈。若无强军利器,一旦有失,耗费的就不是火药,而是大明江山了。”
      “将军言重了。”赵士蕃笑容不变,转向沈文渊,“子深以为呢?听说你在吴县时,曾目睹卫所军户的困顿。”
      沈文渊感到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自己身上。他深吸一口气,保持语调平稳:“振武兄的练兵之精,士蕃兄的虑事之周,都令在下钦佩。火器之利确实不可或缺,然军费筹措也需妥为谋划。”
      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那些正在重新装填的火铳手:“适才见军士装填颇费时辰,若在实战中,恐为敌所乘。不知可否在装填机巧上再作改进?”
      李振武眼睛一亮:“子深果然慧眼。确实已有新式速射铳在研制中,只是……”他瞥了赵士蕃一眼,“经费审批,迟迟未下。”
      赵士蕃呵呵一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不过若是李将军能削减些不必要的开支,本官或可在布政使司那边代为周旋。”
      演练结束后,官员们相继离去。李振武屏退左右,独自带着沈文渊走向兵器作坊。
      作坊内炉火熊熊,工匠们正在锻造枪管。李振武抚摸着一条刚刚淬火完成的铳管,声音低沉:“子深,你可知为何新式火器推行如此艰难?”
      沈文渊默然摇头。
      “朝中有人认为,火器太过厉害,若普及军中,恐武将权势过大。”李振武苦笑,“甚至有人说,火器乃奇技淫巧,不如弓马正统。”
      他拿起一支造型奇特的火铳:“这是弗朗机人带来的转轮火铳,可连发三弹。我暗中研究改良已久,却连试制的经费都申请不到。”
      沈文渊凝视那精巧的金属机构,忽然道:“若以民间工坊试制呢?”
      李振武猛地抬头:“你的意思是……”
      “苏州徐记铁匠铺,工艺精良,曾为卫所修补兵器。”沈文渊语气平静,“若以改良农具的名义试制,或可避人耳目。”
      二人目光相交,刹那间达成了无声的默契。
      与此同时,徐婉如正在苏州宅中接待一位不速之客。、赵士蕃的师爷面带笑容,却字字暗藏机锋:“徐姑娘,知府大人听说贵号近来与卫所往来密切,特命在下前来关切。”
      婉如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师爷说笑了,不过是些农具修补的零散活计。”
      “那就好。”
      师爷慢条斯理地品茶,“知府大人还说,今秋的丝绸贡品,还要多多倚重徐记呢。”
      送走师爷后,婉如独自在书房沉思。案上摊开着与沈文渊往来的书信,其中隐约提到火器改良之事。她轻轻抚摸那些字迹,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三日后,沈文渊收到婉如密信:“事可为之,慎之。”
      他站在书房窗前,远眺紫禁城方向。暮色中的宫墙巍峨依旧,却仿佛笼罩在一层无形的迷雾之中。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的,不仅仅是一场技术改良,更是一场微妙的政治博弈。
      李振武的急切,赵士蕃的阻挠,婉如的风险……所有这些都在他脑中交织。
      他展开宣纸,提笔蘸墨,开始起草给老师的信——那位在朝中仍保有清望的老臣。笔尖停顿在“火器利弊”四字上,墨迹渐渐晕开。
      窗外,暮鼓声声,回荡在南京城上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