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引蛇出洞 ...

  •   陈昂话音落下,殿中群臣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少詹事时敏斜着头贴向身旁的兵科给事中时敏,低声道:“大丈夫名节既不全,若能立功名如管仲,魏征,也未为不可”。他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算计。

      项煜随即低声附和:“吾观大顺必当统一天下,你我不如早做筹谋”。

      身后的考司郎中刘连听得二人如此说,也凑上来:“我听外面人说,闯贼所过之处,刑逼乡官,追饷索银,不少缙绅因此破产,若此时能得新朝重用,毕可保全家业。”

      时敏笑出声来,嘲弄到:“刘翁须发皆白也要去凑热闹吗?。”

      刘连连忙辩解:“大顺若能用我,须发自然变黑,某未老也。”

      语毕,三人暗自相视而笑。

      陈昂不动声色,目光转向魏藻德,装出一脸愁容的样子。缓声说道:

      “如阁老所言,当真没有转圜余地了吗?”

      魏藻德强行挤出两行眼泪,拱手仰头,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陛下,人事至此,天意难为,臣实不忍看到百姓罹难,恐陛下背上千古骂名,臣之言,非为私心,实为陛下计,为满城百姓计也。赤子之心,日月可鉴。”他说得哽咽,两眼似真似假地滴下泪来,手背颤抖着掩面。

      陈昂摇摇头,似带着矛盾和踌躇:“可即便算朕愿议和,仿行尧舜,却不知闯军……”。

      他叹息一声,语气低回。

      魏藻德闻言心下大喜,立刻起身,开口道:

      “陛下,实不相瞒,老臣昨夜接到顺朝来书,言,若陛下肯放弃抵抗,大顺必善待全城,对陛下更以国礼相待,二王三恪。陛下可择一清美富庶之地以奉国祀。”他说到二王三恪处,语气愈发殷切,满脸是梦幻般的期许。

      魏藻德话声一落,朝野哗然,张缙彦,时敏等心下大惊,没想到魏藻德竟早与闯军接洽,若自己再不绸缪,等闯军入城怕是悔之晚矣。范景文,倪元璐大骂奸臣误国,言辞激烈。

      陈昂重又抬手,示意群臣安静。

      “若真如斯言,和谈也未必不可,此事当由阁老全权负责,但此事非一人可定,须合众以显我大明诚意,诸卿,谁愿与阁老同往议和?”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不急不缓,像是在下一个圈套。

      闻言,张缙彦,时敏等不再迟疑,纷纷出列,谄笑而立:“陛下,微臣愿往!”他们生怕这迎立新朝的从龙之功被别人抢了先,话音里满是贪婪的热忱。

      陈昂望着一众起身之人,神色不动,沉声道:“既如此,那便命尔等随魏阁老同去与闯军和谈。”寒意在他眼中闪过,却故作宽和。

      “臣等定不辱命。”众人齐声应喏。

      正当众人以为事成定局之时,倪元璐忽然声嘶力竭,高呼一声:

      “陛下!万万不可啊!”,话音未落竟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太祖爷,老臣和你请罪来了!”说着,扑向殿中立柱,重重一撞,昏死过去,血色从额间溢出。

      朝臣惊乱。

      范景文忙上前将倪元璐扶在怀里,急声道:“快请太医!”

      陈昂显然也被眼前这一幕震了一下,忙疾步下殿:

      “速传太医!”

      今日早朝便在这混乱与惊惧中收场,群臣退散,心怀各异。有人谋己,有人谋国,有人惶惑,有人愤怒。朝堂外,风声更冷,城中更觉不安。

      散朝后,范景文,王家彦等怒气未消,一同来见李邦华。

      范景文率先开口,目光如剑:

      “李公素有威望,今日朝堂之上为何一言不发!坐看奸臣误国!”

      王家彦也紧跟着:“朝纲有失,李公何以置若罔闻!”

      李邦华有口难言,只说,陛下如此,自有考量,简在帝心,天心难测。

      范景文听后更恼:“关乎社稷存亡,岂是一句简在帝心就能搪塞!李公今日沉默,等同默许奸邪!”

      李邦华无言,只得找了理由脱身,语带恳切:“二位同僚,眼下我还有要事须进宫面圣,二位若有所言,日后再议。”

      语罢,便拱手而去,匆匆往乾清宫来了。

      乾清宫中,王承恩立在一旁,陈昂正在苦思。

      他在写诗,只因昨日多看了周皇后一眼,此刻心痒难耐,又思及昨夜偶得之句,遂想把诗句补全。

      “王承恩。”

      “奴婢在。”

      “朕念你写,“含情脉脉风难语,尤是清音醉素心”。”

      “陛下何处得此佳句,婉转清丽,直透人心。”写罢,王承恩不无恭维地赞道。

      陈昂闻言,心中暗喜,嘴角微扬,装作淡然地摆了摆手:“算不得佳句,不过昨夜偶得,承恩你也懂诗乎?。”

      “陛下过誉,不过随宫中同僚偶尔唱和几句。”王承恩躬身答,声音谦卑,却带些自得。

      陈昂不言,思绪在半空久久不下,忽而,灵光乍现,有了。

      “王承恩,首句写上,“疏星淡月掩重门”。”随即又陷入苦思,陈昂后悔,当年语文课应该好好学的。

      王承恩见圣颜凝重,便小心翼翼地开口:

      “陛下,老奴觉得这颔联似乎可用“玉衣静坐未言深”一句。”

      “哦?好好好,此句甚好,疏星淡月掩重门,玉衣静坐未言深。”陈昂闻言,眼前一亮,“没想到你也是个诗人,快快写上。”

      “陛下谬赞了,全因陛下文思敏捷,老奴不过滥竽充数罢了。”

      正当这主仆二人笑意渐浓,互相吹捧之时,李邦华进宫了。陈昂忙唤他进来,三人一道行至偏殿议事。

      “李督师,朕等你许久了,路上可是让人绊住了?”陈昂有些揶揄地问道。

      “禀陛下,刚刚范景文,王家彦找臣埋怨了几句,故而耽搁了些时。”李邦华回答。

      “哦?都说什么了?”

      “不瞒陛下,他们说老臣于朝不发一言,未尽人臣之责。”李邦华有些无奈地说道。

      陈昂闻言宽慰道:“难为你了,这些都是忠臣,南迁之事也可让他们知晓。

      继而便询问南迁的准备情况,此是今日正议。

      已备好三千石粮草发往通州,所需船只,所需护卫正在筹备,另已备好三百抄家所需士卒,随时待命,听候调遣……李邦华一一作答,各项事宜详实周密。

      “好,做的很好。”陈昂面露赞许,随即又说道,“今日朝堂之上,主张开城的那几人,也并入抄家之列。”

      李邦华闻言,目光一凝,随即起身拱手:“以议和作饵,将二心者全数引出,抄其家资,以充国用,陛下真妙计也。”

      “今晚便行动吧,切勿泄露风声,”说罢,陈昂又转向王承恩,声音更加低冷:“你全力配合李督师,一定要滴水不漏。”

      议事毕,陈昂又询问了倪元璐的情况,知他无碍,便放下心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